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记载尧舜禅让人千古传颂,《竹书纪年》告诉你残酷的事实
导言
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千百年来受到后世学者的追捧,为历史学者研究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提供了重要史料。然而西晋末年的一次盗墓活动,出土一部奇书,所记载的一些历史事件竟然和史记内容大相径庭,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们来具体分析。
司马迁为求史记真实性,严格审核史料来源
史记的作者是西汉著名史学家司马迁编撰的,后人尊称为太史公,这部史书记载了上至三皇五帝时期,下至汉武帝太初年间,司马迁知道,这是一部记载历史真实发生的书籍,必须做到每一字每一句都经的起验证,司马迁为求史料真实性,做了大量的工作。
一、 司马家族历代都做史官,到了司马迁这一代,他也接替父亲司马谈的职位进入朝廷担任太史令。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由于身份的便利,他可以自由进出朝廷档案棺查阅各种古代文献。
二、 实地调查,他经历过数次的民间游历,到史记所记之人的家乡专门搜集材料,纠正了一些古籍中的所传偏差,并对民间接触到的口头流传的历史认真分析,整理。
三、 父亲司马谈在世的时候就曾想编写一部史书,他遗留下了不少宝贵的历史材料,司马迁继承父志,正好可以利用这些资料。
正是这样严谨认真态度和坚持不懈的精神,才写下后世传颂的历史巨著。
西晋一次偶然的盗墓,牵出竹书纪年
盗墓,这是任何年代都令人不齿的行为,他们只为求财,每次盗墓,都是对古代文物的一次大破坏。
西晋时期,有个叫“不准”的盗墓贼,为了发不义之财,领着一伙人挖掘了位于汲县的一个战国大墓,后来据传是魏襄王(也认为魏安釐王)的坟墓,不过让他们失望的是,此墓没有挖出什么值钱的东西,倒是发现许多古竹简,对盗墓贼而言这就是废品,结果失望的离开了,很快此墓被盗的事情传到官府那里,官府立即派人过来清理,居然多达几十车,陆陆续续运到都城洛阳,当时的皇帝是晋武帝,还好不是秦始皇,要不然一把火烧了,晋武帝令大学士进行整理,经过整理得书13篇,记载了自五帝起至春秋战国年代的历史。
这部编年体的史书一经问世,颠覆了人们对史记正史的印象,尤其是后世传颂的上古部落禅让的美好传说,在竹书纪年里却是另一番不和谐的事情。
禅让制的由来
禅让讲的是上古原始社会末期各部落之间实行推举制,选取品德优良、德才兼备的人作为公认的首领,下一任首领再从优选择,禅让的方式是和平、民主地推选,不是个人权利的转移。体现了“以人为本,任人为贤”的思想。
禅让制最出名的莫过于尧舜禹的传说,一直到的禹的儿子启打破惯例,从大禹手中接过位子,建立大夏,从此开始了家天下的模式,禅让制才终止。
竹书纪年关于尧舜记载,令人大跌眼镜
史记是这样记载尧舜禅让的
帝喾娶陈锋氏女,生放勋。娶娵訾氏女,生挚。帝喾崩,而挚代立。帝挚立,不善,而弟放勋立,是为帝尧。尧立七十年得舜,二十年而老,令舜摄行天子之政,荐之於天。尧辟位凡二十八年而崩,尧曰“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而卒授舜以天下。
按照史记所讲,尧和舜都是通过和平方式夺得帝位的,禅位都没有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是推举有贤明、智慧的人统治天下,这是多么大公无私的事情,所以后世每每提及,都是赞不绝口,然而竹书纪年却是另外一番记载。
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舜放尧于平阳。(放,流放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
竹书纪年记载却是尧执政品德不修,后来被舜囚禁了起来并且被舜夺取了帝位,并且舜还阻挠尧的儿子丹朱探望父亲。
对比这两种说法,史记认为尧舜时期首领交接的办法是看人的品德是否高尚,而竹书纪年的标准则是部落间谁的军事实力强,谁就有资格当老大,甚至可以通过武力来夺取帝位。很明显,两部书就禅让一事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取向截然不同。那么,哪种说法才符合历史发生呢,才最接近人性的作法呢?
相比史记记载,我更相信竹书纪年的说法
原因如下:
其一、从人们追逐权力的原始欲望来讲,无不伴随着暴力甚至流血事件的发生。无论是朝代的更替,例如历史上著名的武王伐纣,还是王位的争夺,例如,西汉初年发生的七国之乱,就是刘姓诸王间的同室操戈。可以说,从古至今,任何和权力沾边的事件无不是通过暴力进行的。
其二、史记自问世以来,就被后来儒家学者作为经典教学,儒家思想的核心就是要以礼仁治国,史记所记载的尧舜和平禅让的说法符合儒家治国的思想,可能存在美化古人的作法,而且封建统治者为了维护自身的权力,防止武力夺取政权,绝对不允许出现宣扬武力的作法,要讲究谦让和团结。
其三、尧舜禹时期属于古代原始部落,属于蛮荒,缺乏教义的年代,更适合生存的方式就是弱肉强食,适者生存,更类似于现在所讲的丛林法则。
其四、《竹书纪年》是春秋战国时期晋国、魏国史官所记之史书 ,难能可贵的是未经历秦始皇的焚书坑儒,是研究先秦的重要史书,春秋时期有孔子所写的《春秋》一书,战国时则有《战国策》等书,拿竹书纪年与之对比,其内容可以互相补充,说明了竹书纪年具有很可靠的史料价值。
结尾
中国的历史上下五千年,史记作为二十四史之首,很多历史材料被后人证明是可信的,因此他的真实性毋庸置疑,不过史记也罢、竹书也罢,上古三皇五帝发生的事情对我们今人来说太过久远,真实发生的事情我们无从考证,只能寄希望于将来的考古发现,能给我们还原这段真实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