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物最相思——王维传(第169章)

第169章 为姊书丹

732年6月,金仙公主羽化后,玉真公主独自回到长安玉真观。她要在玉真观闭关静心,完成姊姊弥留之际的托付。

金仙公主病重时,握住她的手,言辞恳切道:“持盈,姊姊百年后,请你帮姊姊的墓碑书丹。看着碑上那些字,姊姊便心安了。”病榻上的金仙公主,气息微弱,但落在玉真公主耳里,却是字字千钧。

旁人只知道,金仙公主让玉真公主书丹,是因为她们姊妹情深。其实,不止于此。

金仙公主和玉真公主都是唐玄宗一母所生的妹妹。金仙公主比唐玄宗小4岁,玉真公主比唐玄宗小7岁。这么多年来,唐玄宗对这两个妹妹感情最深,可谓呵护备至,眷顾有加。

金仙公主病重期间,唐玄宗不仅多次派尚药局御医来洛阳诊脉,还派高力士代他来嘘寒问暖。当他听御医说已经无力回天时,忙放下朝廷政事,亲自赶来洛阳看她。

那天,贵为天子的唐玄宗,抑制不住心中的疼惜,在两个妹妹面前流下了热泪。他一手握住金仙公主,一手握住玉真公主,声音中难掩悲凉道:“八妹,九妹,你们虽出生皇家,却从小失去母亲,连寻常人家的天伦之乐都不曾拥有过。你们出家十多年来,三哥心里虽有你们,却和你们聚少离多,让你们受委屈了。”

“三哥,冥冥之中,皆是命数使然,没什么委屈不委屈的。我和持盈出家为道,看不见宫里那些纷纷扰扰,不也挺好么?”金仙公主一边说着,一边忍不住咳了起来。

“八妹,你年纪还轻,凡事看开些,把身子养好了,比什么都强,三哥会常来看你。”看金仙公主不胜虚弱,唐玄宗不好再说下去,便起身安慰道。

“三哥留步,妹妹自知大限将至,尚有一事相求。”金仙公主强撑病体,拉住唐玄宗袖袍道。

“八妹,莫说这些丧气话,但凡三哥能做到的,一定答应你,你尽管告诉三哥便是。”唐玄宗扶住金仙公主,一脸疼惜道。

“三哥,我身后丧事,务必从简,只需按道士之礼羽化,无需按公主之礼厚葬。我的墓碑上,也只需让持盈帮我写几个字就罢了。”金仙公主强撑着说了下去,虽然咳得越发厉害,但依然坚持说完,“因为,我着实不愿,来生再生于帝王家。”

金仙公主的声音极其微弱,但在唐玄宗听来,却是振聋发聩。她对帝王家是有多么深恶痛绝,才会萌发来生不再生于帝王家的念头?在她眼里,帝王家是否意味着勾心斗角?兄弟相残?冷酷无情?

“八妹,你不要胡思乱想了,三哥改日再来看你,你多保重。”唐玄宗面上不说什么,但言语之间,显然有些怅然和懊恼。

玉真公主扶姊姊躺下后,忙忙地追了出来,拉住唐玄宗道:“三哥,姊姊的病恐怕难再好了,她的心愿,你就应了她吧。至于她方才说的话,你也莫往心里去。我明白,身为帝王,很多事情,也无非是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罢了。”

“唉,古往今来,高处不胜寒的道理,又有几人能懂?持盈,你如此聪慧灵透、善解人意,将来能娶你之人,定是有福之人。”唐玄宗意味深长地看了玉真公主一眼,不由叹了口气。

“三哥,持盈这辈子,恐怕不会嫁人了,除非……唉,不提也罢。”

唐玄宗摇了摇头,想说什么,却到底什么都没说,大踏步走了。他虽然怜惜两个妹妹,却也实在看不懂她们的心思。她们明明可以过得更舒适,又何必如此苦了自己?

唐玄宗来看望过金仙公主不久,金仙公主终于熬不过病魔,在玉真公主怀中去世了。弥留之际,她再次托付玉真公主,请妹妹为她的墓志铭书丹,无需由皇兄题词。

得知金仙公主去世后,唐玄宗疼惜之余,立即传令下去,命集贤院直学士、中书舍人徐峤撰写墓志铭。他本想亲自为金仙公主墓碑书丹,但玉真公主找到他,说姊姊临终前特地交代,由她为姊姊墓碑书丹。唐玄宗拗不过两个妹妹,只好允了她们。

此时此刻,玉真公主正站在玉真观的书房窗前,拿起徐峤撰写的《大唐故金仙长公主墓志》,轻声读了下去:“……金仙公主年十八入道,二十三受法,若夫金印紫绶,县主之荣也……”

金仙公主执意要让玉真公主书写墓志铭,除了姊妹情深外,还有一个原因是,玉真公主写得一手漂亮的好字。

其实,李唐皇室历来擅长书法丹青,唐太宗的妻子长孙皇后就写得一手好字、画得一手好画。在长孙皇后影响下,他的几个子女都擅长书法丹青,这其中,当数嫡长女、长乐公主李丽质最为出名。

李丽质12岁时嫁给长孙无忌嫡长子长孙冲。婚后夫妻恩爱,生子长孙延、生女长孙湘。但恩爱夫妻不到头,仅仅10年后,22岁的李丽质就因病去世。长孙冲悲痛欲绝,特地将公主生前最喜欢的一方瓷砚——辟雍砚随葬,还亲自为爱妻撰写墓志铭,其中有一句“散玉轴于缥帙,悬镜惭明;耀银书于彩笺,春葩掩丽”,便是形容公主的画卷能让明镜黯淡无光,公主的书法能让春天的花朵掩去丽色,足见公主的书法和绘画水平多么高超。

玉真公主摇了摇头,这些都是李唐皇室的前尘往事了。对她来说,眼下最重要的,就是将对姊姊的思念之情,一一写入这一篇墓志铭里。

于是,她沐手焚香,开始全神贯注地提笔书写,从起、行、提到按、顿、收,无一笔懈怠,无一划苟且。

她的楷书,宗法“楷书四大家之一”的欧阳询,无论在点画、用笔、结字等各个方面,都和欧体如出一辙。不过,欧阳询以瘦硬著称,骨多于肉,字体瘦长,而她虽学欧体,却又有所变化。

她起笔多露锋,收笔多藏锋,转折多顿笔,每一笔都布白得当、骨肉匀称、结体端方。在骨肉关系上,她增肉减骨,力求不丰肥、不清瘦,骨肉匀称;在字体形态上,她变长为方,愈显静穆安详、典雅和谐之美,可谓“得欧体之力而增其温秀”,天然地赋予了碑文妍秀柔美的姿态。

写罢搁笔,玉真公主细细端详了很久,蓦然想起,上一次沐手焚香写字,好像是为王维抄写《道德经》。那时,是721年秋天,如今,是732年夏天。中间明明已经隔了11个春夏秋冬,但为何一想到他,依然百般滋味涌上心头?不知青城山一别后,他可还安好?(未完待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