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纪广东普宁学宫

这半年多来很是懒散,积累了不少图文还没写个完整记录,感觉是欠了什么,有些惶惶。于是赶紧鼓起动手,但这下来都二三十篇图志,有点心力不足。趁此,我想,还是得快点把普宁学宫从2010到现岁2018的九年记录整理出来吧,就不等十年了,谁知以后何时才是机会。
    翻开2010年的记录,那是刚入手单反不久,从摄影爱好不知道拍什么,进转入乡土文化之中,后来变得有点不好收拾。对广东普宁旧县治洪阳城的记录,于此起始。初去,只是在城外随处走,不知城的概念,仅知是有东南西北门,却只看到南门。几次走游之后,终于走到了城的核心处,发现有座大型古建筑,当地朋友说:这是红学!好久以后我才知,其实应该叫黉学。这就是普宁学宫,那是初夏6月的事情。幸运的是,当时竟也借问着找到掌门阿伯,得以入内参观。

2010年的学宫其实还挺完好的,除了儒学门内一株数百载刺桐新近折倒碰推其下石亭顶之外。后来的学宫就开始不太行了,真的不行了!2010年起连续到2018年中旬,时来时往的看着这座古建筑,或是重新去到里头,或是在外窥望,或是放飞机赶紧记录。这里头的草木是越来越猖獗,大成殿越来越破,后壁太和元气最终被雨水洗刷褪去而消失……
    关注着学宫,偶遇认识了华南理工大学的李哲扬博士。哲扬兄在2012年代表华工建筑设计院,授普宁政府委托,带队对普宁学宫进行现场勘测和修复设计研究,2013年出了全面方案。还记得当时总是劳扰着哲扬兄问学宫要进行修复的情况。虽然那年方案是出来了,也不少处地方听闻要进行修复了,可并没有。大概是2014或是2015年,哲扬兄一次过来普宁接洽学宫修复方案的事宜,忙完事后约了地方坐下喝茶闲聊。大概也知,修复是猴年马月的事情了。关于普宁学宫,我能做点什么吗?我是什么都做不到,就光盯着看吧。
    对普宁学宫九年间断断续续的记录,积累下来的照片有点多,选图是个纠结的事情,选择困难症强迫症并发得厉害,放太多图,一不小心又会被某些文化人挪用截掉水印变成尾缀的图片来自网络甚至被作者之,放太少,又实在不足以表达。但这不算是问题了,记录,流传,让更多的人关注本土文化方为首要,其他且慢之。
    关于这九年间普宁学宫的图志,分《初纪》、《再纪》两篇,本篇为第一篇,主要是2017年以前的记录。

华南理工建筑设计院的普宁学宫还原图,这样一看,清楚了很多。

广东省普宁市的老县城洪阳,即今洪阳镇属东西南北村,是一座有着厚重文化沉淀的古城。

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正月,朝廷析潮阳三都置普宁县,及后建城。古城历明、清、民国、共和至今,已有近五百年历史,虽经岁月沧桑、天灾人祸,及受现代化发展的冲击,但今城中明清时所兴修的古建筑大部分还较为完好的屹立原处,普宁学宫便是其中最具重量级的一座,且,也是目前普宁境内绝无仅有,唯一的古代官方大型建筑。 
    学宫,是古代地方政府所设立的学校。据资料载,学宫一词在西周已经出现,与后世常用的辟雍一词意义相同,是周天子设立的大学,专门教授国子和贵族子弟的场所。随着后世发展,“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学宫渐成了讲授儒学之所,也奉入了孔子等先圣,并由官方固定时间每年进行祭祀,学宫也因此被称为孔庙。
    普宁学宫,本地人俗称之黉学,其位于广东普宁洪阳城西。按资料上记载,落成于明万历三年(1575),清初由于动乱遭拆毁,至时局稳定的清康熙六十年(1721)进行重修,修后历代均有修葺,现保有始建时之古貌。洪阳城,是普宁的老县城,按传统说法,置县之初,需建三大官方标配建筑:学宫、城隍、县衙,即以之教民、保民、管民。未建县衙,必先建学宫!一城最先布局建设的是学宫,其内供奉文圣孔子,及诸多先圣。学宫的建成,标志象征着地方教育的发达和人文的昌盛。

进贤桥上看普宁学宫外围。

2010年,初识学宫

这年6月和普宁青年摄影的小伙伴们行摄洪阳城,走着走着,第一次来到普宁学宫的门口。边上的村民阿姨说,要是有兴趣可以去找那边某位阿伯来开门,钥匙在他那边。问了具体情况之后,还真沿着城内河走,去到掌门阿伯家里,找了阿伯来开门。第一次去到普宁学宫内部,有着莫名的兴奋。这会,学宫内还很完好。

棂星门。

南山学舍。当时这个门虽然堵掉,不过灰塑的门匾还很OK。

县志上所记的普宁学宫东路建筑。
其实普宁学宫,应该叫孔庙更准确一点,这是一处多重功能单元集合起来的建筑群。

儒学门。

儒学门内,直观魏忠贤生祠(石亭石像)、土地庙、儒学堂,以及大成门一角。

被敲掉鼻子的魏忠贤石像。

儒学堂,其后为射圃,皆都被改造成教室。

射圃处的古榕。

古榕树下的门墩、柱础,也不知道是儒学堂大门的,还是其他什么建筑。

射圃后,民国时兴建暹华楼,屋顶。

暹华楼后的教育廨。

在暹华楼上看大成殿一侧。

清代县志上,关于普宁学宫的中路建筑图。

在儒学堂前看大成门。

大成门的屋架,其楹母下子孙楹写着:大清乾隆贰拾年岁次乙亥拾月谷旦鼎建。

学宫的核心建筑,大成殿。

大成殿内。大概当时是被改造成礼堂了。

大成殿檐栏屋架,麒麟、鳌鱼、牡丹等花胚真的很漂亮。

大成殿望大成门,月台的石柱上狮子均被破坏掉。

西侧檐栏。

大成殿后侧檐栏。

太和是指阴阳二气既矛盾又统一的状态;元气是指产生和构成天地万物的五行或阴阳二气混沌未分的实体。太和元气匾立于学宫,是颂扬孔子的儒家学说像天体那样,循环往复,与天地同在,永恒长存,达到至高无上的境界。普宁学宫的太和元气匾额有二,一为石匾,迁嵌立于棂星门外照壁万仞宫墙中,后照壁因破四旧被毁,石匾移作他用,再后石匾被寻回,现存于村委处;一为大成殿后墙壁上的描绘。在某处,有一方与普宁学宫同样的太和元气匾额,中有落款楚人杨芷,是指明隆庆年间任潮州兵备道的湖北安陆进士杨次泉。

大成殿后的明伦堂。

2012年,新识学宫

2010年第一次遇见普宁学宫之后,作为一个乡土文化入门爱好者来说,实在新奇兴奋,惊喜原来自家普宁也有这等古建筑,且与书本上常见所写的学宫,基本是一样的。2011年路过学宫几次,但没有再进去看过,只是路过看看有什么变化,却忘了要拍张照片。
    2012年想拍个完整的洪阳城东南西北的村落,来了很多次。另,也时不时带了外地朋友或本土文化同好,走逛洪阳城。学宫是必经之处。当然,年底的时候,看过华工的修复效果图及另外相关之后,知道有个万仞宫墙,于是跑来看看遗址。
    2012年我才发现,原来棂星门的中门柱子上刻着:普宁县立第一中学。

2012年初的棂星门。

棂星门柱子上的普宁县立第一中学石刻。

万仞宫墙旧址,就是这丛竹所在地,有存基础。

2012年底的棂星门。

南山学舍,这匾额开始在坏掉。

南山学舍门位于普宁学宫棂星门同一面西侧四五米处,其门后路道原直通学宫西路建筑中的省牲所及训导廨。南山学舍门落成年代不详,历史沿革不详;南山学舍是何建筑,亦不详。如今仅有一个被堵上土块的门和普宁学宫中为数不多的字南山学舍,留下诸多疑问。

2012年底,从儒学门处,窥看孔庙内。

2013年,详记学宫

2013年是个有趣的年份。这年岁首拍到了学宫第一张角度较高的样貌图,其单元建筑错落有致的沿后山之麓而建,特别漂亮好看,气韵十足。年中旬的时候,和德安里的画家们一同来到学宫参观,其后画家们作画,而我则进行学宫的拍摄。这一次的拍摄,是相对较为详细的,毕竟时间比起2010年那次多得多,且行动更为方便,另外也有华工哲扬兄提供学宫修复效果等诸图,这个古建筑群细节具体可谓详尽了。

2013年初,冬日去普宁北拍村落,顺道见路边有高楼可登,赶紧上去拍下洪阳城,学宫所在位置,是如此重要。

2017年航拍普宁洪阳城全景。图右下角圆形山下即为学宫所在,其坐北朝南。

明嘉靖四十二年,朝廷析潮阳三都置普宁,县治初设贵屿。至万历十四年,于三面环山而四水归汇素有盘底珠之称的黄坑都厚屿建城。因普城处洪山之南而名洪阳,系传统潮州府九阳之一。县志载:普宁县城高二丈零五寸,周围七百丈,雉堞七百四十个;劈四门,东曰凝和,西曰阜财,南曰迎薰,北曰拱极,门各有楼,四门相去中间,各有敌楼,门左各有窝铺;城脚马路八尺,水关西北各一;绕城浚溪为濠,东南西广一丈八尺、深五尺,东北至西北广三丈,深七尺。古城历明、清、民国、共和至今,有近五百年历史,虽经岁月沧桑、天灾人祸,及受现代化发展的冲击,但今城中明清时所兴修的古建筑大部分还较为完好的屹立原处。闲去飞洪阳城,高空三百米俯览,城之轮廓、内外葫芦喝形近乎完美,各座古建如学宫、城隍、察院第、方氏老祠、李厝祠等,均清晰可辨。
    不规则圆状的洪阳城,古称厚屿,城内中部偏西处,南北各有一个小山包,北侧山包称前山,其山南麓是城的中心,是县衙所在,然而县衙在建国后改作医院,再后改成学校,而今遗存已经完全消失。后山的南麓,是普宁学宫所在。

普宁学宫的地形图(来源:华南理工)

普宁学宫具有明清宫殿建筑的特点,雄伟壮观,古朴大方。其分东西中三路,由多个各有功能的单元建筑组成,整体坐北朝南,依小丘而临城内河,面阔有29米,纵深78米,总建筑面积2262平方米。

学宫主体建筑依中轴线排列依次有:照壁万刃宫墙、棂星门、泮池、左右腾蛟起凤两牌坊、大成门、名宦祠、乡贤祠、东西两庑、大成殿、明伦堂、惠风亭。

东路建筑依次有:石栏杆、进贤桥、儒学门、魏忠贤生祠、土地庙、龙珠南泉井、儒学堂、射圃、暹华楼、教谕廨、办公室等。

西路建筑依次有:石栏杆、南山学舍门、省牲所、训导廨。

学宫修复效果图(来源:华南理工)

学宫建成后沿用至清末,到民国九年(1920)由县长张五云倡导,改为普宁县立第一中学,抗战期间曾做乡镇保甲长训练所,后复为洪阳联中、洪阳一小校舍,一直到上世纪末学校移址,学宫又做西村老人活动场所,再后荒废,至今。如今所见的普宁学宫,除了照壁万刃宫墙、泮池、左右腾蛟起凤两牌坊等皆毁,其余建筑大多保存下来,当然由于民国后的历次改造以及失修,很多组成建筑不伦不类,而整体则是破落不堪,摇摇欲坠。

棂星门、腾蛟起凤坊、泮池、大成门、东西两庑、大成殿修复效果图(来源:华南理工)

棂星门内,泮池不见了,埋在篮球场下。

大成门。

大成门,是学宫的最后一道大门,通常是漆成朱红色,每组扇门按照皇宫礼制共有一百零八颗门钉,以此表示学宫(孔庙)建筑规制之高。但是,普宁学宫的大成门早不知拆哪里去了。大成门的两旁,是乡贤祠、名宦祠,同样门不见了,被围起来改成了教室。

大成门屋顶。

大成门的梁架。

梁架上的花胚特别漂亮,这尊狮子木雕现已不见了。

这尊大象木雕,现已不见了。

同在大成门内,名宦祠的屋架,还可看到门的门簪。

大成门后的天井,东西两庑,以及后侧的大成殿。

大成殿前的月台的石栏,全部长满了草,浮雕一时间不可见。

比较有意思的是,才发现原来大成殿歇山重檐之间的清代彩画竟还完好。

被破坏的柱头石狮。

大成殿,是学宫的主殿,奉文圣孔子及诸多先圣的地方,是整座学宫的核心。

左边先圣神位。

右边先圣神位。
这两方先圣神位原来被白灰糊去,至2012年方由哲扬兄勘察时清理出来,包括后面的一中史略碑记。

嵌于普宁学宫大成殿左侧墙壁中的中华民国二十九年十月十日立的《普宁县立第一中学校史略》碑记。

这碑记中,有闽漳张氏七峰下潮之一锦峰公后裔五云先生之名。据族内资料载,张五云,字成梁,生于清同治8年,为光绪丁酉科(1897)拔贡,光绪32年任湖北荆门州同,民国10年至13年任普宁民选县长,民国19年得疾而卒。

方廷玑,为普宁一中首任校长,清末广东水师提督洪阳城外德安里方耀方军门第八子。据介绍方校长其后移居广州。

大成殿的屋架,为四载七木瓜,目前全潮各地仅见这一例。

大成殿西侧相邻的训导廨。

在大成殿龛座上看大成门。

西侧檐栏。

檐栏上的屋架。

转角做法。

距离2010年来,这会才三年,大成殿后面檐栏的屋架已经坏掉。于此起,太和元气这幅字也慢慢在消褪。

太和元气前的石栏,凤鸟牡丹龙马浮雕,被破坏掉了。

龙宫浮雕,也被破坏掉了。

明伦堂

明伦堂,是读书、讲学、弘道、研究之所,是传承了千年的文化教育品牌,过去是具有一定社会地位的社会精英讲学论道的地方,同时也承担着传播文化与学术研究的功能。普宁学宫的明伦堂位于大成殿后、后山前方,面阔略长于大成殿一间,进深则仅一间。其被砌墙改建成教室。因靠近后山,湿气重,树木成荫,现里头损坏甚是严重。

西侧的省牲所,即古时祭孔前,主祭及助祭者审察祭祀用的牲畜的地方,以示虔诚。当然,这里被改成了橱房。

省牲所墙壁上的碑刻:特授普宁县正堂崔。处□捐银贰百元正。儒学副堂施训所。重□生员,李□□、方□□。光绪拾柒□月重立。

儒学堂与大成殿之间的巷道,为民国时建,门上塑额已难以辨认。

另一个门,其额校园。

后山上的建于民国时候的惠风亭。

后山墙外,是城内民居了。

学宫的东路建筑,中间位土地庙,左右是儒学门、魏忠贤生祠石亭、龙珠南泉、儒学堂。

儒学门。

儒学门进来是一个石亭,亭内设有一尊石像,本地人俗称之状元像,曾一度香火朝拜。
相传,石像本人是明末魏忠贤,石亭即其生祠。

土地庙和儒学堂。

射圃内的榕树。

暹华楼的第一层。

暹华楼的第二层。

时代的印记。

那人去楼空的景象,也不过如此吧。

暹华楼和教谕廨之间,设一门,可出去通往大成殿与后山惠风亭。

教谕廨。

教谕廨内。

2015年,学宫新进展

作为普宁教化的灵魂象征所在,作为普宁现绝无仅有唯一的官方古建筑,学宫的抢救修复迫在眉睫。

2015年12月10日,普宁学宫从市文物保护单位,升级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在此前的2012年时,普宁政府曾委托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华南理工大学建筑院建筑文化遗产保护设计研究所,对普宁学宫进行现场勘测和修复设计研究,翌年出了全面方案。然由于各种原因,学宫修复一直没有实现。延至后来2016年7月,终于看到《普宁学宫抢救性修缮工程设计服务招标公告》的发布。 
    2014、2016两年,经学宫多次,可没做记录。曾2014、2015、2016年间,想找时间和当地朋友到学宫中再次做记录,但各种原因都没成行,甚为可惜。在我看来,多去看看,总有好处,多去看看,总有新发现,如2015年一次偶过学宫门前,又看到新玩意,棂星门中门牌匾,原来刻有中正门三字。

说起普宁洪阳城的古建筑,说起保护,有时候感觉就是一个哭笑不得的事情。在我国乃至全世界,古建筑是需要每隔一段时间进行修葺的,通过定期的维护使其保持原貌延续传统工艺之美,以及精神文化内涵。可惜的是,在普宁乃至周边县市,现代很多保护工程却变成了古建筑的恶梦,比如本土的文昌阁、城隍庙、节孝祠、忠义祠等等,这些原本古代官方营造的大型建筑,一座座被铲平重建,几乎不保留任何一点原物,一味的求新,在建成之后挂着文物保护保单位的名字,让人莫名其妙,而真文物早就荡然无存了。
    但希望这一次普宁学宫的修复工程,是一次真正的重修,是真正的保护文物吧。
    关于普宁学宫的图文,我都算不清楚究竟发出有多少篇,当然这些东西都是看过了就忘,而且这些也真的没什么用,不算什么。

中正门。

2017年初,做了一次航拍,特别高兴,又同时听洪阳的朋友讲,学宫的重修资金已经到位,很快要动工的。于是,赶此之前,写了一篇相对详细的推文,托粤东城市网公众号发出。这一发出,隔天,学宫重修主管单位的黄煜光兄就来电话,聊起学宫的事情。本以为是推文妨碍到官方的工作,可能会被叫删除,因说到了学宫可能会是重建,连已离开华工的哲扬兄见到此文也专门致电旧单位问个究竟(当然仍是重修)。没想,煜光兄没说其他,只说是重修且很快就要开始,到时得来帮忙多做些记录和后续报导。起初这电话让人有点惊吓,不过听了之后,其实相反。可惜,煜光兄于去岁心脏出问题走了。这年2018的7月起,普宁学宫开始重修了。也不知道说点什么才好。谨以此纪之。

《初纪广东普宁学宫》,如上。

20180919
    完。

声明

本作品为【普宁青年摄影】【岭东文化】【普宁村落】荣誉出品。

若有需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安静声音】的署名,并保留原图片水印和本段声明等。

请尊重个人劳动成果!谢绝图片、文字、文段的非完整性转载!请勿剽窃性抄袭。

特别谢绝各种手工特意叠加商业网站水印的转载!

本作品保留一切权利,如作品著作权、作品中出现人物的肖像权等。

作品中原创图片、文字不得直接或间接用于以营利为目的一切商业行为,违者必究。

(0)

相关推荐

  • 明代隔门一套,此门满工雕刻,雕刻生动逼真...

    明代隔门一套,此门满工雕刻,雕刻生动逼真,窗棱空灵剔透,整体大气.门是中国古代建筑中最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不仅是人们出入的通道,而且是建筑等级的象征,昭示着地位.财富和文化品格.在古建筑上,隔门几乎 ...

  • 再纪广东普宁学宫

    关于广东省普宁市洪阳城内建于明代的普宁学宫,陆陆续续关注着也做有九年的摄影记录了.这些年来,除了得些图片之外,也因文化同好,认识不少本土和外地的朋友,或往返走过于学宫内外:在乡土见闻上,认知是获益甚丰 ...

  • 庚子深秋的普宁学宫

    普宁学宫,本地人俗称之黉学,其位于广东普宁洪阳城西.按资料上记载,洪阳城内的普宁学宫落成于明万历三年(1575),清初由于动乱遭拆毁,至时局稳定的清康熙六十年(1721)进行重修,修后历代均有修葺,现 ...

  • 庚子初春的普宁学宫

    庚子年前有文管部门来电话找要一些普宁学宫的老照片,说是要搞个电视节目等春节播出,让市民知道学宫在重修.那几天找了时间翻了老照片,有些感慨.不久后还真看到一集节目.记得学宫是前年戊戌岁中夏天的时候开始重 ...

  • 己亥初夏的普宁学宫

    关于广东省普宁市旧治洪阳城内的普宁学宫,就不啰嗦再多介绍了,反正就是全国各地县城设治时候原本必有的标配,用于教育而象征教化的高大上综合性建筑群,但又大部分在共和以后改作他用或直接铲掉,能存留下来的都是 ...

  • 己亥暮春访普宁学宫

    己亥年开春至今,昨天(4月10日)才择日撞日来到旧县治洪阳城西门内的普宁学宫,除了是CCTV中国影像方志纪录片广东卷普宁篇的摄制前期踩点,也是想关注一下这里的修复工程进展得怎么样了.相机是有提前准备的 ...

  • 2018年底的普宁学宫

    2018年11月23日午后,与潮阳来的朋友走访洪阳,专程至学宫,为了看看工程现场.因各有一段时间没来过,再见,真心感叹,这修复过程,确实修旧如初,可保留的古物件都保存下来,该恢复的也都恢复起来,作为偏 ...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广东揭阳学宫

    揭阳学宫位于广东省揭阳市榕城区韩祠路7号.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揭阳学宫初创于宋绍兴十年(1140年),从宋至清,经过规模不同的35次修缮.调整和扩建.其中最后一次大规模修缮是清光绪二年(公元1 ...

  • 广东肇庆德庆学宫:古建瑰宝 化润千秋

    德庆学宫:古建瑰宝 化润千秋 "江山连肇庆,云物接苍梧".岭南古郡--德庆,地处我国南方黄金水道--西江中游北岸,山水秀丽,人杰地灵,又位于两广交通要冲之地,"扼广右之门 ...

  •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广东肇庆德庆学宫

    肇庆德庆学宫位于广东省肇庆市德庆县德城镇朝阳西路26号.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距德庆悦城龙母祖庙西46.1公里. 德庆学宫始建于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元大德元年(1297年)重建,是我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