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宗义||三娘教子(历尽苦难的母亲16)

十六、三娘教子
那时节,群众文化艺术生活和社会物质财富一样贫乏单调,没有手机和电视,电影也很少看到。母亲看到最多的便是村上的戏。
高东大队剧团,虽是业余排练,逢年节演出,但有十多位演职人员:兴昌、金莲、旺才、积来、义亨、国顺、五顺、春郎、建兴、建立、玉兰等都曾分别是洛川、黄龙、黄陵、志丹、安塞、白水、蒲城各县专业剧团的演员、乐师、制景人。另有蒲白矿区剧团文武生高全财、三花脸贵生等几个演员也是渭南地区秦腔二团总导演赵景辉在高东村驻队进行路线教育时和大家公认的专业水平。1968年,地方各公社革命委员会成立,为支持庆贺,曾赴白水、蒲城、铜川部分地区演出。作为县剧团一支补充力量,为群众打造出不少精品层次的精神食粮,尤其反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旧社会对比的革命历史题材和社会现实方面的重大剧目《三世仇》《三月三》《血泪仇》《穷人恨》及现代革命样板戏《智取威虎山》《海港》《红灯记》《白毛女》,在当时引起很大轰动,对当地整个一代人发挥过很好的高台教化作用。
历史古典剧目《铡美案》《十五贯》《黄鹤楼》《八件衣》《长坂坡》《辕门斩子》等,受到方圆几十里观众高度赞扬极力称颂热情喝彩。
而母亲最爱看的戏却是《三娘教子》!
为什么?
(这是母亲和小儿子宗海的合影,母亲生前留下的很珍贵的资料)
就因为她哺养着没妈的孩子宗海。这村子大了,说什么话的人都有。有人赞颂她崇高,有的认为她傻,有的担心她连自己的孩子都养活不了,却没业揽业,放下自在不自在,装下老鼠咬布袋!有些人的话是说一半留一半,最多的就是说她要唱《三娘教子》了!言下之意,弦外之音,大概是说有戏(有热闹)看了。
母亲一开始对此话理解不了,主要原因是对《三娘教子》这部戏理解不深。
(高金莲剧照)
《三娘教子》这部戏,由村里人按辈份称呼的兴昌哥、金莲姐、玉梅姐三人久演不衰,群众百看不厌。
戏台上,金莲饰演的王春娥唱出:“养冤家好比一枝蒿,终朝每日用心浇,浇得青蒿长大了,借蒿替我搭天桥,行至中间桥断了,半路闪我一大跤”。金莲原是洛川县剧团的抬头红,挑大梁的台柱子。演出此戏正是她年轻有为风华正茂之时,音色嘹亮,音质清脆,感情细腻,艺术色彩十分浓郁,最会用眼神表情手势姿势表现人物内心情绪,做戏气质饱满,具有十分强烈的感召力,穿透力,把王春娥内心矛盾刻画得细致入微,恰到好处。唱腔上吐字清晰,咬字准确,字字句句如珠落玉盘,似金钟撞响,台下引起强烈共鸣,一大片受过苦难的妇女跟着剧情流泪。母亲听到这里,心窝里就如打翻了五味瓶一样,实在不是滋味,总觉得这金莲就是在演母亲自己!自己把宗海养大了,会不会也在半路闪一跤?矛盾重重,五内沸然,十分纠结!
戏唱道:“可怜儿一尿一大滩,左边尿湿右边换,右边尿湿换左边,左右两边齐尿遍,娘抱在怀里再暖干”!母亲联系到自身,自己就是这样,孩子尿湿,自己睡到湿处,把孩子放到干处。戏词也在提醒母亲 鞭策母亲,每当孩子把炕尿湿,自己都赶紧和孩子换位。母亲养育孩子,总在这个角色之中,从现实生活中扮演着真实的戏剧角色!
戏唱道:“那时节丢儿一尺半,为娘养你八整年,送你南学读文卷,只盼你龙虎榜上中魁元……谁知晓辛苦艰难我受遍,才换得今日把脸翻……小奴才出言真可恼,气得人心血往上潮……你人儿小来心儿恶,说出此话赛毒药……这才是鸡抱鸭儿鹅有错,翎毛干了各管各……教子反倒惹大祸,满腹委屈对谁说”!母亲听了,也就满腹辛酸,多少委屈!整个身心深深地陷入剧情之中,却不知这戏是:
“汉代衣裳唐朝曲;
金莲面容古人心”!
戏很快演完了,母亲总回不过神来!在长期的现实生活中,深陷剧中不能自拔:一阵阵觉得委屈心酸,一阵子又报着一丝希望,盼望着宗海认真读书,能够有朝一日龙虎榜上中魁元!想来想去,母亲想得最多的当然是希望。
(高兴昌剧照)
有时候确实生气了,受委屈了,这位兴昌哥饰演的老生薛保的人物形象立刻就会在她眼前清晰浮现:
“见三娘上了气机房闷坐,倒叫薛保泪如梭,思思量量容不过,说她几句怕什么,小东人啊你有错,胡言乱语说什么,三娘不是你亲生母,你的亲娘是哪个?劝罢了一个再劝一个,尊声三娘听仆学,真金子不打不成货,钢刀虽快也要磨,我家东人你管教,还要你抓养薛乙哥”!
最会做戏的兴昌,后来是志丹县剧团的书记、导演、扛大梁的须生演员,饰演薛保这一角色,有他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最大的几个亮点就是他天生嗓音洪亮,声带宽厚,音质纯正,韵味圆润浓郁而深沉,善于运用唱腔的跌宕起伏来渲染老薛保这一人物的内在感情,质感十分强烈,既能在高音区大气势中纵横驰骋,气贯长虹;又可在低音区随着剧情及人物心理变化迂回婉转自然流畅地以情传声,加上质朴无华 深沉稳健的缓慢动作把薛保善良忠厚仁慈,内心悲伤又追求前进的人物品质,表现得活灵活现,惟妙惟肖,栩栩如生。所以母亲总觉得这兴昌饰演薛保,就是实实在在地用唱腔来劝她,让她把宗海这个没妈的孩子管教好抚养大!
王三娘唱出:“薛保一旁来劝我,转面叫声老哥哥……薛保一旁拿言垫,春娥心内自详参,我有心不把冤家管,数年心血一旦完”!母亲又觉得这三娘在替她答应了薛保!一出戏,从开场到谢幕,母亲都认为三娘是在唱她内心的痛苦情绪,都认为薛保是在好言劝她!
这台上的戏就和世上的事一样,一开始总让母亲看不懂,弄不明,所以,她每次看戏都很认真,别人用眼看,她在用心看,总把戏中的每一个情节都联系到自己的教子实际之中。
戏曲给了她信心,给了她力量,她也暗下决心,一定要让宗海去学校好好读书,却不知这戏是戏,而不是专门来劝她演她的。
每次演出,剧团都要请村里一位叫警夫伯的老先生给戏台上写一幅对联,后来再让栓美老师用黑体大字书写一条横幅:
“高台教化,借古喻今;
东风劲吹,看戏做人”。
此联以高东大队,高东剧团,“高东”二字打头,阐述高台教化的作用,借古喻今,奉劝大家,借着戏剧东风从戏曲中学习做人的道理。母亲和大多数妇女一样不认识多少字,每次演出前,帷幕未曾拉开,大家都盯着戏台上横幅大字和对联,就有人问怎么念,让有文化的人给大家讲。别人听了,可能就忘了;而母亲听了,偏偏就牢牢的记在心里,刻印在心版上了!
兴昌、金莲领衔担纲出演《三世仇》王老五、虎儿娘每一唱段都惹得台下观众哭成一片,不少遭受苦难深重的妇女甚至放声大哭,泪流不止。就有人说,都怪金莲把戏演得太逼真了!再演此戏时警夫伯就另写一幅对联提醒大家沉住气理性看戏:
“一部秦腔,世上事无非是戏;
百年雅调,高东人不必当真”。
明明这样写着,可母亲和村里大多数受苦受穷的妇女一样,还是按捺不住泪水涟涟,不像今天年轻人把戏当作戏看。也真是苦了母亲!
1964年春荒来临,虽然说三年自然灾害已经过去,可我们国家积贫积弱,农业经济一时无法恢复。全家实在没粮吃,高西大队张长城自然村膝下无有儿女的一家人找到我祖母,要求将宗海送给他家,说话间,已经背来60斤玉米放在我祖母门口作为交易酬金。我祖母虽知书达礼,是村上名望很高的巾帼强人,对此也一下子陷入沉思。想,那家人住在河川,毕竟粮食不像我们塬上这么极端紧缺,送给他肯定不会饿死。
母亲看在眼里疼在心里,如发现敌情一般极度紧张起来,火速将消息传递给宗海,宗海撒腿就跑,躲到学校西墙根一大丛酸枣树背后,屏住呼吸,生怕有人发现。从半早直躲到天黑,不敢动弹一下!
夕阳落山,暮色苍茫,随即夜幕降临——
万家灯火初上,千里寂静无声;百年老树枯影,十分凄凉光景;九重天上冷月,八方仙客回宫;七星北斗眨眼,六畜拉起鼾声;五洲大地暗淡,四处无人行踪;三级寒风侵袭,两行清泪纵横;一缕孤魂游荡,半夜阴森惶恐!
天在变,地在转,
母亲哭声在耳边;
村落里,西沟畔,
遗下多少怨和冤!
月子弯弯照九州,
几家欢乐几家愁。
几家四世同堂笑,
乾坤浩荡有谁知,
一个孤儿形单瘦影飘零在村头!
也实在委屈了母亲,中午寻到长城村,下午找到朱家河。
“知母应当归,唯怜孤子留行,泪洒窗花冰片冷;
灵仙非没药,难救慈爱起居,魂飞天竹海风寒”。
霜寒露冷,夜深人静,宗海摸黑借着夜幕遮掩偷偷溜回家中,大门未关,祖母等他回来;母亲房门虚掩,他轻手轻脚摸进房间,偷偷爬到母亲炕上,从早到晚没吃一口饭,没喝一口水,不声不响地钻进被窝悄悄睡着了。母亲坐在角落,一直等他回来,看着他入睡,才把心放在肚子里!因为母亲牢牢的记着王三娘对她唱过的:“如今不把奴才管,数年心血一旦完”!要将宗海送人,她怎样都割舍不下!
警夫伯还曾在戏台上写过这样一副对联:
“金莲以假貌演真情,台下为人子女,莫闲看镜花水月;
兴昌用往事证来生,村里为人父母,须认作暮鼓晨钟”。
看戏,对别人来说,那就是水中月,镜中花,纯属娱乐。而对母亲,这实实在在是暮鼓晨钟,时时刻刻都在提醒自己,尤其这《三娘教子》唱腔告白,字字句句声声段段,在她心里都是:“两座楼头钟鼓响,一轮明月照心房”!
那些年,峥嵘岁月稠,困苦灾难多,人情冷暖,世态炎凉,母亲尝尽了世道的艰难,生活的艰辛。命压人头没奈何,举目风光长寂寞!实在过不下去,实在没路走,“鸟困笼中,恨关羽不能张飞”;村里就有人拿着《圣经》动员母亲上教会,祈求上帝保佑,让母亲明白“人活世上,要八戒更需悟空”。即约束自己,把一切看淡,听天由命,遵从上帝安排。
母亲不懂上帝何许人也,更不懂《圣经》为何物,但母亲心里自有一部《圣经》,那就是薛保和三娘的对话,《三娘教子》上的每一段唱词,每一句滚白都是母亲的信仰。《三娘教子》这出戏烂熟于心以后也就或多或少淡忘了生活中的烦恼与愁忧,不再在乎别人的议论和评说,一心追求薛保和三娘教子之圣境,全力支持宗海深造学业,避开了他人世界喧嚣纷争。经历了剧中人物熏陶感染净化,虽然文化层次不高,对事物的认识水平和思想境界却有一定提高。
演员在台上饰演一组虚假角色,卸妆后该干啥干啥,生活依旧,来去自由,活得轻松潇洒,欢快愉悦。母亲不是演员,却要在现实生活中扮演一个十分真实的三娘角色,对不会演戏不会作假的母亲来说,真是为难他了!
戏中的王三娘唱:“三九天冻得娘啪啦啦啦颤”。那是虚情,并非真冷,而母亲为儿女冻得浑身打颤,那是刺骨的寒冷,钻心的痛苦。
60年代中期我们学习毛主席著作老三篇强调学以致用,活学活用,急用先学,学了就要用。要经常用张思德、白求恩、老愚公两把尺子量自己,一面镜子照自己。母亲养育宗海这个不是亲生的儿子总是在用王春娥的做人标准衡量自己,用老薛保:“我就是沿门乞讨,也要把他教养成人”这面镜子照自己。伯父是文化人,在儿女学习的道路上常常提醒我们见贤思齐,母亲听了,认为老薛保就是社会大众中的圣贤人物,就一定要按薛保说的去做,向薛保看齐,《三娘教子》演出,如一盏指路明灯,照亮了母亲内心世界,使母亲眼前一亮,豁然开朗。如春雨润物,洒在母亲心田,不知不觉中滋润着母亲的心灵。使母亲越来越走向成熟,具备了一定辨别是非的能力,认准了教子的方向,坚定了求实向善全力支持宗海刻苦努力读书,争取龙虎榜上中魁元的决心和信念,在我们儿女心中的形象也越来越亲切可爱,人也越来越显得精神饱满,秉性柔和,胸怀旷远,气概豪迈,品性高阔,心境辽远!和老薛保、王春娥一样令人喜爱!
只是,母亲从小受伤的眼睛总是跟着剧情流泪,让我们好不心疼!
下期预告:苦度春荒

作者简介:高宗义,男,1957年生,原籍陕西省白水县,系韩城市矿务局中学高级语文教师,《校园快报》总编辑,鲁迅文学院一期学员,《人民文学》创作培训班学员,现退居杭州市萧山区。
(0)

相关推荐

  • 曲剧《三贤牌》选段“辞别了母亲娘离开宅院”南阳市金红曲剧团演唱

    曲剧《三贤牌》选段“辞别了母亲娘离开宅院”南阳市金红曲剧团演唱

  • 毛世来的代表作《棋盘山》

    毛世来的代表作<棋盘山> <棋盘山>故事讲的是唐太宗征西,与薛仁贵被困锁阳关.二路元帅薛丁山与母柳氏.妹金莲押粮往救:途经棋盘山,占山为王的窦仙童与兄一虎下山劫粮,并将丁山擒去 ...

  • 历史上的今天好戏连台(1955年元月13日)

    1955年元月13日毛世来主演<棋盘山> 1955年初,四小名旦毛世来与李万春.宋宝罗.曹艺斌继续在北京市京剧一团共事.他们的合作演出的剧目非常丰富,元月13日,毛世来在西单剧场压轴主演& ...

  • [征文大赛15号作品] 母亲与蒲剧

    简 单 →热爱文艺却理智 →拥有现实却不忘初心 →万人诺诺要倾听自己的声音 作者|王红英 图|网络 母亲最早在蒲剧团工作,她嗓音好,扮相俊美,在剧团演小旦.我没有见过她在舞台上的样子,只看到她的一张像 ...

  • 「写作坊·美文」席腾华|豫剧《双官诰》,中华民族传统戏剧的精华

    作家新 干线 豫剧<双官诰>,中华民族传统戏剧的精华 中国戏剧经典剧目<双官诰>,又名<三娘教子><打机头>,这是一部中华民族传统戏剧的精华,它深受老百 ...

  • 历史上的今天好戏连台(1935、1937年元月27日)

    1935.1937年元月27日 毛世来新排初演<小上坟><大棋盘山> 1934年夏天,"四大名旦"尚小云先生来富连成执教,并经赵砚奎.善宝臣二位先生介绍收毛 ...

  • 京剧界历史上,孙毓敏有哪些故事?

    孙毓敏老师,京剧表演艺术家.京剧演员.京剧名家.京剧旦角.国家一级演员.荀慧生的亲传弟子.荀派高足.荀派传人.京剧荀派名家.荀派名伶.有名戏曲教育家,南北"活红娘":宋长荣.孙毓敏 ...

  • [无聊] 戏里戏外的人设

    简 单 →热爱文艺却理智 →拥有现实却不忘初心 →万人诺诺要倾听自己的声音 编辑|不材 图|网络 不材设专栏<无聊>.同时,不材需要对文学,对电影,对读书,对生活,对事件等有想法的对话者. ...

  • 说《汾河湾》《武家坡》剧本中的漏洞

    <汾河湾>,就是<薛仁贵回窑>,因剧中有见其子丁山之鞋,疑其妇不贞而闹窑一节,所以内行单称它叫<闹窑>,这出戏梅兰芳.程砚秋都演得非常出色,砚秋出场和入后窑打扫两个 ...

  • 母亲的纺车(高宗义:历尽苦难的母亲19)

    母亲的纺车 社会生活,前后对比,发生了翻天覆地一般变化.60年过去,忆苦思甜,我们没有理由不幸福. --题记. 小时候,我们热天下河川割草,寒天上山坡砍柴,一群伙伴走到一块,多数都是脚趾露在鞋外.有的 ...

  • 高宗义:历尽苦难的母亲(1-4)

    30年前的一段时间,每当踩着上课铃声,站在教室门口,学生就唱<历尽苦难的好妈妈>那首歌.学生嗓音洪亮,歌词.旋律.音韵,深情.凄苦.苍凉.言者无意,听者有心.学生心底单纯,正沉浸在金色的幸 ...

  • 高宗义:返销粮(历尽苦难的母亲21)

    21.返销粮 那年珍宝岛一仗下来,双方均感到谁也没赢.用<杨家将>戏上的话说:"杀来杀去杀自家".况且两国交战,黄雀在当裁判,同时在激将.烧火.浇油.战争使人聪明起来, ...

  • 高宗义:生产队开会(历尽苦难的母亲20)

    20.生产队开会 (母亲和她的三个女儿) 很清楚记的,1972年秋后,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准备访华.大队安排驻队干部井槐到我们生产队召开会议,宣讲上级政策精神,要求把日首相访华的事情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

  • 高宗义|| 会做饭的母亲(历尽苦难的母亲18)

    忆苦思甜,我们没有理由不幸福! (作者母亲留下最好的一张照片)  十八.会做饭的母亲 那个缺吃少穿的年代,家庭妇女必须具备两项基本功:一是会织布纺线:二是会做饭,会在锅台上做出省米之炊.尤其大家庭,一 ...

  • 高宗义||苦度春荒的记忆(历尽苦难的母亲17)

    忆苦思甜,我们没有理由不幸福! (作者母亲留下最好的一张照片) 十七.苦度春荒 1952年以后,海南.西藏全部解放,援朝战争停火,国内几千年的剿匪运动取得最后胜利.国家全力恢复农业生产,建立厂矿工业的 ...

  • 高宗义||历尽苦难的母亲(14-15)

    (我的母亲和她的小儿女宗海雪银) 十四.当了母亲 千百年来,中国农民眼里有4层境界.进了门,一看粮,二看房,三看劳力强不强,四看有无读书郎!我家14间房子是在1954年落成的.有粮有房,这只是农民追求 ...

  • 高宗义||历尽苦难的母亲(11-13)

    (图片来自网络) 十一.都是粮食惹的祸 我祖父母将深藏在地下石囤里的三石 (dan)麦子全部挖出,让她叔父老三灌走.按说,够他家六口人每人每天一斤吃三个月.那年月,马车是硬轮,不具备刹车功能,只可在平 ...

  • 高宗义||历尽苦难的母亲(8-10)

    八.一种精神力量 有一天,她和几个女孩子去池塘洗衣服,岸边走来一个老太婆,指着她说:这个女孩子有福相. 她本来满腔悲愤,见人就想哭.听此言语,却另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有了新的感想. 这池塘一边有个土鼻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