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经》脉法的具体内容

  方法即诊察的技法。从《内经》主要仍是遍诊法以及在诊寸口脉口时有时是与人迎对比,有时是与诊尺对比(诊足是诊尺之皮肤不是后世的尺脉),从寸口脉不分三关的情况看。

  《内经》脉法的具体内容,大致包括方法、部位、脉象、主病等几个部分,分述如下:

  一、方法

  方法即诊察的技法。从《内经》主要仍是遍诊法以及在诊寸口脉口时有时是与人迎对比,有时是与诊尺对比(诊足是诊尺之皮肤不是后世的尺脉),从寸口脉不分三关的情况看,《内经》是以一指诊脉而不是用三指诊脉的,关于诊脉的时间和条件,在《素问·脉要精微论》上说:“诊

  法常以平旦,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络脉诵匀,气血未乱,故乃可诊有过之脉。”常以平旦当按俞樾之说解释为“尚以平旦”(见《古书疑义举例》),意思是说以平旦最为理想。对于正常的脉象在《素问·平人气象论》中说:“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定息脉五动,闫以太息,命曰平人。~常以不病调病人,医不病,故为病人平息以调之为法。”实际正常人的脉是在四五息之间,《内经》以闫以太息之说解之,意谓如按息以调则几个四至之后会出现一个五至,并不是绝对每个医者隔数息就要有个太息(喘长气)的,此处不可以辞害义,当然四五至之间是正常的,快或慢就都是不正常的了。对于时间上的要求提出起码要诊到五十动,见于《灵枢·根结篇》:“持其脉口,数其至也。五十动而不代一者,五脏皆受气,四十动一代者,一脏元气,三十动一代者,二脏无气,二十动一代者,三脏无气,十动一代者,四脏无气,不满十动一代者,五脏无气,予以短期。”这虽然有些机械,但可以反映出古人诊脉在时间和至数上是有要求的。至于正常韵脉形在《内经》中亦有所反映,如《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切脉动静而视精明,察五色,观五脏有余不足,六腑强弱,形之盛衰,以此参伍,决死生之分。”这是说脉象要与人体的各方面相适应。又说:“万物之外,六台之内,天地之变,阴阳之应,彼春之暖,为夏之暑,彼秋之忿,为冬之怒,四变之动,脉与之上下。以春应中规、夏应中矩、秋应中衡、冬应中权。……阴阳有时,与脉为期,期而相失,知脉所分,分之有期,故知死时。做妙在脉,不可不察,察之有纪,从阴阳始,始之有经,从五行生,生之有度,四时为宜,补泻勿失,与天地如一,得一之“情,以知死生。是故声台五音,色合五行,脉舍阴阳。”这是、说脉象要与自然界外在环境相适应,当然关于季节脉在《内经》是一再强调并且重复出现的,可以见其重视的程度。以上,从体内体外两方而反映对正常脉的要求。至于正常脉应当是个什么形象的问题,这由于脉象要受体内外环统多方面的影响是不能做一种硬性规定韵,参照以上这些原则(当然还有其他如体质、气质,精神状态、生活等,经文不具引)再结合《素问·三部九候论》所说的原则:“察九候,独小者病,独大者病,独疾者病,独迟者病,独热者病,独寒者病,独陷下者病。”就可以取得《内经》对正常脉象的要求。对操作手法当然“持脉候至”以诊脉形脉象是最主要的,另外《内经》的“循“的方法主要是诊尺的,实际是皮诊的方法,有时亦用于诊动脉。再有《内经》对脉诊还有“弹法”,如《素问·离台真邪论》在提到经气的时候当然是说针刺时的有关“得气”、“气至”、“大气”如何等等的针感针疗问题,但由于《内经》又是以脉动为气的,所以这里亦有动脉跳动的问题在其中,而不是单纯用针法方面可以完全解释得了的。经文说:“夫邪之人于脉也,寒则凝泣,暑则气淖泽,虚邪因而人客,亦如经水之得风也。经文动脉,其至也亦时陇起,其行于脉中循循然,其至寸口中手也,时大时小,大则邪至,小则平,其行无常处,在阴与阳,不可为度,从而察之,三部九候,卒然逢之,早遏其路。”这很明确地讲出邪人于脉亦就是入于经,脉的跳动情况就是经中病邪的情况,在诊察和治疗中对此有时使用多种方法,如下文的:“帝日:不足者补之奈何?岐伯日:必先扪而循之,切而散之,推而按之,弹而怒之,抓而下之,通面取之,外引其门,以闭其神。”在这里扪、循、切、推、按、弹、抓等,既有作治疗的准备意义(治疗还是用针刺法),同时亦有诊察的意义。通过一系列具有动态性质的手法来了解脉的虚实,尤其是弹而怒之等是给血管以刺激来观察其反应,可惜这类方法后来失传,在诊脉时主要是呆板的诊其跳动,不如古人了。另外,在《灵枢·刺节真邪篇》中亦有:“用针者必先察其经络之虚实,切而循之,按而弹之,视其应动者,乃后取而下之。”等等亦是此法。关于弹法在《素问·三部九候论》上有一段不很完整的文字,但它可以证实在《内经》的诊脉法上确有弹法,而非单纯循为针疗时的一种取穴候气手法。经文说;“以左手足上、上去踝五寸按之,庶右手足当踝而弹之。”林亿等新校正说:“臣亿等按:《甲乙

  经》及全元起注本并云:以左手足上去踝五寸而按之,右手当踝而弹之。全元起注云:内踝之上,阴交之出,通于膀胱,系于肾,肾为命门,是以取之,以明吉凶。今文少一而字,多一庶字及足字。王注以手足皆取为解,殊为穿凿。当从全元起注旧本及《甲乙经》为正。”林亿等的校正是正确的。经文下云:“其应过五寸以上,蠕蠕然者不病;其应疾,中手浑浑然者病;中手徐徐然者病;其虚上不能至五寸,弹之不应者死。”这是仅存的弹法资料,很有进一步研究意义。再有推法亦是诊法中很重要的方法,《素问·脉要精微论》说:“推而外之,内而不外,有心腹疾也。推而内之,外面不内,身有热也。推而上之,上而不下,凝足清也。推而下之,下而不上,头项痛也。按之至骨,脉气少者,腰脊痛面身有痹也。”新校正云:《甲乙经》上而不下作下而不上,下而不上作上面不下。按当依《甲乙经》为正。推法后人以“举按推寻”的手法被继承保留了下来,并有一定的丰富和发展。

  二、部位

  《内经》诊脉所取部位有几种不同方法,它不但有位置上的不同,还有分布方法,取义上的区别,故尔一种方法不但有部位的含义亦代表一种诊脉方法。因此,结合部位有十二经诊法、三部九候诊法等等。分述如下:

  1、十二经诊法:即各取手足三阴三阳十二级脉中一处浮露或较为浮露的具有代表意义

  或便于诊察的动脉,以诊察动脉(脉气)的方法。其具体部位为:

  太渊:肺,寸口。

  阳溪:大肠,手合谷上。

  冲阳:胃,足跗。

  冲门:脾、腹下前股沟缝。

  阴郄:心,神门内。

  天窗:小肠,喉旁。

  委中:膀胱,腘宛。

  太溪:肾,踝里旁穴。

  劳宫:色络,掌心。

  和髎:三焦,耳与目之间。

  悬钟:胆,外廉踝之上。

  太冲:肝、足大趾上跗。

  2、三部九候诊法此法见《素问·三部九候论》,其具体部位为:

  上部天:两额之动脉,在额两旁足少阳经。

  上部地:两颊之动脉,鼻两旁近于巨髎阳明经。

  上部人:耳前之动脉,耳前陷者中手少阳经。

  中部天:手太阴、寸口。

  中部地:手阳明,合谷。

  中部人:手步阴,神门。

  下部天:足厥阴,毛际外羊矢下一寸半陷中,五里之分,卧而取之,女子取大衡在足大指本

  节后二寸陷中。

  下部地:是少阴,在足内踝骨上陷中,太溪。

  下部人:是太阴,在鱼廉上趋筋间,直五里下箕门之分,宽巩足单衣沉取乃得之,候胃气当取足跗之上冲阳之分。

  十二经诊法与三部九候诊法属于古之遍诊方法之范畴很明显,十二经诊法就是经脉诊察方法中检查十二正经“脉气”的方法,是诊察脉动的脉诊刚刚从诊经脉的早期方法中分化出来的形式,随之在新的要求下,亦即用脉诊概括以了解全身状态,而非单单为了了解十二经各经与各经之间的同题的要求下,需要走向执前驭繁。是宏观与微观,一般与特殊统一诊察的道路,因而第一步出现了三部九候的方法,这又是一个进步。但仍未出遍诊法的范围,其后人迎寸口诊法、尺寸诊法等出现了,才在诊察部位上得到较大的进步,而与后世脉法越来越接近。

  3、人迎寸口诊法即取阳明经之人迎脉与太阳经之气日脉两个部位的诊察方法,除诊其各自脉象变化外,两者的对比亦是根重要的。所谓“寸口主中、人迎主外”(《灵枢·禁服篇》)。以两者概括阴阳、表里、脏腑,这种诊法是寸口脉没有发展到复杂化以前的,以少数脉位诊察全身变化的方法之一。《素问·阴阳别论》:“三阳在头,三阴在手。”滑寿《素阀钞》认为三阳当作二阳,请结喉两旁人迎脉,以候阳明胃气,三阴谓气口,以候手太阴肺气。其实人迎代表阳经,气口代表阴经,不必凿然定将三阳改二阳。《内经》之意不过是以两者代表阴阳而已。

  4、尺寸诊法即诊寸a脉与廉尺肤相结合的诊察方法。其中寸口是诊脉动,尺部是尺肤的皮诊。这与后世寸关尺的诊尺脉是不同的。

  5、其他部位方法有尺诊、色脉尺诊、色脉诊等,其中的尺诊均为诊尺肤,脉为寸口脉,与色诊结合的如色脉尺诊、色脉诊等。可以看出脉法发展中仍未全脱色诊的过程,这些内容见于《素问》、《灵枢》之中。另外,《内经》有无寸口分三关的诊法,过去认为《素问.脉要精微论》中的“尺内两傍”云云-段就是寸口三关诊法,但对此后人不能不质疑。如日本人丹元简就坚决认为《内经》是没有寸口三关诊法的,廖平等人的意见亦然。我们试对《素问·脉要精微论》的经文进行分析考证,确实难以证明所论是寸口三关的诊法。经文说:“尺内两傍则季胁也。尺外以候肾,尺里以候腹中。附上左外以候肝,内以候鬲,右外以候胃,内以候脾。上附上右外以候肺,内以候胸中,左外以候心,内以候膻中。前以候前,后以候后。上竞上者,胸喉中事也,下竞下者,少腹腰股膝胫足中事也。”这段经文只提到尺,但我们知道《内经》的所谓尺是指诊尺肤而不是后人的诊尺脉,对于关和寸并没有提到,只有附上,上附上这些字样,亦是独在此处出现,说它们就是寸关脉在《内经》和他书中都是别无佐证的。而且如果认为《内经》提到过寸口三关脉法,那么这个问题就比较大了。这段经文能不能得到进一步的证实或否定呢?我们看《太素·卷十五》这段经文作:“尺内两傍则季胁也,尺外以候肾,尺里以候腹中。跗上以候胸中,前候前,后候后,跗上鬲上也,鬲下者腹中事也。”这与王冰本《素问》有很大的差异。实际这里所说的尺仍是尺肤诊,杨注说:“从关至尺泽,为尺也。”更重要的是跗上亦是诊肤。杨注说:“跗当为肤,古通用字,故为跗耳。当尺里以上皮肤,以候胸中之病。”附、跗、肤是相通假的。跗上云云是扩大了一些的尺肤诊法,结合《太素》经文及杨上善注.可以认为这段经文仍然是尺诊法而非寸口三关诊法。另外,如果以寸口三关诊法释这段经文,则它的孤立的存在而与全书观点方法不能协和一致的情况亦使人无法接受,因此我们认为在《内经》时代还是应当说是没有寸口三关诊法的。

  三、脉象

  《内经》一书所涉及的脉名脉形等甚多,有的是较明确的脉名,有的只不过是一句或一段形容脉形的文字,亦有因年代久远有其名而含义概念不可得解的。由于脉名多方法不一致,一脉数名或数脉一名,或不同脉有部分的概念含义交叉重复,一脉而有不同含义说解等等都所在有之。另外,《内经》有一部分脉为后人所不道,亦有与后世台义方法不同等等不一而足,这是学术在形成与发展阶段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情况,无足深怪。但当我们在研究《内经》脉法时就要实事求是,尽可能还历史本来而目,将其内容诂训明了,条理分析清楚,从而不但可以看出

  《内经》的本来面目,《内经》对后世的影响问题亦可以进一步得到明确。

  脉象主要包括脉名与脉形两部分。《内经》所提出的脉名很多,但对其脉形的说解每多不详。这主要是由于脉名多是一望而知的性质,叉在初步形成脉法阶段“荜路蓝缕”未遑尽作界说、定义、形态上的描述等所致。如浮、沉,大、小,滑、涩、虚、实,缓、急等等,在概念上清楚明白,诊察时亦无庸作深曲之解释,古书质朴,其理然也。纵观《内经》全书,其于脉形作较具体-之描述者多为季节脉、真脏脉等,然而季节脉与真脏脉,亦为某些脉象之程度与性质上的变动,结合有关条件(如季节)之表现,所以由此亦可以了解到《内经》对某些脉象之描述。例如春脉之弦、秋脉之浮等等,其中不少说法被认为是“经典”性的,而引用遵循于历代脉学书籍和历史的各个阶段的脉法中。

  值得注意的是,《内经》重视季节脉、真脏脉,它们的含义和变化主要是受胃气的影响,胃气脉与真脏脉是一个事物的两而,如某脉(代表脏的主要脉象)如有胃气即非真脏脉,如为真脏脉即无胃气,在季节上亦以胃气之多少有无以反映正常、病脉与死脉。由于以上和其他某些原因,《内经》对脉象是看成程度上的差异而非以全或无的观点方法对待脉象的,因而不但对季节、脏脉等有程度上的分析,其他脉象亦是如此,故尔在说脉象时往往再附加条件,如一盛、二盛、三盛、四盛、四十动一代、三十动一代、二十动一代、十动一代、不满十动一代等等,这等于是对某些脉象做了量化的分级。又如《素问·三部九候论》所载有沉细悬绝及盛躁喘数等,实际上悬绝是形容沉细的程度亦即非常沉细之意,盛躁再加上喘数亦是加强大而数的脉的形容,都有表示脉象程度的意义。后世脉学书虽然说解有的很细致+但多是以全或无的态度去对待脉象,虽有部位上的斤斤计较,却少程度上的分析论列,这是《内经》脉法值得我们继承和在今后脉学研究中注意的一个很突出的问题。

  由于《内经》对脉象的使用还是遍诊法或说基本上是遍诊法,所以它对于各部脉象的对比是非常重视的,就如人迎寸口诊法、尺寸诊法等,从这种方法本身就说明了它是一种通过对比来诊病的方法,至于十二诊法、三部九候诊法等,亦有阴与阳、脏与腑、上与下等的对比意义。这些内容《内经》都是以“阴阳”将其“檗栝”起来,所以正如《素问·平人气象论》所说的:“脉从阴阳病易已,脉逆阴阳病难已。”这不但指季节脉与脏气的关系,实际是一切脉法的纲领。具体的对比反映在各种脉法中是不可胜数的,例如《内经》分经说脉之文甚多,其中当然有比较之意,不备举。即如《素问·脉要精微论》中说:“粗大者,阴不足,阳有余,为热中也。来疾去徐,上实下虚,为厥巅疾,来徐去疾,上虚下实,为恶风也,故中恶风者,阳气受也。有脉具沉细数者,少阴厥也,沉细致散者,寒热也。浮而散者为眴仆,诸浮不躁者,皆在阳,则为热,其有躁者在手;诸细而沉者,皆在阴,则为骨痛,其有静者在足。”虽然从各个方而论述脉的对比问题,其中亦包括了阴经阳经即各诊脉部位之间以对比的。又如:“三部九候皆相失者死,上下左右之脉,相应如参舂者病甚,上下左右相失不可数者死,中部之候虽独调,与余相失者死,中部之候相减者死。”“九候之相应也,上下若一,不得相失,一候后则病,二候后则病甚,三候后则病危。所谓后者,应不俱也:察其腑脏,以知死生之期。”等等见《素问·三部九候论》。“寸口主中,人迎主外,两者相应,俱往俱来,若引绳小大齐等。春夏人迎微大,秋冬寸口微大,如是者名曰平人,人迎大一倍于寸口,病在足少阳,……人迎_倍,病在足太阳,……人迎三部,病在足阳明。……;人迎四倍者,且大且数,名日外格,死不治……;寸口大于人迎一倍,病在足厥阴,寸口二倍,病在少阴,寸口三倍,瘸在太阴……寸口四倍,各日内关,内关者且大且数,死不治。”见《灵枢·禁服篇》:“终始者,经脉为纪。持其脉口人迎,以知阴阳有余不足,平与不平,天道毕矣。所谓平人者不病,不病者脉口人迎应四时也。上下相应,而俱往俱来也。”见《灵枢·终始篇》等等。总之,《内经》脉象之说既具有经典性,又具有自己的特点,既有被继承的一面,又有若干为后人所疏忽的东西。当然有些是有一部分原因的,例如后人不再用遍诊法,对于对比就不甚讲求了,仲景重视趺阳寸口的对比那亦是他的方法带有遍诊性质的关系,然而仲景对于寸口的阴脉阳脉和寸口关上尺中亦是有不少对比分析的,仲景以下的脉书于此就很少述及更谈不上发展了。

  大体上了解到《内经》脉法脉象的性质才便于具体论述有关脉象的内容。当然在各个脉象中《内经》亦是有不少特点和异于后世的问题的,那要到各脉或各类脉的叙述时再分析论证。

  1、典型的脉名:《内经》典型的脉名比较后世所述要多,综观《素间》、《灵枢》两书所翁有:浮、沉、大、小、滑、涩、细、疾、迟、代、钩、盛、躁、喘、数、弦、濡、软、弱、轻、虚、长、实,强、微、衰、急、散、毛、坚、营、石、搏、静、紧、结、动、短、缓、绝、横、瘦、徐、少、平、揣、鼓、革、促、劲、洪、瘸等。这些脉在《内经》中出现的次数或多或少不同,一般是没有脉形的说解的,可能是它的这个字已经基本上说明了脉形的缘故,但代远年湮某些相近似的脉究竟如何区分,如数、急、喘、疾、缓、徐、平、静、坚、劲等等就有一定困难(后人以至数分为六至为数,七疾八急,但很难说是《内经》原意),濡之与耎(輭、软),石之写沉,大之与洪、盛等,是否即为同一脉象恐亦不易绝对论定。再有如横脉,其性质与脉形都不易索解及在实践中掌握,古人虽有注解,亦是随文敷衍于实际意义不大。这些脉的主要一部分被仲景以下的人采用了,亦逐渐明确了它们的形象和界限等,但是否均为《内经》原来的意思,有的亦很难说。不但如此,即仲景与《脉经》以下亦有若干主张上的不同,例如后人言实脉一定要有“大”这个条件,弱一定要有“沉”这个条件等等,在《内经》、仲景就是不需要的,总之单字名脉的方法和内容是出于《内经》的,经过后人的整理(主要是淘汰其重复)和补充(主要是补充其脉形的说解)而固定下来,其中虽然有失掉古人原意而有不足之憾处,但原则上还是发展了《内经》的,《内经》的价值应当肯定,后人的发展原则上亦应当肯定。

  2、非典型的脉名非典型的脉名往往是对脉象的一些形容和说明等等,关对形容在季节脉和真脏脉里表现的最多,例如对《素问·玉机真脏论》春脉有“端直以长”,夏脉有“来盛去衰”、“来盛去亦盛”、“来不盛去反盛”,冬脉有“来如弹石”,脾脉有“如鸟之喙”。这多已被后人作为弦洪等脉的形容而被继承了下来。关于真脏脉有的单纯指出真脏脉的脉形,如《素问·玉机真脏论》说:“真肝脉至,中外急,如循刀刃,责责然如按琴瑟弦,色青白不泽,毛折乃死。真心脉至,坚丽搏,如循薏苡子,.累累然,色赤黑不泽,毛折乃死。真肺脉至,大而虚,如以毛羽中人肤,色白赤不泽,毛折乃死。真肾脉至,搏而绝,如指弹石辟辟然,色黑黄不泽,毛折乃死。真脾脉至,弱而乍数乍疏,色黄青不泽,毛折乃死。”亦有与正常脉以胃气之多少有无为根据而提出真脏脉形的,同时这些脉既是五脏脉亦与四时季节脉相适应。例如《素问一平人气象论》:“夫平心脉来,累累如连珠,如循琅圩,臼心平,夏以胃气为本,病心脉来,喘喘连属,其中微曲,日心病,死心脉来,前曲后居,如操带钩,日心死。平肺脉来,厌厌聂聂,如落榆荚,日肺平,秋以胃气为本,病肺脉来,不上不下,如循鸡羽,日肺病,死脾脉来,如物之浮,如风吹毛,日肺死,平肝脉来,软弱招招,如揭长竿末梢,臼肝平,春以胃气为本,病肝脉来,盈实而滑,如循长竿,日肝病,死肝脉来,急益劲,如新张弓弦,臼肝死。平脾脉来,和柔相离,如鸡践地,臼脾平,长夏以胃气为本,病脾脉来,实而盈数,如鸡举足,日脾病,死脾脉来,锐坚如鸟之喙,如鸟之距,如屋之漏,如水之流,日脾死。乎肾脉来,喘喘累累如钩,按之而坚,日肾平,冬以胃气为本,病肾脉来,如引葛,按之益坚,日肾病,死肾脉来,发如夺索,辟辟如弹石,日肾死。”等等,至于一般脉象的形象描写,有些是在提到某脉时附加的,例如《素问·平人气象论》中提到促脉时加上“上击”的内容(另外一种促脉,与数而时有一止的不同),亦有的是对病脉或死脉的形容,而非正式的脉名.如《紊问·三部九候论》的“参伍不调者病,三部九候皆相失者死,上下左右之脉相应如参春者病甚,上下左右相失不可数者死,中部之候虽独调,与众相失者死。中部之候相减者死”。又如《素问·五脉生成篇》:“长而左右弹。”这是后人说紧脉脉形的根据,但《内经》只说是青脉,其意为弦或紧,后人只将它理解为紧等。总之这些比较零散不系统的内容亦不多。

  3、不易索解的脉《内经》里有一部分名义不易素解的脉,经文对脉名没有解释,后人意拟之不一定是原意,有的连意拟亦不可能。如《素问·大奇论》有:“脉至如火薪然,是心精之予夺也,草干而死。脉至如散叶,是肝气予虚也,木叶落而死。脉至如省客,省客者脉塞而鼓,是肾气予不足也。悬去枣华而死。脉至如丸泥,是胃精予不足也。榆荚落而死。脉至如横格,是胆气予不足也,未熟而死。脉而如弦缕,是胞精予不足也,病善言,下霜而死,不言,可治。脉至如交漆,交漆者左右傍至也,微见三十日死。脉至如涌泉,浮鼓肌中,太阳气予不足也,少气

  味,韭英而死。脉至如颓土之状,按之不得,是肌气予不足也,五色先见黑白,至如悬雍,悬雍者浮揣切之益大,是十二俞之予不足也,水凝而死。脉至如偃刀,偃刀者浮之小急,按之坚大急,五脏菀熟,寒热独并于肾也,如此其人不得坐,立春而死。脉至如九滑不直手,不直手者按之不可得也,是大肠气予不足也,枣叶生而死。脉至如华者,令人善恐,不欲坐卧,行立常听,是小肠气予不足也,季秋而死。”不但名义不可解,即有解释的如以“脉塞而散”解省客,以“左右傍至”解交漆,以“浮鼓肌中”释涌泉,以“按之不得”解颓土,以“浮揣切之益大释悬雍,以“浮之小急,按之坚大急”解偃刀,以“滑不直手,按之不可得”解如丸等。其解释亦使人不得要领或无法理解。至于它们与主证主病,分脏腑经络等,亦都无理可循。另外《内经》对脉象的分级方法如一盛二盛三盛四盛等类,各有名称和解释,虽似明确,但因缺乏客观指标无法在具体患者身上应用,故尔此类内容亦等于是不易索解的,所以后人亦不再讲论和使用。

  概括的说,《内经》的脉名多是一望可知其义的,其论述脉形者或为对某些脉的说解,或是一些脉的形象描述,亦即不典型的脉名,另外还有一些因代远年湮说解不详等问题,虽有名称甚至有说解,但已不易被后人理解和接受。

  四、主病

  《内经》对于脉象主病论述亦很多,涉及各个方面。大体说可以分为主病和主证两部分。在形式上它以季节脉、真脏脉、生死脉、病脉等进行分析和说明,再有《内经》论脉象主病时对于证是明确的,有时只是一个症状,但对于病时就有不同,有时具体说明它是什么病,有时只不过提出了个病字面已,如某脉者病,某则病进等等。在脉象的分级上和脉的对比论病上亦是一个特点,这些多不再见于后世脉书,兹分别论述如下:

  1、季节脉季节脉是结合五脏而论述的,它有常有病有死,其中病的部分当然是论主病了,从它与常和死对比分析认识上看,内容是比较丰富深刻的。但从它只不过是根据胃气的多少有无这一点为根据,性质亦过于单一,不足以完全说明临床上的各种复杂问题。这亦反映了初期脉学看重在决死生、定可治这个问题上的事实。至于用脉象来详细地、系统地诊察病因、病状等似乎经验还少。

  2、真脏脉、死脉真脏脉是以无胃气作为根据的,它其实与季节脉中的主死的脉是类似的。另外《内经》又提到过若干主死的脉,这两种脉虽然不是病脉,但它们的意义还是有主病的含义的。死亦就是病面至于死,死脉当然亦是说病而至于死的脉了。尤其是死脉往往与主生的脉相提并论,如某者生某者死等等,其主病的反映就更为明显了。

  3、主病脉《内经》论主病之脉多以举例的形式来表达,无论脉法专篇和论脉之说散见于全书的大都是如此。它们既不是以每种脉象为主的叙述病证,亦不是以每种病的形式来论述脉,这说明在方法及内容上都还不够系统。例如《太索·卷十四》:“盛则为热,虚则为寒,紧则为痹。”“盛则胀满、寒中、食不化,虚则热中、出糜、步气、溺色变,紧则为痹。”《太索·卷十五》:“寸口之脉中手短者,日头痛。一寸口之脉中手长者,足胫痛。”“寸口脉中手如从下上击者,日肩背病。寸口脉中手沉而紧者,日病在中;寸口脉浮面盛者,病在外。寸口脉沉而弱,日寒热及疝瘕、少胀痛;寸口之脉沉而横坚,日胠下有积,胀中有横积病。寸口脉盛滑坚者,病日甚,在外;脉小实而坚者,病日甚,在内;有胃气面和者,病日无他。脉上弱以涩者,谓之久病;脉涩浮而大疾者,谓之新病。脉滑日风,脉缓面滑曰热中,脉涩日病,脉盛而紧日胀。”“寸口脉沉而喘日寒热”等。可见其系统性是不强的,另外亦反应了病证夹杂列举和证多于病的情况。

  4、重视脉象的对比。《内经》对脉象的对比很重视,这与它的诊法是有关的,例如:《素问·三部九候论》:“察九候独小者病,独大者病,独疾者病,独迟者病,独热者病,独寒者病,独陷下者病。”(《太素》:“独陷下”作“脉独陷”)这里疾就是数的同义语,寒热是括诊肤,但主要内容是诊察各脉的单独异常,既有绝对异常的性质亦有与众脉在对比中的异常意义。又《太素。卷十四》:“九候之相应也,上下若一,不得相失,一候后则病,二候后则病甚,三候后则病危,所谓后者,应不俱也。”“黄帝日:寸口主中,人迎主外,两者相应,俱往俱来,若引绳小大齐等,春夏人迎微大,秋冬寸口微大,如此者名日平人。人迎大一倍于寸口,病在少阳;人迎二倍,病在太阳;人迎三倍,病在阳明;……人迎四倍者,且大且数,名日外格,死不治。”“寸口大于人迎一倍,病在蹶阴;寸二倍,病在少阴;寸口兰倍,病在太阴。”“寸口四倍,名日内关。内关者,且大且数,死不治”等等。不但脉象备部的比较很重要,就是脉与色、脉与尺诊亦是以对比的形式来说明问题的,例如:《太素·卷十五》:“夫脉之小大滑涩浮沉,叮以指别也;五脏之象,可以类推;上医相音,可以意识;五色微诊,可以目察。能合脉色,可以万全。”“色青者其脉弦,色赤者其脉钩,色黄者其脉代,色白者其脉毛,色黑者其脉石。见其色而不得其脉,反得其相胜之脉,则死矣;得其相生之脉,则病已矣。”“善调脉者,不待于色。能参合而行之者,可以为上工。”这是色与脉参照比较的方法,脉与尺亦即尺与寸相比较亦很重要,即所谓尺寸诊,如《太素·卷十五》:“脉急者,尺之皮肤亦急;脉缓者,尺之皮肤亦缓{脉小者,尺之皮肤亦减而少气;脉大者,尺之皮肤亦贲而起;脉滑者,尺之皮肤亦滑;脉涩者,尺之皮肤亦涩。凡此六变者,有微有甚,故善调尺者,不待于寸口。”“尺脉缓涩(按当作尺缓脉涩)者,谓之解亦安卧;尺脉盛,谓之脱血,尺涩脉滑,谓之多汗;尺寒脉细,谓之后泄。”等,色脉三者相结合而对比观察,当然可以得到更多的信息,故《内经》亦有“色脉尺诊”的方法。并强调“夫色脉与尺之相应也,如桴鼓影响之相应也,不得相

  失也。此亦本末根叶之出候也,故根死则叶枯矣。色脉形囱不得相失也。故知一则为工,知二则为神,知三则神且明矣。”另外《内经》上又有尺诊,其实它不绝对是单单诊察尺肤,有时亦还是要结合脉象的。《太素·卷十五》:“黄帝问于岐伯日:余欲无视色持脉,独调其尺,以言其病,从外知内,为之奈何?岐伯答日:审其尺之缓急大小滑涩,囱之坚脆,而病形定矣。”“尺湿以淖泽,风也。尺肉弱者,解亦安卧。脱肉者,寒热不治。尺肤滑泽脂者,风也。尺肤涩者,风痹。尺肤粗如枯鱼之鳞者,水溢饮也。尺肤热甚,脉盛躁者,病湿也(《灵枢》.《甲乙经》作温,按当作温);其脉盛而滑者,汗且出也。尺肤寒甚,脉小者,泄,少气也。尺肤炬然先热后寒者,寒热也;尺肤先寒,久持之而热者,亦寒热候者也”等等,都是诊尺法的内容,但可以看出有时还是要结合脉来说明问题的。后世由于不用遍诊法改为独诊寸口,就只能作左右手和寸关尺脉的比较了,例如仲景分阴阳即寸尺的对比,有时亦用寸口关上尺中对比,尤其是在《金匮要略》中用寸口趺阳两处对比的时候很多,但显然较《内经》少多了,性质亦已经转化为基本上是独诊寸口的方法了、。到李东垣论劳倦内伤时,虽然提到人迎紧盛为外感,气口滑大为内伤,貌似《内经》之“人迎盛紧者伤于寒,脉口盛紧者伤于食饮”(《太紊-卷十五》),但《内经》说的人迎气口不是李东垣说的两手脉的左为人迎右为气口,所以李说对《内经》来讲是似是而非的,总之是后人亦继承了《内经》对比方法的精神,但内容不同范围亦小了。

  5、关于脉象的变化程度脉象程度《内经》亦是很重视的。例如季节脉、真脏脉都有个因程度而决定其性质的问题,比如弦脉,稍有些弦是季节脉、五脏正常脉(春、肝);弦象重就是不正常的,到了绝对化亦即无胃气就成为死脉、真脏脉了。在论病时亦然,例如《太素·卷十四》:

  “人迎-盛,病在足少J阳,一盛而躁,在手少阳;人迎二盛,病在足太阳,二盛而躁,在手太阳;人迎三盛,病在足阳明,三盛而躁,在手阳明;人迎四盛,且大且数者,名日溢阳,溢阳为外格。脉盛,病在足厥阴”云云,其规律与人迎主阳相似,这种分级的方法在实用上虽然未必实际,但作为一种方法的创始还是有意义的。《难经》分三菽、六菽、九菽等以说明由浮到沉的分级亦是这种性质的。此外只分微甚或太过不及两级的方法,较以上方法更为实际,并得到后人更多的的重视和继承发展,例如《素问·玉机真脏论》:“春脉如弦……其气来宴而强,此谓太过病在外,其气来不实而微,此谓不及,病在中。”其他三季大意亦如此,这种分级就易于掌握。《太素·卷十五》:“黄帝问日:请问脉之缓急大小滑涩之病形何如?岐伯日:臣请言五脏之变病也,心脉急甚者为瘈,微急为心痛引背,食不下。缓甚为狂笑,微缓为伏梁在心下,上下时唾血。大甚为喉吤,微大为心痹引背,善泪出,小甚为善哕,微小为消瘅,滑甚为善渴,微滑为心疝,引齐,少腹鸣,涩甚为喑,微涩为血溢、维厥、耳鸣、癫疾。”其下为其他四脏脉之微甚,文长不俱录。这种以微甚来鉴定主病的方法为后人所采用和发展,如仲景《伤寒论·辨脉法》有:“问曰:脉病欲知愈未愈者,何以别之?答日:寸口、关上、尺中三处,大小浮沉迟数同等,虽有寒热不解者,此脉阴阳为和平,虽剧当愈。”《伤寒例》又有微缓,形容略具缓象。《金匮要略》有:“夫痉脉按之紧如弦,直上下行。”这是对弦甚脉的说解和描绘。近人周学海还将“微、甚、兼、独”作为诊脉的原则要求,这亦是有继承的。另外《内经》上对不整脉亦有从它发作的频繁程度分级的方法,例如

  《灵枢.根结》:“一日一夜五十营,以营五脏之精,不应数者名日狂生,所谓五十营者,五脏皆受气,持其脉口,数其至也。五十动而不一代者,五脏皆受气,四十动一代者,一脏无气;三十动一代者,二脏无气;二十动一代者,三脏无气;动一代者,四脏无气;不满十动一代者,五脏无气,予之短期。”这个说法一直被继承下来沿袭使用,并有所发挥。

  6、《内经》论脉象主病的不足《内经》论脉象主病的不足是:程式化:例如季节脉、真脏脉、五色脉以及人迎气口一盛二盛……,代脉几十动一止等等。重视决死生:对于超限的脉认为是绝脉,如无胃气、悬绝等等。

  对于主病可能因时代的和方法上的要求不同,及经验方法还不够成熟,往往只指出某者病而不及病名,在痹、痿、风、咳、疟等具体论病的篇章亦未列出应见何脉。

  对于主证只是举例,亦未能以非常规律的形式方法予以说解,且往往病证、生死夹杂而言,如《索问·脉要精微论》“长则气治、短则气病,数而烦心,大则病进,上盛则气高,下盛则气胀,代则气衰,细则气少,涩则心痛,浑浑革至如涌泉,病进而色弊,绵绵其去如弦绝死”等可证。

  以上问题有的是脉法发展的初期所不能避免的,亦有的是受比附推演等方法影响的结果,并带有一定的机械色彩。《内经》脉法的具体内容,大致包括方法、部位、脉象、主病等几个部分,分述如下:

  一、方法

  方法即诊察的技法。从《内经》主要仍是遍诊法以及在诊寸口脉口时有时是与人迎对比,有时是与诊尺对比(诊足是诊尺之皮肤不是后世的尺脉),从寸口脉不分三关的情况看,《内经》是以一指诊脉而不是用三指诊脉的,关于诊脉的时间和条件,在《素问·脉要精微论》上说:“诊

  法常以平旦,阴气未动,阳气未散,饮食未进,经脉未盛,络脉诵匀,气血未乱,故乃可诊有过之脉。”常以平旦当按俞樾之说解释为“尚以平旦”(见《古书疑义举例》),意思是说以平旦最为理想。对于正常的脉象在《素问·平人气象论》中说:“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亦再动,呼吸定息脉五动,闫以太息,命曰平人。~常以不病调病人,医不病,故为病人平息以调之为法。”实际正常人的脉是在四五息之间,《内经》以闫以太息之说解之,意谓如按息以调则几个四至之后会出现一个五至,并不是绝对每个医者隔数息就要有个太息(喘长气)的,此处不可以辞害义,当然四五至之间是正常的,快或慢就都是不正常的了。对于时间上的要求提出起码要诊到五十动,见于《灵枢·根结篇》:“持其脉口,数其至也。五十动而不代一者,五脏皆受气,四十动一代者,一脏元气,三十动一代者,二脏无气,二十动一代者,三脏无气,十动一代者,四脏无气,不满十动一代者,五脏无气,予以短期。”这虽然有些机械,但可以反映出古人诊脉在时间和至数上是有要求的。至于正常韵脉形在《内经》中亦有所反映,如《素问·脉要精微论》说:“切脉动静而视精明,察五色,观五脏有余不足,六腑强弱,形之盛衰,以此参伍,决死生之分。”这是说脉象要与人体的各方面相适应。又说:“万物之外,六台之内,天地之变,阴阳之应,彼春之暖,为夏之暑,彼秋之忿,为冬之怒,四变之动,脉与之上下。以春应中规、夏应中矩、秋应中衡、冬应中权。……阴阳有时,与脉为期,期而相失,知脉所分,分之有期,故知死时。做妙在脉,不可不察,察之有纪,从阴阳始,始之有经,从五行生,生之有度,四时为宜,补泻勿失,与天地如一,得一之“情,以知死生。是故声台五音,色合五行,脉舍阴阳。”这是、说脉象要与自然界外在环境相适应,当然关于季节脉在《内经》是一再强调并且重复出现的,可以见其重视的程度。以上,从体内体外两方而反映对正常脉的要求。至于正常脉应当是个什么形象的问题,这由于脉象要受体内外环统多方面的影响是不能做一种硬性规定韵,参照以上这些原则(当然还有其他如体质、气质,精神状态、生活等,经文不具引)再结合《素问·三部九候论》所说的原则:“察九候,独小者病,独大者病,独疾者病,独迟者病,独热者病,独寒者病,独陷下者病。”就可以取得《内经》对正常脉象的要求。对操作手法当然“持脉候至”以诊脉形脉象是最主要的,另外《内经》的“循“的方法主要是诊尺的,实际是皮诊的方法,有时亦用于诊动脉。再有《内经》对脉诊还有“弹法”,如《素问·离台真邪论》在提到经气的时候当然是说针刺时的有关“得气”、“气至”、“大气”如何等等的针感针疗问题,但由于《内经》又是以脉动为气的,所以这里亦有动脉跳动的问题在其中,而不是单纯用针法方面可以完全解释得了的。经文说:“夫邪之人于脉也,寒则凝泣,暑则气淖泽,虚邪因而人客,亦如经水之得风也。经文动脉,其至也亦时陇起,其行于脉中循循然,其至寸口中手也,时大时小,大则邪至,小则平,其行无常处,在阴与阳,不可为度,从而察之,三部九候,卒然逢之,早遏其路。”这很明确地讲出邪人于脉亦就是入于经,脉的跳动情况就是经中病邪的情况,在诊察和治疗中对此有时使用多种方法,如下文的:“帝日:不足者补之奈何?岐伯日:必先扪而循之,切而散之,推而按之,弹而怒之,抓而下之,通面取之,外引其门,以闭其神。”在这里扪、循、切、推、按、弹、抓等,既有作治疗的准备意义(治疗还是用针刺法),同时亦有诊察的意义。通过一系列具有动态性质的手法来了解脉的虚实,尤其是弹而怒之等是给血管以刺激来观察其反应,可惜这类方法后来失传,在诊脉时主要是呆板的诊其跳动,不如古人了。另外,在《灵枢·刺节真邪篇》中亦有:“用针者必先察其经络之虚实,切而循之,按而弹之,视其应动者,乃后取而下之。”等等亦是此法。关于弹法在《素问·三部九候论》上有一段不很完整的文字,但它可以证实在《内经》的诊脉法上确有弹法,而非单纯循为针疗时的一种取穴候气手法。经文说;“以左手足上、上去踝五寸按之,庶右手足当踝而弹之。”林亿等新校正说:“臣亿等按:《甲乙

  经》及全元起注本并云:以左手足上去踝五寸而按之,右手当踝而弹之。全元起注云:内踝之上,阴交之出,通于膀胱,系于肾,肾为命门,是以取之,以明吉凶。今文少一而字,多一庶字及足字。王注以手足皆取为解,殊为穿凿。当从全元起注旧本及《甲乙经》为正。”林亿等的校正是正确的。经文下云:“其应过五寸以上,蠕蠕然者不病;其应疾,中手浑浑然者病;中手徐徐然者病;其虚上不能至五寸,弹之不应者死。”这是仅存的弹法资料,很有进一步研究意义。再有推法亦是诊法中很重要的方法,《素问·脉要精微论》说:“推而外之,内而不外,有心腹疾也。推而内之,外面不内,身有热也。推而上之,上而不下,凝足清也。推而下之,下而不上,头项痛也。按之至骨,脉气少者,腰脊痛面身有痹也。”新校正云:《甲乙经》上而不下作下而不上,下而不上作上面不下。按当依《甲乙经》为正。推法后人以“举按推寻”的手法被继承保留了下来,并有一定的丰富和发展。

  二、部位

  《内经》诊脉所取部位有几种不同方法,它不但有位置上的不同,还有分布方法,取义上的区别,故尔一种方法不但有部位的含义亦代表一种诊脉方法。因此,结合部位有十二经诊法、三部九候诊法等等。分述如下:

  1、十二经诊法:即各取手足三阴三阳十二级脉中一处浮露或较为浮露的具有代表意义

  或便于诊察的动脉,以诊察动脉(脉气)的方法。其具体部位为:

  太渊:肺,寸口。

  阳溪:大肠,手合谷上。

  冲阳:胃,足跗。

  冲门:脾、腹下前股沟缝。

  阴郄:心,神门内。

  天窗:小肠,喉旁。

  委中:膀胱,腘宛。

  太溪:肾,踝里旁穴。

  劳宫:色络,掌心。

  和髎:三焦,耳与目之间。

  悬钟:胆,外廉踝之上。

  太冲:肝、足大趾上跗。

  2、三部九候诊法此法见《素问·三部九候论》,其具体部位为:

  上部天:两额之动脉,在额两旁足少阳经。

  上部地:两颊之动脉,鼻两旁近于巨髎阳明经。

  上部人:耳前之动脉,耳前陷者中手少阳经。

  中部天:手太阴、寸口。

  中部地:手阳明,合谷。

  中部人:手步阴,神门。

  下部天:足厥阴,毛际外羊矢下一寸半陷中,五里之分,卧而取之,女子取大衡在足大指本

  节后二寸陷中。

  下部地:是少阴,在足内踝骨上陷中,太溪。

  下部人:是太阴,在鱼廉上趋筋间,直五里下箕门之分,宽巩足单衣沉取乃得之,候胃气当取足跗之上冲阳之分。

  十二经诊法与三部九候诊法属于古之遍诊方法之范畴很明显,十二经诊法就是经脉诊察方法中检查十二正经“脉气”的方法,是诊察脉动的脉诊刚刚从诊经脉的早期方法中分化出来的形式,随之在新的要求下,亦即用脉诊概括以了解全身状态,而非单单为了了解十二经各经与各经之间的同题的要求下,需要走向执前驭繁。是宏观与微观,一般与特殊统一诊察的道路,因而第一步出现了三部九候的方法,这又是一个进步。但仍未出遍诊法的范围,其后人迎寸口诊法、尺寸诊法等出现了,才在诊察部位上得到较大的进步,而与后世脉法越来越接近。

  3、人迎寸口诊法即取阳明经之人迎脉与太阳经之气日脉两个部位的诊察方法,除诊其各自脉象变化外,两者的对比亦是根重要的。所谓“寸口主中、人迎主外”(《灵枢·禁服篇》)。以两者概括阴阳、表里、脏腑,这种诊法是寸口脉没有发展到复杂化以前的,以少数脉位诊察全身变化的方法之一。《素问·阴阳别论》:“三阳在头,三阴在手。”滑寿《素阀钞》认为三阳当作二阳,请结喉两旁人迎脉,以候阳明胃气,三阴谓气口,以候手太阴肺气。其实人迎代表阳经,气口代表阴经,不必凿然定将三阳改二阳。《内经》之意不过是以两者代表阴阳而已。

  4、尺寸诊法即诊寸a脉与廉尺肤相结合的诊察方法。其中寸口是诊脉动,尺部是尺肤的皮诊。这与后世寸关尺的诊尺脉是不同的。

  5、其他部位方法有尺诊、色脉尺诊、色脉诊等,其中的尺诊均为诊尺肤,脉为寸口脉,与色诊结合的如色脉尺诊、色脉诊等。可以看出脉法发展中仍未全脱色诊的过程,这些内容见于《素问》、《灵枢》之中。另外,《内经》有无寸口分三关的诊法,过去认为《素问.脉要精微论》中的“尺内两傍”云云-段就是寸口三关诊法,但对此后人不能不质疑。如日本人丹元简就坚决认为《内经》是没有寸口三关诊法的,廖平等人的意见亦然。我们试对《素问·脉要精微论》的经文进行分析考证,确实难以证明所论是寸口三关的诊法。经文说:“尺内两傍则季胁也。尺外以候肾,尺里以候腹中。附上左外以候肝,内以候鬲,右外以候胃,内以候脾。上附上右外以候肺,内以候胸中,左外以候心,内以候膻中。前以候前,后以候后。上竞上者,胸喉中事也,下竞下者,少腹腰股膝胫足中事也。”这段经文只提到尺,但我们知道《内经》的所谓尺是指诊尺肤而不是后人的诊尺脉,对于关和寸并没有提到,只有附上,上附上这些字样,亦是独在此处出现,说它们就是寸关脉在《内经》和他书中都是别无佐证的。而且如果认为《内经》提到过寸口三关脉法,那么这个问题就比较大了。这段经文能不能得到进一步的证实或否定呢?我们看《太素·卷十五》这段经文作:“尺内两傍则季胁也,尺外以候肾,尺里以候腹中。跗上以候胸中,前候前,后候后,跗上鬲上也,鬲下者腹中事也。”这与王冰本《素问》有很大的差异。实际这里所说的尺仍是尺肤诊,杨注说:“从关至尺泽,为尺也。”更重要的是跗上亦是诊肤。杨注说:“跗当为肤,古通用字,故为跗耳。当尺里以上皮肤,以候胸中之病。”附、跗、肤是相通假的。跗上云云是扩大了一些的尺肤诊法,结合《太素》经文及杨上善注.可以认为这段经文仍然是尺诊法而非寸口三关诊法。另外,如果以寸口三关诊法释这段经文,则它的孤立的存在而与全书观点方法不能协和一致的情况亦使人无法接受,因此我们认为在《内经》时代还是应当说是没有寸口三关诊法的。

  三、脉象

  《内经》一书所涉及的脉名脉形等甚多,有的是较明确的脉名,有的只不过是一句或一段形容脉形的文字,亦有因年代久远有其名而含义概念不可得解的。由于脉名多方法不一致,一脉数名或数脉一名,或不同脉有部分的概念含义交叉重复,一脉而有不同含义说解等等都所在有之。另外,《内经》有一部分脉为后人所不道,亦有与后世台义方法不同等等不一而足,这是学术在形成与发展阶段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的情况,无足深怪。但当我们在研究《内经》脉法时就要实事求是,尽可能还历史本来而目,将其内容诂训明了,条理分析清楚,从而不但可以看出

  《内经》的本来面目,《内经》对后世的影响问题亦可以进一步得到明确。

  脉象主要包括脉名与脉形两部分。《内经》所提出的脉名很多,但对其脉形的说解每多不详。这主要是由于脉名多是一望而知的性质,叉在初步形成脉法阶段“荜路蓝缕”未遑尽作界说、定义、形态上的描述等所致。如浮、沉,大、小,滑、涩、虚、实,缓、急等等,在概念上清楚明白,诊察时亦无庸作深曲之解释,古书质朴,其理然也。纵观《内经》全书,其于脉形作较具体-之描述者多为季节脉、真脏脉等,然而季节脉与真脏脉,亦为某些脉象之程度与性质上的变动,结合有关条件(如季节)之表现,所以由此亦可以了解到《内经》对某些脉象之描述。例如春脉之弦、秋脉之浮等等,其中不少说法被认为是“经典”性的,而引用遵循于历代脉学书籍和历史的各个阶段的脉法中。

  值得注意的是,《内经》重视季节脉、真脏脉,它们的含义和变化主要是受胃气的影响,胃气脉与真脏脉是一个事物的两而,如某脉(代表脏的主要脉象)如有胃气即非真脏脉,如为真脏脉即无胃气,在季节上亦以胃气之多少有无以反映正常、病脉与死脉。由于以上和其他某些原因,《内经》对脉象是看成程度上的差异而非以全或无的观点方法对待脉象的,因而不但对季节、脏脉等有程度上的分析,其他脉象亦是如此,故尔在说脉象时往往再附加条件,如一盛、二盛、三盛、四盛、四十动一代、三十动一代、二十动一代、十动一代、不满十动一代等等,这等于是对某些脉象做了量化的分级。又如《素问·三部九候论》所载有沉细悬绝及盛躁喘数等,实际上悬绝是形容沉细的程度亦即非常沉细之意,盛躁再加上喘数亦是加强大而数的脉的形容,都有表示脉象程度的意义。后世脉学书虽然说解有的很细致+但多是以全或无的态度去对待脉象,虽有部位上的斤斤计较,却少程度上的分析论列,这是《内经》脉法值得我们继承和在今后脉学研究中注意的一个很突出的问题。

  由于《内经》对脉象的使用还是遍诊法或说基本上是遍诊法,所以它对于各部脉象的对比是非常重视的,就如人迎寸口诊法、尺寸诊法等,从这种方法本身就说明了它是一种通过对比来诊病的方法,至于十二诊法、三部九候诊法等,亦有阴与阳、脏与腑、上与下等的对比意义。这些内容《内经》都是以“阴阳”将其“檗栝”起来,所以正如《素问·平人气象论》所说的:“脉从阴阳病易已,脉逆阴阳病难已。”这不但指季节脉与脏气的关系,实际是一切脉法的纲领。具体的对比反映在各种脉法中是不可胜数的,例如《内经》分经说脉之文甚多,其中当然有比较之意,不备举。即如《素问·脉要精微论》中说:“粗大者,阴不足,阳有余,为热中也。来疾去徐,上实下虚,为厥巅疾,来徐去疾,上虚下实,为恶风也,故中恶风者,阳气受也。有脉具沉细数者,少阴厥也,沉细致散者,寒热也。浮而散者为眴仆,诸浮不躁者,皆在阳,则为热,其有躁者在手;诸细而沉者,皆在阴,则为骨痛,其有静者在足。”虽然从各个方而论述脉的对比问题,其中亦包括了阴经阳经即各诊脉部位之间以对比的。又如:“三部九候皆相失者死,上下左右之脉,相应如参舂者病甚,上下左右相失不可数者死,中部之候虽独调,与余相失者死,中部之候相减者死。”“九候之相应也,上下若一,不得相失,一候后则病,二候后则病甚,三候后则病危。所谓后者,应不俱也:察其腑脏,以知死生之期。”等等见《素问·三部九候论》。“寸口主中,人迎主外,两者相应,俱往俱来,若引绳小大齐等。春夏人迎微大,秋冬寸口微大,如是者名曰平人,人迎大一倍于寸口,病在足少阳,……人迎_倍,病在足太阳,……人迎三部,病在足阳明。……;人迎四倍者,且大且数,名日外格,死不治……;寸口大于人迎一倍,病在足厥阴,寸口二倍,病在少阴,寸口三倍,瘸在太阴……寸口四倍,各日内关,内关者且大且数,死不治。”见《灵枢·禁服篇》:“终始者,经脉为纪。持其脉口人迎,以知阴阳有余不足,平与不平,天道毕矣。所谓平人者不病,不病者脉口人迎应四时也。上下相应,而俱往俱来也。”见《灵枢·终始篇》等等。总之,《内经》脉象之说既具有经典性,又具有自己的特点,既有被继承的一面,又有若干为后人所疏忽的东西。当然有些是有一部分原因的,例如后人不再用遍诊法,对于对比就不甚讲求了,仲景重视趺阳寸口的对比那亦是他的方法带有遍诊性质的关系,然而仲景对于寸口的阴脉阳脉和寸口关上尺中亦是有不少对比分析的,仲景以下的脉书于此就很少述及更谈不上发展了。

  大体上了解到《内经》脉法脉象的性质才便于具体论述有关脉象的内容。当然在各个脉象中《内经》亦是有不少特点和异于后世的问题的,那要到各脉或各类脉的叙述时再分析论证。

  1、典型的脉名:《内经》典型的脉名比较后世所述要多,综观《素间》、《灵枢》两书所翁有:浮、沉、大、小、滑、涩、细、疾、迟、代、钩、盛、躁、喘、数、弦、濡、软、弱、轻、虚、长、实,强、微、衰、急、散、毛、坚、营、石、搏、静、紧、结、动、短、缓、绝、横、瘦、徐、少、平、揣、鼓、革、促、劲、洪、瘸等。这些脉在《内经》中出现的次数或多或少不同,一般是没有脉形的说解的,可能是它的这个字已经基本上说明了脉形的缘故,但代远年湮某些相近似的脉究竟如何区分,如数、急、喘、疾、缓、徐、平、静、坚、劲等等就有一定困难(后人以至数分为六至为数,七疾八急,但很难说是《内经》原意),濡之与耎(輭、软),石之写沉,大之与洪、盛等,是否即为同一脉象恐亦不易绝对论定。再有如横脉,其性质与脉形都不易索解及在实践中掌握,古人虽有注解,亦是随文敷衍于实际意义不大。这些脉的主要一部分被仲景以下的人采用了,亦逐渐明确了它们的形象和界限等,但是否均为《内经》原来的意思,有的亦很难说。不但如此,即仲景与《脉经》以下亦有若干主张上的不同,例如后人言实脉一定要有“大”这个条件,弱一定要有“沉”这个条件等等,在《内经》、仲景就是不需要的,总之单字名脉的方法和内容是出于《内经》的,经过后人的整理(主要是淘汰其重复)和补充(主要是补充其脉形的说解)而固定下来,其中虽然有失掉古人原意而有不足之憾处,但原则上还是发展了《内经》的,《内经》的价值应当肯定,后人的发展原则上亦应当肯定。

  2、非典型的脉名非典型的脉名往往是对脉象的一些形容和说明等等,关对形容在季节脉和真脏脉里表现的最多,例如对《素问·玉机真脏论》春脉有“端直以长”,夏脉有“来盛去衰”、“来盛去亦盛”、“来不盛去反盛”,冬脉有“来如弹石”,脾脉有“如鸟之喙”。这多已被后人作为弦洪等脉的形容而被继承了下来。关于真脏脉有的单纯指出真脏脉的脉形,如《素问·玉机真脏论》说:“真肝脉至,中外急,如循刀刃,责责然如按琴瑟弦,色青白不泽,毛折乃死。真心脉至,坚丽搏,如循薏苡子,.累累然,色赤黑不泽,毛折乃死。真肺脉至,大而虚,如以毛羽中人肤,色白赤不泽,毛折乃死。真肾脉至,搏而绝,如指弹石辟辟然,色黑黄不泽,毛折乃死。真脾脉至,弱而乍数乍疏,色黄青不泽,毛折乃死。”亦有与正常脉以胃气之多少有无为根据而提出真脏脉形的,同时这些脉既是五脏脉亦与四时季节脉相适应。例如《素问一平人气象论》:“夫平心脉来,累累如连珠,如循琅圩,臼心平,夏以胃气为本,病心脉来,喘喘连属,其中微曲,日心病,死心脉来,前曲后居,如操带钩,日心死。平肺脉来,厌厌聂聂,如落榆荚,日肺平,秋以胃气为本,病肺脉来,不上不下,如循鸡羽,日肺病,死脾脉来,如物之浮,如风吹毛,日肺死,平肝脉来,软弱招招,如揭长竿末梢,臼肝平,春以胃气为本,病肝脉来,盈实而滑,如循长竿,日肝病,死肝脉来,急益劲,如新张弓弦,臼肝死。平脾脉来,和柔相离,如鸡践地,臼脾平,长夏以胃气为本,病脾脉来,实而盈数,如鸡举足,日脾病,死脾脉来,锐坚如鸟之喙,如鸟之距,如屋之漏,如水之流,日脾死。乎肾脉来,喘喘累累如钩,按之而坚,日肾平,冬以胃气为本,病肾脉来,如引葛,按之益坚,日肾病,死肾脉来,发如夺索,辟辟如弹石,日肾死。”等等,至于一般脉象的形象描写,有些是在提到某脉时附加的,例如《素问·平人气象论》中提到促脉时加上“上击”的内容(另外一种促脉,与数而时有一止的不同),亦有的是对病脉或死脉的形容,而非正式的脉名.如《紊问·三部九候论》的“参伍不调者病,三部九候皆相失者死,上下左右之脉相应如参春者病甚,上下左右相失不可数者死,中部之候虽独调,与众相失者死。中部之候相减者死”。又如《素问·五脉生成篇》:“长而左右弹。”这是后人说紧脉脉形的根据,但《内经》只说是青脉,其意为弦或紧,后人只将它理解为紧等。总之这些比较零散不系统的内容亦不多。

  3、不易索解的脉《内经》里有一部分名义不易素解的脉,经文对脉名没有解释,后人意拟之不一定是原意,有的连意拟亦不可能。如《素问·大奇论》有:“脉至如火薪然,是心精之予夺也,草干而死。脉至如散叶,是肝气予虚也,木叶落而死。脉至如省客,省客者脉塞而鼓,是肾气予不足也。悬去枣华而死。脉至如丸泥,是胃精予不足也。榆荚落而死。脉至如横格,是胆气予不足也,未熟而死。脉而如弦缕,是胞精予不足也,病善言,下霜而死,不言,可治。脉至如交漆,交漆者左右傍至也,微见三十日死。脉至如涌泉,浮鼓肌中,太阳气予不足也,少气

  味,韭英而死。脉至如颓土之状,按之不得,是肌气予不足也,五色先见黑白,至如悬雍,悬雍者浮揣切之益大,是十二俞之予不足也,水凝而死。脉至如偃刀,偃刀者浮之小急,按之坚大急,五脏菀熟,寒热独并于肾也,如此其人不得坐,立春而死。脉至如九滑不直手,不直手者按之不可得也,是大肠气予不足也,枣叶生而死。脉至如华者,令人善恐,不欲坐卧,行立常听,是小肠气予不足也,季秋而死。”不但名义不可解,即有解释的如以“脉塞而散”解省客,以“左右傍至”解交漆,以“浮鼓肌中”释涌泉,以“按之不得”解颓土,以“浮揣切之益大释悬雍,以“浮之小急,按之坚大急”解偃刀,以“滑不直手,按之不可得”解如丸等。其解释亦使人不得要领或无法理解。至于它们与主证主病,分脏腑经络等,亦都无理可循。另外《内经》对脉象的分级方法如一盛二盛三盛四盛等类,各有名称和解释,虽似明确,但因缺乏客观指标无法在具体患者身上应用,故尔此类内容亦等于是不易索解的,所以后人亦不再讲论和使用。

  概括的说,《内经》的脉名多是一望可知其义的,其论述脉形者或为对某些脉的说解,或是一些脉的形象描述,亦即不典型的脉名,另外还有一些因代远年湮说解不详等问题,虽有名称甚至有说解,但已不易被后人理解和接受。

  四、主病

  《内经》对于脉象主病论述亦很多,涉及各个方面。大体说可以分为主病和主证两部分。在形式上它以季节脉、真脏脉、生死脉、病脉等进行分析和说明,再有《内经》论脉象主病时对于证是明确的,有时只是一个症状,但对于病时就有不同,有时具体说明它是什么病,有时只不过提出了个病字面已,如某脉者病,某则病进等等。在脉象的分级上和脉的对比论病上亦是一个特点,这些多不再见于后世脉书,兹分别论述如下:

  1、季节脉季节脉是结合五脏而论述的,它有常有病有死,其中病的部分当然是论主病了,从它与常和死对比分析认识上看,内容是比较丰富深刻的。但从它只不过是根据胃气的多少有无这一点为根据,性质亦过于单一,不足以完全说明临床上的各种复杂问题。这亦反映了初期脉学看重在决死生、定可治这个问题上的事实。至于用脉象来详细地、系统地诊察病因、病状等似乎经验还少。

  2、真脏脉、死脉真脏脉是以无胃气作为根据的,它其实与季节脉中的主死的脉是类似的。另外《内经》又提到过若干主死的脉,这两种脉虽然不是病脉,但它们的意义还是有主病的含义的。死亦就是病面至于死,死脉当然亦是说病而至于死的脉了。尤其是死脉往往与主生的脉相提并论,如某者生某者死等等,其主病的反映就更为明显了。

  3、主病脉《内经》论主病之脉多以举例的形式来表达,无论脉法专篇和论脉之说散见于全书的大都是如此。它们既不是以每种脉象为主的叙述病证,亦不是以每种病的形式来论述脉,这说明在方法及内容上都还不够系统。例如《太索·卷十四》:“盛则为热,虚则为寒,紧则为痹。”“盛则胀满、寒中、食不化,虚则热中、出糜、步气、溺色变,紧则为痹。”《太索·卷十五》:“寸口之脉中手短者,日头痛。一寸口之脉中手长者,足胫痛。”“寸口脉中手如从下上击者,日肩背病。寸口脉中手沉而紧者,日病在中;寸口脉浮面盛者,病在外。寸口脉沉而弱,日寒热及疝瘕、少胀痛;寸口之脉沉而横坚,日胠下有积,胀中有横积病。寸口脉盛滑坚者,病日甚,在外;脉小实而坚者,病日甚,在内;有胃气面和者,病日无他。脉上弱以涩者,谓之久病;脉涩浮而大疾者,谓之新病。脉滑日风,脉缓面滑曰热中,脉涩日病,脉盛而紧日胀。”“寸口脉沉而喘日寒热”等。可见其系统性是不强的,另外亦反应了病证夹杂列举和证多于病的情况。

  4、重视脉象的对比。《内经》对脉象的对比很重视,这与它的诊法是有关的,例如:《素问·三部九候论》:“察九候独小者病,独大者病,独疾者病,独迟者病,独热者病,独寒者病,独陷下者病。”(《太素》:“独陷下”作“脉独陷”)这里疾就是数的同义语,寒热是括诊肤,但主要内容是诊察各脉的单独异常,既有绝对异常的性质亦有与众脉在对比中的异常意义。又《太素。卷十四》:“九候之相应也,上下若一,不得相失,一候后则病,二候后则病甚,三候后则病危,所谓后者,应不俱也。”“黄帝日:寸口主中,人迎主外,两者相应,俱往俱来,若引绳小大齐等,春夏人迎微大,秋冬寸口微大,如此者名日平人。人迎大一倍于寸口,病在少阳;人迎二倍,病在太阳;人迎三倍,病在阳明;……人迎四倍者,且大且数,名日外格,死不治。”“寸口大于人迎一倍,病在蹶阴;寸二倍,病在少阴;寸口兰倍,病在太阴。”“寸口四倍,名日内关。内关者,且大且数,死不治”等等。不但脉象备部的比较很重要,就是脉与色、脉与尺诊亦是以对比的形式来说明问题的,例如:《太素·卷十五》:“夫脉之小大滑涩浮沉,叮以指别也;五脏之象,可以类推;上医相音,可以意识;五色微诊,可以目察。能合脉色,可以万全。”“色青者其脉弦,色赤者其脉钩,色黄者其脉代,色白者其脉毛,色黑者其脉石。见其色而不得其脉,反得其相胜之脉,则死矣;得其相生之脉,则病已矣。”“善调脉者,不待于色。能参合而行之者,可以为上工。”这是色与脉参照比较的方法,脉与尺亦即尺与寸相比较亦很重要,即所谓尺寸诊,如《太素·卷十五》:“脉急者,尺之皮肤亦急;脉缓者,尺之皮肤亦缓{脉小者,尺之皮肤亦减而少气;脉大者,尺之皮肤亦贲而起;脉滑者,尺之皮肤亦滑;脉涩者,尺之皮肤亦涩。凡此六变者,有微有甚,故善调尺者,不待于寸口。”“尺脉缓涩(按当作尺缓脉涩)者,谓之解亦安卧;尺脉盛,谓之脱血,尺涩脉滑,谓之多汗;尺寒脉细,谓之后泄。”等,色脉三者相结合而对比观察,当然可以得到更多的信息,故《内经》亦有“色脉尺诊”的方法。并强调“夫色脉与尺之相应也,如桴鼓影响之相应也,不得相

  失也。此亦本末根叶之出候也,故根死则叶枯矣。色脉形囱不得相失也。故知一则为工,知二则为神,知三则神且明矣。”另外《内经》上又有尺诊,其实它不绝对是单单诊察尺肤,有时亦还是要结合脉象的。《太素·卷十五》:“黄帝问于岐伯日:余欲无视色持脉,独调其尺,以言其病,从外知内,为之奈何?岐伯答日:审其尺之缓急大小滑涩,囱之坚脆,而病形定矣。”“尺湿以淖泽,风也。尺肉弱者,解亦安卧。脱肉者,寒热不治。尺肤滑泽脂者,风也。尺肤涩者,风痹。尺肤粗如枯鱼之鳞者,水溢饮也。尺肤热甚,脉盛躁者,病湿也(《灵枢》.《甲乙经》作温,按当作温);其脉盛而滑者,汗且出也。尺肤寒甚,脉小者,泄,少气也。尺肤炬然先热后寒者,寒热也;尺肤先寒,久持之而热者,亦寒热候者也”等等,都是诊尺法的内容,但可以看出有时还是要结合脉来说明问题的。后世由于不用遍诊法改为独诊寸口,就只能作左右手和寸关尺脉的比较了,例如仲景分阴阳即寸尺的对比,有时亦用寸口关上尺中对比,尤其是在《金匮要略》中用寸口趺阳两处对比的时候很多,但显然较《内经》少多了,性质亦已经转化为基本上是独诊寸口的方法了、。到李东垣论劳倦内伤时,虽然提到人迎紧盛为外感,气口滑大为内伤,貌似《内经》之“人迎盛紧者伤于寒,脉口盛紧者伤于食饮”(《太紊-卷十五》),但《内经》说的人迎气口不是李东垣说的两手脉的左为人迎右为气口,所以李说对《内经》来讲是似是而非的,总之是后人亦继承了《内经》对比方法的精神,但内容不同范围亦小了。

  5、关于脉象的变化程度脉象程度《内经》亦是很重视的。例如季节脉、真脏脉都有个因程度而决定其性质的问题,比如弦脉,稍有些弦是季节脉、五脏正常脉(春、肝);弦象重就是不正常的,到了绝对化亦即无胃气就成为死脉、真脏脉了。在论病时亦然,例如《太素·卷十四》:

  “人迎-盛,病在足少J阳,一盛而躁,在手少阳;人迎二盛,病在足太阳,二盛而躁,在手太阳;人迎三盛,病在足阳明,三盛而躁,在手阳明;人迎四盛,且大且数者,名日溢阳,溢阳为外格。脉盛,病在足厥阴”云云,其规律与人迎主阳相似,这种分级的方法在实用上虽然未必实际,但作为一种方法的创始还是有意义的。《难经》分三菽、六菽、九菽等以说明由浮到沉的分级亦是这种性质的。此外只分微甚或太过不及两级的方法,较以上方法更为实际,并得到后人更多的的重视和继承发展,例如《素问·玉机真脏论》:“春脉如弦……其气来宴而强,此谓太过病在外,其气来不实而微,此谓不及,病在中。”其他三季大意亦如此,这种分级就易于掌握。《太素·卷十五》:“黄帝问日:请问脉之缓急大小滑涩之病形何如?岐伯日:臣请言五脏之变病也,心脉急甚者为瘈,微急为心痛引背,食不下。缓甚为狂笑,微缓为伏梁在心下,上下时唾血。大甚为喉吤,微大为心痹引背,善泪出,小甚为善哕,微小为消瘅,滑甚为善渴,微滑为心疝,引齐,少腹鸣,涩甚为喑,微涩为血溢、维厥、耳鸣、癫疾。”其下为其他四脏脉之微甚,文长不俱录。这种以微甚来鉴定主病的方法为后人所采用和发展,如仲景《伤寒论·辨脉法》有:“问曰:脉病欲知愈未愈者,何以别之?答日:寸口、关上、尺中三处,大小浮沉迟数同等,虽有寒热不解者,此脉阴阳为和平,虽剧当愈。”《伤寒例》又有微缓,形容略具缓象。《金匮要略》有:“夫痉脉按之紧如弦,直上下行。”这是对弦甚脉的说解和描绘。近人周学海还将“微、甚、兼、独”作为诊脉的原则要求,这亦是有继承的。另外《内经》上对不整脉亦有从它发作的频繁程度分级的方法,例如

  《灵枢.根结》:“一日一夜五十营,以营五脏之精,不应数者名日狂生,所谓五十营者,五脏皆受气,持其脉口,数其至也。五十动而不一代者,五脏皆受气,四十动一代者,一脏无气;三十动一代者,二脏无气;二十动一代者,三脏无气;动一代者,四脏无气;不满十动一代者,五脏无气,予之短期。”这个说法一直被继承下来沿袭使用,并有所发挥。

  6、《内经》论脉象主病的不足《内经》论脉象主病的不足是:程式化:例如季节脉、真脏脉、五色脉以及人迎气口一盛二盛……,代脉几十动一止等等。重视决死生:对于超限的脉认为是绝脉,如无胃气、悬绝等等。

  对于主病可能因时代的和方法上的要求不同,及经验方法还不够成熟,往往只指出某者病而不及病名,在痹、痿、风、咳、疟等具体论病的篇章亦未列出应见何脉。

  对于主证只是举例,亦未能以非常规律的形式方法予以说解,且往往病证、生死夹杂而言,如《索问·脉要精微论》“长则气治、短则气病,数而烦心,大则病进,上盛则气高,下盛则气胀,代则气衰,细则气少,涩则心痛,浑浑革至如涌泉,病进而色弊,绵绵其去如弦绝死”等可证。

  以上问题有的是脉法发展的初期所不能避免的,亦有的是受比附推演等方法影响的结果,并带有一定的机械色彩。

(0)

相关推荐

  • 一、诊法口诀

    一.诊法口诀& 望诊 闻诊 附:幼科闻诊歌诀(<医宗金鉴·幼科心法要诀>) 问诊 附1:十问歌(摘自<景岳全书·十问篇>) 附2:幼科审病歌诀(<医宗金鉴·幼科心 ...

  • 《难经》译文注解

    <难经>是战国时期 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扁鹊 ,原名<黄帝八十一难经>,古代中医学著作之一,传说为战国时期秦越人(扁鹊)所作.本书以问答解释疑难的形式编撰而成,共讨论了81个问题 ...

  • 脉法:《内经》和《难经》记录的三部九候法和独脉法

    历代医家关于"脉法"的论著及流派,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自<内经><难经>伊始,至近代为止,各家关于脉法的研究各抒己见,各具特色.然而,因医者悟性及知识面 ...

  • 『古方新解』《内经》《难经》脉法拾萃

    历代医家关于"脉法"的论著及流派,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自<内经><难经>伊始,至近代为止,各家关于脉法的研究各抒己见,各具特色.然而,因医者悟性及知识面 ...

  • 《内府秘传经验女科》卷二 脉法

    脉法 左手寸脉洪,主胸中之怒气.关脉洪,主心中之冷气.尺脉洪,主不孤.左三指般大,主孕有思在内.尺脉小如线发,主作脉,女人血堂病,月红或前或后. 右手寸脉洪,主上焦热,咳嗽有痰,身发潮热.关脉洪,主冷 ...

  • 《内府秘传经验女科》卷二 辨孕男女脉法歌

    辨孕男女脉法歌 左手实大是男胎,右手弦洪是女孩,两尺偏大分男女,命门滑实主怀胎. 上一页:脉法 下一页:调经

  • 学好内经中的脉法,就可以验证运气的合理性...

    学好内经中的脉法,就可以验证运气的合理性.//@悟空184563141:气克运,六气主宰一年气候,五运只做参考.不知对否!

  • 脉法三字心法

    一.浮脉 (一)脉学三字诀 脉象歌 轻取有,重按无,飘飘然,肉上游. 主病歌 浮为阳,表证候,秋常见,久病愁: 表风热,有力浮,若血虚,无力浮. 分部主病歌 左寸浮,是伤风,或风痰,聚在胸: 左关浮, ...

  • 研读清末民间中医手抄本《医道捷径》之脉法(二)

    研读清末民间中医手抄本<医道捷径>之脉法(一) 清末民间中医手抄本<医道捷径>之脉法第二篇: 提纲要脉,不越浮.沉.迟.数.滑.涩六字,以足该表里阴阳.冷热虚实.风寒燥湿腑气血 ...

  • 脉法三字心法!

    一.浮脉 (一)脉学三字诀 脉象歌 轻取有,重按无,飘飘然,肉上游. 主病歌 浮为阳,表证候,秋常见,久病愁: 表风热,有力浮,若血虚,无力浮. 分部主病歌 左寸浮,是伤风,或风痰,聚在胸: 左关浮, ...

  • 脉法与辨证

    发个病例,女性,60岁,右侧下眼睑抽搐多年,眨眼时候抽搐,平时不发作.大家讨论讨论. 眼睑抽搐,就是风,肝里面有风,身体里面有风是肝引起的,血虚都能引起的风,也有可能是这样的,但你要把情况讲清楚,就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