厌学、自卑、逆反……职校如何培养学生的价值观?
随着“”的提出和国家对职业教育的投入,职业教育越来越成为我国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职业教育的发展迎来了黄金时期。职业教育对学生的培养不仅仅是技术能力的培养,更包括对学生价值观的培养。
价值观一旦形成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和主观性,因此正确价值观的养成对学生的人生规划和职业规划是否可以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如何有效培养职业院校学生的价值观成为职业院校德育工作的重点。
一、职业院校学生特点
近几年,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和投入力度逐年增加,职业院校生源数量普遍增加,但是数量的增加却并没有带来生源质量的质变。职业院校学生依然具备以下几个特点。
年龄结构普遍偏小。现阶段的职业教育院校主要包括中等职业教育院校(以下简称中职院校)、高等职业教育院校(以下简称高职院校)和技工学校、技师学院等技工教育院校(以下统称技工院校)等几类学校。
其中中职院校和技工院校生源入学年龄主要以16岁左右的中学生为主,所占比例能占生源总比例的80%以上,高职院校虽然学生大部分来自于高考后的成年人,但也存在部分3+2和五年一贯制的学生。由此看来,职业教育面对的学生群体普遍年龄偏小,正处在成长的叛逆期,价值观依然没有形成。
学习成绩普遍较差。现阶段,虽然国家加大了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和宣传力度,但是社会上依然将上职校当做是“差生”的选择,职校学生大部分依然是应试教育的失败者,成绩较差、文化基础和德育基础薄弱,不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良好行为习惯严重缺失。因为原院校管理、家庭原因和社会原因等问题,部分学生存在性格内向沉默寡言、自卑等情况,导致现阶段职校学生普遍存在良好行为习惯的缺失问题,对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不利。
二、职业院校德育工作现状
德育教育工作是各职业院校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的基础和前提。为了让学生成人成才,各职业院校采用不同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了各层次、各方面的德育教育工作。现状大致如下:
以军事化、半军事化管理为基础的德育教育工作。为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部分院校采用军事化或半军事化管理方式,此类教育工作多见于中职院校、技工院校等以中学毕业生为主要生源的职业院校。部分军事化管理院校甚至聘请退伍老兵担任学生生活班主任。其目的无外乎是想给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这样做确实对于规范学生的行为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却也抹杀了学生的个性。
笔者曾经了解过部分军事化管理的中职院校方式,并于校方、家长和学生进行过沟通。校方普遍认为现在的情况下,让学生在学校安全的生活是最基本的底线,为此宁可抹杀学生的个性发展,能不组织校外第二课堂活动就不组织,只求学生平平安安。
部分家长非常认同校方的办法,认为孩子还小,这样管理至少能让孩子安安稳稳的度过在校的生活,最后找个工作万事大吉,殊不知这样的学生在工作岗位上的流失率非常高。而在笔者与学生的谈话中明显能感受到学生们对于这种方式的反感,认为这种方式完全剥夺了他们的自由,敢怒不敢言。
这种管理方式确实有他积极的意义,可以保障大部分学生在青春的叛逆期不至于做出违法乱纪等出格的事。可殊不知让这些本来就经历了应试教育失败的学生在心里会留下多大的阴影,更何谈对学生价值观的培养了。
以专业教师为辅导员或班主任的非全职德育教师管理的德育工作。此类方式中,班主任和辅导员都是非全职德育教师,他们既要完成专业教学任务又要承担起系部、班级的德育工作任务。
现阶段大部分院校还做不到全职德育教师做班主任,依然是需要专业教师分散精力在业务工作和班级管理工作中来。但业务出身的专业教师不是师范院校毕业,对于德育工作来讲大多为半路出家,没有系统的理论支撑,对于学生关键期的把握不准确、对于德育教育的理解不全面,造成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简单粗暴,效果较差。
笔者写这篇文章,就是因为在工作中发现,部分专业技术出身的辅导员教师在进行德育工作时总是和学生对立,同时对于学生的奖罚并不分明。
以两件小事为例:
两件小事让笔者特别担心学生的价值观会不会被扭曲掉,当苏霍姆林斯基在绞尽脑汁的让学生爱上劳动的时候,我们却将执勤、学国学作为惩罚学生的手段,这是否有悖于我们为“”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想法。
以上两类德育工作方式为多数学校所采用,两种方式各有优点,也存在明显的缺点,那么我们应如何解决以上问题呢?
三、职校如何培养学生价值观
重视教师自身素质提升和德育水平的提升,做学生价值观形成过程中的榜样。
现阶段,我们很多职业院校重视技能教育,很多教师重业务轻德育工作,造成了德育工作水平相对较低。作为学校,应该对全体教师开展德育教学方面的工作,须知德育工作不仅仅是辅导员班主任的工作而是全体教师的共同工作。孔老夫子“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的古语早就揭示了学生的向师性。如果我们的老师每天都叼着烟我们又如何让学生戒烟,谈何无烟学校呢?德育工作的根本在于教师德育水平的提升。
促进专业教师和全职德育教师的相互融合,引导学生形成良好价值观念。德育工作有德育工作的特点,学生在价值观形成的过程中需要经历从具体到抽象,从个别到一般的过程。
笔者说过专业技术出身的教师很可能是半路出家做老师的,对于教育理念吃的不透,在遇到德育问题时往往存在病急乱投医的情况。而全职的德育教师又因为总是遵循教育理论解决问题,往往忽视掉不同专业学生存在的差异。
笔者认为最优秀的德育教师应该是郑强教授这样既可以与学生在专业领域产生共鸣,又可以在循序渐进中将道德思想灌输给学生的老师。这就要求我们专业教师与全职德育教师多交留,互相多学习。
如果我们的专业教师可以发现教育理念在现实中的应用,如果我们的全职德育教师可以站在不同专业的学生立场上思考问题,那么很多德育工作就顺理成章的解决了。
定期开展集中的“德育大讲堂”工作,让正确的价值观在潜移默化中深入学生内心。
现阶段我国的科技水平有了很大发展,许多科技已经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可是为什么我们的中国制造依然存在良品率不高等问题呢?我想很大的原因是我们工人的职业素养达不到。职业素养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是工人在校期间就开始养成的。
职业院校开展内容丰富的德育大讲堂讲座,让正确的价值观在细水长流中渗入学生血液。这对于德育大讲堂的讲师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笔者一直对浙江大学党委副书记郑强教授的演讲记忆犹新。一个高分子教授却可以将德育工作做的有声有色,值得广大职业院校借鉴。毕竟懂业务的德育教师更能理解工作岗位的需求,也更了解不同专业的学生的心理。
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价值观。
陶行知曾说过“生活即教育”。让学生摆脱对教师的依赖,主动去做一些积极向上的事。利用好第二课堂对学生的影响。比如篮球足球等体育社团可以培养学生的团结精神和不服输的精神;歌舞社团可以提升学生对美的看法等。当学生有了良好的习惯和爱好,何愁学生的价值观念会被扭曲呢。
对于职业院校学生良好价值观的培养将影响到学生未来人生的发展,也会影响到企业生产质量。以小见大,做好职业院校学生价值观培养在职业院校的教育体系中非常重要和紧迫,需要全体职业院校教师共同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价值观,为社会培养更多优秀的技术人才。
作者简介:李源 山东省潍坊市技师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