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我的选择 | 如何让自己更好更体面的活着?

今天闲来无事我一个朋友给发的知乎链接,说发现有一篇文章扒了我本人。

那篇文章的名字叫“你认识的那些女博士都是怎样的?她们毕业都干什么去了?过得好吗?”

文章一共讲了6个女博士,我发现我的代号是女博士C,用了最少的文字描述---英国化学PHD,美女网红,一作4篇7,8分,移民澳洲,脱离科研,相夫教子的。

寥寥数笔,好像就把我给归纳总结了。我瞪着文章数了数,还真是给我的字数最少。不过下面貌似很多朋友都认出来C是在说我。

这个帖子瞬间把我拉回到几年前,那个时候我28岁,刚刚博士毕业,其实挺迷茫的。不知道该做些什么。

导师跟我说,不然你留下做两年博士后吧,我就稀里糊涂的留下来做了两年。那两年每天都在做科研,只是做科研而已,没有想更多,相比下来,我还算优秀的,至少要学业优秀,才有机会被导师继续留用做博士后。

其实我觉得肯定很多人跟我一样,读博士的时候,根本没有经历过职场的洗礼,有的时候,我们选择留学,选择专业,一种原因是我们想要留学,专业合适。另外一种原因是我们以为这个专业是我喜欢的专业,结果进入了这个专业学习,受限于导师的课题/目前研究的方向,真正投入了以后,发现和自己本来相像得的不太一样。

当然,也有少数的人在选择专业的时候非常幸运,幸运到就像是--初恋对象就是结婚对象并且保持爱情一直不变一样。可是如果不是这样少数的幸运者,我们应该怎么样做选择呢?难道选择了一个专业,后来没有在这个科研上继续投入,没有过硬的技术指标或者title,这样算过得好吗?

那么怎么样才算是过得好呢?

从28毕业开始,我曾经不止一次思考过这个问题。什么样才算“很好的活着”?

现在做了妈妈,我更加觉得女性在整个生活道路的选择上,比起男性更多了一些挑战。

是“挑战“,而不是不好,不容易。不好,不容易这样的词意味着不公。而挑战是通过自己努力可以获得结果的一种机遇。

每个人的一生都会遇见过无数次的挑战,小到800米跑步比赛,大到入职面试,或者组建人生。有的人把挑战看成是“挫折”,直接给予了结果,比如毕业不顺,就业不顺。而有的人把挑战看成是“机遇”,毕业不顺利,为什么不顺利,我还能完善哪个方面。就业不顺利,为什么不顺利,哪里还能改进。

说起这种“挑战”,我觉得可以聊一聊什么叫做“成长性思维”。成长性思维的提出者,是斯坦福大学著名心理学教授Carol Dweck,她为此写了一本书,这本书很受比尔盖茨的推崇,翻译成中文就叫做《终身成长》。

这个书里将人分为两种,一种是成长性思维,而另外一种就是固定性思维。

成长性思维的人善于在事情的发展过程中不断调整自己的预期和发掘自己新的潜能,而固定性思维的人总是在生活里选择“我是这样的人,我适合做这样的事情”,不能接受未达到预期目标的不完美,认为那样就是失败。

她书中里列举了很多成功者和失败者的例子,可是我觉得这些例子离我们普通人非常遥远,并不是每个人都会创业成功,或者在某个行业成为名流。但是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生活,这样的生活对于普通人来说,也一样珍贵。

所以我就想说说我自己,怎么在生活里一步一步调整着自己,让自己更好的活着。

小的时候,我喜欢看萌芽。萌芽有一篇文章说如果一年之内你身高未变,体重未减,努力学习却一无所获,日日重复却没有突破,那么你这一年就是平白往岁数上填了一个数字,白活了。

这句话对我触动很大,每隔一阵就会想起来。所以我读书的时候特别认真。生怕一不小心就努力学习却一无所获,日日重复却没有突破。

那个时候,我总觉得女孩子的时光短暂,我不能在最年轻的时光里虚度了这些时间,我总得做点什么。所以我选择读博了以后,无论是学术也好,学位也好,我是投入了的,我认真地选择了我喜欢的专业,并且一直以乐观,积极的心态,认真地坚持了下来。可以说,那几年里,我日日都对得起我付出的时间,从未轻慢过光阴。

那个时候因为发论文,做科研,我喜欢在网络上写一些心情感悟。慢慢的有人看我的文章,积累了一定的阅读数量,正是因为我每一点感受都是真实的,所以才能打动人心吧。

然而毕业了以后,我喜欢的专业并不是市场特别流行的方向。就像知乎博主提及的其余的女博士A,女博士B一样。比如A最后转行了幼教行业,而B和老公孩子两地分居,在南方一个顶尖的大学做博士后。这样看起来寥寥数笔真实的背后却是在每一种选择前,我们都曾经做过长时间的考量和挣扎。

我2年博士后结束的时候,在英国面对现有的市场行情和现实,专业面非常的窄,而收入又非常有限。这个时候澳洲的大学给了一个offer,澳洲又是英联邦国家,所有的政策和研究模式基本和英国相差无几。我们又提早就申请好了澳洲的移民。最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澳洲的生物化工方向,确实是比较有发展前景的。所以我和老公毫不犹豫的就来了,就是希望自己能在科研方向上往前走一步。

看起来只是向这个方向迈出了一小步,除了我自己,没有人知道这一步后面带着多大的决心和辛苦。跨越一个国家搬家,重新安定下来的辛苦。

有了孩子以后,继续做科研的辛苦。在外人看来,或许就是轻描淡写的几句抱怨。

真实的情况意味着我要在生完孩子脑容量特别不活跃的期间,强迫自己把大脑的思维调成以前的高强度思维。

也意味着照顾孩子后,我要利用他休息的间隙,或者夜深人静的时候,读大量的资料,高度集中在实验数据上。

我做实验的机器,有时候光是开机,架好就需要两天的时间,一旦实验做起来,就不能停,万一赶上孩子生病,那简直是不能承受的辛苦。而往往做完实验,又不见得一下就能出现结果。

有一度我觉得特别的累,我想做科研,我也想做一个好妈妈,可是我的精力达不到这个标准,我满心委屈,可这委屈着实是每个职场妈妈都会经历的基本情况,唯一区别就是可能我需要消耗更多的脑力,也就算不得是什么新鲜的委屈。

后来我就想,要怎么样才能打破当时的僵局,让自己过得好一点呢?

大概秘诀就是:时间总是有的,你不要在短期的时间内,做太多的事情,不要怕机会错过了不再回来。人的一生很长,先过好眼下的时光,而不是寄期望于遥远的未来。

我的一个关系比较好的做科研的女老师看见我这样的累,认真地跟我讲了讲她自己的故事。

她三十三岁生孩子,三十三岁之前做到学校的副教授。后来生孩子,五年都没有出一篇像样的文章。休息了好长一段时间,四十岁又回到工作岗位。重新投入,现在四十五岁了,感觉很快就恢复到了原来的状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步骤,没必要非要按照什么样的规划来,如果特别忙的时候,不要把所有的事情都放在一个阶段一起做。人生很长,可以一件一件的来做。

她说完这个话,我回去想了很久。然后隔了一段时间,我就调整了一下自己的计划。把一些科研任务放缓,拉了一个比较长的周期。

把重心放在孩子身上,家庭身上。有空我会给他读很多书,我会陪家人旅游,我会做一切让自己觉得感受很好的小事。

比如在家里插上一瓶时令的鲜花,换上我喜欢的窗帘。我会不再像完成任务一样拼命的读资料,而是有空就读一读我们这个领域的最新文章,保持自己一直有一个能够静下心来思考科研的行为习惯。

我花了很多时间在家庭上面,比如买房子,把房子布置成我想要的样子。当然,科研事业上我并没有像以前一样能够高速发展,甚至是停滞不前的。

我难过吗?

并不。

因为现有生活的状态的美好,完全弥补了事业停滞带给我的影响。如果说一点感觉也没有,那是不真实的。做不了研究的时候,我是失落的,有时候还会担心自己学无所用,从此以后淡出这个圈子。但是,也仅仅是失落而已。

按照成长性的思维来说,并没有任何人规定我在什么岁数要做什么样的事情,比如28岁博士毕业,32岁成为讲师,副教授,在学术界发表多少篇文章。

人所有的要求都不过是自己给自己做出的界定。

然而最好的生活,无非是不要被过去所束缚,不被自己的认知所困扰,某一个阶段找到自己最想做的事情,专注于自己的目标,不要动摇。

在这个专注目标的过程中,也许你会失去一些,然而这些失去的东西和你本身的目标没有太大的关系,就不要心疼。

人的一生太长了。如果按照25岁工作,65岁退休。那么整个职场生涯能够有长长的40年。四十年的时间,足够一个人把很多事情做到极致。所以怕什么呢?

想要自己过得好,幸福一点,再幸福一点,无非就是把这长长的四十年,甚至更久的时间,拆分成无数个自己能够驾驭的小单元,每一个阶段,自己有什么样的目标,一旦定下来,便不再受其余的事情干扰,专心致志的前行。

人生从来都不是一个大大的里程碑,也不是今天我拼劲全部力气,将来就会给予我一个很好的回报。能够努力固然是很好的,但是不兵荒马乱的年代,生活的开心也是很重要的。

所以在前行的路上,遇见选择和挑战的时候,我喜欢温和的坚持。不放弃,但是不要挣扎着痛苦的努力,要把时间战线拉得长一点,始终不忘记自己那一点点初心,温和的坚持。

毕竟一生的时间很长,不要急,一步一步的来,每个阶段的幸福都很重要,是不是?

|福利时间

转发本条至朋友圈,截图发给我,抽五位朋友送斯坦福大学著名心理学教授Carol Dweck的《终身成长》这本书。

成长是什么?希望看完本书,你能有所答案。


· 好文推荐 ·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