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物最相思——王维传(第253章) 2024-07-30 08:44:17 “皇兄,一眨眼,亨儿册封太子也有两年了。我留心看去,亨儿倒是勤勉肯学的,皇兄可以放心。”玉真公主走到观景台边,站在李隆基身侧说道。“持盈,你生长在帝王家,应该比谁都清楚,朕可以放心么?”李隆基转头看了一眼玉真公主,一脸不以为然道。玉真公主自然明白皇兄话里话外的意思,哑然一笑,不再多说什么,默默俯瞰脚下的这座雄城。她明白,经历过武周夺唐、神龙政变、唐隆政变、先天政变等一系列宫廷政变的皇兄,对权力更迭最为敏感。三年前,皇兄之所以会废杀太子李瑛,表面上看,似乎和武惠妃的一连串心机有关,但说到底,还是因为皇兄害怕太子夺权,所以才会不顾青红皂白,甚至不愿多加核实,便作出了废杀太子的决定。或许,在那样的疑心下,无论太子是谁,都会被皇兄废杀的吧?方才,她明知皇兄对新太子李亨并无多少好感,却依然要为李亨说几句好话,因为她觉得李亨这个太子当得着实不易。李亨出生于711年2月,排行老三,自小就不受李隆基关注。725年11月,李隆基在安国寺附近修建了一处巨大的宅院,号称“十王宅”,让长大成人的皇子们都住在“十王宅”中。皇子们分院而居,由宦官担任监院使,一方面伺候诸王,一方面其实也是监视诸王。李亨也住进了“十王宅”,直至738年6月被封为太子后,才离开“十王宅”,搬进了大明宫。不过,搬进大明宫后的李亨,不仅不能扬眉吐气,反而愈发谨小慎微。因为,从他被推上政治前台的那一刻起,就被显而易见的政治威胁所包围。威胁首先来自中书令李林甫。李林甫本就力挺李瑁,对于李亨这个太子,李林甫一直耿耿于怀,明里暗里和他较劲。当李林甫与李亨发生冲突时,李隆基不仅不出面遏制或阻拦,反而默认甚至允许。由此可见,无论谁当太子,李隆基都不愿看到太子羽翼渐丰,从而对他的统治构成威胁。“持盈,怎么不说话了?”见玉真公主默然不语,李隆基剑眉微皱,沉声问道。“皇兄,持盈在想《道德经》。持盈愚钝,虽然诵读《道德经》多年,却依然有好些地方不大明白,能否向皇兄请教一二?”“持盈,你悟性颇高,自小研读《道德经》,几乎可以倒背如流,书中竟还有你不明白之处么?不妨说来听听。”“皇兄,《道德经》言简意赅,惜字如金,全文通共才五千余字,却多次提到'无为’和'不争’。一句'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让持盈颇费思量,不知皇兄如何解之?”李隆基哈哈一笑,拍了拍玉真公主的肩膀道:“持盈,你想说什么,直说便是,何必拿《道德经》来为难朕?朕不是说了么,朕有些累了,正想'不争’了。今日请你入宫,正是有一事要你助朕一臂之力。”前一刻还在感叹“不能放心”,这会子又说“想不争了”,皇兄的三百六十度转弯,让玉真公主不由哭笑不得,只好点头笑道:“但凡皇兄用得上持盈之处,持盈定乐意效劳。”“持盈,你也知道,自惠妃走后,朕身边一直没有可意之人,直到千秋节那天,朕看到了一个人……”李隆基絮絮说了下去,脸上颇有神往之色,“朕以为,失去惠妃后,朕不会再对哪个女子动心了,但看到她后,一切似乎都变了。”听了李隆基这番自述,玉真公主心里不由一阵好笑:“皇兄,这有何难?这普天之下的女子,除了宗室女子,只要是您看上的,收入宫中便是,还需持盈帮忙么?”“持盈,问题就在于,此女子恰好就是皇室中人。”“啊?皇兄指的女子,莫非是?”玉真公主心思急转,迅速回忆千秋节那晚的情形,似乎想到了什么,忙伸出手指,比了一个“十八”的手势(李瑁排行十八),“莫非是寿王妃?”李隆基点了点头,看向寿王府邸,似乎恨不得寿王妃此刻就能从寿王府飞到他面前来。好半晌后,才回过头来,看着玉真公主言辞恳切道:“持盈,下个月,朕想去骊山华清宫住上几日,你随朕一同前往。到时候,记得带上寿王妃,让她去你的骊山别馆消遣消遣。”带寿王妃去骊山消遣消遣?李隆基的言下之意已经再明显不过了,玉真公主不知该说好还是不好,怔了半晌才点头道:“持盈明白了,到时自会按皇兄吩咐的去做。”“持盈,你说的对,从今往后,朕会谨记老子的'不争’和'无为’,与世无争,无为而治,让天下四海升平。朕已经是半截身子入土的人了,当须及时行乐才好。”李隆基说完,哈哈一笑,拿起鼓杖,“咚咚咚”地在羯鼓上敲打起来。在一声响过一声的鼓声中,玉真公主不由有些恍惚。她隐隐觉得,她今日似乎说了不该说的话,做了不该做的事。但是,如果皇兄再问她一遍,她除了这样说,这样做,似乎也别无选择了。(未完待续) 赞 (0) 相关推荐 唐代李林甫是如何登上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相位的?为相后做尽了坏事? 作者:赵心放 李林甫,小字歌奴,系李唐王室的宗亲,是唐高祖李渊祖父李虎的第五代孙,若论辈分比唐玄宗李隆基还高一辈.但他发迹并没有靠其宗亲关系,而是善于玩弄权术,排除异己.宋朝文学家欧阳修主撰<新 ... 皇上看孙子洗澡,皇孙溅了皇上一脸水,皇上大喜:这屋有3个天子 唐朝始建于公元618年,是中国封建历史上最强盛的朝代之一,其中最有名的是唐太宗李世民的贞观之治以及唐玄宗李隆基的开元盛世.李隆基出生于公元685年,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则天的孙子,但他早年时过得很艰难,虽 ... 此物最相思——王维传(237章) 当崔希逸向王维吐露这件不敢和外人道的心事后,心里好受了许多.王维也感动于崔希逸对他的信任,两人惺惺相惜.一见如故. 河西节度使管辖范围很大,下设赤水军.健康军.玉门军.张掖守捉.交城守捉.白亭守捉等. ... 此物最相思——王维传(199章) 第199章 烫手山芋 这天,当武玉娘蹙眉告诉李林甫,张九龄拒收紫竹席,武惠妃很生气时,李林甫哈哈大笑道:"这很意外么?我早就知道会是如此!" 武玉娘一脸不解道:"既然你早 ... 此物最相思——王维传(191章) 第191章 侍郎拜相 咸宜公主的婚事定了后,735年春天,武惠妃开始操心李瑁的婚事. 这日,李林甫让武玉娘进宫捎话给武惠妃,为了彰显寿王的地位,寿王所娶的女子宜出自崔.卢.郑.李.王等世家大族,李林甫 ... 此物最相思——王维传(第313章) "仙芝--"莲儿似醒非醒,口中一直叫着仙芝的名字. 屋中放了两盆燃得正旺的炭火,王维往盛着热水的铜盆里浸了浸手,直到手上完全热乎了,才小心翼翼地往莲儿额头上摸了摸,两天了,烧依然没 ... 此物最相思——王维传(第312章) 风追着风,云堆着云,四野凄沧,草木含悲. 莲儿做了一个梦,一个很长很长.似乎没有尽头的梦. 梦连着梦,梦套着梦,梦醒了还是梦.有些梦倏忽即逝,有些梦萦绕不去,一个接着一个,如一条时而舒缓.时而湍急.时 ... 此物最相思——王维传(第311章) 当李隆基斩杀高仙芝和封常清后,他才突然意识到,要找一个能接替他们驻守潼关.剿灭叛军的大将,并非易事. 思来想去,李隆基决定让曾经的两镇节度使.西平郡王.突厥老将哥舒翰出马!哥舒翰出生于699年,此时的 ... 此物最相思——王维传(第310章) 高仙芝并不知道,洛阳城破后,封常清写好了表文待罪,苦于一直没有机会送呈皇上.临刑前,他交给边令诚,请他务必送呈皇上. 边令诚不以为然,随手扔到了一边.斩杀高仙芝和封常清后,他在军中无聊,让陌刀手把封常 ... 此物最相思——王维传(第309章) 高仙芝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 他能想到的是,皇上会因为他和封常清退守潼关而发怒,但他没有想到的是,皇上会因此要他们以死赎罪! 在这个过程中,有个人一直在李隆基身边煽风点火.火上浇油,他就是和高仙芝有 ... 此物最相思——王维传(第307章) 潼关守住了,长安暂时安全了!然而,高仙芝却隐隐感到不安. 在他决定将5万大军撤回潼关时,一个念头在他脑中一闪而过:不经一战就放弃陕郡,皇上会怎么看他?他如何向皇上交代? 但是,当时危在旦夕的情形容不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