民俗专家刘福强:脱颖于草根的艺术精华
脱颖于草根的艺术精华
《望江民间挑花》序
刘富强(雷岸牛仔)
一前一后,从教育转到文化,从从容容地一走便是三十年。我与王世福的相识相知以及不紧不密的共处,也差不多有了近三十年。在他的《望江民间挑花》编辑完成后,嘱我为序写几句话。无论是从同事的角度、私谊,还是看在我们曾一同投入的望江挑花的份上,勉为其难说上几句题外、也许是不着边际话,于我肯定是没有理由可以推拒的。在阅读嵬集于电脑中的图案之前,我常常试着阅读我的这位当过民师小教、做过文化站长、文联秘书长,最后成为博物馆长的同事同仁,阅读他非同一般的低调人生和与他那种低调极不相称、甚至不可思义的高度热情、不倦的求索精神造就的人生轨迹。差不多从六十年代初,望江挑花这枝深藏于乡野草径中的民间美术奇葩,便已被省内外独具慧眼的美术界人士发现。一拨拨的抢收抢购,惊醒着地方的有识之士,当他们试图为自己家乡的这种清新古拙,精湛独特的工艺美术做点什么的时候,一场旷古未有的浩劫,便不由分说地浇灭了他们的热情。二十来岁的王世福是八十年代进入文教局的中学教师,最初接触到挑花工艺,也就是在走遍十里山村,再也看不到有人用以为衣着头饰的时代。凭着一个其实只能算是业余的基层美术专业人士的敏感,王世福还是以他的锲而不舍的牛劲,一头扎进了望江挑花的源头,开始了举步维艰的二十多年的发掘与研究,从此,与这种来自古雷池草野中的民间美术结下了不解之缘。 在一个濒于灭绝的古老艺术的荒野中行走,寂寞而外,最多的只有遗憾。但他还是深一脚,浅一脚地走了下去。被行家里手地毯式搜寻猎取过的山乡,即便是要找到一件精美的作品,也如大海捞针,十分困难。众里寻他千百度也难得一见尊容,更不要说收藏了。因为,这种曾经是生活在古雷池的每一个女性都视为必得具备的挑花技艺,由于近半个世纪的搁置,一批批曾经是一方高手的老年妇女故去,挑花的针法技艺,便只有少数中的少数尚知其详。也许,正因为如此,在一拨拨外地名家、名流惊叹之后再也没有下文的挑花,只是被深藏或近于杀鸡取卵的利用一番,从未有人想过它有没有明天,有没有未来,正当此时,望江挑花,最终选择了生于斯长于斯的王世福。 一幅完整的望江挑花,是一幅精美的美术作品。它的构成包括着与别的美术作品完全不一样的两个层面。 一个是手工技艺的传承。那便是包括有挑、钻、游、织的各种针法的运用。这种针法靠的是一代一代母女手把手的传教,或者妯娌、邻里、婶母、叔母、姑母的代为传授。 一个是挑花图案的创作。那是在通晓熟练各种针法,并掌握了大量基本构图原理后,每一个挑花手,在师法前人的基础上,各凭心窍,按照各自的喜好、需要,凭着各人的悟性,取材于山川、花鸟、虫鱼、民俗、故事,寄托各自的情怀与想象,自出心裁的创作。作为家居必备的挑花头巾、衣饰、器用装饰,在建国后不久的土地私有制废除后,被随之而至的千变万化的现代工业产品替代掩盖,渐渐地失去了它独一无二的魅力。无论是出于省时省力的考量,还是新鲜新潮的时尚追求,人们不再将“传授一种技艺,以保一生受用”做为家训、家箴继承发展的必须,出生建国后的女性,大多没能接过母亲手中的那一棒,而生于“文革” 前后的望江民间女性,则十有八、九不知挑花为何物了。 鉴于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思考,望江的颇有些预见性的有识文化人,在热心于地方民间文化的乡文化站工作人员的协助下,默默地开启了拯救这一草根艺术的大门,千辛万苦,寻找到健在的几位挑花高手,开办了挑花技艺培训班,培训了一批后来为人民大会堂制作沙发靠垫,为望江争得殊荣的新一代年轻的挑花能手。从技术层面,为望江挑花的后继有人开了一个突破口。 但这是一个短平快的“急就章”, 新一代的挑花能手,在短短的十天半月里,快速培训的能手,“能” 的只是挑花针法技术的运用。完全不是传统的既是制作者又是创作人的概念,她们“能”的只能“照葫芦画瓢” 的复制,无法按照自己的意愿表现自我、展示各自心灵中拥有的那一片天空,无法表现她眼中的世界。 在传统的美的符号上,注入时代的美的元素,形成全新的、超出于前人的思想情趣的作品,通过新一代挑花能手娴熟的针法技艺表现出来的愿望,便成为这一时期以来的王世福孜孜不倦的追求与探索。 通过观察挑花针法的演练,总结出各种针法对于构图的影响,并由此逐渐摸索出什么样的图案适用什么针法才得以完成的规律;逐渐懂得哪一种针法适合于表现哪一种风格的构图。这是一种需要用极其细微的心力去捕捉的经验与灵感的交流,需要一丝不苟的严谨与严密,不能有一针一线的差错,绝不是一蹴而就的意识流。 这无疑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诱惑,自然也就是一种对有心人而言,不可不伸手抓住的机遇。于是,在能为继承弘扬望江这一艺术奇葩做点什么是一种快乐的理念驱使下,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由他设计、参与组织生产的一系列富有民间特色又渗透着时代气息的挑花美术制品在荒芜中破土而出,连续三次被选送北京,成为人民大会堂最具民间特色的重要装饰之一;在黄山、芜湖等许多有影响力的交易会、博览会获得好评。但王世福没有就此打住,在接下来的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工程结束后,更是集中精力,将自己十数年来的一系列创作的挑花图案进行了全面的整理修订,并萌生了出版《望江民间挑花》的念头。有幸蒙他的信任,在经过多次一起议论后,这本旨在为热爱望江挑花,并希望模仿学习的后来者提供方便的工具书、《望江民间挑花》便正式辑录成集了。也许是因为曾经和他一起走过了不少坎坷的路,出于有过同一种关注与合作的信任吧,他坚持要我在这本凝集了他多年心血的集成面世之际,说几句话,这才罗嗦了一番。将我对其人其事的了解,做了如此的真实介绍。算也略尽了些同事之力吧。 不过,真正令我感动的是,我相信他的这本《望江民间挑花》的面世,的确是会惠及望江挑花,惠及一方后来有识之士的。 刘富强
(原望江县图书馆馆长) 文稿完成于 2007/11/5 12∶07
注:由于种种原因,王世福《望江民间挑花》一书没能适时付印,这不一晃十二年过去了,富强先生也已迁入仙乡。所幸的是事逢盛世,《望江民间挑花》改以《望江挑花》面世,在这里我们以这种方式,告慰曾经为望江挑花申遗工作作出过大量努力的富强先生,告诉他:我们为望江挑花的保护和传承工作一直在努力,并将继续努力下去。
附文一:
【守艺】望江挑花|有人说它土,有人却把它盘成了国家级非遗
2019-09-25 09:43
夏天的校园,在蝉鸣的包裹下,透着不被人打扰的安静。我们在安庆皖江职业技术学校后院里的望江挑花教育传习基地,见到了王世福——国家级非遗项目“望江挑花”传承人——这会儿他正给徒弟们传授挑花技艺。
绣房里,挑花架子一米来高,上面绷一块白色的十字布,姑娘们捏着针尖,两只手一接一送,牵引着青色的绣线穿梭于布面的经纬间。依照王世福设计好的图纸,密密麻麻的十字针脚以不同的方式排列组合在一起,一幅幅青白相间的挑花作品跃然眼前。
技艺精湛的挑花高手,能灵活运用“挑、钻、游、织”这四种针法,做到正反两面完全相同,或者互成阴阳。而这些在王世福眼里,正是望江挑花最传统、最迷人、最叫人心动的地方。
王世福对望江挑花偶然心动的那一年,他还在县博物馆就职,从为数不多的图片资料里,他窥见了挑花的样貌,花式、针法、构思等,但当时留在村里的老人家也因为年纪大、视力差,难以重现挑绣;年轻人们则大多被现代文化吸引,挑花在他们看来,不过是农村妇女农忙之余打发时间的小手工罢了,不愿放在心上。隐隐约约的,王世福觉得,这东西应该挺有价值,如果就这么失传了,未免可惜。
“可是,我是个外乡人啊,对望江挑花完全不了解,而且我是个男的,哪有男人绣花的呢?”即便如此,他还是他心动了。或许是被这青白之间的艺术所吸引,或许还作为一个文化工作者的责任。
若是没有那次心动,王世福不会放下自己的公职,转而成为一个醉心于挑花的男子,望江挑花也极有可能被岁月推进老一辈人的记忆深处,随年华老去,被人遗忘。
还原历史资料里的挑花图样,是王世福投身“挑花抢救”工作的开端,不会的针法,他进村向老人家讨教,别人口述他实验,最终完成作品并整理成文。
“光是学会针法还不算学会了望江挑花,一门艺术最正宗的东西,应该是它的语法。”王世福发现,古老的挑花作品里,常见花、鸟、鱼、福、寿、平安等图样,且大多线条简单,形象传神,结构对称,大面积留白,也像徽州的青砖白瓦,静默大方,也像皖南的小桥流水,清新婉转。他认为,这些是望江挑花的独有的韵味,而“语法”则是牵引着针线、炮制出这种韵味的规则,包括对当地人文化认同感的了解,对当地人生活态度的见解,以及对当地人思维逻辑的理解。
2018年,望江挑花被列入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王世福为望江挑花项目传承人。
对他来说,传承,不只是技艺的传授,更是文化的继承。
如果说挑花是望江地区民间文化的缩影,那么王世福正在做的,就是一边保证其技法不失传,一边为它在现代的环境里,寻找一个更适合于它的载体,因为,流行才是最好的传承。
附文二
廉政之邦望江淳朴乡情文化历久弥新
时间:2017-01-05 10:28:00
古雷池 新望江
当前,全国乡村旅游正蓬勃兴起,如火如荼,势不可挡,成为拉动经济增长新的亮点。而在推进乡村旅游发展的过程中,要特别注重乡土文化元素的融入。建议,望江县的乡村旅游,要紧紧围绕“雷池故地、三孝故里、黄梅戏乡、挑花之源、廉政之邦”五大品牌,着力打造十大文化旅游,推动望江县乡村旅游与历史文化相融发展。
(一)孝义文化
古雷池一千八百年的文化积淀,孕育着崇孝尚义的淳朴民风。在中国传统的二十四孝中,就有孟宗哭笋、王祥卧冰和仲源泣墓三孝故事发生在望江。除此之外,望江民间还有许多孝义的传说故事和承载这些传说故事的地名。根据乾隆《望江县志》记载:“陈隋间,县有义士助国平时难,隋文帝旌为义乡。”隋开皇十一年(591)改名义乡县,以“义乡”作为县名,且皇上亲自改名褒奖,这在全国仅望江县所独享;又如驮婆嘴、望妹嘴、孝义墩、竹林嘴等地名,都有孝义故事传说。一个故事,一个传说,就可以建设一个景点。
(二)遗址文化
目前,望江已知的新石器时代晚期人类活动遗址有汪洋遗址、黄家堰遗址、戴家墩遗址、枫岭庵遗址、汪家山遗址、南庙遗址、狮子林遗址、狗尾山遗址、麻冲遗址、七星墩遗址、双墩遗址、章祠墩遗址等。一个县有如此密集的5000-6000年前的人类活动遗址,这在全省乃至全国也是不多见的。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汪洋遗址和黄家堰遗址,二者均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汪洋遗址位于赛口镇汪洋村汪洋粮站处,出土器物主要是陶器、石器。此处遗址C14测定年代距今6030±130年。黄家堰遗址位于长岭镇黄家堰村,面积60000多平方米,距今5000年左右,先后经过两次发掘,仅出土的玉器就有400余件,其数量之多,质地之精,制作之美,令人惊叹。从年代来说,汪洋遗址早于含山县凌家滩遗址数百年。
对于这些遗址,专家建议:一是可以考虑整合县内遗址文化,整体打造申报古雷池文化遗址项目,由此国家级大项目推动望江的基础设施建设。二是可以考虑规划建设单项的遗址公园。借鉴含山县凌家滩遗址公园经验,以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为标准建设,重现望江先民生产粮食、雕琢玉器、养育后人的景象,构建集望江历史博览、考古现场体验、生态环境重建、玉器加工展示、现代商务会展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生态考古体验区。
(三)理学文化
王幼学(1275-1368),别号慈湖,元理学家,太慈镇桃岭人。元大德三年(1299)开始注释南宋朱熹所撰《通鉴纲目》,历时二十年,七易其稿,将此巨著全部加以引喻释义,并于仁宗延佑五年(1318)编纂成59卷的《通鉴纲目集览》,泰定元年(1324)刊行于世,现存于国家博物馆。元至元二年(1336)返回故乡望江,在值雪山下建慈湖书院,攻书讲学。1368年去世,享年93岁,葬于桃岭雄鱼山。后世称之为元代八大名儒之一。
理学文化推动了望江书院的发展,慈湖书院、雷阳书院、莲花书院、坛山书院等书院,居安庆各县之首,培养了大批望江英才。
倪模(1750~1825),望江雷港人。清藏书家、泉学家。嘉庆四年(1799年)进士。其极嗜藏书、古钱,尤以藏书为富,家有书楼“江上云林阁”(“二水山房”),所藏书达10万册,为安徽当时藏书之首。著有《古今泉略》等。倪模之后,倪氏家族又出了三位巡抚——倪良耀、倪文蔚、余诚格(倪家外甥)。半个世纪里,一个家族出了三位巡抚,这在全国也是十分罕见的。
其他的文化名人还有吉水老街的何氏家族——何俊、何芷舠、何世桢、何祚庥;新坝檀氏家族--檀萃、檀玑、檀球;城关龙氏家族--龙燮、龙光、龙培;凉泉陈冲陈树屏;太慈沈冲沈镐等。将这些历史文化名人的事迹,着力打造,彰显望江理学文化、书院文化,为乡村旅游发展注入文化的灵魂。
(四)军事文化
独特的地形地貌为望江留下了大量的军事遗存与古战场遗址,如连塘城、营盘岭寨、先锋寨、寨林庵石寨、关马楼、望马楼、陈氏宗祠等等。连塘城作为古城有1700多年的历史,比宿松县的白崖寨早了1000多年。军事典故——不能越雷池一步,闻名遐迩、如雷贯耳。马头山(今香茗山)之战,参战人数数万,旌旗蔽日,场面宏大。雷池之战,战舰千艘,蔽满江面,塞江而下,10万大军决战雷池。太平天国时期,石达开战香茗山,留下了许多故事传说。
望江历史上曾有一个显赫的将军世家——江氏家族,自元以降200年间,出了6位将军(其中1位元朝羽林千户,2位明朝浙江都指挥使),8位二品至五品的官员。江氏家族迁到望江的一世祖江茂德——宣武将军墓,位于君皇山。任氏家族迁到望江的一世祖任珉——明永乐年间驻皖千户,其墓位于桃岭凤形山。像江氏家族这样的将军世家,望江还有,有望挖掘整理。保护现有的军事遗址,有条件地分期恢复部分古军事设施,将军事文化元素融入美丽乡村建设,激发有识之士的爱国主义情操,百炼成钢报效桑梓。
(五)禅隐文化
西汉梅福曾在香茗山炼丹,山上有梅福炼丹洞。唐朝文学家罗隐在香茗山隐居,读书著述于香茗山莲花书院,走访乡里,研讨民间文学、工艺、地理、乐律,与群众密切相处,至今香茗山一带还流传关于罗隐的传说。李白在值雪山隐居读书。王幼学归居慈湖畈后建立慈湖书院。倪模隐居大雷岸。陶渊明为彭泽令时,曾舟渡过江于桃花滩赏桃花,并写下了不朽名篇《桃花源记》。桃花滩因而被后人改称陶寓滩。高士镇新坝的妙光寺,始建于梁元帝承圣元年(552),是望江最早的寺院,传承了1500多年。鸦滩镇的朝阳庵,四周茂林修竹,环境幽静,县“五·七”大学、教师进修学校、林业中学、望江师范、黄梅戏培训基地曾一度设于此。庵门前古香樟树为庵始建时栽种,近500年历史沧桑,见证了古庵的兴衰。有些传说与故事虽与真实的历史有出入,但乡村旅游毕竟不是历史考证,需要的是创意和卖点来带动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传说故事同样有巨大的旅游价值。
(六)挑花文化
望江挑花始于唐代,有1000多年的发展历史。相传唐朝著名的文学家罗隐为避战乱,几经跋涉,寻寻觅觅,来到香茗山中蛰居栖身,后教授乡民挑花之技,遂形成了独特的望江挑花,并传承千年而不息。改革开放以来,望江挑花多次进京,获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荣誉。现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鸦滩镇也因挑花被评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汪发根、帅根元、王世福、刘富强、茹占群、吴灿等为望江挑花的传承,作出了突出贡献。我们依托美丽乡村建设,规划打造望江挑花展示厅:展示播种、采摘、脱籽、纺线、浆纱、织布、挑花全过程。游客在此可以亲手挑花、体验挑花,也可购买艺术品。
(七)戏曲文化
清朝剧作大家龙燮,县城人,其《江花梦》(一作《琼花梦》)、《芙蓉城》剧本,一版再版,影响深远。檀萃,新坝人,为徽班进京作出了贡献。黄梅戏开山鼻祖蔡仲贤,鸦滩麦元人,据陆洪非先生《黄梅戏源流》记载,蔡仲贤是黄梅戏最早的艺人。陆洪非,望江雷港人,其编剧的《天仙配》《女驸马》等剧本成为黄梅戏艺术经典。蔡仲贤、陆洪非是黄梅戏历史上重要的里程碑式人物!一百多来,望江涌现出了一大批德艺俱佳的词曲作家、民间艺人,如胡玉庭、龙昆玉、龙甲丙、童国川、姚国林、李井泉、龙仲文、谢樵森、廖善友、王太权、方云从等,有力地推动了黄梅戏的发展壮大。
(八)农耕文化
望江属于半丘陵半平原地区,农耕文化具有多样性、独特性。农业上的鱼米之乡,在渔、猎、耕、酿方面,有着深厚的历史传承。依托境内湖泊水域,可以打造渔猎体验:拉网、撒网捕鱼,骑马或徒步打猎。依托传统农耕,可以体验犁田、耙地、车水、耖地、播种、割稻、割麦、割菜籽;打梿仓、打禾戽、牵磨、牵砻、舂碓、筛筛子等。与农耕文化紧密相连的,饮食、酿造文化尤为发达,可供开发的特色美食非常之多。亦可展示农耕文明时期的望江老字号、影响望江乃至安徽百年的“陈德兴”商号,重建其标志性建筑—江山一览楼(一作盂山书楼)。
(九)民俗文化
望江地处吴越文化、荆楚文化、古皖文化的交汇地,多种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使得望江的民俗文化带有强烈的地域特色,既有吴越风情,又含荆楚风韵,又有古皖风格。典型的特色民俗有三月三小蒜粑、清明踏青、端午赛龙船、七月半祭祖及其豆子粑、中秋赏月、完年等年俗、正月龙灯、做平安等等,这些都可以结合望江特有的民间锣鼓音乐、民间山歌对唱、民间戏曲表演、民间大鼓说书等,开发成节、庆、赛、会。
(十)廉政文化
望江自古以来,就是廉政之邦。仔细梳理这方面的资料,可圈可点的人、事很多。
沉鲊于江。孟宗任雷池司马期间,将鱼鲊——一种咸鱼送给母亲,母亲不接受;并怒斥儿子:身为监渔官,将鱼送母亲,有瓜田李下之嫌;孟宗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为表达自己廉政的决心,将鱼鲊沉到江中。孟宗任雷池监3年,母亲3年不食鱼。唐朝欧阳询主编的《艺文类聚》记载了这个故事。
镇周赠帛。望江人张镇周,跟随李渊打天下,为唐朝立下汗马功劳。他以开国功臣授舒州都督,上任之前,他遍邀亲朋故友,畅饮十余日,把朝廷赏赐的财物分给他们,并对他们说,今天我与大家一起欢饮,明天上任之后,我们就是舒州都督与治下百姓,官民有别,若亲朋故友、乡里乡亲犯法,张镇周绝不徇私。他上任依法治理舒州,不偏袒亲族、不营私、不徇情,社会很快安定下来,农业快速发展,百姓安居乐业。《资治通鉴》里记载了这个故事,明朝蒙学丛书《龙文鞭影》收录了这个故事,作为为官廉政不徇私的典范。
唐朝望江县令麹信陵,为官清廉,卒于任上,白居易为此作《秦中吟·立碑》称赞。
据《安徽通志》记载,望江还有一连串的廉政勤政官员。他们是程翰、胡宏仁、方可选、陈登瀛、金继望、宋光恩、檀崖、倪世溥等。上述这些被历史认可,被人民认可的士宦,他们足以代表着望江士子的“当其政,则勤其政”的道德情操。翻阅史书记传,我们不难看出孟宗、张镇周的影子来。
其他与望江人廉政自律、勤政为民相关的人与事还有很多,如:成语“不能越雷池一步”成为守规矩的代名词,名留明史正言敢谏的谏官王瑞等等。只要专家学者能够细心挖掘梳理,拂去历史光阴的积尘,让廉洁从政的百姓父母官放射出自己应有的光辉,望江完全可以成为安徽省乃至全国的廉政文化基地。
来源:望江新闻网 作者:任春松 编辑:钱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