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苓汤(《中医治法与方剂》〉

半苓汤(《温病条辨》〉

【组成】半夏15g 厚朴9g 茯苓15g 通草24g 黄连3g 水煎,分3次服。

【用法】湿阻中焦,胃脘痞胀,不饥不食。

【主治】湿阻中焦,胃脘痞胀,不饥不食

【证析】此方所治,是以不饥不食为主证,湿阻中焦为病机,舌苔厚腻微黄为佐证。胃主纳谷,脾司运化。脾阳不振,运化失司,湿浊中阻,功能障碍,遂呈不饥不食,脾胃同病。其机理是:脾运失常-湿浊中阻-不饥不食。

【病机】湿阻中焦,湿胜热微。

【治法】苦辛淡渗,运脾除湿法。

【方义】此方用半夏燥湿运脾,恢复脾运;厚朴醒脾化湿,行气宽满;茯苓、通草通调水道,导湿下行;稍佐黄连燥湿和脾,清其郁热,合而用之,体现苦辛淡渗,运脾除湿之法。方中通草用最重,是欲藉此甘淡渗湿而不伤脾,令湿有外出去路;黄连用量最轻,是欲藉此苦以燥湿,并微清其热。原著谓此方治足太阴寒湿,义似未允。叶霖谓太阴湿满,舌苔多白厚黏腻,或中见灰黑而滑。其满在心下胃脘,较阳明实满不同。治宜苦温开之,如苍术、厚朴、二陈之属。若热湿阳郁夹痰固结痞满,按之而痛,始可仿半夏泻心、小陷胸法治之。云太阴寒湿,断非寒凉可愈。”移治湿热更为切近。

【应用】

湿热中阻,湿胜热微;脘痞不舒,不饥不食,可用此方。

【歌括】

半苓通朴连,脾湿此可宣,

不饥因中阻,苦辛淡渗痊。

(0)

相关推荐

  • 半夏厚朴汤治疗脾胃病适宜性探析

    导读: 半夏厚朴汤最早载于<金匮要略>,用于治疗妇人气郁痰阻之梅核气.通过临床跟诊学习和文献研究发现,半夏厚朴汤对多种脾胃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现从理论研究.组方分析.现代应用及药理研究等方 ...

  • ​蒌半真武汤《中医治法与方剂》

    半真武汤(自制方) [组成]附子30g 生姜15g 白术10g 白芍15g 茯苓15g 泽泻30g 瓜蒌壳20g 薤白20g 降香10g 郁金15g 桂枝15g 半夏15g [用法]水煎,分3次,温服 ...

  • 桂枝麻黄各半汤《中医治法与方剂》

    桂枝麻黄各半汤(<伤寒论>) [组成]桂枝15g芍药10g生姜10g炙甘草10g麻黄10g大枣4枚杏仁15g [用法]水煎,温服. [主治]身痒难禁,舌质偏淡,脉浮而缓. [证析]身痒是本 ...

  • 苓术汤《中医治法与方剂》

    苓术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 [组成]附子15~30g 干姜10~15g 桂心10~15g 白术12g 茯苓15g 泽泻30g [用法]水煎服. [主治]寒湿为患,四肢不仁,半身不遂,骨 ...

  • ​凉血救脱汤《中医治法与方剂》

    凉血救脱汤(曹勉为方,原方名参犀汤) [组成]人参10~15g 水牛角9~30g [用法]人参煎汁,水牛角煎汁,和匀服. [主治] 1.身热,烦躁不安,时有谵语,入夜尤甚,心悸气短,舌绛少苔,脉象虚数 ...

  • 通乳散结汤《中医治法与方剂》

    通乳散结汤(<妇科治疗学>) [组成]全瓜蒌一个   青皮9g   丝瓜络9g   橘络6g   橘叶3片  通草6g   郁金6g   刺蒺藜12g   蒲公英15g [用法]水煎服. ...

  • 葶苈大枣泻肺汤《中医治法与方剂》

    葶苈大枣泻肺汤(<金匮要略>) [组成]葶苈子15g 大枣20枚 [用法]水煎,1次服完. [主治]痰水壅肺,喘不得卧:或支饮不得息. [证析]喘不得卧,呼吸困难,是本方主证,据此而知病位 ...

  • 越婢加半夏汤(《中医治法与方剂》)

    越婢加半夏汤(<金匮要略>) [组成]麻黄18g 石膏24g 生姜9g 大枣15枚 甘草6g 半夏15g [用法]用水先煮麻黄,去上沫,内诸药,汤成去滓,分3次,温服. [主治]肺胀,咳嗽 ...

  • 五通汤《中医治法与方剂》

    五通汤(自制方) [组成]麻黄10g 桂枝10g 干姜10g 半夏15g 细辛6g 白芍10g 甘草10g 陈皮15g 厚朴20g 枳实15g 柴胡15g 白术20g 获苓20g 泽泻30g 人参10 ...

  • ​苇茎加滑石杏仁汤《中医治法与方剂》

    苇茎加滑石杏仁汤(<温病条辨>) [组成]苇茎30g 薏苡仁30g 桃仁12g 冬瓜仁12g 滑石18g 杏仁12g [用法]水煎服. [主治]湿热壅肺,喘促. [证析]喘促是肺气不降证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