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单|这是一个没有爱欲的社会,一切事物成为被消费的对象
作者:LIT.CAVE工作室
校对:LIT.CAVE工作室
配图:online
在文学领域中,爱情与死亡是永恒的两大话题。爱情的高贵之处不仅在于它是人与人之间最为真挚的感情,更是对美与自由的追求。
在但丁笔下,爱情是集真善美于一身、引导他向往天堂的高贵情感,到了歌德,则成为年轻人寻找自我、解放灵魂的强烈动力。
这一期书单,我们以「爱情」为主题,给读者准备了一条在当代语境下,探索其本质的阅读路向。
[ 主荐 ]
当我们谈论爱情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当我们谈论时,我们在谈论什么》这本书近日再版,离上一个版本,已是十年。作者是被称为「简约主义」大师的雷蒙德·卡佛,他曾经一度受村上春树推崇,对中国作家也影响颇深。
李敬泽认为,过去中国作家一直受一种价值观影响——文学是要有希望的,人物必须在生活和命运中表达充分意义。
而卡佛让我们看到另一种写作的可能性,即,没有希望的人生,也应值得书写。这本书所写的,便是颓废、潦倒、软弱的爱情。
[ 新书 ]
爱妻
《爱妻》是最近出版的书,作者董启章是香港文坛数一数二的重量级作家,这部书讲述了一个文学幻想与科学幻想交融的故事。
主人公与爱妻异地恋,两人一直保持亲密交谈,相知相识。然而孤守在香港的他,身体却十分渴望作出「背叛」的行为。可以说,这是一场心灵与肉体的冲突。
自古,「柏拉图式恋爱」这一概念受争议不断,而男性又总被诟病为「下半身思考的动物」。对此,董启章作为国内文学创作形式上野心最强的作家之一,这次会否为读者带来惊喜?值得期待。
[ 小众经典 ]
伪装成独白的爱情
用独白表述爱情是最为取巧的一种书写方法,也是门槛最低的一种。这本书以四个当事人的独白讲述了两段失败的爱情。
独白作为一种形式,它似乎暗示着——讲述者的态度是真诚的。然而在马洛伊·山多尔笔下,这种形式成为一件躯壳,它掩饰着表述者内心的一切,在言语和思想的错位中,真正想要表现的,是这位精神骑士对于爱情的期盼和彻悟,以及从中追忆欧洲最后一代贵族的文化追求与品格坚守。
所以,这也可称为「伪装成爱情的怀旧」。
[ 讨论 ]
在爱情与欲望之间
阿兰·德·波顿之所以能走进大众视野,大概得益于他文章的强可读性——不是科学性文章,没有大堆例子和枯燥的学术用语,避免道德说教。他的哲学散文既毒辣又深刻,最为重要的,当然是观点上的前瞻性。
这本书无非是讨论「性的那些事儿」。作者认为,每当涉及性这个话题,我们很少有人觉得自己完全正常,也很少有人会认为自己的期望与实际相符。21世纪的今天,性爱,始终注定要在爱情与欲望、寻求刺激与信守承诺之间保持平衡。
所以,他给坦率地给出自己的洞见,这可以说,是一部给成年人的性启蒙书。
[ 深度 ]
爱欲之死
韩炳哲是德国新生代思想家,专注于对数字信息时代人类精神状况的分析批判,被誉为「德国哲学界的一颗新星」。
在这部薄薄的学术著作中,他认为,爱欲是一种否定自我、肯定他者的行为。而当今社会越来越像一个同质化的地狱,一切事物成了被消费的对象,从而摧毁了个体对爱欲的渴望。
如果没有了爱欲,人的自我反思能力也会随之死亡。
这本书当然不能为社会处理这一问题,哲学总是这样,也许它无法切实地解决什么,而在每次提出深刻问题的过程中,使人通过哲学看清某些存在或思维的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