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处在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发育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变化,在学习、生活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以及自我意识等方面会出现各种的心理问题,尤其是在成长时期,如果心理不健康,会导致躯体疾病,甚至会发生偏离社会规则的事情。所以关心青少年的成长,早期发现青少年的心理问题,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和社会发展非常重要。
据《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披露,近年来,中国青少年心理疾病发病率逐年增加,过半数青少年有着不同程度的焦虑问题。在青少年阶段(12-18岁)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随年龄增长呈下降趋势,其中高中学生最低,初三学生次之。而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 17 岁以下儿童和青少年中,至少有3000 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每年接受精神心理疾病治疗的人群中,青少年约占四分之一。美国有重大抑郁问题的青少年比例与日俱增,民调机构皮尤研究中心前两年做过一个调查,发现2007年-2017年期间,在美国12岁到18岁的青少年当中,有过重大抑郁问题的青少年比例从8%增加到了13%,这意味着在十年中,有严重抑郁症的美国青少年增加了120万人。与此同时,5岁到11岁的美国儿童自杀数量增加了1倍。在2007年到2015年期间,美国的儿科急诊室接待的自杀案例,从58万例增加到了110万例,其中超过40%都是年龄小于11岁的儿童。不管是从中国还是美国的调查数据上来看,儿童青少年出现心理问题的例子已经屡见不鲜,2020年由于疫情的原因,有心理问题的青少年越来越多,甚至近在咫尺的小区在疫情期间都有跳楼自杀事件,今年虽然疫情缓解很多,但是后疫情时代孩子的心理问题依然突出而备受关注。
比如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压力、学习成绩,不愿意上学;家庭矛盾;网络成瘾;睡眠问题等,面对这些问题,我们统统都可以归咎到孩子的心理出现了问题,后疫情时代,对心理问题的重视,我们更要提上日程,而相关研究表明导致青少年心理问题高发的深层次原因有以下几点:比如孩子本身有注意力缺陷,人际交往障碍,适应能力和抗压能力差,情绪不稳定,自我管理能力有限等问题,导致孩子容易出现情绪问题。我们常常说,有什么样的父母就有什么样的孩子。有些家庭父母教育方式是大包大揽,溺爱保姆型教育方式。有些家庭是忽略型教育方式。有些家庭是充满矛盾冲突打骂的教育方式。有些父母期望值过高,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各个方面都是最好的,给孩子各种压力,引发孩子逃避心理和厌学情绪。有些父母把孩子托付给老人带,有些父母是周末家长,有些父母则是根据自己的情绪来管理孩子。比如:孩子从小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带大,入学后又回到父母身边,两代人或者父母双方教育方式的不一致,常会造成孩子缺乏安全感,无所适从,或者从中获益。
小学的教育方式和中学教育模式接轨上出现差异。小学回家没作业,中学作业写不完;小学快乐教育,中学应试教育。这种教育模式的差异,使得刚从疫情在家自学的孩子们回到学校之后,感到非常的不适应。很多适应障碍的孩子出现各种身体不适的躯体化症状,甚至学校恐惧,厌学,逃学,以各种身体不适到到医院反复就医,各种检查都做了,也发现不了异常的问题,其实常常是心理因素在作怪。青少年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还要学会处理人际交往关系和社会交往关系。让青少年情商和智商双赢。有研究发现青少年伙伴关系出现问题是抑郁症和网络成瘾的诱发因素。所以良好的伙伴关系对于青少年减少抑郁情绪,防止网络成瘾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有些学校强调学生安全,甚至课间十分钟不允许说话和下座位;甚至在吃饭的时候也不许说话,宿舍不许聊天,这种教育方式怎么能培养出一个人际关系良好的,高情商的青少年呢?所以学校教育理念,老师和家长都应该有一个学生心理健康的意识。学习和生活并举,及时发现孩子行为异常的苗头,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有些孩子注意力缺陷多动冲动行为,不是孩子淘气不听话,他们可能是有注意力缺陷和多动障碍,需要老师及时发现,告知家长,催促家长带孩子及时就医。有些孩子出现抽动症的表现,老师和家长还以为孩子淘气,扮鬼脸,对孩子进行训斥。加重孩子的心理压力。造成病情更加严重。老师和家长还认为孩子屡教不改。给孩子很大的打击,造成自卑情绪。有些孩子上学就出现头痛、肚子疼、心慌、难受等各种身体不适的症状,花了很多的钱,做了很多的检查,却不能发现原因,甚至有些家长不能接受自己的孩子会有心理问题的诊断。其实这些孩子可能是学校压力紧张造成的躯体化症状,需要找寻孩子恐惧担心的压力源,帮孩子解决问题。所以,在学校中普及心理知识,让老师和家长都能及时发现孩子的心理问题,是让孩子幸福成长的重要环节。给孩子一个健康的生活环境也包括健康的网络环境,所以网络健康是一个长期的坚持不懈的工作,而不是一阵风的过场。让孩子们学会合理使用网络,安全使用网络是为了下一代健康成长,为国家未来的重要环节。让孩子们学会自我管理,合理用网才是家长的最终目的,家长才能放心,放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