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物最相思——王维传(第276章)
李白以为,当743年冬天过去,744年春天来临时,玉真公主会再次回到他的怀抱。然而,玉真公主对他的疏离,不仅不像冰雪般渐渐消融,反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一日甚似一日了。
如果是普通女子,按李白的性子,自然要当面问个明白,但她是大唐公主,他不仅没有资格问个明白,甚至连玉真观的大门也不是想进就能进的。
道童清风只需淡淡一句“公主近来身子不适,不便见客”,就能将他轻而易举打发了。他这口闷气、这股子憋屈,又能上哪去说?除了斗酒十千、借酒浇愁,他还能拿自己怎么办?拿玉真公主怎么办?
让李白万万没有料到的是,他的斗酒十千和狂歌豪饮,让他通过贺知章结交了一批同样酷爱喝酒的长安高人,并和贺知章一起获得了“饮中八仙”的美誉,其他六位是唐太宗李世民曾孙、李承乾之孙李适之、李隆基大哥李宪的嫡长子李琎、写得一手漂亮草书的张旭、宰相崔日用之子崔宗之、以醉后滔滔不绝闻名的焦遂等人。另外一位是先后担任中书舍人、崇文馆学士、吏部侍郎的苏晋,可惜已于734年病逝。
这么多年来,李白多次来长安拜谒权贵,却一直不得其门而入,不料此次当他情场失意时,他想要的竟不期而至了。这日,春风送暖,吹皱了曲江水,前往曲江踏春赏景者络绎不绝。如此美景,怎可没有美酒?贺知章兴致高涨,约了李适之、李白、崔宗之、张旭等酒友在曲江的画舫上把酒言欢,高谈阔论,好不惬意!
说来也巧,李隆基也正陪着杨玉环在兴庆宫赏春,李林甫、高力士、李龟年等人随行。众人在花萼相辉楼宴饮弹唱,几乎把杨玉环喜欢的曲子都弹唱了一遍。当弹到李白写的《清平调》时,原本依偎在李隆基怀中的杨玉环,心中不由“咯噔”了一下。她原本很喜欢这三首诗,尤其是那首“一枝红艳露凝香,云雨巫山枉断肠。借问汉宫谁得似,可怜飞燕倚新妆”,但自从被李林甫解说了一通后,心里便有了疙瘩,总觉得李白故意拿赵飞燕打趣她。于是,她坐直身子,意兴阑珊道:“皇上,翻来覆去听这些旧曲,玉环觉得有些腻了。不是说李学士斗酒诗百篇么?不妨让他趁着这大好春色,再写几首新词才好。”
“好,娘子所言甚是!朕这便宣太白前来。”李隆基袖袍一挥,命高力士立刻去叫李白。高力士忙遣小内侍去翰林院请李白,结果被告知说李学士去曲江游春了。所幸兴庆宫东侧就有一道夹城,可直通曲江。高力士以为李白火速就会赶来,不料,等了好半晌后,小内侍才一溜小跑回来,上气不接下气地说,李学士喝醉了,正在曲江画舫上呼呼大睡,怎么都叫不醒呢!
这可让高力士彻底傻了眼,李白喝醉酒的模样,他不是没见过。上回李白喝多了,不就让皇上帮忙调羹,让他帮忙脱靴么?幸亏那回皇上心情好,也没当一回事。可这回呢?李白竟然连圣旨都敢违抗,他这颗脑袋还想不想要了?正焦急间,只听李隆基已经不耐烦道:“力士,太白怎么还不来?”
高力士无法,只好硬着头皮上前禀奏道:“皇上,李学士正和贺知章大人、李适之大人喝酒,听说已经喝醉了,全然不省人事……”
不待高力士说完,李隆基的脸就沉了下来,不耐烦地挥了挥手,一脸怒气道:“胡闹!”
和李隆基不同,李林甫并不关心李白喝醉与否,倒是留意起了“李适之”三个字。
742年,牛仙客病逝后,李适之代替牛仙客担任左相兼兵部尚书。和牛仙客对李林甫马首是瞻、唯命是从不同,李适之本就是唐太宗李世民曾孙、李承乾之孙,是李隆基的堂弟,在唐朝宗室中的地位不在李林甫之下。而且,他在705年神龙政变后就进入仕途,历任右卫郎将、通州刺史、秦州都督、陕州刺史、河南尹、御史大夫、幽州节度使、刑部尚书等职,治政宽和,深得人心。因此,他担任左相后,并不对李林甫言听计从,而是自有主张。
李林甫心中很是不爽,正想除之而后快,正巧听高力士说他和贺知章在一起喝酒,顿时计上心头,嘿嘿笑道:“皇上息怒,李学士嗜酒如命,待他酒醒了,老臣定会好好教导他,让他下不为例,不得因酒误事。不过,老臣有一事不解,既然贺大人、李大人和李学士在一起,李学士喝醉了不省人事,两位大人却都是清醒的,为何不替李学士走这一遭,替他向皇上分解分解?”
李林甫话里话外的意思,李隆基如何听不明白?贺知章为人旷达,交友广泛,如今连李适之也和贺知章一起喝酒,过从甚密,如此下去,太子一党的势力会不会越来越大?等太子羽翼渐丰了,岂不对他的地位造成威胁?
这样想着,李隆基什么赏春听曲的心情都消失殆尽,挥了挥手,示意他们都退下,揽着杨玉环的纤腰起驾回宫。
李林甫在心中暗自得意,那些在皇上心中不经意间种下的毒刺,定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长成参天大树,摧毁皇上对他们的信任。用不了多久,贺知章也好,李适之也好,李白也好,都会从李隆基身边消失,只有他李林甫,可以安安稳稳、长长久久地在李隆基身边待下去……(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