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客观见之于主观的哲学基础地位

从常识化角度反观专业哲学,之所以无法实现终极自圆其说,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一贯太过重视形上研究,反而造成了对知行合一的形下人生的基础共识的挖掘与养成意愿不足。

参照哲学的常识化转向理论,造成旧哲学有如此顾此失彼尴尬的原因,除了形下人生共识主要由政治规范,不允许哲学过多直接插手外,更直接来自专业人士对哲学整体性缺乏有效认知。

要理解这种尴尬的历史成因,还得从远古说起,因为政治的产生本身就是远古巫哲学的权威性被直接削弱的结果,所以古代和现代专业哲学向政治做习惯性妥协,是历史性一脉相承的,是“世界不满足人,人决心以自己的行动改变世界”所决定的历史必然,所以专业哲学只能代表全人类坐井观天于自己的理论探索,因而不自觉地陷入片面注重摆脱自己无知、无明的狭隘,从而在习惯性的立场中前提性忽略了自己向政治妥协过多所必然造成的理论视野狭窄,所以在只能研究自己的局部无知与无明中丧失了整体性,从而不得不尴尬了自己的专业性。

专业哲学视野的前提性狭窄降低了人类文明进步的效率,但这亦是人必须自主发掘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所必须支付的文明进步成本,对此有了无可厚非的价值观,便是圣人不仁理论得以成立的前提,因为只有正确认识这些根本局限,才能让我们在发现哲学的整体性之后,对造成这种尴尬的政治进行整体颠覆,因而《道德经》实质为哲学的终极发展提供了终极价值观参考。

哲学史上,真懂哲学的人都不得不主动承认自己的无知,因为对政治束手无策,所以他们的真懂哲学也仅限于对哲学的整体性边界的触碰,并不是全面了解,所以他们都只能隔岸观火地对哲学的整体性进行坐井观天式表述。

尽管如此,这些触碰到哲学整体性边界的人还是被尊称为圣人,只是现代社会已经进入平民化时代,这意味着人人都需要自主发展到超圣人水平,所以平民化时代不需要圣人,只需要普及圣人一样的哲学思想认知。

正因为平民化时代不需要圣人,所以专业哲学有义务提供常识化成为或超越圣人的哲学知识系统,但至今实质不能,所以从集体失职的角度,可以反证专业哲学水准一直未超越哲学第一次高峰的圣人时代,因为他们都在圣人提供的整体性边界内探讨世道人生的局部真理属性,而人类文明的终极进步需要在没有任何假设的前提中全面、整体讨论世道人生的真正本质。

正因为缺少洞察整体的淡定,所以不真懂哲学的专业哲学人会拼命用专业性为自己仗胆儿,也就是用专业光环为自己赢得相对有利的生存空间。好在普通民众的逻辑水平低到根本发现不了专业哲学的这种不自觉的色厉内荏,所以专业哲学实际构成一个与政治一直保持若即若离距离的特殊既得利益集团,这些都是常识化哲学必须与政治一起颠覆的。

这一切哲学终极创新不能现象背后,皆是旧哲学在假设的前提视野中过于关注形而上学,不得不选择性忽视形而下学的知行合一性的必然结果。

专业哲学虽然有如此明显不足,但人类文明的走向却只能由他们主导,因为历史虽然是由人民群众创造的,但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需要被总结和升华成理论,而理论是必须合逻辑的,可惜非专业的人民群众因为缺乏足够的专业性,所以只能把专业性问题的处理让给专业哲学这些其实并不真正专业的人,因为他们对逻辑于语言文字所代表的人类主观文明的本体地位一直缺乏正确认知。这就是人类文明一贯的主观局限。

中国传统文化说,形而上学是道,形而下学是器,但从哲学整体性的角度,如果承认道的全息性实际就是哲学的整体性,那么器作为道的局部,也是道,因为局部的全息性不会与整体的全息性有任何实质差别,因为无论整体还是局部,从主体性不健全的人的立场观之,道与器都是一样的客观见之于主观,都要靠抽象得来,只是形上的层次略有差异而已。

从形上的角度,人类的一切认知都是经验性的,都是从世相的局部基于经验的再抽象得来,是谓坐井观天式客观见之于主观,只因具备洞察力,所以真正高明的人会跳出坐井观天俯视坐井观天。

现在看,类似的常识化概念的建立与传播很重要,因为客观见之于主观的形上部分形成的是主观抽象的哲学思想,而形下部分是器,实则是类似科学一样的人的知行合一人生,服务于有效放大形下自由人生之用。

以前我的文章显然过多论述的是哲学的知行合一性,现在看,作为人类特有的生命现象,这个客观见之于主观的人类文明的本质特征才是人知行合一人生的理论认识基础,而道文化和哲学的所有理论研究都服务于这个概念的内涵的展开式研究。

此时我突然明白了,人只要思考着,就相当于时刻在进行内在的自我革命,只是成功与否,受其本人的逻辑分析层次和水平的制约明显,对于低层次的人,他的辩证思考所代表的思想革命虽然随时发生,只是受过低的逻辑天花板束缚,又只能无奈地时刻心安理得地接受着自己的失败而不自知而已。

从辩证逻辑与形式逻辑的对比关系来看,不自知于辩证逻辑分析所代表的思想革命的随时失败,不仅是逻辑运用能力相对低的人,对于逻辑运用能力相对高的哲学专业人士也一样如此,这其中的根本原因只在于,他们不懂人自从有了自我意识之后,所有的显意识人生都是辩证逻辑循环,从不是线性的形式逻辑切换。

这种辩证逻辑与形式逻辑的对比关系可以参照理论上的两点成线和现实的三点一线的对比关系理解——理论上的两点成线是二维的,是非现实性的,而现实人生是知行合一的,对比理论上的知的二维属性,在现实人生里,知这一行为本身亦是行,所以二维的知只是理论上的假定存在,事实上从来是现实的三维或者更多维的存在,所以从二维到三维,再到多维,就是人类认知的持续形上过程,从二维到一维,再到零维,这还是一个持续的形上认知过程,不经专门训练,不可能掌握,而真正彻底掌握或许永远不能,但知行合一的人生其实真正需要一个圆融的无困于心即可,而这是可以实现的,因为当人类能够常识化理解全息性的时候,就是对这种预见与预判的本质领会——全息性即是人类理解世界客观多维存在的本质认知。

所以,即便西方哲学最终也能抽象得出如《道德经》一样系统的整体性理论,或者全息理论,最终也需要落实到高度知行合一的人生上来。可惜他们过去和现在一直不能,因为上帝已经率先囊括了这种全息性(实际是西方人在政治的帮助下自己拱手奉献出去的),所以上帝的不容质疑实质构成了西方文明看似坚不可摧的逻辑天花板,所以西方哲学的形而上学从来半途而废于上帝这个逻辑天花板,于是他们只能将注意力集中于错误的形上之后不得不的形下,于是现代科学就这样从他们那里被诱变与激发,便是历史的必然。

所以,客观见之于主观于哲学具有基础性地位,是对存在与意识关系的常识化解读。许多人对哲学的整体认知始终停留在一知半解上,关键障碍就在于不能透彻领悟存在与意识的互动关系问题,于是只能静止地在形式逻辑束缚下,盲目追求存在的物质性本体或意识的精神性本体。

超然地从自然文明进化而来的人的文明视野看,作为哲学的研究对象,无论是存在还是意识,都必须通过客观见之于主观,才能被了然地内化于心,并形下地用语言文字表述成哲学思想体系,是谓人类文明作为自然文明的子文明的特色主观性。

关于意识与存在的关系问题,唯物主义哲学已经讲得相对透彻,但真正掌握需要细心体会与悟,或许以后会有机会常识化解读它,但现在不是我讨论的重点。又或者,所谓唯物主义,就是把理论重点过多放在了存在方向上——研究存在的物质性。所谓的唯心主义,就是把理论重点过多放在了意识上——研究存在的抽象性。抽象即形而上,抽象研究的结果就是形而上学。

我记得,在孙正聿老师的《哲学通论》中,唯物主义哲学理论已经明确,哲学除了分别研究存在与意识之外,更主要研究的是存在与意识的关系问题,而这个关系问题只能在整体框架内研究,这种研究从局部做起,最终呈现的一定是整体性,可惜西方哲学因为上帝的绝对干扰,因而一直对哲学进行整体呈现不能。

但这种整体呈现不能的原因其实不在于上帝,而在于人本身,因为上帝是人造的,因为上帝被呈现之前,古希腊人信奉的是多神理念,而这种多神理念延续的是巫文化,而上帝的呈现则是政治形式变化之后的顺势而为,体现的是阶级压迫关系所内涵的斗争关系——随着人的整体相对成熟,政治需要用更加集中的信仰愚民。

如今现代科技已经将人类整体带进平民化时代,肤浅的形式民主已经满足不了人类被集体释放的贪欲下和自由追求,于是只有通过整体颠覆政治释放人的最大化自由,同时通过终极哲学的强大自治能力主动弥补政治消失后对消极人性的束缚需求。

最后这段话的信息量很大,如果不能因这段话的领会而自主加入到哲学的常识化普及与传播中来,有两种可能,一种是我的写作不够常识化,另一种就是读者本人的理论自觉层次尚未积累到位。

(0)

相关推荐

  • 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实践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07-27 18:57 作者:王国祥 实践有着诸多的含义,经典的观点是主观见之于客观,包含客观对于主观的必然及主观对于客观的必然.通常来讲,实践就是人们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 ...

  • “客观见之于主观”的哲学地位

    据说中国的教育体系中较少西方逻辑学教学内容,我不知道为什么,但从哲学的常识化转向视角来看,应该是准确但片面僵化的形式逻辑无法与"混沌"的辩证逻辑完全兼容的原因更多些,只是受制于唯物 ...

  • 从客观见之于主观到主观见之于主观

    我认为,抽象人生的本质是主观的,具体人生的本质是客观的,但客观的具体人生又必须受主观抽象人生的指导,所以任何具体人生又实际都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 面对这种基于整体一致性的递进式解读,如果能不明显排斥地 ...

  • 再谈王曼昱之P卡地位,兼论刘诗雯目前的优势

    把刘诗雯换下.让P卡替补选手王曼昱打奥运团体赛,刘国梁会同意吗? 王曼昱夺得南阳直通赛女单冠军后,许多球迷都对此提出了疑问.个人认为以目前的形势看,刘国梁暂时还不会把这个方案作为奥运会的选择,主要原因 ...

  • 回顾// 叶羽晴川【周末茶课】——谈美 2 ·主观之美和客观之美

    -- 2019年  6月-- 叶羽晴川 茶课系列 如茶 学院 " 谈 美 " (贰)主观之美和客观之美 主讲:叶羽晴川 整理:    一石头 六月的主题:[谈美]. "美 ...

  • 【有话要説】第10篇:谦虚与客观,再谈个人学习风格

    如果你想获得想要的东西,就得让自己配得上它. --查理芒格 上周六下午,与説友们一起完成了一次"个人学习风格"的修行之旅,感谢各位的"出现",使这次体验与众不同 ...

  • 谈“事实”、“法律事实”、“客观事实”、“主观事实”的区别

    (http://blog.sina.com.cn/s/blog%5F4b39418d0100rr1a.html.2011-05-23 11:46:31) 事实.法律事实.客观事实.主观事实等几个概念是 ...

  • 格龙再谈:各风水流派格方法汇总

    格,就是用罗盘来测定.但是,首先你还得明白什么叫做龙入首. 风水,从形势的角度而言,大体分为丘陵地带风水和平洋地带风水,格龙入首一般都讲丘陵风水,平洋很少论述. 在丘陵风水中,龙就是山脉,穴就是我们确 ...

  • 以客观行为推断主观故意的逻辑是否可能存在逻辑漏洞?

    本文讨论笔者设想的一个案例:十字路口发生交通事故,甲被撞身亡,肇事司机为乙,警方初期以交通肇事罪对乙立案.警方进一步调查发现甲是乙的杀父仇人,但甲通过特殊手段使其保外就医,一直未收监.乙就甲违法保外就 ...

  • Mobileye自动驾驶技术(二):再谈SuperVision

    上文[Mobileye自动驾驶技术(一):从极氪001谈起]从极氪001出发,已经简单介绍了Mobileye公司和极氪001搭载的SuperVision的概况,本文将进一步说明SuperVision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