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耳秀才:汉字繁简转乾坤
从北到南,从东到西,一周台湾行,浮光掠影之间,看了许多汉字——当然也听了许多中国话,以我肉眼所及,以我凡心所想,我要说、我要骄傲而自豪地说,我看到了汉字的能量,汉字向上向前发展的能量。
喝台湾产的啤酒,是什么牌子的,倒是忘记了,但我记得啤酒商标内存一个有趣的现象:同一个汉字,“灣”和”“湾”,繁简并行不悖。商标上面的字,占用的空间大,便是大字,便用繁体;商标下端的字,可用的空间小,字也得小,便用简体字。是不是空间的狭小促使了这个简体字在台湾的应用呢?喝了一路台湾啤酒,我也想了一路繁简。
我在想,也许汉字自产生以来便有从繁向简缓缓变化的能量,演变中便有从繁到简变化的规律。这个规律,要我来说,主要有两个根本原因,或说两股能量,一股是实用的,一股是审美的。实用自然无须多说,而美的能量却常常被人忽视。有些汉字,简化后,简洁干净,笔划之间顾盼更加美妙。
至于简体的“湾”是不是这样,由不得我,当然也由不得某个具体的他人来判明,而是,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由群体的意志——当然也包括有关专家的意见——来做悄无声息的最后判决。初定下,再约定俗成后,就是的了。有些汉字,如果由简体恢复到繁体,视觉似乎更好看,美感也会得到恢复的。——近年来,有人建议“弃简复繁”,这,应该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理由吧。
繁简之间,还有一个字也颇让我琢磨。在台湾,我看到了“菸”和“煙”,香烟时用“香菸”,禁烟时又用“禁煙”,我问一台湾朋友,他一时也分不清为什么要这样用。而在大陆这边,我们均用的是“烟”。依我的智商来判断,我就觉得“烟”字好。“香菸”虽然让我一眼即明白烟是植物做的,但从笔划之间所构建的美感来考评,印刷体“烟”就比“菸”的美感分值高。不过,“煙”和“烟”相比,就难分仲伯了。是不是将来“烟”,取代“菸”和“煙”,那要留给未来时间慢慢推演了。
在台湾,看台湾电视,电视上正播一条新闻,台军花费多少多少台币更换标识。更换的不是汉字,而是汉字的“左右”。以服装上的“班长”为例,更换前是从右到左,“班长”写的是“长班”。更换后变成了“班长”。逛台湾书店买书,书有些贵,我只买了几本,有趣的是,这几本中,汉字排列的顺序也有:横排,从左到右——和大陆的格式一样。更多的是:竖排,从右到左的。把新闻和书籍这两类现象放在一起,不难看出,汉字排列的“队形”,其大趋势是从左到右。
在台北故宫,我随着人流,浏览了传说中的翠玉白菜、肉形石、毛公鼎、散氏盘等等。器物之美自不用说,毛公鼎、散氏盘里的文字象形之雅以及文字排列空间之美更让我感叹!毛公鼎,散氏盘,我自然不能拿回家来细看,不过,带我们团队的那位姓毛的、祖籍南京的导游,他在台北故宫买了一本《二十件非看不可的故宫金文》,上车后我发现了,我目露贪婪,毛导见之不忍,慷慨说道:送你了。归来后,在这本书上,我看到了该书文字撰述游国庆先生对汉字之美的权威评价:“(对散氏盘)其书法艺术奇逸多变,姿态横生,又可与东晋王羲之《兰亭序》同样千古传诵。契约之上有如此精妙的书法,可谓空前绝后,值得我们细细品玩。”
在台北故宫出口处,我发现一张长条桌子,上面放着大印可以盖纪念章,一见喜欢,找书,可惜这天我的背包中“意外”没有,无奈之中只找到一个笔记本,翻开,在空白处,盖上边款是“国立故宫博物院”的纪念章。那天夜半,《汉字繁简转乾坤》,在笔记本上草拟能量一文时,我盯着笔记本上的纪念章看,一个篆体字左右各有一条龙(那个汉字是什么字,我问了不少人,皆不知,当然,我更不知),两龙缠绕,似在守护着汉字。作为龙的子孙,我不由发出如此心声:中国龙,中国汉字,天佑中华,天佑中国汉字。
我不是语言专家,只是一个普通的汉字受益者和使用者,人虽普通,台湾之行虽短暂,但我也有观感和想法:两岸学术界,有没有对两岸乃至汉字文化圈内使用汉字的情况进行持续而又专业的考察,两岸有没有对繁简作具体而细致的研讨,将来的某一天,两岸能不能联合出台一个统一的繁简表以及汉字排列的原则性指导意见?
汉字繁简转乾坤,乾坤自有动力、自有规律。认清规律,做出顺应规律之举,是每一个中国人的责任吧!
“中国年轮”节气书系列
《宝宝的节气书》 (少儿拼音版) (待出)
《跟着节气小步走》 (少年漫画版) (计划2020年出版)
《跟着太阳走一年》 (随笔摄影版)浙江科技出版社2011年版,2017年版
《时间开始了:中国人自信地过中国人的生活》(人文素养读本)(计划2021年出版)
《中国年轮:从立春到大寒》(随笔国画版)宁波出版社2018年版
《中国诗年轮》 (节气诗选注) (计划2020年出版)
《中国节气简史》 (学术随笔版) (待出)
其他作品集:
《只有我知道》(散文集2009年人民文学出版社)
《海涵宁波》(经济随笔集2009年宁波出版社)
《闲读诗书慢著文》(书话集 2013年宁波出版社)
《爷们放下假正经》(散文集2013年宁波出版社)
《机智老爸机灵儿》(家教随笔2014年作家出版社)(《机智老爸机灵儿》入选2014年广东省中小学图书馆(室)馆藏推荐书目,入选2015年全国教师暑假阅读推荐书目。)
《钱是我的胆》(散文集2016年宁波出版社)等。
三耳秀才“中国年轮”节气书系列书的简介
(一)《跟着太阳走一年》一书简介
《跟着太阳走一年》有两个版本,2011年版和2017年修订新版。两个版本都由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发行。
中国人的节气,中国人的生活方式。《跟着太阳走一年》,读者四时跟读,读者是可以用自己的听觉、视觉和触觉来阐释第五大发明的意义的(节气被誉为中国第五大发明)。
内容简介:以24篇节气随笔为主要内容。作家个体的体悟;江南区域的独特之处,时令风物、光阴变化中节气的独特呈现,为流贯节气随笔中的主要意绪。同时,全书配合江南节气主题摄影图片和简要的传统节气知识(这部分主要是科普知识),生动而个性地展示出江南地区在传统节气文化背景下的风物人情及个体的体验和思考。全书集文学性、趣味性、知识性为一体。
进入百本好书的节气科普书。2013年,中央国家机关青年联合会、文化部青年联合会、中国文化报社、国家图书馆、新浪网共同主办了“书香未来——为少年儿童推荐一本好书活动”。《跟着太阳走一年》进入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100本(套)图书名单(组织方还专门出版了一本《100本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好书》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年11月版)。在这个名单中,《跟着太阳走一年》是进入百本好书中的唯一科普节气书。
《跟着太阳走一年》修订新版更加新潮。新版更注重趣味性,极具时代感,更适应青少年阅读。比如,增加《中国节气“树”》等。作者三耳秀才在自序《这一切都发生在节气里》中写道:对天地大美的欣赏和思量;对春秋四时的敬畏和顺从;对流逝光阴的领悟和把握;对自我生命的认定和热爱——这,可算中国节气的多重意义,或者我挖掘节气文化、写作节气书的四条理由吧!
2017年,《跟着太阳走一年》进入浙版好书年度榜TOP30。
(二)《中国年轮:从立春到大寒》简介
《中国年轮:从立春到大寒》,被列为宁波市文艺创作重点项目。
多一只耳朵倾听天地之心,作者三耳秀才(本名:韩光智)近年来致力于节气系列书的创作(《跟着太阳走一年》《中国年轮》《中国节气简史》等)。其中,《中国年轮》是系列中的主打书。
《中国年轮》是一本节气随笔集。该书以随笔之体写生活、写传统,甚至写各种文化事件,让作为自然知识的节气更可读,语言简练而幽默,独具个性,而作者对节气的文化思考,又使节气具有了形而上的美感。
全书包括6篇“颂神曲”、24篇“节气随笔”、24幅节气绘画,以及若干节气诗书法。作者从传统写到当下,从节气的自然变化写到人的生活、写到中国文化的特质,在观察、思考之后,提出“中国年轮”这一文化概念,来标示二十四个节气所内含的或代表的中国文化道法自然、敬天爱人的特质,以及周而复始、生生不息的生命力量,从而直达中国节气文化的核心本质。
2019年,《中国年轮》荣获宁波市文艺奖。
桃花开了,满园里姹紫嫣红,远远望去,好像天上落下的一大片朝霞。桃花散发出来的阵阵清香,那么沁人心脾。钻入你的鼻孔,扑进你的心里,馋得你大口大口地吸气。那年的人面桃花,妖娆了那年的春天,妖娆了唐人的诗篇,也妖娆了眼前的桃花。越往桃林深处,越觉春深。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