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岛第71期活动纪要:认识一个永远充满好奇心的艺术家

文澜读书岛2021年第1期

(总第71期)活动纪要

分享嘉宾:浙江图书馆古籍部主任 陈谊

时间:2021年1月2日(周六)下午13:30

地点:杭州北山路25号大佛寺遗址

文澜读书岛钉钉群视频直播

录音整理:郑轩

文字编辑:劳月

劳月:各位书友,下午好!欢迎大家来到文澜读书岛!文澜读书岛是由浙江图书馆主办、钱报读书会协办的一档阅读沙龙活动。我们的活动在每月的第一和第三个周六下午定期举行,分享讨论有趣的好书。为了方便更多的书友参与,我们的活动采取线下分享和线上钉钉群视频直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欢迎大家积极参加!

今天是2021年的第二天。我们在西子湖畔的大佛寺遗址举办文澜读书岛今年的第一期活动,总第71期,分享著名作家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苏东坡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美食家、画家。对于杭州人来说,苏东坡又有一个特殊的身份:931年前,他曾经是杭州太守,是杭州人民的父母官。他不仅在杭州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更给杭州留下了一条闻名天下的苏堤。

今天的分享嘉宾是浙江图书馆古籍部主任陈谊。他是复旦大学古典文献学博士,浙江图书馆副研究馆员,长期从事古籍鉴定与编目、古籍研究与整理工作,对宋文化有深入的研究。

今天分享的是我们的宋文化专题的第三本书,前两本是《绍兴十二年》和《风雅宋》。

在分享开始之前,我们先请出浙江图书馆文澜朗诵团成员诸海燕、杨汇、薛梅朗诵苏东坡的诗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赤壁怀古》和《少年游·润州作代人寄远》,先来暖个场。

劳月:在陈谊博士分享之前,有请大佛寺遗址守护人罗大为先生来为我们介绍一下大佛寺遗址的有关情况。

罗大为:非常感谢大家今天来到大佛寺遗址!我大概解说一下,大佛寺有双重身份,首先它是秦始皇缆船石。两千多年前,司马迁所记载的秦皇缆船石。那时杭州是一片汪洋大海,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去会稽祭拜大禹,到杭州便以此石缆船。一千年后,一位思净和尚把它镌刻成一尊半身弥勒佛。弥勒佛现在的高度8.5米,宽11米,是杭州最大的佛像,浙江四大石佛之一。

北宋时期,苏东坡两次来杭州,一次当通判,一次当知州。当通判的时候是1071~1074年。第二次当知州是1089~1091年。就在大佛寺遗址上面,有一座十三间楼,是苏东坡当老市长的时候居住的地方。关于十三间楼,历史记载非常多,当时文人墨客纷至沓来。

大佛寺有记载的,是在明代整修过三次。很多文人墨客来到这里,在大佛边上的沁雪泉吟诗煮茶。

在清代,乾隆皇帝来了3次大佛寺。1765年、1780年、1784年各来一次,也大概是在我们现在这个位置,看着这尊大佛。大佛是泥塑所雕。咸丰9年太平天国的时候,它被烧了,佛龛全剥落下来。它以前长怎么样?这张《西湖春趣图》有记载。它有佛龛,色如黄金,面如满月,你看它是彩绘贴金的。我们现在看到的,是烧掉以后岩石剥落的状态。山就是一座佛,佛就是一座山。上面一个个洞是雕塑大佛时的凿孔,里面插了木桩,用泥巴和稻草加棉花一层一层铺好,然后再把它整个彩绘贴金。后面这张图是1910年的时候,由美国的一位刘先生所保存的。想要了解更多的情况,以后我们再来交流。谢谢!

劳月:现在有请陈谊博士为我们分享这本《苏东坡传》。

陈谊:谢谢罗先生的介绍!今天,我们来到这里讲苏东坡,其实是一种缘分。这个缘分都是因罗先生发愿守护大佛寺而来的。

这里和杭州、浙江的文脉有很大的关系。苏东坡当知州治理杭州的时候,住所就在这里,叫十三间楼。旁边有一个醉墨亭,在望湖楼隔壁。“黑云翻墨未遮山”写的就是这里。他在杭州期间,最喜欢的地方就是北山这一块。

我们知道,苏东坡在宋代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存在。我们今天应该是透过好几层玻璃,来讲林语堂眼里的苏东坡。这里是苏东坡曾经居留过的地方,他在这里办公,读书,吟诗,会客,煮茶,所有的雅事在这里都曾经发生过,这里留有他的文脉。

但是,我们今天介绍的书,是林语堂眼中的苏东坡,跟真实的苏东坡还是有区别的。我们知道,阅读是一个思考和创造的过程。西谚有云,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就中国人来讲,作者未必有,读者不可能没有。作者写的时候,他未必想到这个,但是读者可能从中读出不同的感觉来。就像刚才3位文澜朗诵团的成员朗诵的这3首诗词,每个人听着都有会心的地方。

那么,在林语堂眼里,苏东坡是什么呢?苏东坡并不是一个很简单的作家。林语堂曾经尝试着把李白、杜甫、苏东坡同西方的著名作家相比较,然后在这本书的第4页有一段非常经典的话语。他说:“苏东坡始终富有青春活力。”翻译者张振玉先生把它翻译为“青春活力”。我们逆推,以林语堂的眼光来看苏东坡,应该不是简单的“青春活力”,而是“无限的创造力”。

在苏东坡的眼里,一切都是有意义的,都是说不完的。他所有的诗词、文章,读起来都有一种感觉,就是他要把一切东西都写得很到位,表达得很尽兴,渲染得很浓烈。即使是特别平静,或者特别哲思的时候,他也要把一件事情搞得很明白。这就是对社会抱有无限的好奇心。他就像个好奇宝宝,所有的事件都要提出一个自己的看法,从不人云亦云。有了自己的看法以后,一定会坚持下去。这也是他人生遭际的一个主要原因。

在中国的宋代,像苏东坡这种大文豪式的人物很多。比如他的老师欧阳修,他的政敌王安石,包括后来的曾巩。他们在当时都是最有学问的人,最渊博的人。为什么宋代会有这样一个知识井喷的现象?这种现象反映了他们对外界万物和当朝情势的一个思考。

你看唐代的人他就很简单,或悲或喜,道路也很简单。但是,宋代的文人则活出了各种各样的精彩,可以成为中国文化的典范。这里要了解宋型文化的背景。宋朝是一个物质文明极度发展的时代。在苏杭一带,因为有吴越国的修生养息,北方的战争没有波及到这里。南北朝时期开始,就逐步形成了这种多样化的思潮,这也一定程度上滋长了唐宋时期文人的个性。他们不怕进入新朝做官。比如庾信,他做了三四朝的大员,这在之前忠于一朝的模式下是不可想象的。多样化的人生和多样化的思潮,就在这样的背景之下铺陈开来。

还有重要的一点,思想意识领域像佛教、道教与儒教等各种各样的思想一直在碰撞。到了南北朝时期,禅宗就已经开始内化形成了。武则天时期,佛教在中国完成了一个转型。北宋时期,像欧阳修、苏东坡、苏舜钦等等,他们其实都是有禅宗思想的,尤其是苏东坡。他的哲学,有着三种思想的融合。首先是以儒家立身,他要为国、为民、为朝,这就是范仲淹所说的“处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居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但苏东坡的表达就跟范仲淹不一样。他什么时候“而乐”呢?他是随遇而安,随时而乐。这就是道家思想。只有他的认知,他认为对的,不管你原来是政敌也好,对手也好,或者是提拔我的人也好,我都不会因为你而改变。所以,这一点已经不再是政治的问题了,这是他自己的一个人生主张。

在读林先生这部著作的时候,首先我们承认它是比较经典的对苏东坡的人生描写。但是,在定这个位之前,我们要明白,他的目标读者是谁?他是用英文写了这本书的,是给非汉语民族的人看的,他就要寻找一些西方的语言语境和思想背景能够理解的话语系统。所以,我们在看的时候,会发觉很多的语言表达跟我们不一样,长句比较多。他的翻译还没有达到我们期望的信、达、雅的状态。当然,有这么一个翻译已经很不容易了。因为苏东坡他一生的创作,他的行为,以及他的遭际,是非常复杂的,想用一部著作能够让他方方面面地较完美地呈现,这是一个比较难的事情。即使是林语堂先生,作为海内外知名的国学大家,有着很深的传统修养,但毕竟他与苏东坡相距也有接近900年的时间,有一个距离感。

我们现在对苏东坡的定位是文学家。因为他的创作,包括他的政论,他代皇帝写的一些诏书、公文,都掩不住一种才气的抒发。我们讲一个人,不管是政论文还是文学作品,如果都是以才华为主要表达形式的话,他说的其实与他想要表达的是有距离的。就是说他是在有意地塑造自己的一个隔离状态,用的是文学语言,它不准确。苏东坡不是历史学家,当然他作过《周易》的注释。如果我们给苏东坡一个主要的调色的话,应该是像庄子那种感觉,他的一生其实是一种内外接近于逍遥状态的旅行者。他在朝,带着自己的眼光看朝廷的百官,包括帝王。他在野,也是用自己的眼光看周围的一切。从黄州到儋州到惠州,从杭州到密州到徐州,你会发现,他每到一个地方,第一件事就是怎么吃,怎么玩,怎么样跟当地的文人雅集,雅集又怎么写诗。如果你每天想着怎么写诗,怎么填词,怎么写一篇文章能脍炙人口,那么你思考别的东西的时间就相对少,因为人的精力,还有人的兴趣,是不一样的。

像欧阳修、王安石、范仲淹,他们在宋代的政治史上都是首屈一指的政治性人物。而作为一个大众能够接受的民众拥护和怀念的人物,却比不上苏东坡。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我们老觉得苏东坡要亲切得多?东坡居士我们一直为之定位的是杭州的老市长。他曾经为我们的城市作过重大贡献,塑造过杭州的文学性格。其实,光有苏堤是不行的,如果没有苏东坡关于杭州的诗词,他对杭州的贡献仍然是没有这么高的,就是因为他有这么多诗词以及他在外地对杭州的回忆,这些都是作为一个文学家的身份来体现的。

中国现代比较重要的两部写苏东坡的传记著作,一部是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王水照先生的《王水照说苏东坡》。他给苏东坡有9个人生定位,首先是个美食家,还有一个标签是游览者。他是一个非常严谨的学者,在50年代做过钱钟书的助手,是钱先生的传人。另一部是南京大学著名宋代文学研究专家莫砺锋先生写的《漫画东坡》。这两部著作都比较有意思。两位研究者主要的研究都从文学切入,而林先生就不是从文学切入,他是从历史的、批判的、检讨的角度切入。他可能受到西方文学批评的影响,来再现苏东坡的人生,苏东坡的思想,苏东坡的文学,写得要生动,要灵活,或者更符合中国人的思维。我们一方面希望政治人物能够对我们的政治生活创造一个好的环境,但是我们又希望他有趣,好玩,接地气。这其实是一个比较矛盾的要求。我们知道,政治是严肃的,它有很多法度,很多制度、条规,来约束我们的行为。我们最喜欢的就是,他一方面在台上能够很正式地跟我们讲话,走到台下又立即走向民间。苏东坡大概就是这样的,从灵隐寺回来,在南山路上,灵隐路上,“两边观者如堵”,市民都要看东坡。

政治人物使用政治的手段未必都是因为政治上的原因,有可能是你的创作太优秀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苏东坡在文学史上亮瞎眼的成就,使得其他人黯淡无光。“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西湖美到什么程度?比四大美女之首的西施还美。淡妆浓抹总相宜,一句话就什么都写完了,人家还写啥呢?大家很生气。苏东坡一方面赋予了西湖一种永恒的美,另一方面也限制了后人对西湖的想象力,要突破很难。就像李白写黄鹤楼,“眼前有景道不得,崔灏题诗在上头”。

徽宗时期立了元祐党人碑,来制约他们的对手,从长辈至子孙都不能做官。结果有一天打雷,把元祐党人碑给打断了。当时雷电交加,很多人就说,这是立元祐党人碑惹怒了上苍。古代的中国人对于天象是很敬畏的。在天有灵,五行有术。上天一愤怒,我们就要停止我们的行为。所以,徽宗晚年最终把这个碑给去掉了。我们现在各地还有不少元祐党人碑的遗迹存在。看看元祐党争的结果是什么?苏东坡所有的诗文集全部铲版了。雕版印刷北宋刻本就没有了。现在能看到的《眉山七集》等都是南宋的。这多可怕,把一个政客打倒就算了,还把他的集子给铲了。当徽宗晚年准备把苏东坡的文集重新收编时发现,他统治域内的东西没有金人那边多,此前东坡的集子雕版都拉到北方金人那里去了。

我们读苏东坡,要想真正了解到苏东坡的脉搏,像莫砺锋先生说的,对苏先生的7000多篇文章,包括诗词,一定要去读,读了以后你才能真正明白他在想什么,他怎么想。但这还不够,还要注意它用什么方式把这些想法给表达出来。一旦你把苏东坡的文集读到这种程度,你才能算是真正了解它了。

按照这个模式来评价林先生这部著作。我觉得其实还是蛮困难的。要想评价他这部著作,至少需要4个方面的能力:第一个是读懂苏东坡的能力,第二个是了解林语堂的能力,第三个是能够直接读林先生英文原版的能力,第四个才是批判地阅读这本书的能力。所以不才如我也没有读得那么通透。

今天我来推荐,只是想与诸君共同发一个愿心,我们是不是可以先读苏东坡,再读林语堂,再读英文原版,再来看看这部书?如果我们真的用这个方法来读的话,哪怕用一年用两年,读懂了任何一个层次,我觉得都比简单地给林先生这部书下定论要有收获得多,要客观得多。诸君以为然否?

劳月:接下来,我们再请出浙江图书馆文澜朗诵团成员海楠、海敏、芳语朗诵苏东坡的诗词《饮湖上初晴后雨》《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陈谊:有时候人生的际遇很难理解。如果你平静地去梳理苏东坡在朝时的环节,你会发现,他比较受在朝的皇室女性的欢迎。其实,宋朝有一个政治的漩涡,帝和后。苏轼有可能也在漩涡中间。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讲,应该是他的作品传到了宫内以后,大受欢迎,就像刚才几位老师朗诵的。你看,即使是这么走着走着淋雨了,倒霉的孩子把雨具拿走了,淋成那样他还能写出这么清明透朗的境界来。他给我们的一种感觉,就是他永远是正面形象,正面而又不是高大全或者是伟光正的那种。他就是给你一种淡淡的透亮的那种感觉。这个也可能是使他置于帝和后之间的旋涡的一个原因。

我觉得苏东坡身上有很多谜。有个故事说,他考进士时,欧阳修和梅尧臣两位导师改他的卷子,发现有两个典故自己不知道。欧阳修说我没见过这个,可能是我们读书还不够多。后来东坡取了进士以后,欧阳修就问他,这个典故出在哪里?他说是根据那个词造出来的。他基本上出入二家,佛典道典都用。在此之前,文人在创作中用佛典的并不多,道典陶渊明、谢灵运是用的。但是苏东坡不一样,什么好玩,他拿什么来用。所以,宋代文学创作有一个方面就是,要有机锋,要有趣,要好玩。有人评价梅尧臣,写东西写得很坚硬,很丑。苏东坡画的《枯木怪石图》。有人说他画得很丑,其实不是。而是在最平凡的、别人最看不到美的地方,他们来发现美,以彰显自己的学问高。再则显示自己眼光高,胸怀高,意趣高。总的来讲就是渊博。

劳月:读了这本《苏东坡传》,我有一个想法求教于陈谊博士:我们怎么看待文人与政治家这两个不同的角色?中国历史传统是“学而优则仕”,文人掌权居多,于是就出现文人角色和官员角色的冲突,仅仅宋朝就有宋徽宗赵佶、宋高宗赵构、蔡京、秦桧等等,后人对他们在艺术造诣和政治作为上的评判出现强烈的反差。苏东坡、王安石身上其实也有这样的问题。我们该怎么认识这个问题?怎么评判苏东坡、王安石的是非?怎么判断这本《苏东坡传》的优劣?

陈谊:劳月老师的思考已经深入到东方的一些思维的问题。不仅仅是文人跟政客,其中更多的其实是我们选择哪条路的问题。比如说,按照中国的儒家思想,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是每一个读书人的梦想。学了文武艺,卖于帝王家。那你说读书读出来干什么?有人说,我要挣很多钱,我要创办一家公司,我要做一些慈善事业,等等。但不管怎么样,你都要做一个于社会有用的人,这就是我们的价值定位。

有诗云: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句便工。这句话怎么讲?如果一个人想要在社会上有大作为,和平时代很难冒出头来。它就是一个日常管理,幸福时刻,群星璀璨,哪个都不是最亮的。什么时候更能扬名立万?国难,动乱,或者战争,所谓一战成名。所以,就从这个角度上来讲,这句诗说到了文人和政治的关系,国家不幸诗人幸。诗人是什么人?根据西方的文学理念,柏拉图的理想国里面,诗人是第一位的。诗人是最敏感的人,是反映社会、反映生活、反映自然、反映自我,最敏感、最迅速、最便捷、最准确的具有这种思维特质的人。如果只会吟两句,掉个书袋子,都不叫诗人。真正的诗人是能够迅速地把你观察到的任何东西,用文学的手段反映出来,这样才能叫诗人。这是个大概念,包括诗词歌赋文。毫无疑问,苏东坡是诗人,王安石是诗人,欧阳修是诗人。但是范仲淹、秦桧,还有阮大成、严嵩等,虽然他们在文学上也有所成,但是很难把他们界定为文学家。

后人在给前人盖棺定论贴标签的时候,为什么要有意地忽略某些历史人物的政治作为,而把他定在了文学史上?这就跟我们讲文学与政治的关系一样。当我们看他是不是诗人的时候,我们有一个评判:他在社会动荡的时候,或者是国家危难的时候,或者民不聊生的时候,他写的作品是不是真诚的?是不是能够发自内心?像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里讲李后主的词,李商隐的诗,纳兰性德的词,都是用血写成的。就是说他击中了痛点。那么苏东坡的创作是不是也是这样?我们可以反过来看,不管他写快乐也好,写忧伤也好,写他的不平,还是满腹牢骚也好。他跟朝云夫人说,自己为什么肚子这么大,是因为一肚子的不合时宜。他的创作就是反映不合时宜的。把一个苏子瞻贬了四五番,从黄州到惠州到海南儋州。那时的海南可不是今天这样的避暑胜地,可不是在海南有一套房子这么美的事情,当时连饭都吃不上的。

东坡肉是从哪里来的?是黄州。那时黄州猪肉没人吃,富贵人家不肯吃,穷人又不知道怎么吃。他的东坡肉就是教穷人怎么吃猪肉的。他说得很详细。他是因为政治的原因被贬出来的,一巴掌拍到了黄州,这时候他才自号东坡的。按常理,在这种境遇下,是不是要每天睡不着觉,巴望着重新得势早日重回圣上身边?是不是要老实一点,约束一下自己的行为?他不是这样的,他竟然在那里过得有滋有味,想着怎么吃,创造出了一个东坡肉的概念,而且还很讲究。这样一种生存状态就给予政敌一个不合时宜的印象。所以,我们理解苏东坡的很多行为以及他的创作,不管他在政治上有多大的成就,后人纪念他的更是文学上的成就。

因为他在文学上为我们提供了某种样式,得意与失意,饱食与饥饿,种种情形下应该怎么办?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讲,谁能是我们的导师?苏东坡。他的喜怒哀乐,怎样面对坎坷,他都有自己的方式。他的快乐,我用“清洁化”这个词来形容,这就是他的高妙。他写《洞仙歌》,“冰肌玉骨”,“水殿风来暗香满”,这都是仙人的状态。他自称为“老苏”,后人则称他为“坡仙”。东坡是个倒霉透顶的中国文人,数度遭贬,都没几天好日子过,结果他竟然赢得“坡仙”的美称。这个称谓对于中国人来讲,其实已经进入艺术形象的范畴了。我们不喜欢把苏东坡当作政治人物看,普通的读者不想了解他到底哪一个条呈哪一个奏折怎么样,即便他还是一个水利学家,他在杭州、广东,还有徐州,都兴修了水利。有意思的是,虽然说他有很多惠民的举措,普通老百姓即使享受了,但我们提及更多的,依然是他在文学艺术上的成就。所以就我的思考而言,中国的文学,对于政治来讲是一种补充和拨反。

劳月:下面是互动讨论时间,有请现场书友发言,特别是已经拿到赠书的书友。

书友:感受到陈谊博士的渊博,更深度地多角度地解读了这本书。悟到这一句:淡妆浓抹总相宜。关于西湖,有句话是这样说的:晴西湖不如雨西湖,雨西湖不如雾西湖,雾西湖不如雪西湖。无论在怎样的情境下,不同色调的西湖总给人美的感觉。人说美人在骨不在皮,素颜也是美的。像今天的天气,阳光明媚,湖边落叶金黄,西湖就像化了妆一样。不被人妒是庸才,苏东坡已经把西湖写得这么美了,真的是无法超越。

苏东坡是个诗人,他又是个厨师,在做菜中推陈出新。刚才还说到,他是个水利专家。他到广州的时候,把竹子给接起来当水管,水里有泥沙容易堵,而且竹子和竹子之间会漏水,他就创造性地用了一种小管子粘结起来。他很会动脑筋想办法,他能做的太多了!他还善于发现美。他敲门门童不开门,就坐在那儿想另外一种心境。所以他无论走到哪里,走到天涯海角,都能找到生活的乐趣。

就作品而言,他弟弟苏辙写的可能更多的是哲学方面的,苏东坡写的则是生动有趣的那种。我也姓苏,与东坡是本家,突发奇想,如果他活在我们现代,他会从事什么?那他会不会当个小说家?只是我感觉他的文章篇幅较短,你看我们现在的作家小说要写好长。那我想问一下陈谊博士,依你之见,如果苏东坡活在我们现代,他会去做什么?

陈谊:我觉得,如果东坡先生在今天,应该是一个生活美学的践行者。他在生活当中发现美学,践行美学。他要把他对于美的认知,融在任何一个生活的环节里。他能做什么?烧不好东坡肉的厨子不是好的作家,也不是好的水利工作者。他没有任何问题,他做什么都容易上手,做什么都会把它做到最好。因为这就是他的生活。他就是践行生活美。所以苏东坡的各种行为都对生活美学有重大的贡献。

书友:我是第一次来参加文澜读书岛的阅读分享会。我对苏东坡有一点点不同的看法,就是苏东坡在政治上的确不如王安石。这是我个人的见解。因为我觉得,在宋朝如果真的推行王安石新政的话,北宋可以再延缓的。所以说皇帝贬他也是有一定道理的。我觉得,苏东坡他是一个天才儿童。他的所想所写并不是我们一般人书读得多努力就能达得到的境界,就像梵高的画一样。并不是说我素描画得好画得多,就能有梵高画出来的向日葵的那种生命力。苏东坡他就是这样一个天才。但他又是一个儿童,因为他在政治上是不成熟的,他远远没有他弟弟政治上的成熟。所以说他其实是不适合仕途的。比如说我们现在,如果你是个公务员,你的说话,你的行为,就必须要受道德或者党纪党章的约束。你不能随心所欲。而苏东坡他就是很喜欢随心所欲的。我就这么一点点看法。谢谢大家!

书友:我们互动最有意义了,因为从互动中我听到了很多不一样的观点。从苏东坡这种潇洒的性格里面,我学到了不少。以前我只知道苏东坡文学上的造诣,现在从这本书中了解到了他的从政经历。

我从这本书里面感受很深的有两点,第一点是讲到他练瑜伽,这个让我非常惊讶。瑜伽对我来说,是近几年才在中国流行起来的一个术语。可是早在北宋,居然就有这么一个名人已经开始在练瑜伽了,加上禅坐和冥想。如书里面描述的,那时他自知脾气有些火爆,情绪不易控制。接触到瑜伽,觉得对身体很有帮助,又听说瑜伽冥想是可以用来调节情绪的,因为那时候被贬黄州,心中难免生气,所以他去练习了瑜伽。我想,陈博士还有我们大伙儿可以一起来聊一下,关于他结合儒家道家佛学的创作,以及他怎么会把印度的瑜伽也融入到这个体系里面去练习。

第二点就是他为什么那么潇洒?他写的《论苦与乐》一文中说,他不是刻意去追求一些东西,如果刻意去追求名利,求取功名,对人来说是一个痛苦的过程。所以,我想他能这么释然地以玩的心态去对待任何事物,其实就是在于他“无求”的人生哲学。他完全是放松的状态去玩字画,玩诗词,玩文学,是有感而发,是非常感性的。另外,还让我感觉到很震惊的一点是,宋画的写意画他是鼻祖。这是我第一次从这本书里才知道的。据我所知,宋画是注重写实的,到了元明清以后才逐步倾向于写意,但没想到苏东坡在宋代已经开创了写意画这一波操作,是作为后世中国画的一种风格来传承的。

所以,我看到的是一个多变的苏东坡。在我们现在来说,是一个跨界、非常厉害的牛人,斜杠青年,让我非常钦佩。我个人也是比较喜欢各种各样的玩,对我来说苏东坡可能是我一个偶像派的人物。

陈谊:这位书友的分享非常到位,是东坡的小迷妹,也难怪对自己的偶像有这么多比较对点的认知。

苏东坡对万物都有一种好奇心,都强烈地想要了解它,学会它,掌握并且运用它。他就是这样一个生活美学的践行者。瑜伽其实是一个我不太熟悉的领域,但是从他对于生活的态度上,我觉得可以给大家一个思考的方向。

他从来秉承一个积极的态度,不管在什么环境下。我们往往认为,积极是于逆境而言的,比如说不颓废,不失落,不消极。但是,在正常环境下的积极,就是怎样更好地更正确地发挥和使用顺境,才更有意义。

他初练瑜伽,应该是他身体有所不适的时候,得到他弟弟子由(苏辙)的建议,学了一些气功来调节身体。按照东方的智慧来说,他应该是一个禅者。他的诗有机锋,“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这基本上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禅宗的画图了。那已经不是我们讲的纯粹用艺术的意象来体现的一个时代。其他的还有很多,像与张怀民步于中庭,“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这种情境,从某种意义上讲就是禅的环境。身处这样的生存环境,他就有了接触并练习瑜伽的契机,这也是苏东坡的一个状态:热爱生活,用美去感受生活。

其实这个瑜伽在英国还是比较早的。我记得20年代到30年代中国就出版过翻译英国瑜伽的著作,至少有5部。为什么林语堂先生会关注这个点?是因为当时英国关于瑜伽的著作及翻译,在上海、南京等地有所流行。因为我在图书馆工作,编目时看到这5种民国时期的翻译著作时也大吃一惊,就像你说的一样,前两年才流行的东西,为什么上世纪一二十年代就已经被翻译进来了?也就是说,林语堂先生写这个的时候,他结合进当时流行的东西,去关照东坡的生活。

书友:我想补充一下东坡的美食。就像陈博士说的,苏东坡对我们杭州那么重要,我们那么亲切的称他为前市长,是因为他不仅留下了苏堤,还留下了许多关于我们杭州的诗词,这才是很关键很重要的。同样,苏东坡做了东坡肉、东坡肘子这些名菜,还写了很多关于美食的诗词。他在黄州的时候写了《猪肉颂》,“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不仅仅是一首对于猪肉的赞美诗,还教会你做猪肉的基本方法——净锅洗肉、微火煨炖。他在写给弟弟子由的《次韵子由种菜久旱不生》这首诗里说,“时绕麦田求野荠,强为僧舍煮山羹”。其实这里就是把野菜跟米一起煮成了一锅糊糊,然后他就把它命名为“东坡羹”。他在黄州还做了并写了东坡酥、东坡饼、东坡豆腐。当时黄豆是给马吃的马料,很不值钱。他把不值钱的东西做成了东坡豆腐,成为了黄州的一个特产。他的《初到黄州》诗里写道,“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就是写做鱼,烧笋,所以又有了东坡红烧鱼。挺好玩的,就跟大家分享这些。

书友:我看过林语堂的《京华烟云》,然后我看《苏东坡传》的第一感觉就觉得很像。它里面的人物设置很像《京华烟云》。写苏东坡的爷爷是一个有道家思想的人,就好像林语堂的小说里那些他喜欢的主人公,都是这种性格的。然后喜欢游历,他会在他们父子三人游历中把游记写得很详细。

我也部分同意前面一位书友说的。我觉得人的性格往往是,年轻的时候会个性较强,而年纪大了以后,会觉得其实性格是双刃剑。我们喜欢说,这个人很有趣,但其实很多有趣的人他是不能成事的。反过来,那些可以很认真负责地把一件事情做完的人,他可能就会少了一点闲情逸致去体会人间清欢之味。所以,随着年纪渐长,会觉得越来越宽容,无人可责备。

我还有一个小问题,刚听老师说这本书是翻译版的,其实我一开始都没有留意到,我刚才在下面百度了写苏东坡“永远青春活泼”那句话。他的英文原版是Forever young,就是永远年轻之意。我想跟两位老师以及各位书友探讨一下,这句话如果你们来翻译的话,怎么表达可以更加确切一点?或者林语堂在写这句话的时候,他其实想表达一个什么意思?

陈谊:Forever young,我觉得应该是永远有活力。其实应该是永远充满好奇心。不管什么状态,什么年龄,什么处境,他永远保持的是一种对周围环境的好奇,求知欲特别强。还有一个真我本我乃至于带点孩子气的那种感觉。他也不问好坏,就直接去拥抱,然后他得到的是痛苦是快乐,也都是他一个真切的感受。

究竟怎么样翻译这些文字,尤其是翻译文学有一个问题,如果我们直译的话,很容易把两边的文化给排除掉了,如果意译,就需要深入了解创作者他要表达的东西。林纾的翻译,是先直译,再来翻译整饬成符合桐城派文法的汉语。但是,我们反而认为林纾的翻译最优秀。这就是我们中国人对翻译文学的一个看法。

我们认为,一个翻译文学的作品比较好,比较能够得作者之本意,应该是能够分别出两边的文化状态。这其实是一个很高的要求。像傅雷翻译法国文学,萧乾翻译英国文学,还有钱钟书夫妇翻译英文著作,他们都是翻译的名家,大众普遍认可的。有的人在西方呆了很长时间,但他不懂中国的表达。中国成语的翻译,还有美好的诗词,像“莫听穿林打叶声”这样的句子,怎么去翻译成英语也有一定的难度。它们从属两个不同的语言体系。所以在有些表达上只可意会,不可言传。

书友:在看了这本书之后,我觉得对我们坡哥他整个人格的构成以及他各方面的文化,有了一定深度的了解。但就我个人而言,小伙伴都知道,我平时比较喜欢做吃的,找吃的,找各种好吃的,所以我的生活也是比较开心的。坡哥也是这样。他被贬黄州的时候,得到的那一块城东的坡地其实是很贫瘠的。刚才说他是水利工程师,文学家,其实他还是个农民。因为他把很贫瘠的一块土地开垦出来,种上了大麦,还丰收了,我觉得非常了不起。他就是在很欢乐的状态当中去生活去体验,去克服各方面的困难。然后这大麦主食不太好吃,他的夫人就放了红豆,变成了新式二红米,从而改良了主食的口味。苏东坡还很能苦中作乐,比如他会大半夜地跑到城外去点上篝火烤串。有人说,他是撸串的祖师爷。我在这儿想总结的,就是在美食当中真的能够获取很多的乐趣。所以,想要提高生活的幸福感的话,你觉得生活比较苦逼或者压力比较大的话,你一定要会去找吃的,会去做吃的,去发现生活当中点点滴滴的美食。

劳月: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文澜读书岛的下一次活动是叶文玲的《此生只为守敦煌:常书鸿传》阅读分享会,1月16日下午在浙江图书馆集体视听室进行。我们荣幸地请到了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张涌泉和浙江大学历史系主任刘进宝教授来为我们作分享。他们两位都是中国目前敦煌学研究的学科带头人,对敦煌学有很深造诣。他们会通过《此生只为守敦煌:常书鸿传》,为我们普及敦煌学的基本知识,同时为我们讲述浙江与敦煌的千丝万缕的关系。欢迎大家尽快阅读《常书鸿传》,积极参加下一期分享活动。特别说明,下次活动不需要报名,直接到浙江图书馆集体视听室即可。

(0)

相关推荐

  • 陈志平|苏轼的文学书写

    苏轼的文学书写 文|陈志平 书法艺术必赖文辞而后成.与其认为中国书法是汉字的书写艺术,毋宁说是文学作品的书写艺术.当然这里的文学乃取其广义而言.广义的文学,在古代包括一切艺术性或非艺术性的文章典籍,它 ...

  • 我叫苏东坡

    我叫苏轼,四川人 我的笔名是东坡居士 所以大家都叫我苏东坡 我喜欢喝酒 虽然酒量不是很大 喝酒也没有李白他们名气大 不过我可是自己酿酒喝的哦 我拿手的是酿造蜂蜜酒和桂花酒 还写过一本<东坡酒经& ...

  • 西湖秀色甲天下

    世界上美丽的东西很多,衡量美丽的标准也很多.杭州西湖是美丽的.她的美是一种女性的美,一种柔情似水的美.这种美到了宋代大诗人苏东坡的笔下,竟然被表达的淋漓尽致,原来西湖一泓秀水掩映的是西施姑娘的芳容. ...

  • 好书推荐——《苏东坡传》

    好书推荐--<苏东坡传> 暑假的第二本书,读了林语堂先生的<苏东坡传>.在读这本传记之前,苏东坡也是我很喜爱的古代诗人.这种喜爱不仅是源于他那优美无比的诗句,更多的是他流露出的 ...

  • 与其闲坐,不如.......

    在这万民齐居家的日子里 索性掀起一场读书热潮吧 读一本好书 如食甘味 如沐阳光 如饮甘泉 如盛夏之得与凉风 一本好书 不可不重读也 "读书百遍,其意才会显现" 第一遍读一本书 如同 ...

  • 读书岛第77期活动纪要:劳动节里的阅读分享

    文澜读书岛2021年第7期 (总第77期)活动纪要 (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分享嘉宾:工人作家 邹元辉 分享时间:2021年5月1日(周六)下午 分享地点:镇海培菊图书馆 镇海图书馆云直播 录 ...

  • 读书岛第75期活动纪要:如果我们生活在宋朝

    文澜读书岛2021年第5期 (总第75期)活动纪要 (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分享嘉宾:历史文化作家 陈华胜 分享时间:2021年4月10日(周六)下午14:00 分享地点:南宋书房.文澜读书岛 ...

  • 读书岛第78期活动纪要:重新认识工人和诗歌

    文澜读书岛2021年第8期 (总第78期)活动纪要 (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分享嘉宾:阅读推广人 劳月 工人诗人 刘景洋 分享时间:2021年5月15日(周六)下午 分享地点:杭州市职工文化中 ...

  • 读书岛第76期活动纪要:从书里走进宋朝

    文澜读书岛2021年第6期 (总第76期)活动纪要 分享嘉宾:南宋史研究中心研究员  姜青青 分享时间:2021年4月24日(周六)下午14:00 分享地点:浙江图书馆2059室 录音整理:郑轩 文字 ...

  • 读书岛第74期活动纪要:自然就在你的脚下

    文澜读书岛2021年第4期 (总第74期)活动纪要 (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分享嘉宾:浙江理工大学教师 杨小峰 分享时间:2021年3月20日(周六)下午14:00 分享地点:浙江图书馆集体视 ...

  • 读书岛第73期活动纪要:植物学是一门令人愉悦的学问

    文澜读书岛2021年第3期 (总第73期)活动纪要 (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分享嘉宾:自然爱好者 林捷  圆蜗牛艺花园创始人 圆蜗牛 分享时间:2021年3月6日(周六)下午14:00 分享地 ...

  • 读书岛第83期活动纪要:在新昌认识梁柏台

    迎建党百年 <人民司法开拓者梁柏台传> 走读分享会 文澜读书岛2021年第13期 (总第83期)活动纪要 (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分享嘉宾:党史专家 陈煜忠 分享时间:2021年7 ...

  • 读书岛第84期活动纪要:追忆先生之风

    文澜读书岛2021年第14期 (总第84期)活动纪要 (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嘉宾:汤洵.唯敏.徐涛.张海龙   分享时间:2021年7月10日下午 分享地点:浙江图书馆二楼报告厅 录音整理: ...

  • 读书岛第72期活动纪要:敦煌和它的守护人们

    文澜读书岛2021年第2期 (总第72期)活动纪要 (根据录音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分享嘉宾:浙江大学文科资深教授 张涌泉           浙江大学历史系主任.教授刘进宝 分享时间:2021年1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