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宝石与微量Fe元素相遇,将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自然界极少存在非常纯净的宝石,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杂质的侵入,有的杂质元素能够直接与宝石产生能量交换,改变宝石的某些性质,甚至有时候极低的杂质含量也会对宝石的性质产生显著的影响;而有的杂质则独立的存在于宝石之中,或呈固态,或呈液态,甚至气态。
多米尼加琥珀中包含气泡的露水
Star Of India星光蓝宝石
在各种杂质中,我们时常能看到Fe元素的身影,今天,我们就来简单盘点一下当宝石与微量Fe元素相遇,将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
【颜色】
绝大多数宝石产生颜色的原因是因为其内含有的某些元素,其中很多宝石的致色元素就是侵入宝石内部的微量杂质元素,由于Fe元素有Fe3+和Fe2+两种价态及两者的组合关系,这就造成了由Fe元素致色的宝石颜色复杂多变,变幻莫测。
◎海蓝宝石:英文名aquamarine来源于拉丁语“seawater”,意思为海水,为三月份的生辰石,其如同海水一般洁白无暇、蔚蓝宁静的颜色就是由Fe2+引起。
BVLGARI海蓝宝石项链
◎金绿宝石:五大珍贵宝石之一,被人所熟知的是她的品种之一——金绿猫眼,极其的灵动美丽。常见的颜色为黄色、黄绿色、绿色。金绿宝石的颜色(变石除外)即由微量Fe3+所致。
Cindy Chao的“Greennovia”胸针
◎绿松石:常见浅到中等的蓝色、绿蓝色、绿色。它的天蓝色的基本色由Cu2+决定,但Fe3+的存在将影响其颜色的色调,如随着Fe3+的增加,绿松石的颜色由天蓝色→蓝绿色→绿色→黄绿色→土黄色。
Tiffany「Blue Book」绿松石项链
◎紫水晶:紫水晶的颜色常分布不均,可见紫色、无色色带平行相见分布,也可见不规则的团块状、絮状色块或沙漏状色带。紫晶的颜色与Fe3+有关,成因较为复杂,并且造成了紫晶在加热后紫色会完全消褪,到一定程度可转变为黄色。
Cartier紫水晶项链、手链、耳坠
◎蓝宝石:蓝色的蓝宝石一般情况下就不是简单的由某一种Fe元素所致色,很多时候它是由Fe3+、Fe2+以及Ti4+共同作用产生。
Tiffany蓝宝石胸针
【紫外荧光】
宝石中一些元素的存在会抑制或者促进紫外荧光。比如在红宝石中,不同产地、不同颜色的红宝石因含Cr、Fe含量的不同会有不同的紫外荧光,Cr元素会促进紫外荧光,因而Cr含量高的红外荧光强而鲜艳,而Fe元素会抑制紫外荧光,Fe含量高的荧光弱且颜色暗。
Van Cleef & Arpels「Treasure of Rubies」高级珠宝系列
缅甸抹谷产的“鸽血红”红宝石即因Cr含量高,Fe含量低在紫外荧光下显示高亮度的强红色荧光,而泰国产的红宝石因Fe含量高、Cr含量相对较低,在紫外荧光下无荧光或弱荧光,宝石本身的颜色也较深。这一特点也成为鉴定两者产地的参考标志之一。
【包裹体】
以Fe为主要成分的各种矿物会经常以包裹体的形式出现在宝石中,如磁铁矿、铬铁矿、黄铁矿等,有些是宝石的鉴定特征之一。如在哥伦比亚祖母绿中常见黄铁矿包裹体。
祖母绿中的黄铁矿包裹体
在橄榄石中常见铬铁矿晶体以及特征的“睡莲叶”状包裹体,其有一部分“睡莲叶”状包裹体放大可见在一圈应力裂隙中心有一个或多个黑色的铬铁矿晶体。
橄榄石中的“睡莲叶”状包裹体
在泰国蓝宝石中,我们甚至能见到十二射星光现象,放大可见这种神奇的星光是由三组金红石针状包裹体和三组赤铁矿针状包裹体定向排列所形成的。
十二射星光蓝宝石
【裂理】
裂理同解理一样是可能存在于宝石中的力学薄弱面,解理是由宝石内部结构决定的薄弱面,而裂理是由于聚片双晶或者外来矿物包裹体的存在导致的薄弱面,解理和裂理的存在对宝石的耐用性有一定的影响,会导致宝石受力后易破碎。
利用钻石解理劈开“库利南钻”的瞬间
在红、蓝宝石中,常见多组裂理,其中有一组就与Fe元素有关,是由薄的赤铁矿与褐铁矿面的出溶而产生的薄弱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