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如何学
知识框架很重要:
要学好高中历史,首先是要构建完整的历史知识体系框架。这不仅可以让自己对课本的脉络有全局性的掌握,也是背诵记忆历史知识点的利器。
下图仅为举例,并不包含高中全部的历史知识:
近代中国反侵略斗争
冷战 、世界格局多极化 、苏联的兴衰
历史答题有套路:
1、历史背景=(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
(1)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
(2)政治背景=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
(3)文化背景=思想、宗教+科技+教育+……
2、历史条件:与背景分析基本相同,更侧重于有利因素
3、原因广度:原因=主观(内因)+客观(外因)
(1)主观原因:事件发起、参与者内在经济、政治、思想诸方面因素
(2)客观原因:自然、社会环境、外在各方面经济、政治、思想因素等
原因广度与背景分析方法基本相同,背景侧重于静态分析,原因更侧重于动态分析。
4、原因深度:
(1)直接原因:最直接引发事件的偶然性因素(导火线、借口等)
(2)主要原因:包括引发事件的主观、客观各方面重要因素
(3)根本原因:历史趋势(生产力发展、时代要求)+ 主观需要等
三者既有层次区别,又有联系渗透,如“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主要原因涉及当时国内外各种矛盾,包括帝国主义侵略、北洋军阀黑暗统治、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无产阶级壮大、十月革命影响、马克思主义传播等因素;根本原因则是主要原因中最深层的因素。
5、矛盾分析: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阶级矛盾、阶级内部矛盾、民族矛盾、宗教矛盾、不同利益集团矛盾……
抓住关键知识点:
阅读中要抓住关键词以认识历史发展的程度、了解历史事件间的相关联系:
如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中,社会的改造经历了“初步”、“进一步”、“彻底”等阶段;如《九国公约》签订,“又要使中国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抓住“又”字就能将近代列强在侵华问题上的阶段性和相互关系发掘出来,19世纪中期到20世纪20年代经历了“相互争夺-共同支配-日本独占-共同支配”的历程;
抓住对比词,以把握同类事件的个性和共性,如“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运动在世界许多地区展开,美国、德意志、意大利、俄国和日本等国家通过不同方式,走上了迅速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做题要看清“根本原因、直接原因、主观原因、客观原因、内外因”等要求。切忌因果颠倒,互相混淆,不分主次等。
用好记忆口诀:
口诀可以自己设计编排,老师也会提供一些便于记忆的口诀。比如:4个经济特区:“生下猪头”深圳厦门珠海汕头。
最丰满的理想:
“放纵的高一,高二把历史书背了五遍,高三去了北大”
最骨感的现实:
“死在了背第一遍书的时候”
和孩子一起学习,一起成长!
欢迎关注“希希成长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