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的坐着呢,突然被骂了

所有图片、视频均来自网络

乘公交多年,第一次碰到老人家逼迫年轻人让座的事情。

早上8点半左右,一位看上去60多岁的老人家走上公交。他手上拿着一只空空的购物袋,看起来像是去超市。刚一上车,眼睛就扫向“照顾座位”区,看到座位上已坐满年轻人,他的脸色立马阴沉下来。

于是极不情愿地挪了几步,选了个位置,站在一位年轻女孩旁边,或许他期待女孩能够主动让座,但见人家始终没有让座的意思,便发怒了。

黑沉着脸道:“这是照顾座位,你懂不懂?”声色俱厉,声音洪亮,顿时整个车厢都安静下来。

幸好,女孩也算听话,不等他说上第二句,立马站起来,腾出了位置。

与此同时,仿佛听到背后传来一丝微弱的声音:“这不应该的,人家让座是客气,不能倚老卖老。”随后这位发声的大妈与我一起下了车。

下车之后,我还在想着这件事,毕竟,第一次遇到如此“厉害”的老人家。尽管网络上,经常看到,年轻人因为不让座,被老人或者周围人殴打、辱骂等事件。

比如,几个学生因为让座迟缓,就被中年保安揍了一顿。结果,揍人的这位大哥还因此被判10天拘留。

(让座是美德,但是暴力让座,既违法也没有教育年轻学生的效果。)

又有一女孩,在地铁上,因未及时让座,被一大妈揪着打,还被当场扒了衣服,露出一大片后背,要不是有人出手帮忙,衣服会被全扒光。

(真想问,如此生猛的大妈,还需要人家让座吗?)

还有一位女士,没有让座,被老人骂:“畜生都不如,见到老人不让座……”

等等,

然而总觉得以上这些都离我好遥远,显得不真实。

直到,今日撞见年轻女孩被骂,才觉得“公交让座”这事值得好好探讨一番。

1. “照顾座位”并不是“老年人专座”

早上那位老先生对女孩说:“这是照顾座位,你懂不懂?”

如果从“照顾座位”这个立场出发,老人的质问或许没有那么“理由充分”。

公交车上明显标明,“照顾座位”的对象包括:老、弱、病、残、孕。

一般情况下,老年人乘车的确相对困难。一方面,年龄大平衡能力下降,不容易站稳,易发生事故;

另一方面,年龄大骨质疏松,摔倒后果严重如易骨折;且中华民族本就有尊老爱幼的传统,所以照顾座位,将老人排在首位。

但是,“照顾座位”并不是“老年人专座”。

因为“老、弱、病、残、孕”人群,并非都由老年人组成,除了老年人,其余那些人也同样应该得到照顾。那些人里面,或许就有看起来很健康的年轻人。

电影《搜索》中有这样的片段。

高圆圆扮演的年轻美女刚刚被诊断出绝症,在万念俱灰、心情糟糕至极时坐上了公交车。这时,就有老人家要求她让座,她没有让座,又因为情绪不佳,说了一些不太好听的话,于是被人拍视频,传到网络上,遭到网友们的攻击和谩骂。

艺术来源于生活。现实生活中看起来风华正茂的年轻人,或许正经历着痛苦。

也许人家女孩子正处于生理期,身体不舒服;也许年轻女士正怀了宝宝孕期反应严重,只是还没显怀;也许人家腿受伤了,坐着不大看得出;也许学生们背着十多斤重的书包已经站了半个多小时……可是这些故事都不会写在他们年轻的脸上。

作为长者是不是也要想一想,不让座的年轻人可能有难处;而不是刚一上车,就不管不顾地要求他们让座

2. 以“失德”制“失德”没有谁比谁更高尚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确实要求我们“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可这仅仅是道德要求,不是法律。

在我们的社会中,不可能要求每个人都能“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因为人们的道德标准、道德观念以及对道德的理解都不一样。

若就此指责别人,甚至骂人家是畜生或动手打人;那么比起不让座的青年,他们又好到哪里?

作为有品德的长者,更应该用自己的行动教化年轻人、影响年轻人。

如果长者通过辱骂或者殴打年轻人的方式,让他们让位于自己,那么他们本身并不比“不让座”的年轻人更高尚。

更糟糕的是,那些会逼迫年轻人让座的老人家,往往觉得年轻人让座是天经地义的事儿,若是年轻人做不到,就觉得世风日下、年轻人猪狗不如;至于年轻人可能会有的难处,他们通常不考虑。

活了一辈子,还只站在自己的角度思考问题,没能学会宽容和感恩。不得不说,这一辈子,也没什么长进。

3. 谁都不容易唯有相互体谅

有一次,一位农民大爷让我印象深刻。

某个早晨,一位老大爷,戴着个草帽,蓄着花白胡须,提着一大袋蔬菜上了公交。只见,袋子里装着黄瓜、丝瓜、青椒、茄子等,似乎比较沉,袋子将大爷的手指勒得通红。

老大爷上车时,已经没有空位,但是在他脸上看不出任何不满,他一手提着袋子,一手抓着公交拉环,面色平和地望向前方。一位小伙子,恰好坐在“照顾座位”上,红着脸,站起来给他让座,他不肯,摇摇头说,我马上就到了。

在这位大爷的意识中,从来不觉得,年轻人一定要给他让座,没有此种心理预期,反而心情轻松。

而那些“逼座”的老人,即便自己的身体状态还可以,有能力站着,也不能允许年轻人不让座,因为他们会觉得,是年轻人抢了他们的座,或者年轻人目无尊长。

可是想说,尊长至少也要有尊长的样子吧。

上述那位农民大爷就很值得年轻人尊重,不矫情、不傲慢,不蛮横。

反过来,年轻人的确也要体谅老人家,大部分老人家还都是和蔼可亲的,也能体恤年轻人。我有好几次让座,老人家都表示,快到了,不用了;或者一直说谢谢,表示感恩。

咱们不能因为一小部分“变坏了的老人”就丢到“尊老”的信念。毕竟,谁家都有老人,谁都有年纪大的时候;互相帮助是正途。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