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述而篇第33章》孔子因何不以“圣与仁”自居?
7·33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
抑:转折连词,相当于“但是”、“可是”。为之:指努力去学习圣人与仁者。“为”,这里是“学”的意思。云尔已矣:句末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而已”。“云尔”之后又加“已矣”,是为了使语气舒缓而有韵味。唯:是。
孔子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果说到圣与仁,那我怎么敢当?但是,在学习圣与仁方面,我从不厌烦;在教诲他人向圣与仁学习时,从不疲倦,如此而已。”公西华说:“这正是我们所学不到的。”
圣,是古人对具有至高无上人格的人的称谓;仁,是孔子从诸多道德范畴中概括出的最高道德境界。孔子生前,已有人称他为圣。如,《论语·子罕》记载,有位太宰问子贡说:“夫子圣者与?何其多能也?”又如,《孟子·公孙丑上》记载了子贡和孔子的一段对话:“子贡问于孔子曰:'夫子圣矣乎?’孔子曰:'圣则吾不能;我学不厌,而教不倦也。’子贡曰:'学不厌,智也;教不倦,仁也。仁且智,夫子既圣矣。’”由此可见,孔子说“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是有来由的。
在上一章中,孔子还说过:“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这说明孔子不仅否认自己是生而知之,也不以圣人、仁者自居,他只说自己“为之不厌,诲人不倦”。这两句话与他曾经说过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是同一个意思,体现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奋进精神。“为之不厌”,才能“日日新,又日新”,使自己的精神境界不断充实和提升;“诲人不倦”,才能培育英才,承先启后,使薪火代代相传。孔子之所以能够“为之不厌,诲人不倦”,是因为他从不以圣与仁自居,谦虚而不自满。公西华所说“学不到的”,正是这种谦虚谨慎,真诚笃实,永不满足,永不停息的好学精神和教育热忱。
“为之不厌,诲人不倦”,也是每一个好学上进的后来人的座右铭。
附:
【原文】
7·33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①为之②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③。”公西华曰:“正唯④弟子不能学也。”
【注释】
①抑:转折连词,相当于“但是”、“可是”。②为之:指努力去学习圣人与仁者。“为”,这里是“学”的意思。③云尔已矣:句末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而已”。“云尔”之后又加“已矣”,是为了使语气舒缓而有韵味。④唯:是。
【译文】
孔子说:“如果说到圣与仁,那我怎么敢当?但是,在学习圣与仁方面,我从不厌烦;在教诲他人向圣与仁学习时,从不疲倦,如此而已。”公西华说:“这正是我们所学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