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地安门雁翅楼 700多太监曾“下榻”
雁翅楼曾是地安门的戍卫建筑
历史上雁翅楼并不是独立的,它与地安门一起构成了老北京皇城最北端的屏障。明代时,地安门称北安门,清顺治时改为地安门。当年的地安门上铺黄琉璃瓦,下面红色墙身,面阔七间,中间开三个方形门洞,寓意天圆地方;与地安门同时兴建的雁翅楼曾是地安门的戍卫建筑。它为东西相对称的两栋二层砖混建筑,各15间,每座楼的面积约300平方米。雁翅楼同样是黄琉璃瓦覆顶,远观好似大雁张开的一对翅膀,故此得名。清代时为内务府满、蒙、汉上三旗公署,其作用是皇城后卫哨所。
据文献记载,地安门在历史上曾经发挥过重要作用。因为是皇城的北门,与天安门对应,所以百姓又俗称“后门”。凡皇帝北上出征巡视时大多要出地安门,亲祭地坛诸神时也必走地安门。
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时,侵略军曾在地安门遭到皇城护军的顽强抵抗。皇宫近在咫尺,护军豁出命去跟洋鬼子死磕,用血肉之躯为光绪皇上和慈禧太后出逃赢得了时间。老舍先生之父舒永寿当年系正红旗护军,就是在破城后的巷战中以身殉职的。在光绪和慈禧出逃之后,守卫在紫禁城的上三旗护军仍然坚守岗位,八国联军冲入午门后立即遭到护军三面火力夹击,致使侵略军未能如期到达慈禧寝宫。在我很小的时候住在西楼巷胡同,曾听大人们聊天说过,当年八国联军攻城时,地安门、西楼巷胡同口到处尸横遍野,房上地下都躺着死人。
慈禧曾从“后门”地安门出逃
1900年,慈禧太后听说八国联军进北京,忙带了光绪皇帝仓皇逃出紫禁城,走避西安。有文字记载:“15日清晨6点,慈禧率光绪及大阿哥浦口等仓皇出逃。天未明时,载澜飞驰入宫,说夷兵已攻东华门。太后知事情已到最后关头,要跳水自杀,载澜拉住她衣服说,不如且避之,徐为后计。太后乃徒步涕泣而出,发不及簪,光绪互助服及报随之。隆裕、瑾妃及大阿哥等一同登车,王公大臣或骑马,或徒步,踉踉跄跄,形成一支千余人的扈从队伍,由景山西街出地安门仓皇西行。上午8时出西直门,天忽细雨,从者皆未携雨具,悉被淋透,其状萧索凄苦。”
其实,无论是出逃还是游玩,都绕不开地安门这道“门”。那年头,只要是地安门的正门一打开,就知道皇上可能要出来。老百姓全都聚集在地安门马路两旁,等着目睹皇上的风采。宣统年间,末代皇帝溥仪年轻好动,整天在宫里憋得难受,便买了辆汽车,带着妻妾、内务府大臣、护军统领等到颐和园、香山等处闲逛。北洋政府的军警机关,只要接到上司通知,就赶紧把地安门周边警戒好。清水泼街,黄土垫道,门洞大开,迎候皇上出城。
1924年11月,冯玉祥将军驱逐溥仪出宫时,末代皇帝也是从地安门出去,直奔他的出生地醇亲王府,只是不像人们传说的那样狼狈。据溥仪在《我的前半生》中写道:“这时,冯军方面已给我准备好汽车。第一辆坐的是鹿钟麟,我(溥仪)坐了第二辆,婉容和文绣坐的是第三辆,张璧则是坐上第四辆,绍英等人则坐了第五辆。于是就'浩浩荡荡’地到了我父亲(载沣)所住的地方—德胜门内什刹海后海北沿'醇亲王府。
民国初年,为方便人们出行,地安门东西两侧城墙被拆除;1954年又将地安门拆除。当时,因为一些社会名流对拆除地安门反映强烈,政府许诺将从地安门拆下来的门窗、木梁、木柱、木柁、木檩都一一编号登记造册,连同砖石琉璃瓦等统统运往天坛,计划在天坛北门内照样移建一座地安门。不料,后来天坛内发生火灾,堆垛在那里的木料全部化为灰烬,移建地安门之事也泡了汤。
700多太监曾“下榻”雁翅楼
关于雁翅楼,同样承载了很多历史记忆。查阅地安门的相关史料,“太监出宫暂住雁翅楼”恐怕是有关地安门大事记中记得最详细的,或者说是最值得记录的事件之一。
1923年夏,紫禁城中的建福宫着起了大火,已然逊位的溥仪,对这场大火的起因心知肚明,因为当时宫中太监偷盗成风。据溥仪的堂兄溥佳回忆说,他曾亲眼看到宫中护军把一个手拿旧椅子的太监拦住盘问。太监解释说是拿出去修理,但护军一检查,发现座椅下面还有一层木板,里面藏了几件金器……当时京城的大小古玩铺,不时能发现宫内的古物。地安门外大街当年古玩店铺就出奇的多,烟袋斜街西口河沿边上也曾是京城闻名的“鬼市”……
看到太监们“盗宝”溥仪无计可施,溥仪的英文教师庄士敦曾建议把宫中珍宝拍照后造册登记。于是,溥仪令太监到各宫取古物来拍照,太监们有时竟然取不出来。因此,溥仪认定建福宫大火系人为的。据消防队员说,他们初到宫中救火时,还曾闻到很大的煤油气味。溥仪听了,更加坚定了自己的判断。就在建福宫大火20天后,溥仪在洋师傅庄士敦的怂恿下,咬着牙根子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将紫禁城中所有的太监从宫中全部遣散。
千八百的太监一下子要在宫中消失,也得有地方安顿啊!这些太监多是外地来京务工人员,大多在京城里没有落脚之地。据末代太监孙耀庭回忆,不少太监出宫以后,因没有任何生活出路,走出宫门就跳进了筒子河。溥佳在《晚清宫廷生活见闻》一书中回忆说:“若叫这数百名太监流落街头,未免有碍北京的治安。经过商量议定由内务府筹措一笔遣散费,北京有家或有亲朋投宿的,即可携带行李出宫;实在无处投奔的,暂时住在地安门雁翅楼内,待领到遣散费后,再各自回乡。”如此,原本是清代内务府满、蒙、汉上三旗公署和皇城后卫哨所的雁翅楼,就成了太监们的临时住所,一时间炊烟袅袅、人头攒动。
七月下旬过后,内务府终于筹措了遣散费,遂在雁翅楼里会同军警人员开始发放。经过统计造册,这次裁撤的太监有七百多人。钱到手之后也就没得惦记了,太监们相互告别,有的搬到了庙里,有的投亲访友,还有的回了原籍。但仍然有三百多太监“赖”在雁翅楼里不走。溥佳说:“我每天从宫内经过这里,总看见不少衣衫褴褛的太监在廊下生火做饭,极像逃荒的难民,其状颇为凄惨。后来军警怕他们引起火灾,屡次驱逐他们离开,直到1924年春,才先后散净。”据陈宗蕃出版于1934年的《燕都从考》记述:“地安门大街,东西列屋数十楹,曰雁翅楼,今改为乞丐收容所,及工程队驻地。”
1954年地安门拆除后雁翅楼尚有部分遗迹
据中国文联出版社2008年版《北京地名典》关于“恭俭胡同”的词条中写道:恭俭胡同“再北有西楼胡同,原称地安门西夹道,是一条位于地安门西侧的小巷。因位于地安门之西,故名。西楼巷胡同东口北端有雁翅楼,1999年因改进平安大道拆除。”由此证明,当年确实只拆除了东边雁翅楼,而西边的则在40多年以后“改进平安大街”时拆除的。显而易见,史料上所说的雁翅楼连同地安门一并拆除,只是拆除了马路东边,而马路西边的雁翅楼则沦为民居,直至平安大街改造方予与拆除。(吴雅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