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员的尴尬境地
/这是土木小生的第530篇原创文章/
一直以来,萧遥在工作方面的思维都很简单: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典型的理工科思维方式,然而工作两年之后,发现很多问题并没有那么简单,虽说办法总比困难多,但是有时候很多问题都不是当下就能解决的。
而萧遥的执行力还算可以,有问题从来都是当场解决,但是这一套到了工地上显然是行不通的,一方面,很多问题并不是自己想解决就能解决得了的。
就拿材料来说,很多材料都是甲供,现场着急要用,材料计划一个月前就报上去了,但是材料迟迟不来,造成现场工人窝工,你怎么解决?除了催促甲方,没有别的办法,然而甲方也并不能控制材料进场时间,路况问题谁能保证呢?
关键甲方现场代表不管这些,一个劲地催进度,材料供应科也不管这些,一个劲跟你说马上到马上到……而材料到了之后就巴不得你一天之内就把工程施工完毕竣工交付,丝毫不考虑你之前部分工人看着没活干跑其他工地去了,一个劲催你加人,真的是两头受气。
另一方面,当你还是技术员的时候,或者说只要你还没有成为项目经理的时候,很多事情你并没有决定权,在现场不能拍板定方案,哪怕你心里已经有了很好的方案,也只能传达给领导,请领导做决策。
这种现象对于现代管理人员的威信是一个很大的损失,分包或者带班在现场需要你协调解决一些问题的时候,如果你不能给出明确的答案和安排,真的很伤威信,到最后在人家眼里你啥也不是。
真的,这个现象还挺严重的,但是也是萧遥改变不了的,没办法,技术员就那点职权,重大问题还得是总工和经理出面,当然带班们表面上还是会尊重你这个总包技术员,X总X总地叫得可亲热了,而事实上只有你自己知道自己的尴尬境地。
碰到只管大方向的领导还好,具体执行的权力会下放给技术员们,但有些领导就喜欢泡在工地的,天天拉着甲方代表在工地聊天,盯着工人干活,好像不盯着工人就干不好一样。
这种时候你就显得很多余很没有价值,因为现场有领导在那坐镇,很多问题他们当场就解决了,甚至都不需要通知你。
所以呢,别太高看自己,地球离了谁都照样转,工作都是领导的,该摸鱼就摸鱼,考到证书才是自己的。
当然也并不是说不要学习现场经验,最近萧遥觉得,还是要建立大框架体系,一个项目,几个单位工程,每个单位工程有几个分部分项工程,具体有哪些工序,自己去建立一个这样的系统,然后找准自己的定位,看看自己在这个项目中扮演什么角色需要做哪些工作。
想要快速熟悉的话,最好是理论先行,实际经验跟上,不断地用实践去印证理论,一个项目下来基本上也都熟悉了,这也是工程行业如此强调完整项目经历的原因。
所以啊,还得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