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8 唐诗解读——李白之 《秋下荆门》
霜落荆门江树空,布帆无恙挂秋风。
此行不为鲈鱼鲙,自爱名山入剡中。
注:
荆门:指荆州。门,以城门代指地名。
江树空:江边的树叶已经落尽。
布帆无恙:用顾恺之语。《晋书﹒顾恺之传》记载,殷仲堪镇荆州,参军顾恺之因假东还,借仲堪布帆。恺之与仲堪笺曰:“行人安稳,布帆无恙。”后以“布帆无恙”指行人安稳。
剡中:今浙江嵊州与新昌一带。
解读:
据敦煌残卷本记载,此诗诗题作“初下荆门”。据此可知这首诗应是在开元十三年,公元725年,诗人于秋季初下荆门时所作。荆门,在今天湖北宜都县西北的长江南岸,隔江与虎牙山相对峙,战国时为楚国西边门户,在诗人的心目中,船过荆门,就意味着真正告别巴山蜀水,诗人笔下那种对锦绣前途的憧憬,对外面世界新奇美好的想象,使得他很快放弃了对峨眉山月的依恋,带着一番雄心壮志去追求心中的美好理想。
首句点出时令为秋季,同时也引出荆门山“江树空”。荆门山原是树木森森,绿叶满山,如今秋来霜下,木叶零落,眼前一空,这个“空”字用得极好,形象地描绘出山明水净、天地肃清的景象,给人以寥廓高朗之势,而无萧瑟衰飒之气,呈现出朴实明净的自然面貌。
次句紧承上句的“江”字,一出荆门,一望无垠的平原上,江面显得开阔,行船借秋风之力疾驰而下,此用化用顾恺之典故,意在表明旅途平安,一帆风顺,也烘托出诗人愉悦舒畅的心情。
第三句化用张翰的典故,让人想到莼鲈之思的故事,而诗人此时正向长江中下游吴地的方向去,“不”表达了诗人的志向,张翰久处官场,心生倦怠,放下名利,回归乡野,而李白则不同,他一介布衣,出身乡野,正准备要在官场大干一番,张翰对家乡有多渴望,李白就对官场生活有多强烈。
末句则说明了诗人如何实现自己的理想,李白他想走一条不同于其他仕子的途径,他想通过游历、任侠、隐居名山,求仙学道,结交名流,树立声誉,以布衣之身而至卿相。一个“自”与“不为”相映成趣,为全诗增添些许色彩。
李白这一生不想走当时一般文人所走的科举道路而获取功名,而是要选择另一条极具浪漫色彩的道路,即游历、任侠、隐居名山、求仙学道、结交名流、树立声誉,以期一举而至卿相,所以他的“自爱名山入剡中”,在他标榜自己高人雅士的格调,是自己不同凡俗生活情趣的概括,不能理解过实,过实反而失去了诗作中所蕴含的情味,古人曾说过,“诗人之方,不足为实也。”意思就是诗作中具有凝练、概括、夸张、含蓄的特色,理解诗中语言不能就字而讲死,讲实,所谓“说诗者不以辞害志也”就是这个道理。
全诗虽只有四句,但是集写景、叙事、议论于一体,且各具形象,从不同角度,不同方式描述了年轻的诗人“仗剑去国”的热情,笔势灵活变幻,且自然浑成。且连用两典,可读来却无凝滞堆砌之感,诗人有暗用成语,有反用其意,信手拈来,表现了“不为古人束缚”的创新能力,以及“使之活”“使之新”驾驭史事的能力,达到推陈出新、活泼自然的境界。用沈德潜在其《说诗晬语》的话来讲:“实事贵用使之活,熟语贵用使之新,语如己出,无斧凿痕,斯不为古人束缚。”
美学家王朝闻先生在谈到这首诗时,曾认为,“李白对他尚未亲睹的剡中景色只字不提,只表白他对剡中景色的向往,这是诗人的老实处。调皮也有下流与高尚之别;李白这种老实处,似乎正是他的调皮处。这种避免了质实缺点所构成的空灵美,对读者来说是寓实于虚,在平淡中见神奇的艺术手法,是质朴而新奇的意境。它对读者想象活动提供了有规定性的诱导,避免了妨碍想象的自由选择的断语和干扰。”我没有老先生的水平,只能说这首诗实在是笔法灵法、清新自然,算得上运古入化,绝妙好辞。这种潇洒而无俗气、简逸而不拘的笔墨,也只有在盛唐时代的诗人作品中才能体现。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排行十二,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西北)人,其先隋末窜于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附近),李白即出生于此。中宗神龙元年,公元705年,随家迁居绵州昌隆县(四川江油)。陈寅恪先生曾认为李白其先为西域胡人,陇西李氏乃伪托。其出生地亦多异说,或谓生于条支(今阿富汗加兹尼),或谓生于焉耆碎叶(今新疆库尔勒与焉耆回族自治县),或谓武后神功年间迁蜀而生于蜀中者。曾官翰林供奉,故称“李翰林”。贺知章誉为“天上谪仙人”,后世称“李谪仙”。在蜀中度过青少年时代,开元十二年,公元724年,李白出川漫游,先后隐居安陆(今属湖北)和徂徕山(在今山东)。天宝元年,公元742年,李白奉诏入京,供奉翰林。因得罪权贵,三年后,即744年赐金还山。此后漫游梁宋、齐鲁,南游吴越,北上幽燕。天宝末期,安史乱起,李白应召入永王李璘幕府,后王室内讧,李璘兵败被杀,李白受累入狱,获释后又被定罪流放夜郞,肃宗乾元二年,公元759年三月于途中白帝城遇赦,返回江夏,重游洞庭、皖南。上元二年,公元761年闻李光弼出镇临淮,时已届暮年,仍欲从军,半道病还,次年卒于当涂(今安徽马鞍山)。代宗即位后,曾以左拾遗召,然李白已经去世。旧《唐书》有本传。李白一生以大鹏自喻,以“安社稷”“济苍生”为己任,欲以布衣取卿相,不愿从科举入仕,然始终未能得志。其作品散失甚多,今存近千首。《全唐诗》存诗25卷,《全唐诗外编》《全唐诗续拾》补诗36首、断句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