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 金锡逊作品 :撞破天罗归水浒
撞破天罗归水浒
——读《水浒传》
《水浒传》是人民群众、民间艺人和古代作家的集体智慧创造的。
北宋末年,统治阶级的残酷剥削,加上连年自然灾害,引起了大大小小的农民起义。宋江领导的起义军是其中的一支。他们那些可歌可泣的斗争事迹,当时就在民间广泛流传。
南宋时,外族统治阶级的侵略和阶级压迫更为严重,老百姓对水浒好汉“劫富济贫”和反抗官府的英雄举动更加念念不忘。人们根据自己的斗争经验和生活实践又丰富了这些传说故事。已经出现了一人一事的“水浒”英雄故事,内容饱满起来,人物也有血有肉了。
在一本《大宋宣和遗事》的书中,已经有杨志卖刀、智取生辰纲、宋江杀阎婆惜等完整的故事,为“水浒”故事的发展更加连贯起来。
在文人加工方面,功绩最大的是施耐庵。他大概生于元代中叶,卒于明初。传说他参加过张士诚领导的农民起义。
《水浒传》是中国封建时代农民起义的伟大史诗。它真实地描写了农民起义发生、发展、失败的全过程。揭示了起义的社会原因。给古代农民革命提供了许多经验和教训。没有一部任何作品像它那样具象地写出了古代农民革命历历在目的形象。
《水浒传》对封建统治阶级的揭露非常深刻,它塑造了封建阶级各种各样的丑陋人物。皇帝、大官、地主、恶霸、狱吏,一一显露原形。
梁中书贪婪无厌,搜括民脂民膏,两次用十万贯钱财给岳父蔡京庆祝大寿。
郑屠欺压侮辱金氏父女。毛太公讹诈解珍、谢宝,拿他们打死的老虎向官府领赏。反而诬告解氏兄弟做贼。西门庆勾结官府,为非作歹,强占妇女。贺太守为官贪婪,迫害百姓,又强夺王义的女儿;狱卒还向犯人勒索贿赂。
一切恶势力的典型代表正是皇帝的宠臣太尉高俅。高俅本来是破落户的浪荡子弟,因为踢得一脚鸳鸯球,竟得到徽宗皇帝的赏识,做了殿帅府太尉,成为最高封建统治集团的一员。他上有皇帝做靠山,下有爪牙为虎作伥。在朝中和蔡京、童贯狼狈为奸,作威作福:“有人小小触犯,便发来开封府,要杀便杀,要剐便剐。”许多善良无辜的人,都遭到高俅的陷害。他逼走王进,诬陷林冲,与梁山好汉为敌到底。高俅正是全书的一条黑线,他的阴险毒辣、贪婪无耻,正是整个封建统治集团的写照。
《水浒传》最为人所知的一个词就是“逼上梁山”,几乎成了成语。这在林冲身上最为突出。林冲原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
史称“宋熙宁初行保甲制,立团教法,以太保长为教头,训练乡兵习武。”(《宋兵志·六》)那么禁军教头之地位自然应该很高;但是,京师禁军由于缺额,即使号称十万实际亦仅三四万。而且,教头是教练武艺的官,人数很多,神宗元丰年间京师有禁军教头270人,都教头30人,可见林冲也不过是卫戌部队的一名中下级军官而已。小说称林冲“八十万禁军教头”,大约是作者为了渲染其武艺之高强、职位之荣耀罢了。这样一来,其妻被辱,自身被黥,草料场被烧,断了退路,就愈见其悲了。
虽然实际上历史上禁军人数没那么多,官也未见得很大,但毕竟地位还是很高的。所以,林冲的软弱不但是性格问题,也是他的阶级地位决定的。他委曲求全,他的妻子被人调戏,本来想举手打去,一看是“高衙内”,就“先自手软了”。但是,无耻的高俅,决心支持干儿子高衙内霸占林冲的妻子。并设种种圈套,要林冲的性命。林冲受骗献刀,被诬陷为行刺,发配沧州。高俅又买通解差,想在路上结果他,幸好被鲁智深救了。林冲到了沧州,高俅又派人去草料场放火,想让他再无退路、并烧死他。在步步紧逼,退无可退的情况下,他才变忍耐为愤怒的反抗,杀死了高衙内的走狗陆虞侯,终于走上了梁山。在后来的梁山事业上建立了汗马功劳。
在戏剧方面,也有和《水浒传》一样感人的传世之作。
明代戏剧家李开先写的剧作《宝剑记》真好,其中《夜奔》一节读起来颇为林冲的命途多舛感伤,听了林冲的道白“欲送登高千里目,愁云低锁衡阳路;鱼书不至雁无凭,几番欲作悲秋赋。回首西山日又斜,天涯孤客真难度;丈夫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多少孤苦!暗伏一个“逼”字。听他唱“按龙泉血泪洒征袍,恨天涯一身流落。专心投水浒,回首望天朝,急走忙逃,顾不的忠和孝。”他本欲尽忠奉孝,却无奈只有专心投水浒!又听他唱“一朝谏诤触权豪,百战勋名做草茅,半生勤苦无功效。名不将青史标……”频频回首间,可见其对于功名和朝廷留恋之心毕竟未泯。李开先真是替林冲说出了心里话啊。
一个“逼”字,并非林冲个人的不幸,而是当时社会普遍所见。在搭救林冲之后,鲁智深不是也被逼上了二龙山么。
农民、渔民、城市贫民、猎人、樵夫、小商人,还有从统治阶级内部分化出来的军官、中小官吏,他们都铤而走险,起来反抗。正所谓:“撞破天罗归水浒,掀开地网上梁山”。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力量,汇成大河,猛烈地冲击着封建统治。他们向北攻下大名府,向西闹华山,
他们追求“八方同域,异姓一家”,追求政治上的一律平等。这种乌托邦的幻想,反映了农民对封建制度的否定,有一定进步意义,但是,绝对平均主义是行不通的,也并不是进步思想。
当时《水浒传》那么“接地气”,这本书竟那么有人看,可知一定是符合了当时老百姓深藏的什么想法的。
《水浒传》在塑造人物上运用了现实主义手法和浪漫主义手法相结合,每个人的个性都和出身、生活环境、个人经历相关。
杨志、林冲、鲁智深都是军官出身,武艺高强,但性格却迥然不同。杨志是历代将门之后,因此他有强烈的功名心。林冲,本来想靠本领吃口饭,因此逆来顺受,只有被逼上绝路,才起来反抗。鲁智深出身于下层人民,无牵无挂,又有丰富社会经历,所以能无所畏惧,粗中有细。
作品中的人物,比现实更理想、更典型,如: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武松打虎,被赋予了英雄气概和神勇之力。武松杀了张都监,鲁智深打死了镇关西,都解了底层人民心头之恨,底层人民怎么会不认可这样的故事呢?
因此,统治者对《水浒传》非常仇视。明代崇祯年间,朝廷下令禁毁。清代统治者看到禁毁不了,就进行篡改。还有仇视梁山农民起义的文人俞万春在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写成《荡寇志》一书,此书从第七十一回写到一百四十回,竭力污蔑梁山起义,故事以剿灭梁山好汉为结束。《荡寇志》不但敌视农民革命,其艺术价值也很低,太平天国建都南京时,此书被大量销毁。
四大古典名著中《水浒》在列,可知是与老百姓的喜欢、传扬且有艺术性有关系的。
附注:笔者阅读的《荡寇志》系人民文学出版社1985年版。当做和《水浒》对比资料,不仅思想反动,艺术性也不高。
本栏目主编:韩阳
作者简介:金锡逊: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浙江省散文学会会员、宁波市作家协会会员、杭州市江干区作协会员。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