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上河图》之谜

北宋的都城汴京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超级城市之一。它到底有多繁华?有画为证。

《清明上河图》,这幅中国古代最有名的风俗画长卷,就用细密的笔触为后人揭开了这座超级城市的历史面纱。五米多长的画卷上,是900多年前汴京在某一天的历史定格……

如果对汴京的繁华盛景好奇,或是想探究宋人的衣食住用行,你几乎都可以在这里找到答案。然而,这幅盛世长卷也留下了诸多谜题,等待后人一一解读。

作者之谜

《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谁?答案似乎是肯定的:宋人张择端。但仍有两个可疑之处:一、作者在画卷上没有留下签名。二、宋代的绘画专著中没有提到张择端。徽宗组织编写的《宣和画谱》中,记录有历代画家231人、作品6396幅,竟也不见张择端和《清明上河图》的踪迹。

之所以认为作者是张择端,是因为在《清明上河图》画卷上,金人张著写下的一段跋文:翰林张择端,字正道,东武人也。幼读书,游学于京师,后习绘事,本工其界画,尤嗜于舟、车、市、桥、郭、径,别成家数也。按《向氏评论图画记》云,《西湖争标图》、《清明上河图》选入神品,藏者宜宝之。大定丙午清明后一日,燕山张著跋。

这一题跋虽不足百字,但足以让此画避免了作者“佚名”,也让张择端得以留名青史。题跋中所说另一幅神作《西湖争标图》没能流传下来,于是这一画一跋便成了张择端存在过的孤证。这让后人对张择端其人充满了巨大的好奇心,而后世学者孜孜不倦的考证渐渐使张择端的生平丰满起来。

张择端雕塑

张择端的名和字分别出于《孟子》《礼记》这样的儒家经典,从中推断他可能出生在儒学思想浓厚的家庭。之后他赴京师游学科考。科举落榜后,为了自谋生路,半路出家成为徽宗的宫廷画家。

关于张择端画就《清明上河图》的过程几乎无据可查。据说当他将汴京城的繁华盛景搬到画上,呈献给宋徽宗看时,徽宗大喜过望,用他独一无二的瘦金体书法在画卷上写下“清明上河图”几个字,并钤上双龙小印。

“靖康之难”以后,宫廷画家要么被俘虏北上,要么南渡到临安(今浙江杭州)。而战火离乱中张择端去了哪里,无人知晓。

“清明”之谜

或许是在后世的流转中画卷遭到破坏,徽宗所题《清明上河图》几个字在画作上已经不见。也是因为张著的题跋,《清明上河图》有幸留名。但因为记载几无,加之年代久远,画中颜色已经褪去,后世对画中季节是春季还是秋季产生了疑问。而“清明”二字到底是何意,也引发了诸多猜测和争议。主要的观点有三:

其一:“清明”指的是清明节。支持者认为从画作许多细节中可以看出当时的人是在进行扫墓、踏青等活动,如:画中有一队人马自郊外入城,女主人乘坐的轿子插满枝叶杂花,而这是北宋开封一带扫墓时乘轿的特有习俗;画中还有一家纸马店;有专家认为画中行人手提小包,上写“百八”二字,应为烧的纸钱……

纸马店

其二:“清明”为地名,即汴京内的清明坊。画中所绘为从清明坊到虹桥汴河(上河)两岸人们的活动情景。

其三:“清明”为清明盛世。据传,宋徽宗画了一幅《梦游化城图》,画中是他想象中的天宫盛景。为了讨好徽宗,蔡京便命张择端画下汴京的繁盛,以人间的胜景相应和。金人张公药曾写下跋诗称:“当日翰林呈画本,升平风物正堪传。”说的也是作为皇家画师的张择端献画表“盛世清明”。而徽宗见图题字“清明上河图”,也应有自夸之意。

盛景?危机?

若真如徽宗所认为自己治下一片“清明”,那么张择端笔下往来如梭的商业繁荣、熙熙攘攘的街景、百姓的热闹家常倒也称得上是盛世之景。然而“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有专家却从这个超级城市热闹且繁华的定格中看到了危机暗藏。

危机从何而来呢?

画面中汴京城似乎是一座不设防的都城,城墙上下不见守卫和城防工事;

城中用于消防的望火亭上无人值守,更夸张的是,望火楼下的两排兵营被改作了饭馆

北宋初期粮食的经营权都在政府手中,但在《清明上河图》中,运粮的大多都是私船,政府似乎失去了对粮食市场

在这幅图的中心位置,画家还记录下一场危机——一只客船险些撞上桥梁……把这个戏剧性危机场景放在画眼处,

故宫博物院研究员余辉认为:“这些本不是赏心悦目的绘画内容,张择端却精心描绘,成为其作品深处丰富的潜台词。”

让我们再回到北宋末年,虽然社会维持了表面上的安逸繁荣,但实际上已经大厦将倾,危机四伏:统治危机、方腊起义,边地辽、西夏的威逼,东北女真崛起……徽宗即位之初,打开言路,朝廷上下纷纷谏言,除了大臣上朝奏议,还出现了诗谏、艺谏等进谏形式。画谏也成为一种风尚。曾有人作《流民图》奏报给宋神宗,以此来证明王安石变法之弊,要求废止新法。元代汤垕说:“画之为艺虽小,至于使人鉴恶劝善,耸人视听,为补岂可侪于众工哉!”而张择端是否在画作中暗藏玄机,以画进谏,则是见仁见智了。

若张择端果真有画谏之意,已经接受了“丰亨豫大”之计的徽宗,即使读懂画中之意,恐怕也不会就此有所作为。

版本之谜

在现存的《清明上河图》题跋当中,因为能见到最早的是金人张著的题跋,所以后人推测,“靖康之变”时,金人将北宋宫中珍宝劫掠一空,《清明上河图》大概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运到了金的首都燕京(现在的北京)。幸运的是经历了战乱和各种流离辗转,900多年后,它又重现在世人面前。

《清明上河图》不仅被留存下来,而且催生了许多仿作。据统计,《清明上河图》的版本现存的有30多种。

其中三个版本最精:一、宋本,即宋代张择端的原作。二、明本,即明代画家仇英的仿本,它参照了“宋本”的构图构造,背景为明代姑苏城。三、清院本是乾隆组织宫廷画家所作,因为画家均来自姑苏,故此画也以姑苏为蓝本,加入了一些北京的内容。

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宋本被认为是张择端的原作,除了诸多细节之外,最能把它和后世多个版本区分开来的是一项宋代的“黑科技”——悬臂梁桥。

画中有一座巨大的单孔木桥——虹桥,横跨汴河两岸,据推测约三十多米。《东京梦华录》中记载其为:“其桥无柱,皆以巨木虚架,饰以丹雘,宛如飞虹”。这一桥梁建造技术在宋代以后基本失传。所以,后世临摹的版本中,此桥都没有再现宋代虹桥原貌,而是从木桥变成了石头桥

(明本《清明上河图》局部)

(清本《清明上河图》局部)

虽然后世的多版《清明上河图》在立意和细节上与张择端版不可同日而语。但是后人对它的模仿让《清明上河图》不再是单一绘画的名称,而成了一种绘画的类别,也让不同时期的历史胜景用这种形式得到保存和重现。

900多年的时光中,《清明上河图》的魅力始终不减。在画家笔下,它成为一种题材,一直被模仿;在学者眼里,它是一座巨大的宝库,值得不断的挖掘和争论;而在世人的好奇心中,它的未解之谜还有很多,等待人们一探究竟。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