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解读——李欣之《古从军行》
白日登山望烽火,黄昏饮马傍交河。
行人刁斗风沙暗,公主琵琶幽怨多。
野云万里无城郭,雨雪纷纷连大漠。
胡雁哀鸣夜夜飞,胡儿眼泪双双落。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
年年战骨埋荒外,空见蒲桃入汉家。
注:
交河:在今新疆吐鲁番,因河水分流绕城而得名。
刁斗:;古代军中巡夜打更用的铜制器皿,形状似锅,白天可作饮具。
解读:
这是李欣的代表作,在诸多唐诗选读版本中都入选过。诗歌题目采取乐府《从军行》旧题,事迹采用的是汉家旧事,但却并非一味拟古,因为作者所处的是开元、天宝年间,彼时的大唐王朝已经渐趋衰落,联系这一背景来看,这首诗有了借古讽今之意。
诗的前两句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塞外戍旅图,战士们登上了预报战事的烽火台,到了黄昏时分又在交河边上饮马休整。接下来的三、四句为全诗定下了悲凉幽怨的基调,在北风怒吼、狂沙肆虐的塞外夜晚,战士们枕戈待旦,营帐外响着一声一声报更的刁斗,不知从哪里弹奏的琵琶声,如泣如诉,此情此景,犹如垓下众将闻四面楚歌顿起彷徨。
五六句写出了塞外严酷的自然环境,军队在渺无人烟的塞外安营扎寨,举目四顾,无城廓可依,气候变幻无常,足见生存、辗转之艰难。七八句作者切入另外一个角度,写出了“胡儿”的切身感受,这是背面敷粉之法,战争带来的痛苦是由双方来承受的,少数民族的一方也不能幸免,胡地大雁夜夜哀鸣,胡儿更是饱受苦痛。汉军将士与胡儿在沙场上固然两军对垒,但在内心深处,他们其实是共通的。但既然双方都为战争所累,但谁又是战争真正的罪魁祸首呢?
“闻道玉门犹被遮,应将性命逐轻车。”这两句算是说得再明白不过了,这是用汉朝典故言当朝事,字里行间满是无奈,主要是玄宗皇帝不肯罢兵,战士只能追随将宫,不知能否再生还玉门关?
收尾两句,借汉武帝之事来说玄宗,长年累月的战争,双方都付出了极大的代价,胜利除了给皇家带来一点葡萄之类西域贡品以外,并无任何实质性意义,不值得大书特书,由此可见作者对战争的否定态度,甚至对玄宗皇帝不无讽喻之处。
这首诗与唐代很多边塞诗相比,缺少了此其他诗句中的英雄气概,更多是悲多于壮,真实地描写了战争双方共通的心理情感,具有强烈的反战思想,对被征讨的“胡儿”也给予了相当的同情,这是难能可贵之处。
李欣(690?—754?),河北赵县人,玄宗开元二十三登进士第,曾官新乡尉。李欣早年出入两京,结交贵游,希冀用世。后闭户10年,折节读书。因久不能调,愤而归隐,直至去世。隐居时学佛读经、求仙炼丹。生平见《唐才子传》。李欣为盛唐著名诗人,其边塞诗、人物素描诗、音乐诗、咏史怀古诗均有佳作。尤擅长七律、七古二体。《全唐诗》存诗3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