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生活 作者/春和景明

【总 第164 期】

特约顾问 

李清湖(北镇市平安协会会长)

王桂兰(北镇市平安协会副会长)

邵萍(北镇市平安协会副会长)

知青生活

作者/春和景明

春和景明,男,本名,李春忠,出生于北镇柳家乡,汉族。喜欢文学、音乐,曾在中国海关《金钥匙》杂志及省市报纸,发表诗歌及散文等文学作品若干,《齐鲁行》获《金钥匙》诗歌征文一等奖,小说《空白岛屿》入选中国新时期大学生文学卷《影子的素描》。

知青运动五十周年前夕,我作为小屯出生的走出小屯的所谓知识分子,对我童年期的知青,进行了粗略了解,并进行了必要的记录。希望这些文字和记录,能够为我们这个偏僻小村的历史,留下属于知识青年的宝贵一页。

吕杰,抚顺第十五中学初三学生,1968到1973年在小赵家屯插队,返城后在抚顺矿务局工作直至退休。以下是采访吕杰及他口述的情况。

我自从离开小赵家屯青年点后,一共回去两次。一次是八十年代去四大队和五大队。那时还是改革开放初期,生产队还未承包。另一次是招几个人,因为我爱人做买卖,需要人手。我在屯里找了几个人,其中有房春文女儿,姚广武女儿,在我爱人那里干了一年。

我从一九六八年插队到柳东村小赵家屯,前后干了五年时间,到一九七三年十二月,我招工离开。有些人干了六七年。杜耀中呆了三年多,赵杰比我呆的时间还长,最后抚顺知青全走后,他才走的。因为他是有点问题的。

一晃多快啊,整整五十年了。插队那年我十六岁,也有比我小的,初一的,小个一两岁,都是抚顺十五中学的。我二十一岁回抚顺后,在煤矿干。一开始当工人,后来入党,提了干,当上了队长。在此期间,我把大学专科和本科都拿了下来。退休之后,我先到哈尔滨干了四年多,现在回沈阳两年多。刚回去时知青们每月聚会,我离开抚顺后就很少参加了。毕竟都七十左右多了,我还算小的。

我们和你姥爷,陆春安都是很熟的,我和杜耀中常到你姥爷家去吃饭。你姥爷非常好。在屯里到你姥爷陆春安家多。还常到有几个不错的小年轻家里,如房春文等,打连连,后来他当兵去了。还有一个民兵排长王振海,我跟他还行。还有老李家干豆腐坊的。姚广武当兵回来后干了民兵连长,他比我大几岁。

那时,我们抚顺知青,在小赵家屯共有十几个人,后来进来两个锦州知青,相处时间不长我就走了。当时全柳家乡知青有二三百人,分到柳家大队。后来柳家大队又分为柳东大队和柳西大队。柳东大队知青有一百多人,分到几个小队,多的青年点二十多人,少的也有十个人。

到农村干农活,真的太累了。我们岁数都还小,啥也不会干。那时正闹文革,还都有政治追求,必须得好好干,不能干好也得干,干不了也得挺着干,生怕干不好,上边印象不好。

我一开始去跟着装车,装苞米杆。那么一大车,装得老高,让人愁得慌,装完后也不知怎么装上去的。遇到好的车老板还行,遇到不好的还会被哈乎。

冬天也不闲着,拿镐刨大粪,也搞农田基本建设,挖沟之类的。

那时还是生产队时期,经历前后好几任队长。有李少春,房廷勤,姓张的车老板,但队长乱整,有的干几个月就被整下去了。因为有派系,亲疏有别,摆不平。那时你父亲在生产队当会计,当的时间很长,挺稳当,也不多发言,大家都认可。后来就调到大队当会计了。

小赵家屯开始是大队生产队七队,七队后来分为三队和七队,知青都在三队。

青年点都是自己开伙,但是谁也不会做,谁也做不好。太困难了。头几年有国家供应粮,但没什么菜,谁要回家就带点大酱和咸菜回来下饭。知青都懒得种园子,不爱干,糊弄种的菜长得不好,有些人宁可不吃也不整。有时是酱油就饭,酱油还放过咸盐下饭。

我在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两次回屯,变化还是不小的。但从上次回去,又有二十多年没回去了。我希望能写点小屯的回忆录。我真有写回忆录的想法,但差什么问题呢?我退休后一直在工作。帮闺女干点活,一个礼拜只能休一天。但我会抽空写点,我也需要写点回忆的东西。现在较忙,估计还得一年多才能闲下来。我身体一直比较好,就是有点糖尿病。

以上,是吕杰与我通话,进行电话采访的简单内容。而这些,也是五十年来,我们与小屯知青的首次直接对话。这也是我们六零后童年回忆的一种意味深长的补充。

正如吕杰提到的知青忽培元诗歌《插队的日子》里所写:

插队的日子,我们多么年轻。在田野里耕耘,开始咀嚼艰辛。

整地撒粪深翻,挑担荷重爬山,起早贪黑,打坝修田,犁耙播种中耕,早春干到深秋。

冬暮寒天临近年关,继续挑灯夜战……如此这般呀,一天又一天,休盼节假周天,一年又一年,哪有完了期限。

你这才真正读懂,老农民愁苦脸上,每一道犁沟般的皱纹,何以那么深刻,无法恢复平展。你才逐渐明白,“受苦人”这自嘲称谓,有多丰富内容。面对黑土背朝天,汗珠落地摔八掰。“东山日头背到西山,宁死不嫁受苦人”。这些俗言俚语,从小听大人渲染,从前也挂在嘴边,而今你亲身体验,那痛苦无奈滋味,无法借助于语言……有人开口埋怨,认为是“变相劳改”,有人叫苦连天,自叹命运多艰。

个别人借故辞别,有的投门儿返城。多数虚心接受呀,贫下中农再教育,却企盼上学招工,终日咬牙硬挺……

也有的豪言壮语,声称要扎根一生。于是报纸上有名,广播里留声,组织委以重任,就像拉犁黄牛,拉扯出时代雄风。

播队的日子,很长很长……整整五年多,不知不觉之间,我的心融入了,沉默无语的,土地山川。

像一只小船与河流,似一条鱼和大海。啃着窝头酸莱,喝着米汤混苦菜,我读懂了社员的,愁苦与乐活。

读懂了老黄牛精神,明白了粮食生产不易,嚼出了汗滴禾下土,粒粒皆辛苦的味道。

闻惯了酸菜咸菜滋味,体验了热坑上的梦境,我开始变成一个,离不开泥土气息的农民。

我看见老黄牛眼睛发亮,闻见牛粪别提多香。扶犁翻地时我想,这是在感恩抚慰大地,是在老伙计的心田游玩。

如此越来越发现,你读懂了这尊,从合作化开始,经历了评田定产,和牲口合槽,大跃进”、“共产”,与一平二调,吃大锅饭的梦魇……

经历群情激昂,欢乐与深深苦难。老黄牛从不言语,却记得桩桩件件。主人的酸辣苦甜,仆人牛铭记心间。

二十年风云变幻,吞咽过甜蜜苦涩,我的残角的老黄牛,早化作农民兄弟象征。

勤劳质朴,诚实坚定。亘古不变的,善举良心。就在这插队落户的,艰难困顿中,我拥抱大地,扎下了自己的根。

顾问:汪毓铎

【顾问简介】

汪毓铎,男,1960年8月生,1979年7月毕业于北镇高中。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教授,硕导。九三社员。大连理工大学通信与电子系统专业硕士毕业,主要从事通信与信息系统方面的教科研工作,任职以来,发表SCI、EI、中文核心期刊及国际会议等学术论文近30篇,教育教学改革论文10余篇,编写出版教材5部,主持完成或参加各类科研项目20余项。拥有专利两项。

共同学习           共同提高

顾      问:刘兴龙

【顾问简介】

刘兴龙,男,满族,1960年11月生,大学学历,文学学士学位,现任市委宣传部学习室主任。从事宣传工作近30年,爱好文学创作,许多诗歌、散文、小说、报告文学作品在锦州日报、关外文学、满族文学、中国妇女报等媒体发表。《中国船》、《亲情》等作品荣获锦州市国庆征文一等奖,全国青春文学征文、屈原杯征文优秀奖。现为北镇市作家协会副主席、锦州市作家协会会员。

创作团队:

魅力之光  激情澎湃  王莹  五朵  经典老歌    时来运转  黑马  桥溪  风展翅  静观山水  田文阁  天香园  墨言辞   烟烟  金鑫  婕子  双清  清茶一盏  芙蓉出水  朔风  微笑向暖  修篱种菊 徐加林 幽州怪侠 惜福 啊 喜盈门 悟色  阿敬  于迁  史国君

主管:程占全

图片提供:

凤展翅  田文阁  刘兴龙  厚德载物  双清  于迁  啊!喜盈门  寒梅等

《梦圆医巫闾》综合文艺

总策划
苏启明

策划
庞凯 程占全
编导
程占全
摄录编制
安宁 赵毅 陈宝成 李时聚
统筹协调
孟鑫
文学编辑
程思 艳玲
演播
郭战 成功
制片人
程占全

监制
苏启明 庞凯

长按二维码识别关注我们

往期精彩回顾

▏春和景明作品欣赏

| 徐家林作品欣赏

▏雨枫作品欣赏

传承北镇文明

弘扬医闾文化 

打造地域精品

(0)

相关推荐

  • 南洋十二年(十一)

    新乡大队篮球队所有友谊赛,我一场未打过,只做裁判.   知青中有会拉两胡的,吹笛的,敲鼓的,有会唱的会跳的.大队也组织起来成立"新乡大队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书记亲自挂帅指导,负责 ...

  • 殒落的白鸽——阴阳两隔的知青恋人

    殒落的白鸽 作者:賀爱伦 今年的同学聚会来的人不多,但我却意外地踫到了刚从美国讲学回来的老同学建平.他是我班的才子,数理化成绩优异.听说当初去了江西山区插队落户,有一度时间情绪很低落,心想他去了外国留 ...

  • 曾献铎:我曾有个身份是“四类份子”

    无论走多远,家乡总是我们最温暖的牵挂 Hometown Sheqi 给在外打拼的家乡游子一个寄放心灵归宿的地方   乡土文学    我曾有个身份是"四类份子" 作者 |   曾献铎 ...

  • 知识青年情系第二故乡

    (图为田背云霄阁  刘增荣拍摄 ) 1968年12月,田背大队革命领导小组为落实毛主席关于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指示,在大队成立了九人组成的"再教育领导小组",由原党支部书记刘森山任组 ...

  • 【远方•夜听】浙江《岁月静好,“知青”生活与南瓜菜(上篇)》作者:楚 帼(赵志云) 主播:冰雪梅馨

    欢 迎 关 注   远 方 诗 歌 文 化 传 媒 作者:楚 帼(赵志云) 主播:冰雪梅馨 岁月静好,"知青"生活与南瓜菜(上篇) SUMMER.TIME 在夏日炎炎的季节,从春天 ...

  • 新时代 新理念 新城市 新生活 | 作者 余心

    余心,郑州市人.高级政工师.爱好书画摄影诗文.在<郑州晚报>发表过大量新闻报道:撰写多篇论文获得省级奖项:近年来,在<作家地带>等网络平台发表了小说<佛说>.诗歌· ...

  • ◇星夏卷•文学星座•散文篇◇《遥远的“知青生活" 》||□ 敬伟德

    <当代文学家·星夏卷>(当代文学出版社)火热征稿中! 知名·专业·权威 星夏卷·2021·总第四期 (网纸同步) 散文显示屏 星夏卷 文学顾问:孔灏.相裕亭.徐继东.李锋古 书法顾问:侍少 ...

  • 知青生活故事:上海知青重回第二故乡,站在村头他哭了

    2021年4月5日上午十点多,一辆白色越野车来到了东北边陲的向阳沟村村头,车在村口的那两棵大柳树旁边停下来,从车上下来五个人,三男两女.他们站在村头环顾四周,一位头发花白的男士走到路边那两棵大柳树近前 ...

  • 知青生活拾遗(8)

    来自话题 #难忘的知青岁月 5683篇 老叔张德举 生产组长张德举是个40多岁的中汉子,个头不高,憨厚朴实,知青们称他'老组长',社员们称他'小钢炮'(不知这称呼从何而来),而我则叫他'老叔"(他在自 ...

  • 知青生活轶事(7)

    来自话题 #难忘的知青岁月 5683篇 水塘边儿的裸体秀 在果园南侧与猪场之间有一个小小的水塘. 水塘面积不大,直径约有十几米,塘中是一泓清水,水深不足两米,因为系死水且含盐碱,故不能人畜饮用. 水塘 ...

  • 知青生活轶亊(6)

    来自话题 #难忘的知青岁月 5683篇 果园记忆 在青年点院子的西侧,与一条窄窄的小路相隔着的是一处面积很大的园子.园子四周用青石条铁丝网圈起,外围是一条宽三米.深一米环绕园子四周的堑壕,这便是我们园 ...

  • 知青生活轶事(5)

    来自话题 #难忘的知青岁月 5683篇 捡河蟹 我下乡插队的盘锦是个鱼米之乡,有水的地方就有鱼,因系退海平原遍地生长芦苇(这里有世界上最大的芦苇荡),故也是野生河蟹生长的天堂. 金秋十月稻穗飘香,也是 ...

  • 校园文学 | 我的假期生活 | 作者:李思雨

    凡发表于大河文学的作品,将自动同步发布于腾讯新闻.腾讯快报.凤凰新闻.网易新闻.360图书馆.一点资讯等六大媒体平台,被多渠道传播.阅读量较高的文章还将发布于人气火爆的今日头条.百家号.搜狐新闻.简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