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物最相思——王维传(第230章)

不出几日,太子和二王冤屈而死的消息就辗转传到了荆州。
当孟浩然上门告诉张九龄这一消息时,他正在书房伏案写字,惊闻噩耗,手中的笔不由一抖,在宣纸上留下了沉重的一笔。
“消息属实?”张九龄似乎有些难以置信,他用力撑住书案,身子有些摇晃地站了起来。
“大人,朝廷邸抄已经到了,消失属实。”孟浩然心知张九龄被贬荆州,和他极力反对皇上废除太子有关,如今太子不仅被废,且连姓名都留不住,无疑给了张九龄重重的一击。
张九龄不再说话,怔怔地站在那里,整个人像雕塑般纹丝不动,只是脸上的面色,一点一点灰了下去。
“大人,您心忧朝廷,时刻惦记着皇上,可是眼下远在荆州,您心有余而力不足,还请您保重身体为要。”孟浩然不知该如何安慰张九龄,寻思了一番后,字斟句酌道。
“太宗李世民有云:'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晋献公、汉武帝、晋武帝、隋文帝因皇储废立不当而引起骨肉相残、朝野动荡、甚至江山易主的教训,弄臣们可以视若无睹,难道皇上也忘了吗?”
张九龄的这声长叹,声音并不响亮,但落在孟浩然耳里,却有一种振聋发聩之感。
王维每次来信,都让他留意张大人的情绪,要多宽解张大人,但这一次的噩耗,看来是伤到大人心里了。一时间,他也不知说什么才好,小小的书房里,两人都默然无语。
这时,远在长安的王维和裴耀卿,除了沉默,也别无选择。他们明白,再过一些时日,皇上就会宣布立寿王李瑁为太子。武惠妃虽然当不了皇后,却毫无悬念地将成为未来的皇太后。
不过,出人意料的是,原本春风得意、心想事成的武惠妃,却毫无征兆地病倒了。即使宫廷御医轮番诊治,精心调理,武惠妃依然一病不起,且日渐憔悴。
时间久了,宫中渐渐传出议论,据说武惠妃得的病,不是身子上的病,而是心里头的病。还说自从三皇子死后,武惠妃的寝宫就开始闹鬼,武惠妃夜里再也睡不安稳,常常被他们的鬼魂惊醒,吓出一身冷汗。
李隆基见御医开的药方不见起色,便请巫师来为武惠妃作法,巫师说是三皇子化为厉鬼来寻武惠妃了。有一晚,武惠妃再次从梦魇中惊醒,拼命摇晃着李隆基道:“陛下,三皇子托梦给臣妾,让臣妾杀掉对他们行刑的刽子手,祭祀他们的亡魂。三皇子还说……”
“还说什么?”李隆基越听越是心惊,一把握住武惠妃发抖的双肩,急切地追问道。“三皇子还说,要按照太子和诸王的礼仪重新厚葬他们,他们才会入土为安!否则,他们就夜夜来寻臣妾。陛下,臣妾该如何是好?求陛下为臣妾做主!”武惠妃吓得面如纸色,魂不守舍。她不知道,她这么说就等于告诉李隆基,三皇子是冤死的,她心里是有愧的!
刹那间,李隆基什么都明白了!当初,他赐死三皇子时,是听信了武惠妃的话,怒从心起,一时没有多想;如今,武惠妃得了这怪病后,他渐渐明白,三皇子是含冤而死的,背后必定是武惠妃使诈。
他越想越后悔,越想越痛心。三皇子到底是他的亲生骨肉,身上流着皇家血脉,打断骨头连着筋,怎么说死就死了呢?虎毒尚不食子,他这样仅凭武惠妃一人之言就赐死三子,是不是太狠心了?
但,人死不能复生,事已至此,他还能怎么办?他所能做的,无非就是像武惠妃说的那样,厚葬三皇子,用刽子手陪葬,安抚他们的亡魂。
然而,尽管李隆基依言办了,但三皇子依然冤魂不散,且越闹越凶。长此以往,饶是再好的身子,也经不起这日日夜夜的折磨。终于,距离三皇子死后三个月,武惠妃也走到了生命的尽头,年仅38岁。
李隆基明白武惠妃做错了什么,但是她就这么去世了,心里依然无法接受。一日夫妻百日恩,自714年看到武惠妃的第一眼起,他就把她放在心尖上疼。这24年来,他们一起度过了多少个极尽缠绵的温柔之夜!这世上,恐怕再没有哪个女子,能像她这般千娇百媚、风情万种了!她是上苍赐给他的天生尤物,独此一人,再无其他!
想到这里,李隆基心痛如绞,掩面长叹。在她生前,他给不了她皇后的名分,在她死后,他无论如何要给她!于是,他颁诏赠她为“贞顺皇后”,以皇后的名份和尊荣葬于长安以北40多公里的敬陵,并立庙祭祀。
随着武惠妃的下葬,三皇子和武惠妃的恩恩怨怨似乎划上了一个句号。这其中,最痛苦的人,莫过于寿王李瑁。
李瑁明白,武惠妃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让他当上太子,甚至为此不惜赔上四个人的性命。如果他知道当太子要付出如此沉重的代价,他绝对不要这个太子之位!然而,一切都太晚了!
不过,此时的他还不知道,另一场生命中不堪承受之痛正在不远的将来等着他。(未完待续)
(0)

相关推荐

  • 解读唐史,唐玄宗李隆基为何会“一日杀三子“?他受了谁的蛊惑?

    唐朝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四月的某一天,唐玄宗李隆基下诏赐死废太子李瑛.鄂王李瑶.光王李琚. 这就是所谓的"一日杀三子",这三位皇子都是被冤杀的,特别是废太子李瑛,获得了当时 ...

  • 此物最相思——王维传(237章)

    当崔希逸向王维吐露这件不敢和外人道的心事后,心里好受了许多.王维也感动于崔希逸对他的信任,两人惺惺相惜.一见如故. 河西节度使管辖范围很大,下设赤水军.健康军.玉门军.张掖守捉.交城守捉.白亭守捉等. ...

  • 此物最相思——王维传(199章)

    第199章 烫手山芋 这天,当武玉娘蹙眉告诉李林甫,张九龄拒收紫竹席,武惠妃很生气时,李林甫哈哈大笑道:"这很意外么?我早就知道会是如此!" 武玉娘一脸不解道:"既然你早 ...

  • 此物最相思——王维传(191章)

    第191章 侍郎拜相 咸宜公主的婚事定了后,735年春天,武惠妃开始操心李瑁的婚事. 这日,李林甫让武玉娘进宫捎话给武惠妃,为了彰显寿王的地位,寿王所娶的女子宜出自崔.卢.郑.李.王等世家大族,李林甫 ...

  • 此物最相思——王维传(第313章)

    "仙芝--"莲儿似醒非醒,口中一直叫着仙芝的名字. 屋中放了两盆燃得正旺的炭火,王维往盛着热水的铜盆里浸了浸手,直到手上完全热乎了,才小心翼翼地往莲儿额头上摸了摸,两天了,烧依然没 ...

  • 此物最相思——王维传(第312章)

    风追着风,云堆着云,四野凄沧,草木含悲. 莲儿做了一个梦,一个很长很长.似乎没有尽头的梦. 梦连着梦,梦套着梦,梦醒了还是梦.有些梦倏忽即逝,有些梦萦绕不去,一个接着一个,如一条时而舒缓.时而湍急.时 ...

  • 此物最相思——王维传(第311章)

    当李隆基斩杀高仙芝和封常清后,他才突然意识到,要找一个能接替他们驻守潼关.剿灭叛军的大将,并非易事. 思来想去,李隆基决定让曾经的两镇节度使.西平郡王.突厥老将哥舒翰出马!哥舒翰出生于699年,此时的 ...

  • 此物最相思——王维传(第310章)

    高仙芝并不知道,洛阳城破后,封常清写好了表文待罪,苦于一直没有机会送呈皇上.临刑前,他交给边令诚,请他务必送呈皇上. 边令诚不以为然,随手扔到了一边.斩杀高仙芝和封常清后,他在军中无聊,让陌刀手把封常 ...

  • 此物最相思——王维传(第309章)

    高仙芝最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 他能想到的是,皇上会因为他和封常清退守潼关而发怒,但他没有想到的是,皇上会因此要他们以死赎罪! 在这个过程中,有个人一直在李隆基身边煽风点火.火上浇油,他就是和高仙芝有 ...

  • 此物最相思——王维传(第307章)

    潼关守住了,长安暂时安全了!然而,高仙芝却隐隐感到不安. 在他决定将5万大军撤回潼关时,一个念头在他脑中一闪而过:不经一战就放弃陕郡,皇上会怎么看他?他如何向皇上交代? 但是,当时危在旦夕的情形容不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