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岁做些什么,才能避免30岁失业?

后台回复“88”,领取简历模板+简历课优惠券
前两天有人问我,HR会如何看待,30岁还在通过投简历找工作的程序员?感觉那个人找的很被动。
首先这个问题的要点,是30多岁,投简历找工作,这两个要点。
其实程序员,或其他岗位的人找工作都不是什么值得关注的地方,值得关注的地方,是在于30多岁,这个年龄数字。
1
猎头如何看待年龄
在大二的猎头公司实习的时候,我记得有一天,猎头顾问和我们吃饭的时候提起了这样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她说:不要猎取45岁以上的总监人选,因为发展空间不大,而且人的精力,体力,成长性都不强。
这是猎头公司的一些要求,可能不适于每一家猎头公司,但是肯定是有一定的代表性的。
而毕业后去的一线公司招聘,老板交代的是,基层岗位的人,或主管,尽量选择30岁以下的人,超过30岁的要慎重考虑。
所以这句话的引申义是什么?
这意味着,超过30岁的人,在职场上还通过投简历的方式找工作,实际上是非常被动的。
30岁以下的人,在主动投简历找工作方面会更有竞争力,我们在打电话邀约人选的过程中,也都尽量选择30岁以下的人选,年轻,可塑性强,冲劲也相对大一些
特别是刚毕业的人,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最好用了,听话,没有特别多的想法,就是一张白纸,公司想怎么教,完全取决于第一家公司。
而年纪越大的人,反而越难通过投简历的方式找工作,这是一个常理。
2
邀约都很少
30岁以上的人,真的没办法和24,25岁的人在人才市场上不一样吗?
就我亲身经历的故事,当时我刚毕业1年的时候,公司做了一次调整整合,优化提效的工作。
HR部门的几个30岁出头的女同事想跳槽,趁着这个机会也想换工作,于是就更新了简历。
一次部门聚餐之后在车上,她们问我,“现在你投简历找工作,会有很多人打电话邀约吗?”
我说:“有一些,平时更新简历,就会有人打电话邀约,有时候不用投简历就有面试邀请。”
而她们感叹的是:“我们可能30多了,生了孩子,级别也不是很高,投了简历也没什么邀约,和年轻人的差距真存在啊。”
其实原因很简单,二十四五岁,薪资要求低于三十岁,负担小压力小,并且可塑性强,职场人工作久了,多多少少会有一些固有的习惯,这个对于公司来说,是财富,也可能是负担。
所以这是一个事实,基层的岗位,30岁还通过投简历找工作,真的很被动!
3
说明什么问题?
如果说,30岁程序员还通过人才网找工作,可能有3个原因:
第一,这个程序员的个人能力不是特别强,没有让人通过猎头,或朋友推荐的方式来找工作,导致30岁了,还和24,25岁的人,在使用同样的人才网方式找工作,这是比较被动的。
不论什么岗位,30岁真的是一个坎,迈的过去是好事,迈步过去,可能就很难说了。如果你非要杠那些35岁创业成功的大佬,那你可能要先算算这样的人有几个,你有没有他们的资质?
第二,这个人没有主动积累,更新,沉淀自己在人才渠道的品牌。通常我们应该定期更新简历,把自己好的项目,业绩,及时更新到简历上面,好让HR或猎头注意到你,收集到自己的人才库里,这样你后续就不用通过投简历找工作了。在人才网留下联系方式,例如微信、QQ等,有些HR会沉淀人选到自己的通讯录,作为后续人才储备,这也是不错的方式。
第三,没有主动维护人脉网络,工作以后,我们不光需要积累合作伙伴,也需要积累求职能帮忙的朋友,例如和同事或领域内朋友结识,在领英,脉脉等积累伙伴,这样可以提高后续自己求职的成功性,这也是拓展渠道的方法。
4
拓展辐射范围
除了主动、被动寻找HR资源以外,有没有其他方法,可以拓展自己的辐射范围,等工作几年,找朋友推荐工作,免得还需投简历呢?
也许我平时用的方法,可以给你一点参考。
注意朋友圈的维护,如果朋友圈里面你认识的人,发了某个公司的图片或定位或产品的内容,可以点赞,或评论,了解对方是否在这家公司,并对微信昵称做公司名称备注。

天天怼我,征婚3次未脱单的小助理备注
假如对方跳槽了,可能发了不同公司的照片或其他信息,也可以再次了解,确认对方是否换了新的公司。
这样你的网络,就可以通过这个人,从1家公司,扩展为2家公司,假设你认识10个人,都跳槽1次,那么理论上,你的辐射范围就是20家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