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必读:学中医之法 辅助书单!

一,学中医之法

中医学子万万千千,个个都想学好中医,但不少学生花了数年功夫,却未能得窥中医殿堂。是中医难学吗?还是没有找到学医的途径与方法?我认为,中医不难,难在用心。但光是用心还不够,还需要知道如何去用心。这里我就详细地分析一下学中医的两个关键途径,亦是学好中医的秘诀。

学医之道,贵能有所自得。欲求自得,必先有所悟。悟而生智,从此中医医理一通百通。试看当前国内中医界,有终身学医而不悟者,则一生行医,浑浑噩噩,一直没有明白医理。如此看病,疗效必差,更不要谈对于中医的信心了。此辈学医,误人误已,虚度一生,良可悲哉。

要之,要通医理,必先有所悟。而自悟之道,源自读书。中医是一门传统学问,非读书不能得其真谛。因此,想学好中医,先要下功夫去读书。学问是没有速成的。学医亦如此,非熟读强记,精思体悟不能得其真意。又非转益多师,切问近思,无以收功。或问学医有何秘诀?我认为,学医只有两个秘诀,一个是功夫,一个是智悟,除此之外,别无良法妙方。

一、            下点切实的功夫

天下事没有不需要下功夫而能成功的。做学问如此,学医亦如此。记得中医课本里有一段荀子谈劝学的话:“驽马十驾,功在不舍。”就是说,如果别人能一天做到,我就花十天的功夫,别人需要十天,我就花百天的努力。如果真能坚持下功夫,则即使是笨人也能达到学问的极致。因此,学医,首要的就是下功夫。要学医,就要做大医,而作大医有如一件工程,需要严谨的态度,而且要很下苦功,坚持不懈。以下有三个步骤可循,愿意学医的人不妨琢磨一下这三步,循序渐进,自然能成大医。

一则,积累医学知识与经验。

每个人初学医时都要学会积累,只有日积月累,才能积少成多,积薄成厚。中医知识包罗万象,既有天文地理方面的知识,也有人情世故的学问,更有星算诸子的学说,还包括内外妇儿针灸各科经验,这些都需要慢慢地掌握。所以说,不积无以广大,不学无以成医,每天都要学一点儿,坚持不懈,积累自多。孔子说:“日知其所亡,月无忘其所能”、“温故而知新”,都是积累学问的基本法门。

积累的过程是一个痛苦的过程,尤其是对于初学医的人来说。望着如山的知识,成堆的医书,恐怕会有种畏难的感觉。天下的病并不好治,也并非每个学医的人都能治好大病重病,想当大医,想掌握生死人肉白骨的本事,就得有定力,有信心,不急不躁,不矜不伐,持之以恒,必有所获。凡是大医,都是在一天一天的积累过程中坚持下来的。每位历史上的名医,没有谁不经过此积累的阶段。所谓“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就是在这个阶段。

二则,循序渐进。

中医知识浩如烟海,非循序渐进不可。要积累哪些知识呢?我认为首先是先秦四书五经以及诸子百家的学说,这是中国古代文化的基础,也是中医的基础。阴阳五行脏腑经络就在这个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医德与气质也在这个文化之上建立起来,这是学医的首个捷径,舍此没有别的捷径。所谓的“秀才学医,笼中捉鸡”就是真实的写照。在文化背景上再进一步钻研医理医法,古今两千年来有成百上千的医书,约之先读《黄帝内经》、《伤寒论》、《难经》、《金匮要略》以及《神农本草经》等经典以求本,再读明清诸家名其源流即可。另外,还包括西医以及易理术数、文化历史等,都需要慢慢地涉猎。这样由点而面,由易入难,由今及古,由约而博,渐而入医道之门。总之,沉于斯术,浸之愈久,积累愈多,将来的成就也将越大。

中医的学习过程一般先基础,后临床,先简后繁,先易后难。先学中医基础理论时,要完全搞通,然后方可学中医诊断学以及中药学。对于每一本书来说,要先掌握每一章的精义,然后可以渐而到下一章。就是说,要有一定的顺序,量力而学,坚持不懈。前面的没有学好,就不要急着学后面的。一本书没有掌握好,就不要急着学下一本。这样层次清楚,一步一步,渐而汇通,亦不会学得乱七八糟,漫无边际,犯西瓜芝麻之戒。

三则,熟而生巧。

学医需要精熟,走马观花式的学习,或者浮光略影式的读书,那是不可能学到中医精华的。如果守不住精熟这两个字,即使泛览千卷,才一掩卷,便茫然无所得。因此,惟有精熟方能通其意旨,得其义理,悟其巧妙。所以古人学医,无不注重精读熟记。苏东坡说过“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读医书不是看小说,需要反复琢磨。特别是读《黄帝内经》,读一遍有一遍的体会,读十遍时的体会与读一遍一定有同,及读至百遍,又必然会有新的体会。我大学的一位老师说过,《黄帝内经》要一年读一遍,临床干到老,就要读到老。因为随着临床进步,每读一遍都会有新的体会。我相信此言,临床之余,读书不怠,的确深有所感。

医理之精熟不仅仅是背诵而已,还要经常沉潜体味,反复熟演。使古代名医的话就象是自己说出来的一样,即使是恍然梦寐之中,亦会自然流出,这样才叫真正的精熟。其实真正需要如此精熟的中医经典也不在多少,以树立中医根基的经典为主,数十百段《黄帝内经》以及《伤寒论》即可。到了这个境界,涵诵熟久,人书合一,习与性成,自然为我所用,则临床上应用无穷,受益匪浅,辨证处方如有神助。

综上所述,学医说容易也并不容易,要成大医,必需下切实的功夫方可。如果真能下到以上三条功夫,才算是入了医之门,否则难免根基不牢,流于滥疏。至于有些人拿着几个所谓的祖传方子当成宝贝,或者大学一毕业就忙于吃喝玩乐,而不思读书学习,那就根本是医之蠹虫了,斯辈何足谈医。

二、            因疑而自悟

读书仅仅是学习中医的第一步,其目的还在于对于医理的自悟。自悟的感觉就象是击石出火,豁然贯通,顿悟无余,理事无碍,明体达用,就是这个境界。到了这个境界,才算是有所收获了。这种收获不是学到的知识,是真正的医我融为一体。所以说,前面下了这么多的功夫,一定要有悟才算是有收获了。否则,这些功夫还是在量变的阶段,医术也还是隔了一层。

自悟是自己的感觉,不是老师教的。正如前贤论做学问一样,其“悟入之法,恒在于片言之义,人所不经意之处,此则会心各有不同,父师不能以喻之子弟者也。”自悟也不是天生出来的,需要极深厚的功夫作底子。只有下过苦功学医的人,心中有所疑问,有所滞塞,才有可能在某一时刻,某个机缘下顿悟,从此医理贯通,而达到化境。而且顿悟有大有小,伴随着大的顿悟的往往是数不清的小悟。这样大大小小,反复自悟,医理于是愈来愈透彻,而临证对病,心中澄清,医理无碍,这种透彻的感觉用言语实在无法形容。要达此境界,亦有门径可循。

一则,提出问题。

这是自悟的第一步,一定要有所疑问。古人讲,小疑有小悟,大疑有大悟,不管大小,都需要先疑。存疑是破疑之本,必需用心读书方能找到疑问。医书精深,非浅尝者所能体会。一般如果只是粗略地翻一翻医书,一目十行,不务精思,根本就找不到什么疑问。疾病复杂,千变万化,医理亦变化万千,左右逢源。两千年来医书各有所述,各有所旨,读后怎能无疑。若真无疑,那是根本没有理会得到,是不用心的表现。

历史上每一位医家都有其医学思想,而且,各有传承,各有不相。是不是每位医家的每条医理都正确呢?我认为读医书当学会思考,不轻易相信任何人。读书时认真思辨,考虑其所述理法脉方药是否合理,有没有确实的证据,这样就会有问题,这就是存疑。我的经验,在初读某某医家著作时,先从有疑问的地方入手思考,慢慢地再从没有疑问的地方思考,这样就会发现,不是没有疑问,深入一层之后,自然对其医学思想又有所理解。或能得其偏其失,或能得其理之所以然所未然,这都是领悟。

二则,解决问题。

这是自悟的第二步,就是要解决疑问。光是存疑还不够,还要能用心解决问题。因为问题有大有小,有难有易,因此解决问题的时间有也长短的不同。解决疑问的过程,就是促进自悟的过程。对于中医问题来说,解决的方法,不外乎数点,或者参合各家观点,以穷其理证;或者临床实验,以证其真实;或者穷心深思,以明其旨归。其实就是通过自己问难,来促进思考。这种思考,必然伴随着进步,越是思考,越是进步。大疑大进,小疑小进。

解决问题的过程往往是比较痛苦但也快乐的过程,心中因疑惑而存滞,极是想一通为快。但医理往往比较复杂,并非一看即解。因此多需要一段时间来解决,有时甚至于要数年的时间。但心中存着疑问,不停地读书临证。随着问题的逐渐解决,心中的郁塞也慢慢地透亮起来,这种感觉非沉迷于此中者不能体会。某一天豁然而解,即如醍醐灌顶,上下透彻,简直就想手舞之足蹈之。其快乐如此,其所得亦必然如此。如果能经常有这种解决医理困惑的快乐,我想也差不多领悟出不少了。

三则,疑而得悟。

学医的目的是心悟。悟就是豁然贯通的感觉,是对医理的了无凝滞,是临证的清明晓彻。悟是自己的心悟,与他人无关。禅宗有“顿悟”之说,我认为与医之自悟实同出一辙。一旦心悟,一了百了,洞彻无馀。悟有大小,有浅深,随着医理困惑的不断被解决,医法圆通,领悟由此而生。几经领悟之后,于是顿然明白,于是出现了圆融明彻的顿悟境界。顿悟的境界看似不可思议,其实历史上每一位临床大家都无一不经过此境界。如医圣张仲景医理通晓,自创六经辨证,必然是顿悟之人。即使如明清的不少医家,医学理论贯通无碍,亦需要数次的顿悟方能达此境界。

二,学中医辅助书单

我认为可以先从黄元御学起,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的《明清名医全书大成黄元御医学全书》不失为一个极好的版本。以黄元御的理论为基础搭个医学流派的骨架,将《四圣心源》融会贯通其中,如此见病知源,立方有据,可立于不败之地。然后可以读郑钦安三书:《医理真传》、《医法圆通》和《伤寒恒论》,建立一阳盈缩的观点,奠定扶阳的基石。

其它医书,可读可阅者亦很多。但如果为了临床技术,我只就自己所读过的,精选出一份书单,由读者自己体会。

卢崇汉《扶阳讲记》

明清名医全书大成之《陈修园医学全书》

明清名医全书大成之《徐灵胎医学全书》

范中林《范中林六經辨證醫案選》

余听鸿《余听鸿医案》

吴佩衡《吳佩衡醫案》

张锡纯《醫學衷中參西錄》

周慎斋《医家秘奥》

彭子益《圆运动的古中医学》

陈朝祖《中医治法与方剂》

李时珍《濒湖脉学》

黃煌《張仲景五十味藥証》

左季云《伤寒论类方法案汇参》

喻嘉言《寓意草》

皇甫谧《針灸甲乙經》

赵京生《针灸经典理论阐释》(第三版)

李可《李可老中醫急危重證疑難病經驗專輯》

喻嘉言《醫門法律》

胡慎柔《慎柔五書》

周楣聲《灸绳》

邹澍《本经疏证》

柯韵伯《伤寒来苏集》

配合读书,必需勤于临证。古人云:“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不临床而读书,只学到些想当然的医理。只有从临床上回来,再读医书,则医理与临证豁然贯通,有情不自禁手舞之足蹈之之妙。多读书,勤读书,读好书,则如药王所言:“具而学之尽善尽矣。”如此方是病家之福。

中医各家各派各有风格,专精之路亦各有不同,并不是说每个人都适合于我以上所言。如果能找到好的师傅,帮助入中医之门,再琢磨出最适合自己的路子,则往往会事半功倍。以上所论,不过抛砖引玉之言,愿与诸位医林前辈大德共勉之。

如何自学中医?以下可做参考

学习中医不用一上来就啃古文书,可以先简单的先看起来,基础内容,基础舌诊,再看进阶的书,中医爱好,或想自学中医的朋友可以作为参考。学术有专攻,不用都去看,需要哪方面就买哪方面的。买不到的,可以去看电子版本的。

古文看不懂,先罗大伦、徐文兵、余浩、佟彤的看一看。等基础了解了再黄煌先生的和黄元御先生,彭子益先生的,还有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买回来读一读,都是经典。从子午流注,阴阳、五行、寒热虚实、八纲辨证等基础知识开始学起。六经辨证是医圣张仲景的思路,很多学经方的朋友都非常熟悉,但是大多数的中医初学者看到各种经名就懵圈了,没关系,我可以给大家简单翻译一下。

一般来说,少阳病指的是胆经病,厥阴病指的的是肝经病,阳明病指的是胃经病。

初学需要了解的1:中医基础内容:《中医基础理论》蓝色封面,“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第九版)”主编孙广仁、郑洪新,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其实不必纠结是哪个版本,内容应该都差不多是必须要看的书,虽然很枯燥,但是基础知识是必修内容。

重新编辑加一篇罗大伦博士给于想学习中医的朋友一些话:这是他原文的话:这个文章是写给业余爱好者的。我记得我遇到过无数这样的问题,就是大家问我:“罗博士,能否告诉我一下,学习中医先学什么,后学什么,怎么学吗?”今天我来回答一下。

学习中医,首先要学习的是人生的方向,就是“善”。

古往今来,有那么多大医,无不是以救人为自己的终身使命,因此精研学术,不断提升。这种精神,是我们首先要学习的。我们业余爱好者学习中医,首先就是要学习方向,学习境界,摆正目标。我们都是为了爱而学习,我们爱惜自己和家人的生命,希望用中医知识帮助到他人和自己,这个方向是第一位的。

为什么我把这个放在第一呢?因为如果我们失去了“善”的方向,后面学习“术”的时候,很容易偏差,甚至“走火入魔”。这话一点不夸张,世界上所有的学科皆是如此,方向不对,你就会陷入钻营、沾沾自喜、怨恨等状态中,在这种气场之下,您是无法保有健康的。在持续增长的怨恨中,想学习中医来治疗因为自己的怨恨而生的疾病,此事不可为也。所以,调心第一。

第二,学习中医的生活观。

古人讲究的是天人合一,所以特别重视人与天地万物的关系。现代人因为自以为掌握了天地秘密,所以狂妄得远离了此道,因此而受害的地方多如牛毛。比如,我所知道的95后的孩子,一旦离开父母,是很少有夜里12点之前睡觉的,因为看手机追剧,因为撸串蹦迪,这样阴阳颠倒,长此以往,身体怎么能不出问题?

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学习中医,一个重要的事情就是要学习古人的生活观。古人的生活比较贴近大自然,我们的祖先在几千年的发展过程中,总结了大量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并如何在大自然中好好生活的智慧。所以,《黄帝内经》开篇就讲人与自然的关系,与四季时间的关系,这种起点格局是非常大的。如果我们懂了这个道理,在生活中“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那健康当然指日可待了。

所有的疾病,都是自己长期的情绪失调,生活习惯不好,日积月累而来。不调整自己的生活习惯,而想通过一个名医的方子就解决问题,这是舍本求末。

第三,学习经络理论,掌握一些外治法。

经络理论是中国古人智慧的结晶,经络是人体气血的通道,遍布身体,沟通五脏六腑,因此,严格地讲,身体的失调,都可以通过调整经络来调整的。这里面,我尤其强调一些外治法,比如艾灸,如果您就把一个艾灸掌握透彻了,我觉得绝大多数的疾病调理,会有很好的效果的,在预防疾病,健身强体方面,艾灸更是有太大的优势。

而且,这种外治法方便易学,容易操作,老百姓学了,容易见效。我曾经看到过有爱好者,艾灸关元穴,把自己的子宫肌瘤给灸没有了(此种为寒症);还有一个爱好者,碰到朋友因为染发导致的头疮,头部像癞蛤蟆一样的皮损,于是艾灸,结果给灸得头皮完好如初。这样的例子说明,老百姓学习这些外治法,有太多可以操作的余地了。

我经常看到网络上那些到处求医的绝望的人,有时候真的感觉,在没有找到有效的医生的情况下,如果自己能够静下心来,学习一种外治法,比如艾灸、刮痧、拔罐,坚持调理,持之以恒,身体也会有所改善的啊。可惜的是,人们往往忽略这点,忽略自己对身体的调理作用,而是到处外求,这是非常遗憾的。

第四,学习食疗。

我的观点是,中医爱好者,尽量先不要学自己开方子。因为开方子需要太多的专业学习,如果缺乏专业学习,很容易出错的。好在,中医认为医食同源,所以,如果您能把厨房的食材物尽其用,也基本上能调理个大概了。

原则上讲,对于内科疾病,您如果把体质搞清楚,分清自己是阴虚阳虚,是气虚血虚,是痰湿或者瘀血,基本上就可以调理个八九不离十的。

一个好的中医,和爱好者不同在哪里?一个好的中医,可以在大方向正确的前提下,做到精准定位,方子开出来,是直接命中疾病的。这是中医经验的总结,哪味药,哪种组合,在哪种证型下,对此病特效,这是中医最微妙的地方了。为何很多老中医疗效好?就是见的多,这种总结多,因此命中率高,可以覆杯而愈。

一般情形下,中医爱好者不会有这种水平的。那么,您可以把握自己的体质,把握大方向,比如阳虚体质,您可以用食疗的方法,来温阳调理,温阳的食材很多,在大方向不变的情况下,您用各种食疗方法调理。虽然不会像名医那么精准,但是大方向没有错,所以不会让疾病发展,同时,也会给身体恢复的机会。虽然,这个过程不如名医调理那么快,但是,循序渐进,也会起到很好的作用的。

有朋友总是说,我有好几种体质,该怎么调理呢?其实您可以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解决,尝试着来,这个问题我之前写过,可以参阅我之前的文章的。总体而言,是解决一个是一个的。

第五,学习中成药。

其实方剂也是要学习的,学习什么?学习立方的思想。大家所能见到的方剂,我给大家介绍的,基本都是名方,这些方子里面,有着治病的思路,为何这么组合,这么设立君臣佐使?都是有讲究的,都是透着治病的思路的。我们可以从中感悟,掌握调理身体的奥秘,这是中医爱好者比较高级的阶段了。而这些名方,基本上都有中成药的制品,所以,您就简单地使用好中成药,也是可以把身体调理出个大概的。

我经常去药房,看那些躺在柜台里面的中成药,然后想,仅仅就用这些药,就可以治疗很多病啊,无奈的是大家不了解而已啊。就比如同仁堂,生产的中成药就蔚为大观了,那么多好的品种,可是真会用的人,恐怕凤毛麟角吧,这是非常可惜的。所以,我们的公众号最近连续给大家介绍中成药,基本是每周一篇吧,希望能让大家有个了解,在需要的时候可以备用。

以上,我把我们老百姓该怎么学习中医,学什么,大概地给梳理了一下,大家按照这个思路,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应该是可以入门的。希望朋友们能够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地学习,这对您和家人的健康,一定是大有帮助的!这段话出自罗大伦博士对初学中医者的一番肺腑之言。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名老中医:

焦树德教授《焦树德医学全书》《方药心得上、下》

李经纬先生《中医大辞典》

余瀛鳌先生《这样做痛风才会消》等一系列书

干祖望先生的《干祖望耳鼻喉医案选粹》

岳美中先生的《岳美中经方全集》

李可先生《李可老中医急危重症疑难病经验专辑》《李可学术思想临证实践》《李可学术经验学步实录》《李可 医案集》

王敬义先生《脉论-二十年后方为医》

施今墨先生《药对》一书非常实用《施今墨临床经验集》

肾病专家:赵绍琴教授的《赵绍琴临床经验辑要》

胡希恕先生的《胡希恕经方用药心得系列丛书》

郁仁存先生的《郁仁存常用抗肿瘤药对》

邓铁涛先生《邓铁涛学术经验传》

朱良春先生的《朱良春用药经验集》

柴瑞霭教授的《临床经验集萃》

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柴瑞霭》(暂时缺货)

孟景春先生的《孟景春内经讲稿》(暂时缺货)

邹燕琴内病外治-穴位贴敷《肾病临证经验医案集要》

伍炳彩先生的《神经衰弱》

曹颖甫先生(《金匮发微》)

中华书局姚春鹏先生的《黄帝内经素问上》《黄帝内经灵枢下》

《金匮要略·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并治》:

粱嵘《上火之舌诊与调理》适合舌诊进阶看

皮肤病专家喻文球教授

余浩《万病从根治》简单易懂

初学2了解:中医基础内容:《中医基础理论学》

《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妇科学》《中医儿科学》《伤寒杂病论》

进阶了解:清.王孟英《王孟英医案》《王氏医案译注》《张山雷评点王孟英医案》《古今医案平议》《王孟英医案重订》比王孟英医案好些,有疾病分类,有一篇用药研究,但是缺点是没有按语,对初学者有点难度。如果是医学生看王孟英医案还是极好的。

进阶了解3:喜马拉雅语音类:赵绍琴教授温病讲座,刘景源老师的《温病学》,徐文兵老师的《黄帝内经》:罗大伦老师语音版本等等。

进阶了解2:徐文兵先生和梁冬先生合出的《黄帝内经》,总共6本书,中医启蒙读物其实很重要,它能让你大概地知道一些阴阳、五行生克和寒热在生活中的表现。不但有趣,也算是导引。要是你内心有中医的种子,你就会越发地想要了解更多的中医知识,进行深入的学习。

成都中医药大学马老师在喜马拉雅讲的《诊断学》

进阶了解2.5:徐文兵梁冬的《黄帝内经上古天真》《黄帝内经天年》《黄帝内经四气调神》《黄帝内经金匮真言上、下》《黄帝内经异法方宜》

基础内容熟练后,开始看这个:经方类的:黄煌的《中医十大类方》《经方使用手册》

进阶内容6:古人的经典:清代黄元御的繁体字的《四圣心源》《伤寒说意》《金匮悬解》《黄元御药解》

皮肤病《中医皮肤病学》

张志礼教授的《赵炳南临床经验集》《简明中医皮肤病学》《张志礼皮肤病临床经验辑要》白癜风研究。

明朝张鹤腾《伤暑全书》他把历代治疗暑热之症的方剂、思路给总结了一下,所以这也是温病里一个很重要的书。

杨栗山《伤寒温疫条辨》

龚廷贤《万病回春》温病

藏医元丹贡布编撰的《四部医典》药浴

张仲景先生的《伤寒论》《金匮要略》

《注解伤寒论》

人民卫生出版社刘渡舟医书七种《金匮要略诠解》

李东垣的《脾胃论》

清朝名医陈士铎《辨证录》

清代《柳州医话》

汉代巢元方:将痢疾分为了“赤白痢”、“脓血痢”、“冷热痢”、“休息痢”等21种痢病候,顺便强调了热毒致病。

脾胃病:朱丹溪《丹溪心法》中也说了:“时疫作痢,一方一家之内,上下传染相似。”

清代的医学大家:叶天士和沈金鳌,《素问·玉机真脏论》《备急千金要方》中就列出了九种心痛,其中多指胃痛。在治疗胃痛上提供了很多新颖的想法和思路,大大地方便了后人。

这个必须看,在基础内容子午流注,五脏六腑的联系,气血津液,五行,阴阳,藏象、圆圈理论熟练后开始看。。近代彭子益的《圆运动的古中医学》李可先生鼎力推荐

经方经典: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

彭子益先生的生前授课遗稿《彭子益评注【四圣心源】》

宋朝《太平惠民和剂局方》《金匮要略·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

王清任的《医林改错》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

孙思邈《图解千金方大全1-6》

紫图图书《图解黄帝内经》(暂时缺货)

《傅青主女科》

推荐相关书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