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思维方式之知彼知己
先扯一句题外话,为什么是“知彼知己”而不是“知己知彼”呢?因为孙子的原话是“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所以最简单的判断一个人是否读过《孙子兵法》的办法就是问他最喜欢孙子的那句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的基本是没读过原文的,屡试不爽。
言归正传,《孙子兵法》在第三篇谋攻中讨论的是如何计划攻击,选择什么样的攻击方式, 那么怎样才能选择出一种合适的方式呢?谋攻篇有的时候我喜欢从后往前读,别有一番风味,这里不提倡,只是提供另一个角度去看谋攻篇。
在谋攻篇的结尾孙子说“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必殆。” 殆者,危也,不殆就是没有危险,必殆和不殆对应,就是都有危险,这里孙子没有说百战百胜,战争是一个机会的领域,不确定性极高且具有相对性,即使是知彼知己,也不能保证每战必胜。
只有充分的了解了敌我双方,才能更有针对性的计划攻击,那需要了解哪些方面呢:
其中 “知可以战与不可以战者胜”是能不能打的问题,这是“计”篇庙算得出的结果,这里不展开讨论了;“众寡之用”是孙子在谋攻篇里再往上一点说的“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孙子提出的用兵原则是以强击弱,孙子并不提倡以弱胜强。“上下同欲者胜”指的是上下一心;“以虞待不虞者胜”,指有无准备,有准备的是下一篇形篇所说的“修道而保法”(这里的“道”和“法”即为计篇所说五事中的道和法)。
最后一点 “将能而君不御着胜”是指国君对于有能力的将领不做过多的束缚,可以结合“不知军之不可以进,而谓之进;不知军之不可以退,而谓之退,是谓縻军”以及”不知三军之事,而同三军之政者,则军士惑矣。不知三军之权,而同三军之任,则军士疑矣。三军既惑且疑,则诸侯之难至矣,是谓乱军引胜”来看,这里的几个字略加解释;
(1)“縻”的原义是牛辔,这里可以引申为羁绊、束缚。“縻军”就是君主从后方牵制前方军队的行动;
(2)“事”为事务,“政”是参与、管理,“权”是随机应变,“任”是责任、职责。
所以君主不合理的干预和束缚就导致了“乱军引胜”。
对这五方面做一个总结,包含了:总体的国力因素评估、军心、兵力运用、双方的准备、将领的能力以及与领导者的信任关系等。那么对双方的了解到这个程度的时候,可以去拟定一个己方最小损失的攻击计划了。
先看孙子给出的结论:“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伐谋是以谋略取胜,伐交是以外交取胜,伐兵是野战,攻城就是攻打城池,这既是一个按照损失和消耗排列的顺序,也是一个战争不断变得更激烈的过程,所以孙子才认为最好的方式是 “上兵伐谋”,以谋略取胜,当然,伐谋和伐交往往一同使用,目的就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在开始的阶段就结束战争。战争是为了获得利益,不打就能够获胜自然是最好的。从 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孙子不仅主张慎战,反对久战,而更企图不战。
但这是比较理想化的情况,孙子大致是春秋末年的人,又是齐国人,或许对当年管仲辅佐齐桓公完成的“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的霸政还有一种仰慕和憧憬。
《孙子兵法》始计、作战、谋攻三篇形成一个战略通论 ,以计为起点,明辨厉害,计起到的作用就是求知,这里的知不是知道,是充分的了解,弄清楚的意思,能知始能谋,不仅要知彼还要知己,所以知为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