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会试录释读

  褚纳新

  明刻本《弘治十二年会试录》是宁波天一阁馆藏的珍贵科举文献,这册会试录详细记载了弘治十二年(1499)礼部会试的考官与中式举人的名单、籍贯以及考题、范文、考官批语等内容,是一册记录余姚籍思想家王阳明(王守仁)科举历程的重要文献,也是目前所知王阳明参加科举考试的唯一实物。

  会试又叫“春闱”或“礼闱”,在乡试的第二年春季于京师礼部举行,在明代,考中者称会试中式举人。在参加弘治十二年会试之前,王阳明的科举路并非一帆风顺。王阳明于弘治五年(1492)考中了浙江乡试举人,次年赴京会试落榜。弘治九年(1496),王阳明再次赴京会试,仍名落孙山。到了弘治十二年,王阳明已28岁,正值“弘治中兴”的发端之时,朝野清明,政通人和,朝廷亟须天下士子脱颖而出,为国所用,故自弘治三年(1490)庚戌科始,会试取士额均在300人左右。弘治十二年会试,礼部备取中式举人的数额仍不低于往科,这一年春天,王阳明再次鼓足信心,赴京应试。

  弘治十二年己未科会试,共有3500名举人从全国各地云集京师,准备参加礼部举行的会试。《弘治十二年会试录》翔实记载了当年会试的三方面信息。一、考官名录,详列了钦命的知贡举官、考试官、同考试官名录。二、记载了会试中式举人的名次、籍贯、学科等内容。三、记载了三场考试的题目并节选了少数中式者的文章与考官批语。是科会试,知贡举官为天顺元年(1457)榜眼、资政大夫、太子少保、礼部尚书徐琼,正议大夫、资治尹、礼部左侍郎傅瀚。考试官为资政大夫、太子少保、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李东阳,成化二年(1466)榜眼、通议大夫、掌詹事府事、礼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学士程敏政。另有同考试官成化二十三年(1487)榜眼、翰林院修撰刘春,成化二十三年(1487)状元、左春坊左赞善费宏,翰林院编修蒋冕、徐穆、顾清、吴一鹏等人。该科同考试官以上官员均为翰林出身的中高品级京官,学问渊博,才华出众。

  弘治十二年会试,经过三场礼部考试后,从众多应试举人中取出会试中式者300名,《弘治十二年会试录》详细记录了这次中式举人名单,前五名为:会元伦文叙,广东南海县人,监生,治《易经》。第二名王守仁,浙江余姚县人,监生,治《礼记》。第三名王蓋,直隶宣城县人,监生,治《书经》。第四名姚汀,浙江慈溪县人,监生,治《诗经》。第五名林庭公式,福建闽县人,监生,治《春秋》。

  《弘治十二年会试录》辑选了是科士人的多篇优秀范文,其中有王阳明的两篇考试文章,分别为第一场《礼记》与第二场“论”的应试文。第一场《礼记》的试题为:“乐者敦和,率神而从天。礼者别宜,居鬼而从地。故圣人作乐以应天,制礼以配地。”考生需根据试题之意用八股文阐述自己的学术观点。考官对王阳明所作应试文不吝赞美之词,同考试官、翰林院修撰刘春批语:“是卷说理,措辞精深典雅,而其气充然,岂拘拘摹仿之士哉!”考试官、翰林学士程敏政批语:“究本之论,涉造化处……辞理溢出,类此篇者鲜矣!”考试官、内阁大学士李东阳批语:“畅达无疵,《乐记》义仅得此耳。”

  第二场“论”,题目为《中庸》之句“君子中立而不倚”。王阳明又一次表达他高深的儒学思想与论述能力。同考试官、都给事中林廷玉批语:“此篇议论滔滔自胸中流出,若不经意焉者,且理致精深,言辞浑厚,脱去时俗气习,噫!吾于是有以知子之所养矣。”同考试官、翰林院修撰刘春批语:“历论中立不倚之旨,节节俱有源委,而抑扬曲折,无不在题中,盖深于性理之学者。”大学士李东阳批语:“此篇见理真切,措辞条畅,亦何尝无开合起伏于其间,而终不出乎绳准之外,为论学者可以观矣。”几名考官对王阳明论文的批语,均为赞誉之句。

  会试后一个月,明孝宗在明宫奉天殿对300名会试中式举人殿试,最后排定了名次。第一甲第一名状元伦文叙,广东南海县人;第二名榜眼丰熙,浙江鄞县人;第三名探花刘龙,山西襄垣县人。第二甲第一名传胪孙绪,河间府故城人。据《明清进士题名碑录索引》记载,王守仁排名第二甲第六名。伦文叙会试和殿试均获第一。原会试第三名王蓋,跌落至第二甲第八十七名。原会试第四名姚汀,殿试排名二甲二十九名。原会试第五名林庭公式,排名第二甲第二名,与会试名次保持不变。

  是科,余姚籍应试举人考中进士者达5人,占该科取士总数300人的1.67%,这个比例可以说是相当高的。余姚籍进士除了王守仁外,还有陆栋、牧相、谢迪、王乾4人。陆栋,殿试排名第二甲第五名,名次排于王守仁之前,后官至河间知府。牧相,殿试第二甲第三十一名,官至南京兵科给事中。谢迪,泗门人,殿试第二甲第三十七名,后官至广东左布政使。王乾,殿试第三甲第一百二十六名,官任华容知县。

  值得一提的是,弘治十二年,尚有江南大才子唐寅(字伯虎)前往京城参加会试,唐寅是弘治十一年应天府乡试第一名,人称“唐解元”,是弘治十二年应试举子中的佼佼者。这一年,唐寅与江阴人徐经(大旅行家徐霞客高祖父)一同进京参加会试,两人作文均与试题合,顷刻蜚语满城,盛传“江阴富人徐经贿金预得试题”,户科给事中华昶听闻后上疏劾主考程敏政鬻题。明孝宗谕令严查,主考官程敏政与应试举人徐经、唐寅均下狱。时榜未发,程敏政所录之卷,由内阁大学士李东阳会同其他考试官进行复审,结果证明徐、唐两人皆不在录取之列,鬻题之说,不攻自破。但明孝宗为平息舆论,仍革去徐经、唐寅举人功名,华昶以言事不实降职为南京太仆寺主簿。程敏政出狱后上疏求退,归乡四个月后愤郁而卒。唐寅出狱后被罢黜为吏,唐寅耻不就吏,从此游荡于江湖诗画之间,终成一代名家。

  《弘治十二年会试录》不但还原了弘治十二年会试的真实情况,告诉了今人许多尘封的科考信息,而且这册会试录中还保留了姚籍著名思想家王阳明的珍贵科举文章,为我们研究王阳明生平及早期学术思想、道德学养提供了宝贵的信息,可谓弥足珍贵。

转自余姚日报数字报

(0)

相关推荐

  • 历代状元名单一览表

    科举考试始自隋朝,而从北宋朝开始是三年一次.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乡试(省考),会试(礼部考),殿试(皇考). 1.乡试通常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一次,礼部出题,皇帝派人分赴各省监考,又称为大比.由于 ...

  • 看明代思想家“苦难史”,思现代青年人“成长路”!(四)

    点击蓝字关注灵哥哥 你关注的人,决定了你看到的世界! 作者 l 灵哥哥 来源 l 灵哥哥 大家好,我是灵哥哥. 今天我们接着读"王阳明"传记.上回是讲到王守仁的求学之路,从12岁到 ...

  • 《大雀赋》释读

    洛阳市孟津区班超纪念馆 <大雀赋>释读 大雀赋是东汉女史学家.文学家班昭撰写的一篇文学作品. 当时,班昭的哥哥班超在西域因为战功卓著被朝廷封为定远侯,邑千户,"荐功祖庙,勒勋后世 ...

  • 会议 | 出土文献文本释读与文学研究学术研讨会

    出土文献文本释读与文学研究 学术研讨会 会议时间: 2021年5月16日 会议形式: 腾讯视频会议 议程规则: 主题发言15分钟,分组发言10分钟,每场集中讨论20分钟 主办单位: 闽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

  • 当代山水画的中国境象——旷小津绘画价值释读

    一位美学家说过:人类对崇高力量的追求,要远远大于对秀雅之境的向往.一部中国绘画史足以说明阳刚之美更能彰显中华民族的审美情结.换言之中国艺术从两汉之雄健到唐宋之大美,都与文化壮丽之血性相承一脉.二十世纪 ...

  • “女力”释读,兼论妇女在商朝的地位

    "女力",左边一个女,右边一个力,这个字经常在甲骨文中出现,常常与"娩"."毓"."孕"等字连用.那么这个字读什么呢? ...

  • 内经释读:肝胆关系就是植物与太阳的关系!

    肝胆体系就是人造太阳能体系! 在中医五行的划分上,它有着原始的含义的.肝胆体系是人造太阳能体系!这点在内经其实写的很清楚了, 胆就是生产辐射能的器官.胆属火,也就是太阳能的意思,通常为生物碱,苦性,胆 ...

  • 白话释读“楷祖”钟繇《用笔法》!

    楷书的祖宗是谁呢?据说.当然也是公认是后汉三国时的钟繇,人称"楷祖".虽然楷书在钟繇手里,拿现在的眼光看还不是很成熟(隋唐时期才基本定型),但钟繇对楷书的贡献那是无人可比的,欧颜柳 ...

  • 图解丨释读“天书”:追寻消逝千年的契丹文字

    中国学派 展现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哲学社会科学 2685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中国社会科学网 发布学术要闻或社科要闻,该公众号依托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和<中国社会 ...

  • 甲骨文四期合集三四零九一及其同字释读

    甲骨文四期合集三四零九一.一期戬2211.一期乙923.一期佚32.二期存1658.三期南明606.三期合集28296.四期前3227.一期乙923.二期存1658.一期乙9067.一期合集460.一 ...

  • 小臣系玉璧铭文第四字释读

    1990年出土于虢国墓地M2009虢国虢仲墓的"小臣系"玉璧有铭文四字. 该玉璧上的第四个字笔者以为应释读为"进".......在"小臣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