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得名于赤峰?
近日 ,了然斋主在查阅资料时偶然发现了一种说法,说是在上个世纪,考古专家在发掘辽上京遗址时,发现了大量的西瓜子堆积层。因此,有人认为,赤峰是最早培植西瓜的地方……这是真的吗?
Spring
春天
农业发达
这份资料显示,1959年,在对辽上京遗址进行发掘时,曾出土过大量的西瓜子堆积层,证明了西瓜已经成为当时契丹人食用的主要瓜果。因此,有人认为,赤峰地区是最早培植西瓜的地方。实际上,在这个“西瓜说”之前,还有一种说法,说是北京著名的风味小吃蜜饯果脯也是出自赤峰地区。如此说来,在大辽契丹时期,赤峰地区的农业可是相当发达了!
在西拉沐沦河(潢水)和老哈河(土河)的沉积与滋润之下,自古以来,现在的赤峰地区就是一个土质肥沃、宜农宜牧的地区。到了大辽契丹统治时期,为了巩固和充实国家,对中原汉人和渤海人采取了相对审慎的态度,合理安置。在不改变原有生活和生产方式的前提下,基本按照其原有的属籍以州县的形式分配编制,重建或新建城郭村邑。比如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就曾把他南攻燕云地区所获的人口,分散安置在西拉沐沦河以北,而把攻破扶余后所得人口迁到临潢府(今林东镇)以西的定县、霸县,与当地的汉人杂居,并分配给他们土地进行农业耕种。此外,契丹贵族和大臣们也会利用他们通过战争得到的人口去营造他们自己的斡鲁朵(宫殿)或头下军州等。这些城镇的兴起,使得农业迅速发展,耕种范围从长城一线一直向北延伸到胪朐儿河(克鲁伦河),与畜牧业并驾齐驱,成为这个北方帝国的两大经济支柱。
据《辽史·食货志》记载,在大辽契丹建国之初,农业已经非常的发达了,粮食充足,甚至可以接济发生饥荒的邻国。直到现在,在赤峰地区的林西、敖汉等地的高山上,还能看到辽人从事农业生产留下的“地影”。甚至可以这样认为,在大辽契丹的某些地区,垦田的面积比现在还要广泛。在辽中京一带,本来就是善于耕种的奚人的地盘,后来又迁来了大量的汉人,农业生产更加的发达。在辽东京辽阳府所属各州县,在十世纪中叶时的编户已达数十万,耕地千余里,与燕云十六州不相上下。而在大辽契丹北部的克鲁伦河流域,由于是大辽契丹的西北边疆而成为军垦屯田的地方。
大辽契丹的农作物,除了传统的穄(糜子)和东穑(稗子)而外,又增加了谷、黍、高粱、荞麦等新品种。后来,在北方和辽东地区还培育出了白谷、黑谷等新品种,而荞麦是辽人的主食。以赤峰为中心的辽地还种植过一些经济作物,有桑、柘、蚕豆、芝麻等。他们的蚕桑业也很发达,锦州、贝州、白川州(现朝阳市)等地号为大辽契丹的绫锦州,所出丝织品可以出口到北宋各地,有的甚至成为国礼。
这其中,就有“西瓜”!
园艺出色
契丹建国后,随着中原和西域文化的进入,在与周边民族的交往中,契丹人逐渐学会了种植蔬菜和水果的技术,园艺技术发展起来。考古工作者在蒙古国克鲁伦河畔的巴赫雷姆地区发现了契丹人储存蔬菜的地窖,以及水渠和菜田的遗迹。在敖汉旗发现的一幅辽代壁画中,绘有西瓜、梨、杏、桃子、枣子等果品,在巴林左旗辽上京遗址还发掘出西瓜和甜瓜的子实等。
契丹人种植的蔬菜有豆角、黄瓜、大蒜、葱和韭菜、菘(白菜)、萝卜、梢瓜、倭瓜、蔓青、铁脚菜等,多是从西域经草原丝绸之路引种而来。在《契丹国志》中就记载有宋朝使臣在辽上京一带看到从西域引种的回鹘豆的生长情况,说它的植株高两尺左右,茎干挺拔,一棵回鹘豆上能结六到七个角,结出的豆荚长两寸,内有两粒豆,颜色发黄,但是味甘如栗子。从这些资料不难发现,所谓的“回鹘豆”就是现在的豆角。现在的黄瓜被契丹人称为“长瓜”,在当时种植也相当普遍。契丹人不但食用应季黄瓜,还将黄瓜用盐腌渍,做成类似于现在的“酸黄瓜”或“咸黄瓜”,四季皆可食用,甚至被端上国宴的餐桌,出现在皇帝的头鹅宴上。大蒜在大辽契丹时也被广泛引种,逐渐成为主要的调味品。契丹人的食物中有大量肉类,加上些韭菜和大蒜,既可口又健康。契丹人食用的山野菜也有很多,如铁脚菜、山韭菜、蕨菜、蘑菇等。铁脚菜,现俗称“野鸡翅”,契丹人采择晒干后食用,以此原料制作的“铁脚汤”,令宋人赞不绝口。据说,当年沈括等宋使吃了契丹御厨做的这种菜,竟食欲大开,眉飞色舞。
契丹人还会将新鲜野果用蜜汁浸渍以后,再取出风干。这种做法既保留了水果的原味,又便于保存和携带,源于草原游牧民族制作肉脯和肉干的技术,即现在的蜜饯果脯。契丹与北宋交往中,契丹皇帝总会把蜜饯果脯作为珍贵礼品,其中有蜜渍山果、蜜晒山果、柿子、梨、黑李子、面枣、板栗等,非常丰富。今天的北京,曾是大辽契丹帝国的“五京”之南京析津府辖地。契丹皇帝和后妃经常从现在的赤峰地区去此小住,蜜饯果脯也被带了过去,并且扎了根,成为现在北京的一大特产。现如今,北京的蜜饯果脯已经达到数十种,但它们的最初源头就是契丹的野果蜜饯,说它源自于赤峰,并不为过吧。
在宋朝使者庞元善遗留下的史料中还记录有这样一件趣事:有一次,他奉命出使到大辽契丹国。在一个叫松子岭的地方,辽人按照惯例招待庞善元以酒食。当时正是寒冬腊月,侍者端上一盘上京压沙梨,冰冻无法食。接待官取来一冷水,把冻梨放入水中。过了一会儿,冻梨的外皮结了一层冰,把这层冰敲掉后,梨已融化,可以食用了。宴席上,还上了冰柑桔等果品,都是采用这个方法解冻,味道鲜美。
西瓜起源
一般认为,蔬菜大棚的产生也就是近几十年的事情。但你也许不知道,现在的蔬菜大棚保温形式最早可追溯到大辽契丹的“牛粪覆棚”法。这种办法,在当时主要是用于种植西瓜。
大辽契丹为了发展水果产业,由皇帝下诏,令各州县广种果树,逐渐形成了许多果园、果圃。当时,还有专供皇家享用的果园。正是由于政府十分重视,果农们还发明了在高寒地区让果树安全越冬的好办法。每到农历八月,果农们会就把果树压倒,用数尺厚的黄土封上,等到来年春季时再开封。但仍要在果树根部培厚厚的土,否则也会被冻死。
当时,契丹人种植的水果主要有葡萄、桃、杏、李、 梨、栗子、柿子等。其中,西瓜是契丹地区的特产。“西瓜”一词始最早见于五代胡峤所著《陷虏记》,曰:“自上京(现赤峰市林东镇)东去四十里,至真珠寨,始食菜。明日东行……遂入平川,多草木,始食西瓜。云契丹破回纥得此种,以牛粪覆棚而种,大如中国冬瓜而味甘。”因此,杨慎在《丹铅总录》引胡峤《陷虏记》时,称“峤于回纥得瓜种”,进而得出“西瓜由峤入中国”的结论。其后,李时珍称“峤征回纥,得此种归,名曰西瓜,则西瓜自五代时始入中国”。清赵翼《陔余丛考》有“西瓜始于五代”的条白,清人作为定论,通行此说。直至今天,“五代说”仍作为西瓜传入中国内陆之一说。其实,胡峤和西瓜的故事在《陷虏记》里说得很清楚,即“契丹破回纥得此种”,而胡峤在亡归中原时并未将瓜种携归。故胡峤只是在幽州去契丹的途中,在上京真珠寨以东处“始食”了西瓜,仅此而已。当然,将塞外“牛粪覆棚而种”的方法介绍到中原来,这是胡峤的功劳。
西瓜的栽培历史至少有三千年了,最早可追溯到古非洲和古埃及,在中亚地区的锡尔河和阿姆河流域。那时,这些地方的人们管西瓜叫“阿吾丝”,是那里的主要水果。唐代初期,生活在葱岭东西的回鹘人将阿吾丝引种到新疆地区。由于它适应于在干旱、日照时间较长的环境下生长,中国内陆一直没有引种栽培。在契丹建国之前,内蒙古东部地区乃至中原地区也没有栽培西瓜的历史。
据说,辽太祖耶律阿保机为了打通和西域的交通线,在公元924年,即辽天赞三年的六、十月间曾两次亲征,占领了河西走廊以东的全部地区,迫使分布在那里的地方割据政权俯首称臣。耶律阿保机率军来到新疆南部的沙漠绿洲地带时,由于炎热干旱以及水源奇缺,经常阻碍军事行动的正常进行。于是,那里盛产的阿吾丝就成为沙漠行军中消暑解渴的必备品。可以说,阿吾丝为辽军征战胜利立下了汗马功劳。正是鉴于此,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对阿吾丝大加赞赏,并把它的种子和栽培的技术带回辽地,责令推广。但由于两地气候相差悬殊,契丹的农艺师们根据阿吾丝的习性,经过长期培植试验,终于摸索出一套适应寒冷地区种植阿吾丝的技术,即“牛粪覆棚”技术。自此以后,阿吾丝正式在松漠大地上广泛种植,并因其是西域传入的瓜而得名为“西瓜”。
牛粪覆棚
大辽契丹的“牛粪覆棚”在很多的史籍中均有记载,比如北宋欧阳修在编纂《新五代史》时,不但记录了这种技术,还详细地描述了西瓜的形状,如中原的冬瓜,味道甜美可口。“牛粪覆棚”的具体程序是:为了保持地温,西瓜下种后,在地上铺一层牛粪,利用牛粪发酵时产生的热量增加地温,并促进种子迅速发芽生长。为了防止倒春寒的灾害,还要在畦田上搭盖草棚以抵御冰冻。秧苗在畦田内一直长到小满(约在每年农历四月)之后,北方地区的气温开始升高,气候慢慢稳定了,再将秧苗移栽到户外的大田里生长,从而保证西瓜能在夏季上市。这种技术解决了在北方寒冷春季种子发芽和幼苗成活的问题。金灭辽以后,承袭了这种生产方式,更将西瓜引种到寒冷的黑龙江地区。契丹时,辽东地区的西瓜尤其可口,品质最佳者称为“独子青”。据说,契丹人还掌握了西瓜的冬贮技术,能够保鲜数月。
公元947年夏,胡峤从辽中京出发向东游历,行至距离上京40里,有一个叫真珠寨的村子。他突然发现在驿道两边摆满了外形和冬瓜相似的东西,而且人们买了这种东西以后并不是拿到家中煮熟再吃,而是在摊前就地切开,吃其内瓤。胡峤出于好奇,也买了一个,切开,小心翼翼地咬了一口,一股清凉香甜之气顿时传遍全身,舒服极了。他开怀大吃,还向摊主询问了这瓜的名称、来历以及栽培技术。摊主见胡峤是一个外地来的汉人,便将西瓜的一些情况娓娓道来。
胡峤,生卒年月不详,字文峤,五代后晋时期华阳(今安徽绩溪华阳镇)人,为宋代胡舜陟高祖。胡峤为后晋同州郃阳县令,契丹会同十年(公元947年),作为宣武军节度使萧翰掌书记随入契丹。后萧翰被告发谋反见杀,胡峤无所依,虏居契丹七年(后晋天福十二年至广顺三年),于周广顺三年(953年)亡归中原。根据在契丹七年的见闻,胡峤写成记述契丹地理风俗的《陷虏记》数卷。胡峤在辽上京附近见到并品尝了西瓜,并在所著《陷虏记》中记载了西瓜的种植方法。后隐居不仕,著有《梁朝名画录》。
到了南宋时,有一个叫洪皓的中原人将西瓜的种子带回家乡试种,从而开创了西瓜在中原地区种植的先河,并且仍然按照契丹人的叫法,称其为西瓜。洪皓,是徽宗政和五年(公元1115)进士,曾任宁海主簿、秀州司录。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他深受宋高宗赵构的赏识和信任,临危受命,以礼部尚书的身份出使金国,希望求得宋金和平,迎回被掳的徽、钦二帝。但不想却被金人扣留长达15年之久,直到绍兴十三年(公元1143年),才得以回到南宋。回来时,他带回了金人种植的西瓜种子,最早种植于皇家特供菜园中。从此,江南有了西瓜。这事在洪皓撰写的遭扣期间见闻录《松漠纪闻》中有交代:“予携以归,今禁圃乡囿皆有”。从洪皓的记述中还可知,当时的西瓜形状、皮色与今天差别不大:“西瓜形如匾蒲而圆,色极青翠,经岁则变黄,其瓞类甜瓜,味甘脆,中有汁,尤冷。”南宋西瓜园,现在杏花营。自范成大吟《西瓜园》,开封西瓜自此而有大名。
拔出金佩刀,斫破苍玉瓶。
千点红樱桃,一团黄水晶。
下咽顿除烟火气,入齿便作冰雪声。
上面的这首诗就是南宋抗元英雄文天祥的《西瓜吟》,寥寥数语,活灵活现。而且,当他老人家在啃西瓜的时期,肯定知道这种鲜果的来历了。没准儿,在写完《西瓜吟》后,还会伸出食指,指指远方,再来上一句:“多乎哉,不多也!”那个远方,就是现在的赤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