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风云之七国之乱】平叛(三)
攻占睢阳刘武军团,失败;进攻昌邑周亚夫军团,还是失败。
吴楚叛军的攻坚能力令人不敢恭维。
目前,吴楚联军后勤线被切断的效果彻底显现,大军粮草不继,军心动荡。
策划、准备了几十年,难道就这样失败了吗?
刘濞心有不甘,他再一次向周亚夫阵营发起猛攻。
鉴于以前的作战风格都直来直去,不够含蓄,刘濞这次调整进攻计划:在周亚夫阵营的东南方向大张旗鼓,大造声势,吸引周亚夫注意,而主攻方向,是西北。
刘濞在游泳中学习游泳,在实战中学习实战,他已经成功地从一根筋发展为两头堵。
可惜,他的对手周亚夫是更职业的选手。
固然有假动作、虚招子,周亚夫仍然识破了刘濞的真实用意,在大营西北角,刘濞军团遭遇的还是周亚夫的防御主力,还是碰了个灰头土脸。
随后,周亚夫阵营里一个超级猛人的出现,彻底把刘濞的精神搞崩溃。
这人叫灌夫。
灌夫原姓张,老爹张孟原来是开国功臣颍阴侯灌婴的门客,因为表现忠诚,颇得灌婴赏识。
灌婴着力栽培张孟,决定给他谋个官职,本着“举贤要沾亲”的原则,灌婴建议张孟改名姓灌,纳入灌氏族谱。
于是,张孟改名灌孟,儿子张夫也跟着更名为灌夫,在灌婴的大力活动下,灌孟成为政府高级公务员,官秩二千石,级别颇为不低。
七国叛乱时,开国的老一茬将星,如周勃、灌婴之流皆已不在人世,好在长江后浪推前浪,他们的子辈已经成长起来。
周勃的儿子周亚夫现任国防部长(太尉),带兵平叛,灌婴的儿子灌何在周亚夫旗下担任将领,他把灌孟带上了战场。
灌孟已经很老了,在家里含饴弄孙挺快乐,原本不想再出山砍人,但架不住灌何的三番五次敦请,又欠着灌何老爹灌婴的天大人情,于是他带着情绪和儿子灌夫上了战场。
罢了,欠你们灌家的人情,拿命来还吧!
老家伙一上战场就像打了鸡血,周亚夫的战略是防守,他偏要打反击,哪的敌人多往哪冲,极出风头,很有点人肉炸弹的意思。
我认为,《美国士兵守则》的编撰者是个洞明世事的天才。这部仅有22条的守则里,每一条都是大实话,言简意赅,蕴含哲理,发人深省。
内容摘抄一下。其中,第一条:你不是超人;第四条:在战场上要保持低调,不得拉风,否则会引来对方火力攻击。(这就是航母被称为“磁铁”的原因。)
可惜的是,灌孟永远没机会读到这么有水平的益智读物,把自己当超人,在战场上很显眼的灌孟终于被围攻,身受重伤,死在战场上。
根据汉朝的法令,父子同上战场,只要有一人牺牲,生者就可以脱离战场,回家服丧——这是一条非常人性化的规定。
灌夫,请节哀,你可以走了,把你父亲的遗体带回故乡吧。
然而灌夫死活不走。他口吐狂言,既然吴军杀了我父亲,我就要砍下吴王刘濞的头来报仇。
大家都没当真,以为灌夫说说而已。
可这小子居然是玩真的。回到自己营地,灌夫开始召募勇士,声明要到敌军大营取主帅首级。
他把这事看得比到邻居家偷菜还简单。
幸运的是,灌夫还真忽悠齐了一支敢死队,除了自己选拔的十几个手下外,还有几十个热血青年愿意跟他去建功。
可一出大营门,“勇士”们就放了怂炮,一哄而散,灌夫现在仅剩下两名勇士和十几个下属。
不到二十人的敢死队向驻扎着数十万大军的吴楚联军阵营呼啸冲去。
这是一次标准的自杀式袭击。
在叛军大营里,这十几个没头苍蝇,胡冲乱撞,逮谁砍谁,因为来得太过突然,叛军也没有思想准备,摸不清状况,竟让这十几个亡命之徒在大营里搅得风生水起,制造出巨大的混乱。
冲杀了一阵,灌夫觉得人砍得差不多了,算算大致够本,于是收队撤退。
其实,他已无队可收,和灌夫一起活着退出来的,仅剩一人,灌夫本人,也被捅成了漏斗,书上说“身中大创十余”。
对灌夫,我得套用周星驰电影《功夫》里的一句话:“真是百年难得一遇的武学奇才”,被简单处理了一下伤口,竟然就保住了一条命,没死没残。
神智稍微清醒,灌夫又开始叫嚣:刚才没成功地斩杀刘濞,是因为路不熟,转晕了,现在我已经把路摸清,等我歇会儿再去。
这话把周亚夫吓了一大跳:这次算是开了眼界,见过玩命的,没见过这么玩命的。
于是下令,好好看住灌夫,不准他再去自杀。(太尉固止之。)
灌夫显然是胆汁质气质类型,优点是充满激情、精力旺盛,缺点是做事不考虑后果,容易冲动、脾气暴躁。
他最终因他的臭脾气送了命,这是后话。
这似乎是一个战场小插曲,无关战役大局。
其实不然,灌夫的亡命行动,成为压垮刘濞神经的最后一根稻草。
刘濞最初对造反充满信心,可现在打哪都受挫,后勤补给又被掐断,大军面临挨饿,更有甚者,对方十几个疯子居然把自己的大营踹得人仰马翻。
这仗是没法打了!
随即,刘濞作出了一个非常扯淡的重大决定。
当夜,吴楚联军统帅刘濞带着他的儿子刘驹和数千名贴身卫士,抛弃大部队,开始逃亡。
乌角道人|湖北省作家协会会员
铁路职工,本名李康
爱沽酒,间读史
闲散散,懒洋洋
生无异象,世居襄阳
少无大志,安享小康
闲说古人,不问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