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家人都死于自杀,这部动画的女导演被遗传抑郁症折磨了一辈子
你是否有过死亡冲动?
无论是跳下高楼,投身车流,还是割腕或者自溺?如果你的回答是“有”,但只是一刹那的念头,那么不必太过为此担心。
因为很多人心里都出现过类似念头,这样想的你不过是个普通人。
正如弗洛伊德晚年曾提出过的一个名为“死亡驱力”的概念,认为生命体自有生以来就拥有死亡本能,有着向非生命体回归的冲动。
然而,如果一个人的死亡本能过于强烈,那么他/她很可能会面临大问题,重度抑郁症患者每每深受其害。
迄今为止,大家对于抑郁症的态度分化得厉害:
一方面视其为洪水猛兽的禁忌,讳莫如深;
另一方面又极尽消费之能事,从对“网抑云”的群嘲可见一斑。
如何对抑郁症患者进行描画?抑郁者患者自身又该如何表达?都是一道道摆在面前的难解的题。
今天要和大家聊一聊一部非常特别的、深入剖析抑郁症群体心理的作品,2004年由拉脱维亚女导演Signe Baumane自编、自导、自绘的自传体动画——
《口袋里的小石头》
(Rocks in My Pockets)
01
有人说,这世上有很多人,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直面大风大浪,却唯独不敢直面自己的内心。
一个人不敢直面内心的原因有很多,对于抑郁症患者来说,这一行为更添了无数凶险。
动画《口袋里的小石头》(以下简称《小石头》)毫无疑问是勇敢的,其勇敢之处不仅在于对导演自身内心世界的呈现,更在于对家庭病史的追溯。
据说,由于牵涉现实人员较多,Signe Baumane的亲戚曾组团找上她的爸妈,对电影在拉脱维亚的放映表示抗议。
但除这些当事人亲戚外,动画《小石头》收到更多的是如潮好评,当年更是屡屡在各类欧洲电影节上摘得大奖。
人们盛赞动画超现实主义的表现手法、探索禁忌话题的独特方式,为能看到这样一部动画而感动和欢呼。
动画中贯穿着两条线:一条是拉脱维亚的时代变迁线,一条是以导演一家为原型的女主角一家的精神病史线。
拉脱维亚位于欧洲东北部,是波罗的海三国之一。
如今说起拉脱维亚,人们最常提到的莫过于它繁杂的省级单位——尽管国土只有我国的150分之一,人口不足我国一个县,却足足划分出了118个省。
在近代历史上,作为兵家必争之地的拉脱维亚,实力演绎了什么叫作“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
从先后被俄国和德国侵占,到宣布独立,再到被苏联吞并,苏联解体后重新获得独立,拉脱维亚的土地见证了太多悲欢离合。
女主一家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存活下来的。
02
探索家族病史的想法,肇始于女主将其自杀冲动与家人行为所做的联系——她的三个表姐妹都死于自杀。
祖母也曾被目睹穿戴整齐地站在一条小河中央,显然是想要溺死自己。
而祖母最终之所以没死成,是因为忘了在口袋里装上几块帮助自己沉下去的石头。
女主深以为自己很能理解祖母。
一直以来,女主都企图借助上吊一了百了,只是困扰于如何不给别人造成困扰。
她考虑到自杀一定要脱掉腰部以下的衣物,因为她在一本书中读到“突然猛烈的窒息会使肠道肌肉松弛”,从而导致大小便失禁。
但她也不希望有人发现自己在卧室上吊,那个人还得清理地上的排泄物。
毕竟光是看到尸体就已经够让人心烦意乱的了。
接着,故事转回到祖母的经历。
祖母的父亲在当时算是一个相当开明的父亲,不但没有和他人一样服从“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古训,而且举全家之力筹钱送祖母去上很好的寄宿制学校。
毕业后,二十岁的祖母找了一份秘书的工作,并且不可救药地爱上了有妻有儿还年过半百的公司老板,亦即后来的祖父。
祖父很快就向发妻提出离婚,给出的理由令人哭笑不得:他想要更多的孩子。
他认为自己的基因库很棒,刚刚取得独立的拉脱维亚急需更多像他,以及像他的后代这样聪明的人。
正处于更年期的发妻已经不可能为他生更多的孩子了,而要另一个二十岁的女人怀孕“仅仅只要睡在他身边”。
然而,求知欲旺盛的祖父从未探寻过,安娜的一些亲戚没有活到该活年纪的原因。
安娜的家人对此也闭口不谈,只当是家族的一个秘密。
婚后的祖母开启了她地狱般的新生活。
先是祖父的公司被发妻他爸撤了资,无奈申请破产。
自祖母怀上第一个孩子后,祖父的嫉妒心和控制欲一齐爆发,禁止祖母走出他的视线范围,禁止与除他以外的男人交谈,甚至逐渐发展到不能在阳光下露出头发。
在祖父看来,这都是对他人红果果的诱惑。
这或许就是上天对祖母年轻任性行为的报应。
如果说家庭的不和睦是摧残祖母精神的“内忧”,那么拉脱维亚土地上相继侵入的纳粹和苏联政权,就是压垮祖母身体的“外患”。
纳粹直接夺走了祖母一家的财产,苏联则将其财产纳为共有。
不过由于当时苏联的出生率很低,一般生了三个孩子的家庭政府都会给予一定的奖励。
因此,看在祖母生养了八个孩子的功劳上,苏联官员故作慷慨地施舍了她一头老牛和一匹老马。
在祖父早已颓废不管事的情况下,祖母一个人辛苦拉扯八个孩子长大,并在50岁的时候与世长辞。
03
虽然亲戚们口径一致地说,祖母是在睡着的情况下突然去世的,直接原因可能是心脏不好或者太过劳累,或者吃了过量的不明药片,女主却对此表示怀疑。
她想要从祖母身上弄明白,自己脑袋中的兴奋和紧张从何而来?那一股股穿过她脑脂肪的电流是什么东西?
还有那些短暂的休克,随之而来的痛苦折磨又是因为什么?
女主是个很有艺术细胞的人,21岁的时候因为怀上孩子而被迫结婚,为了取悦她爱的人牺牲了自己的梦想。
孩子的出生带给她甜蜜的满足感,但奇怪的是,午夜梦回之际,那股自杀的冲动仍旧死死地包围着她。
然而,她又没有真的走向自杀。
“我的意志想要死去,但我的身体有着更强烈的生存意愿。”
女主尝试过找心理医生,医生建议送她去精神病院接受自杀监视。
女主闻言先是感到如释重负,紧接着想到一个恐怖的事实——
很少有人能神智健全地走出苏联的精神病院。
她所认识的一些出色的年轻人,为逃避阿富汗战争的征兵而住进精神病院,后来无不失了智。
为了防止现实版飞越疯人院上演,女主飞速逃离了这个地方。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女主通过与外界接触并主动向他人伸出手,实现了与自己的和解。
她在睡前的幻象中得知,当年站在河中央的祖母并不是因为口袋里没有装石头而寻死未成,真相是祖母压根就没有想要自杀。
她看到祖母扔掉了自己递上前的石头,把石头一块块扔到水里。
这些石头曾被女主起名,分别叫作恐惧,痛苦,强迫性思考,迷惑,负罪感和自残。
在动画《小石头》中,导演Signe Baumane充分发挥她的想象力,将抑郁症这样一种私人的、无形的、神秘的现象展现在观众眼前。
她这样比喻每年一到两次严重犯病的感觉:
体内的痛苦长成一个巨大的气球,气球是中空的,但是它的边缘就像有几百个刀片在疯狂切割自己的灵魂。
而在制作技法上,导演巧妙地将手绘图像和定格动画结合,在3D外观上创建2D画面,给人的观感也分外奇妙。
Signe Baumane在接受MovieHole采访时坦言,自己拍摄这部电影不是为了自我的治疗,而是要使观众思考。
尽管其中有很多自我表达,但最终是想实现与观众的思想对话。
对话既是关于接受自我,也是关于走出自我;
既是关于生之价值,也是关于死之选择。
动画的信息量极大,其中还有很多细节我们无法一一道尽,感兴趣的旁友一定请亲自去看一看哦~
编:暴走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