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与旧哲学划清界线

希望通过前面的论述,不特定的您或已不再怀疑哲学常识化转向理论体系的可行性,亦对未来可期的由普及化所代表的终极可行性的终极自圆其说充满期待,这样人类文明一贯整体僵化的固步自封就可以因您的转变而呈现必要的局部松动。
我建构哲学常识化转向理论的目的,当然不满足于局部松动的浅尝辄止,因为只有实现整体松动,才意味着哲学常识化转向的成功,所以只要有任何一处不能自圆其说,我的理论体系就因自取其辱而自行瓦解。
循着这样的逻辑,就不难理解,正因为过去有无数个不特定的您不得不活在惯性的固步自封僵化中,所以从以点带面地实现终极自圆其说的必然趋势角度,我们之间就很容易形成第20个可常识化普及的认知——每有新的哲学理论出现初期,总避免不了遭致费力不讨好的抵触,因为任何哲学在形而上的理论创新方面,最终都必然形而下地事实触动既得利益者的既得利益。
之所以任何理论创新都会与旧利益格局必然发生根本冲突?是因为人类集体智慧总能形而上地汇聚成马克思所谓的生产力,同时因为生产力也是马克思也未明言的客观见之于主观的隐性存在,是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集中体现,所以正是延续自人之初的主观能动性不允许任何保守的阶级对立始终维持一成不变的状态,因为从客观见之于主观的进化论的角度,人之初的人类社会结构中根本没有阶级对立,这才是终极可知论的真正理论源头,而与之对立的不可知论唯心神话则认为,人之初就有阶级对立关系的先天存在,所以相对于可知论的客观见之于主观,您若继续相信唯心主义不可知的主观见之于主观,我只能佩服你的价值观计算技巧了。
事实上,任何哲学转向都不是在旧有的僵化整体松动之后实现的,只是在由点到面的松动趋势发展到某个极点,在人们还未集体实现思想松动之前,社会整体转型就已经成功了,所以导致相应的创新理论随之与曾经被它取代的那些旧哲学思想一样,进入哲学一贯的被动更新周期,成为酝酿新思想的基质,被放入思想金字塔的下层,因为人类文明进步真正需要的,只是可常识化普及和能终极自圆其说思想的指导。
在这种终极理想化的思想出现之前,任何哲学思想都有这样一个共性缺陷——因无法克服盲目感性而无法实现可常识化普及的绝对理性。
这里有必要强调一下,这里所谓的绝对理性,不是西方唯心哲学所追求的虚无缥缈的那种,它只以可常识化普及为唯一标准,所以我才一直在围绕终极自圆其说展开自己的理论探索。
其中的可常识化普及与能终极自圆其说标准,就是所谓的异名同出关系,只不过可常识化普及因为更注重整体一致性,所以相对形而上一些,能终极自圆其说更注重个体层面的细节挖掘,所以相对形而下一些而已。
透过这样的论述,希望大家能明白,任何新哲学理念,都必须具备对既得利益的事实触动能力,也就是对曾经僵化的人际互害伦理的批判性否定能力,但彻底实现终极否定,只有达到终极可常识化普及和可终极自圆其说的标准才行,因为只有这样,人类僵化于互害的人际伦理才能物极必反地变成终极互利,所以我们有必要在哲学亘古未变的开放性当中发掘形成第21个可常识化普及的认知——人以自我意识主导的主观能动性通过经验哲学建构的人的主体性终点,在于人际伦理的恒久稳定。
自此,希望大家能明白一点,所谓终极哲学,一定是通过对此前一切不排除盲目感性的经验哲学进行物极必反的终极超越,然后才能建构出来——前面说过,终极哲学与人的终极向死而生理念直接相关,这意味着,只有普遍建立起终极向死而生理念,人际伦理才能物极必反地实现终极理想化的恒久稳定。
相对于终极文明的稳定需求,人类主观文明始终呈现着不稳定状态,这种不稳定的内因,来自于人之初有了自我意识后,面对生活水平日渐提高的生活状况,世人会对自己仍然似懂非懂的不真知状态产生潜意识的惶恐心理。
如果说这种惶恐源自以自我意识主导的理性对现实感性人生的感知后的感悟,那么人的哲学认知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思维模式,就容易理解了,这样我们就容易形成第22个可常识化普及的认知,只有通过渐进发展的经验积累到终极可知论物极必反地诞生之后,人类才能通过自我意识的终极成熟而终极瓦解这种先天的潜意识不知所措
这样就不难理解,在未建立可终极自圆其说的终极可知论之前,世人当然只能集体活在非终极的经验哲学中,而经验哲学则有无法正确区分人的感性与理性认知关系的共性缺陷,也即他们只知感性与理性的对立,却不知二者之间的对立统一性,至少是不明确肯定。
在我的哲学常识化转向理论体系里,旧哲学因为混沌于感性和理性认知关系的模棱两可,所以我才称旧哲学相对于终极哲学为经验哲学,而旧哲学之所以一直难以实现物极必反的终极理论突破,最关键的制约因素,就在于天人合一理念形成难,这是一个形而上学问题。
同时,在相应的理念形成之后,还要面临常识化解读难问题,这是一个形而下学问题,所以既不懂形而上学,又不懂形而下学,更不懂形而上学与形而下学之间的整体一致性的西方哲学,当然既不懂逻辑,又不懂道,当然就更不可能真懂本体论,所以他们想定义哲学概念,凭啥?!
推而广之,如果哲学并非西方文明的专利,那么在终极哲学出现之前,当然既没人真懂逻辑,更没人真懂道,当然也就更没人真懂本体论,所以哲学才是人类集体性一知半解于自己的形上与形下人生的集大成者。
这其中的根本原因,前面已经介绍过了,就是中国传统哲学相信辩证逻辑,但对形式逻辑认知知之甚少,而西方哲学则过于盲从形式逻辑,所以选择性排斥辩证逻辑。
总而言之,人类至今仍集体处于混沌于形式逻辑与辩证逻辑的关系认知上。如果您不介意,我觉得大家有必要把这当成第23个可常识化普及的认知,这样显然更有利于您与旧哲学清楚地划清界线。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