俩儿媳都生了女孩,婆婆坐路边哭半天!老人重男轻女思想何时休?

中国发展到今天,还是会出现重男轻女的情况。特别是有一些生活在比较偏远地区、见识古板的老人,还是会以没有儿子或者孙子而感到卑微、低人一等,并且强烈要求下一代一定要生个男孩延续香火。

老家的一个邻居,有俩儿子,当大儿子生了一个女儿时,那个邻居不愿去医院里看望孙女。

直到第二年老二家媳妇也生了个女孩子时,那邻居已不仅仅是不去看那么简单了,而是跑出医院外,坐在马路边哭了好久,就因为她想要的是孙子,而不是孙女。

某天她和大儿媳妇聊天,她说:“你知道吗?当时在你弟媳妇也给我生个孙女时,我坐在一边哭了半天。”大儿媳妇听的一脸的愕然,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苦涩。

另外有一个女同事,是90后,也因为生的是女儿,孩子的奶奶不仅不帮忙照顾孩子,家庭生活也一概不管。而同事自己又想上班又想带娃,矛盾重重,烦恼纷纷。

上班女儿没人给带,在家带娃,奶粉钱没人提供。没有老人的资助,老公那点工资仅勉强度日。

日子被柴米油盐折腾的乌烟瘴气,小两口整日为娃的奶粉钱、买尿布的钱发愁,甚至争吵。

日子过的可谓是鸡飞狗叫,三天一大吵,两天一小吵,完全失去了年轻人该有的生活色彩,并多次闹离婚风波。

在以上两个案例中,老人重男轻女的思想表现得比较明显。而以下这个故事却比较隐晦地说明了,无论老人的文化层次到了哪一步,内心深处仍然希望下一代能生个男孩。

同事和她的老公都是独生子女,婚前和老公的家人说好了,要生两个孩子,一个跟男方姓,一个跟女方姓。

同事第一胎生的是男孩,按照约定和老公姓。在同事生老二时,她的父亲一听也是男孩,当时就说了一句话:“我们家终于可以扬眉吐气啦!”可见她的父亲也希望下一代能有个男孩。

在中国,老人想要生男孩的主要原因有如下几点:

一是,老人去世时应该有家里的男孩送终的问题。

这个现象目前在农村还是很普遍的,举一个比较特殊的例子。

村子里有一户人家,有3个女儿,没有儿子。

母亲因为生病不幸去世,按理说3个女儿完全可以给母亲送终的。但父亲宁愿选择让侄子给母亲送终,都不让3个女儿来承担这个义务。

二是,儿子担负着赡养老人的主要义务。

现在农村的经济水平已提高不少,对于赡养老人,女儿也会在经济上给予援助,但主要还是寄希望于儿子

三是,老人希望自己能后继有人,以延续祖宗的香火。

有一次回农村老家,有一个七旬老人感叹地对我说,“我这一生也还算顺当,一辈子没愁吃穿,女儿也嫁了个好人家,外孙女也都有了,但唯一的遗憾是,没能生一个儿子,来为我家祖宗延续香火。”

以上原因,使得这部分老人还没法丢掉重男轻女的思想。

我们在理解和同情这些老人的情况下,也要不断地呼吁社会,让这些老人少一些养老等问题的后顾之忧。

长此以往,随着社会文明不断的进步、经济的持续增长,相信重男轻女的现象一定会越来越少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