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着那个小镇
我恋着那个小镇,是爸爸告诉我,那是生他养他的地方,爸爸还说,那也是我的故乡。【开头扣题,点明恋小镇的理由】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城市的孩子,生在城市,长在城里。也许是在城市待得太久的缘故,每年到了这寒风凛冽的暮冬之际,却是我最兴奋的时候——我终于又能回到那个盼望已久的小镇了。依旧是那春节前夕,火车站里人头攒动,熙熙攘攘,南来的北往的,他们也都在急匆匆地赶着回家的列车。挤在这热闹的人群中,我那恋家乡小镇的感觉从这一刻便悄然触发了。我踮着双脚,斜着身子,伸出长长的手臂,从前面阿姨的头顶上把票子递给了售票员,这是年前春运的最后一天,每一个候车人都像我一样,都会有一种买不上票的急切感。我如愿地握着这三张来之不易的去往小镇的火车票,登上了前往小镇的列车。车窗外小树风驰电掣般离去,我们离故乡的小镇越来越近!比起平日的小镇,今日自然是多了些春节的气息。刚刚踏进小镇,耳边就响起了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孩子们一起放小烟花的嬉笑声离我更近了。我的心再也按捺不住了,恨不得一步并作两步,快赶到小镇的孩子群里,一起到墙角里放小烟花、小鞭炮,一起舔着酸酸甜甜的糖葫芦,一起捏会叫响的泥娃娃……【玩乐的印象多么深刻】我示意爸爸妈妈加快脚步,去看看那孩子堆里有没有我的小伙伴:玉玉,大宝……从背后拍拍她们的肩膀,大声地告诉她们:“我回来了!”是她们带给了我儿时的欢声笑语,在小镇的每一个角落都撒播着我童年的无限乐趣!【初进小镇想感受童年乐事的迫切心理】近了,近了!爷爷奶奶早已站在门口前的小路上,仰着脸张望。“岁岁年年人不同”,在老人的额头上,皱纹似乎是深了一些,但是从那岁月的沟壑里依然流淌出那种久违的掩饰不住的喜悦。【对爷爷奶奶的观察很仔细】我冲上前,一手拉着爷爷的手,一手拉着奶奶的手,一直拉到家的炕上。在奶奶和我的絮絮叨叨中,不知不觉夜色已拉开,小镇的除夕之夜开始了!我们一家人团坐在热乎乎的火炕上,他们都是盘腿而坐,我不会盘坐,就干脆跪着。每个人的膝盖前都有一小堆瓜子、花生,便于边吃边聊。长长方方的饭桌上摆满了奶奶亲手做的一道道美味佳肴,还有奶奶做的小豆包、小花卷、年糕……爷爷奶奶不住地向我盘子里夹菜,恨不得好吃的都夹到我的盘子里,我端起酒杯,给老人家敬酒,爷爷不住地说:“爷爷今个高兴,多喝点。”我们一次次举杯,整个屋子都沉浸在这喜乐祥和的年味里,这年味呀,比紫丁香的香味还要浓!【何等温馨的画面】窗外忽地一闪,我下意识地蹦下炕,拖着鞋子,窜到了院子里——小镇的烟花之夜开始了!在这里,烟花是尽情地放,爆竹声也是尽情地响。我高兴地喊着:“奶奶,快来看,这是星星点灯,这是满天星,这是雾淞……”爷爷奶奶都跑到了院子里,爷爷拿出准备好的鞭炮,挂在了长长的竹竿的一头,我挑起竹竿另一头,一个个火红的小爆竹排好了队急切地等着我,【拟人手法运用自然】我示意爷爷点火,“噼噼啪啪……”不一会儿,一个个小爆竹鼓鼓的肚子都笑裂了,火红的爆竹碎片撒落在这不大不小的院子里,院子里的烟瞬间浓了,可我独爱闻这浓浓的鞭炮的火药味!【爆竹炸裂被称之为“小爆竹鼓鼓的肚子都笑裂了”,这是儿童心理特有的放鞭炮的欣喜之情】小镇的初一便是拜年了。新年的钟声响起,吃了饺子,小镇的路上就有了说话声,小镇的拜年是比较早的,这也是令我兴奋的地方,睡眼惺忪的我也跟着家人们拜年去了。每到一家,他们都会给我好吃的,给我包红包,他们的问候都是吉祥语,听老人们说,过年要说好话,会给这一年带来好运。我也学会了敷衍着,可我的兴趣不在这些,而是去和他们家的孩子玩过年的小玩意,有些我还不会玩,我就在一边看着他们玩,即使是看着玩我也很是高兴,有时候,他们也会教我试一次,我学会了,感觉更是美美的。【“小玩意”怎么玩,可以写得再具体些】串门路上,你会遇到踩高挑的,这是小镇初一最具特色的表演了。什么孙悟空跟着唐僧,后面跟着沙和尚,还有猪八戒戏美女,敲锣打鼓,更给新年增添了乐趣。拜完年回家,我一张张数着红包里的票子,心里乐开了花,今天的收获还不小呢!【小镇过年的习俗描述得准确、具体】小镇的初二就是年集,春节后的年集虽不及节前忙碌,却很合我的胃口,因为年后的集基本都是卖玩的偏多。但现实往往不如人所愿,因为初三就有补习,所以今天该是我们返程的日子啦。也许是时间太短,这几天奶奶总是有空就拉着我的手。走出奶奶家的门口,奶奶喊着我的乳名,我一直是回着头往前走的。我多么想多再坐一会儿热乎乎的炕头,多么想再多看一眼爷爷奶奶那慈祥可亲的脸,多么想再多望一眼这勾起我无限回忆的小镇!【三个“多么想”构成排比,充分表达了“我”对爷爷奶奶的深情、对小镇的“恋”情】我远远地对着奶奶喊:“奶奶,明年我还会再来!”我恋着这个小镇!【结尾照应题目,回扣开头,直抒胸臆。本句与题目一字之差,但却拉近了“我”与小镇的距离。开头是远道而去,“小镇”在远方,用“那”是对的;结尾是离开“小镇”,感受到了“小镇”的乐趣与情味,用“这”是好的】
![](//n4.ikafan.com/assetsj/blank.gif)
“为什么恋着那个小镇”?作者通过写我在小镇令人难忘的童年往事和对“小镇”过年民俗风情的具体、形象的描述,巧妙地回答了这个问题:小镇上有自己快乐的童年往事,有“爷爷奶奶那慈祥可亲的脸”,有古朴虔诚的守岁习俗,还有丰富多彩的表演活动……文章思路清晰、内容充实、语言生动、情味浓郁。
写法借鉴:长于观察,精于描写。
长于观察,是精于描写的前提和原因,而精于描写,是长于观察的必然结果。描写是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类的文章常用的表达方式。而精细的描写,是文章感人的必要条件。要对人物、事件、景物进行精细的描写,除了多实践、多经历、多积累之外,对生活的观察,也是必不可少的。本文描写的内容包括人物描写、景物描写、场面描写等。
写场面:火车站“人头攒动,熙熙攘攘”,这是一双敏锐的眼睛观察到的;写购票,“我踮着双脚,斜着身子,伸出长长的手臂,从前面阿姨的头顶上把票子递给了售票员”,这是对自己曾经的生活具体、生动的写照。写过年守岁的场面,“我们一家人团坐在热乎乎的火炕上,他们都是盘腿而坐,我不会盘坐,就干脆跪着。每个人的膝盖前都有一小堆瓜子、花生,便于边吃边聊。长长方方的饭桌上摆满了奶奶亲手做的一道道美味佳肴,还有奶奶做的小豆包、小花卷、年糕……爷爷奶奶不住地向我盘子里夹菜,恨不得好吃的都夹到我的盘子里”,家人的坐姿,摆放的各类零食、美味佳肴以及爷爷奶奶的动作,都写得一清二楚,给读者清晰的印象。这是一个善于观察者的感受结果。
写人物:“‘岁岁年年人不同’,在老人的额头上,皱纹似乎是深了一些,但是从那岁月的沟壑里依然流淌出那种久违的掩饰不住的喜悦。”写爷爷脸上的皱纹,“似乎是深了一些”,写爷爷的表情,“从那岁月的沟壑里依然流淌出那种久违的掩饰不住的喜悦”,这里的肖像描写,既表现出老人久历岁月的沧桑,也有爷爷见到孙儿的喜悦。从这些描写中,我们看到了小作者的一双多么机敏、多情的眼睛!
写景物:过年放鞭炮的见闻写得精细具体,“我示意爷爷点火,‘噼噼啪啪……’不一会儿,一个个小爆竹鼓鼓的肚子都笑裂了,火红的爆竹碎片撒落在这不大不小的院子里,院子里的烟瞬间浓了,可我独爱闻这浓浓的鞭炮的火药味!”“噼噼啪啪”,是作者听觉的收获;“火红的爆竹碎片撒落在这不大不小的院子里”,是作者视觉所及的结果;“可我独爱闻这浓浓的鞭炮的火药味”,这是作者嗅觉利用的结果。这里的观察,小作者的眼睛、耳朵、鼻子这些器官都充分调动起来,这是全方位的感受,高效率的“观察”。
总而言之,本文的描写既具体可感,又生动形象,给文章增色不少。当然,要想使文章的描写精细、生动、感人,需要作者做生活的有心人,平时留心观察,长期积累,还需有勤于练笔的恒心。
诗歌、小说、散文、议论文
文体不限
常规体、书信体、日记体、微信体
形式不拘
原文+点评
点评者是教师、作家
欢迎各学校、培训机构以及个人
不吝赐稿,踊跃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