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说王朗“被骂”
《三国演义》中展现诸葛亮口才的地方主要有两处:一处是第四十三回“诸葛亮舌战群儒”,把张昭、虞翻、步骘、薛综等人通通奚落了一番;另外一处是第九十三回“武乡侯骂死王朗”,罗贯中先生王朗本想“只用一席话,管教诸葛亮拱手而降”,未曾想却让诸葛亮一番说辞直说得“王朗听罢,气满胸膛,大叫一声,撞死于马下。”《三国演义》是出了名的“七实三虚”,这一回书中的“武乡侯骂死王朗”当然又是罗贯中先生的艺术创作。
王朗在三国时期的名气很大,也是曹魏的重臣。王朗早年时就以才华横溢、知识渊博著称,曾被徐州牧陶谦推荐为会稽太守。可这时正赶上“孙策渡江略地。郎功曹虞翻以为力不能拒,不如避之。朗自以身为汉吏,宜保城邑,遂举兵与策战,败绩,浮海至东治。策又追击,大破之。朗乃诣策。策以儒雅,诘让而不害。”(《三国志·魏书·王朗传》)
王朗遇到了如狼似虎的孙策自然无法抵挡,好在是孙策高抬贵手,放过了王朗。王朗虽然在江东混不下去了,可曹家人对其却不薄,从曹操时的谏议大夫直至最后曹睿时的司徒位居三公,位高权重还这不是一般人。让一个这样的对手死在诸葛亮的手上,符合罗贯中“尊刘贬曹”的作品倾向,也对应了名将手下从来不斩无名小卒的传统写法。
王朗虽未曾到两军阵前凭借口舌让诸葛亮“拱手来降”,在历史上却真正地为说服诸葛亮等蜀臣而绞尽脑汁,只不过用的是纸笔罢了。王朗和蜀汉大臣许靖是旧交,蜀汉政权建立后,王朗曾经多次写信规劝许靖等蜀汉大臣投降曹魏,“咸与靖书,申陈旧好,情义款至”(《三国志·蜀书·许靖传》)。另外,在建兴元年(公元223年),曹魏方面的华歆、王朗、陈群分别致信诸葛亮,“陈天命人事,欲使举国称藩。”诸葛亮为此也曾作文对王朗之流的言论进行驳斥和反击。不知道这一次的笔墨之争是否为罗贯中先生所注意并以此推演出“武乡侯骂死王朗”这一情节。
王朗有名,王朗的儿子王肃在历史上也大大地有名。王朗王司徒熟读经书,儿子王肃也是家传了得。王肃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借鉴《礼记》、《左传》、《国语》等,编撰《孔子家语》等以宣扬道德价值,其精神理念一度纳入官学,其所注经学在魏晋时期被称作"王学"。当然,王肃自己为经做注的同时,有时一时兴起自己托名孔安国伪造了《孔丛子》等书,流传千多年,直到近世才被揭穿。如此看来,诸葛武侯倒是该骂骂王肃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