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412教学手记——岂能小觑中学生“谈情说爱”的能力

昨天,讲座前的一句话“我们究竟该有怎样的语文生活”深受好友语文教学大咖李所长的肯定。现在想想,这句话确实值得我们好好思考,我们的语文生活是甜蜜的幸福的健康的吗!我们的语文生活是成长的活泼的优越的吗!今天在南京书展上,专门找到几家教育出版社,想看看记载我们语文生活现状的书,但翻阅下来,很是失望。大多还是在传授秘籍,真正的学术性著作少而又少,几乎为无;呈现学生语文学习生活状况的书根本没有。

我在不同场合都表达过这层意思,我十分珍爱学生的作业本,我觉得那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实录,那些作业本上才是最真实的学习面貌。这里面蕴含着学生的学习生命灵魂。回到家,打开学生的作业,还是为学生的作业感动着,我觉得这些内容应该好好保存,我要用极大精力来研究这些宝贵的语文生活载体。

学习唐诗宋词,专门开设了爱情词专题学习。古人是怎样“谈情说爱”的呢?我让同学们自己来阅读、体会、研讨,让他们从这些诗词里感受爱情的美好!我发现绝不可小觑中学生“谈情说爱”的能力噢!

爱语解密

苏州中学园区校高二(4)班陈茜

如果喜欢《三体》的同志,应该会记得黑暗森林中有这么一段,“大部分人所爱的对象也只是存在于自己的想象之中。他们所爱的并不是现实中的她,而只是想象中的她,现实中的她只是他们创造梦中情人的一个模板,他们迟早会发现梦中情人与模板之间的差异,如果适应这种差异他们就会走到一起,无法适应就分开,就这么简单。”罗辑在发现自己将最深的爱给了一个幻影时,不安地向心理医生咨询,得到这样的回答。

我以为的确是这样的。因此在读到《鹊桥仙》《青玉案》时,我想,秦观和辛弃疾真的都很聪明,他们的爱设置得那么遥远,然后又因为那么遥远而变成一个永远美丽的梦——他们把爱固定在了那个只需要灵魂契合的考验,而非忍受柴米油盐的琐碎。而事实上,柴米油盐的杀伤力要大于灵魂的考验,因此,我以为,在文学作品中的爱,其美学意义,要远远大于其现实意义,就如同罗辑爱上的那个幻影一般。

在我看来,诗人笔下的爱,像完美的圆,它存在,但在现实中,永远画不出。这种神秘的情感成为一个“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之地。以前觉得,爱营造的环境就像一个幽闭空间,为爱所包围的人,也为爱所困,那样的情绪过于耗费心力,像一条行驶不到岸的轮船,在跳海与活着间挣扎。然而那些具有美学意义的爱,提供了一个新的方向、新的视角,如“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又如“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我才知道,原来在爱中,可以有不一样的格局,让人看见一种完全澄澈的爱,让能拥有从幽闭型空间挣脱出来的能力,这一点很重要。

解读爱情诗

高二(4)班  董炜佳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中的飞字别有一番风味,这句话的本意是用天上出的流星传递着相思的愁怨,飞一般表示的是速度之快,这里用这个字来形容流星的特性体现的不仅仅是流星运动的速度快,更加重要的是它体现了流是所乘载的思念之情的迫切,这相思的愁怨已等不及在见面时诉说,用飞星似乎才能缓解心中的着急。飞星是两人见面前的思念裁体,是世间万物都能成为表达思念之物的体现。可见这,思念是多么的强烈。

“银汉迢迢暗度"中的迢迢二字表示了两人相隔遥远,且那遥遥的地方是茫茫无垠、深高莫测的银河,更显两人想要见面的艰难,待到两人见面时也更显两人情感的深厚,毕竟只有危难时刻才能检验出真情实感。还有那个暗字,为什么主人公要悄悄地渡过这路程呢?也许是不想惊扰到任何事物来阻碍他们的见面,也许只有在无声之时,他才能聚精会神,以最快的速到达相见的地点,同时这暗字也表达出了小心翼翼的感觉,体现了主人公对待这份情感的珍视和用心。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中的风和露。都是自然界极唯美的事物,但同时也是最为容易破碎和消失的事物,再加上用金和玉两字分别形容它们,更显珍贵。可曾想象金风和玉露相逢的场景,一月吹散了露珠,露珠融进了风中,仿佛就像是一朵突然绽放的花,也许只是昙花一现,但那一瞬间充满了思念、情感的暴发点,绽放出的光芒已从天上闪耀到了人间,这灿烂的光芒遮蔽了一切,只剩下这个惊天动地的爱情故事,

在青玉案元夕中,作者对上阙和下阙的描写上有份着明显的反差、上阙中日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这是一幅热闹非凡、灯火通明的场景,下阙中灯火阑珊处指的是灯火幽暗的地方,与上面的场景形成反差。而作者并不再意那上阙的景象,留意到的只有他思念之人的所在处,体现了作者思念之深。

爱语解密

苏州中学园区校高二(4)班何旭景

一、 轻盈感堆叠的沉重

轻盈与沉重并不总是相对与绝对的。相反,在情感的表达上,直接的沉重还不如由轻盈层层堆叠后的沉重而具备可发掘的内涵。如《鹊桥仙》中“纤云弄巧”,免去了云的厚重感换之以无限的纤盈与轻柔。然而再轻薄的意向也只给人视觉上的轻缓,离愁别恨的堆积正源于这一个个“轻意象”。“金风玉露”也是寻常人间中的温柔与自然。金风玉露之夜,银河文畔的相会,想来奔赴这场约会的两人,脚步一定是轻盈而迫不及待的,却又正是这样“薄”的背景与“轻”的人,在当下的我们看来,了无轻恨之感。一种理想的永恒的爱情,沉重有其必然性,毕竟值得歌颂成诗的爱情,超凡脱俗的本质便注定了酝酿后的沉重。可见,意象所带来的轻盈感营造了连绵起伏的情感氛围,但由于意象本身的单薄,诗人大可层层堆叠而不显繁琐,一切的沉重尽体现在情与火上。

二、 炽热灌注的理性

相比于令人迷恋的那些所谓“至死不渝的爱情”,古人所写的爱情诗中委婉道出的爱情观更具理性精神。如《青玉案》中,“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读不出一点点波澜壮阔,却也让我心生感动了,辛弃疾讴歌的是一种沉着的,超群拔俗的爱。而对于此般“孤高淡泊的爱”,作者选择由“花千树”“星如雨”为基调,写缀满街巷的灯火、流动的烟火,渲染出一片热烈。而紧接着“宝马雕车”“玉壶”“雪柳”“黄金缕”,无一不透露这炽热与迷奢。其中“炽热”的内涵我分两点展开。一是写灯宵的气氛,游街的女子与作者心中的女主人公的特殊存在以突显较沉着的爱情观念;二是作者炽热的内心,正如这些意象所展露的,一步一步,迈入高潮,却在最后像冷水浇灌,又像火焰熄灭,回归安静与理性。在《鹊桥仙》中,“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同样是感慨了天上人间,怀抱炽热后,所升华而成的理性至上。因此,理性不是纯理性,不是彻头彻尾的过度强调,诗人爱情观中的理性是灌之以炽热的。

综上,我选取了两个相对立的角度与载体。情感自矛盾中生,因为不断的对立与碰撞、摩擦与交锋,爱得以丰满于其复杂性与变幻万端中。

爱情所到之处

高二(4)班 黄天馨

《霍乱时期的爱情》的作者加西亚·马尔克斯说过,“有些人说死亡是人类历史上最重要的主题,我不这样认为,我认为爱才是——因为万物都与爱有关 。

一、在朝暮之外,爱与纤云鹊桥有关。

秦观在《鹊桥仙》中写“金凤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里的爱情超越了朝夕相对的模式:不是不要朝朝暮暮,而是在爱情里,“朝朝暮暮”不再拘泥于世上的生活,有了全新的定义:“浮世三千,吾爱有三:日月与卿,日为朝,月为暮,卿为朝朝暮暮。”这句动人情话何尝不是爱情的真实写照呢?或许在相恋之人的眼中早已一眼万年,一次短暂的相逢便胜过人世百年,从此,“朝朝暮暮”的刻度变成了“卿”。

于是,见证其爱情的相逢的纤云与鹊桥亦变得温情起来,本是无情之物,却在秦观的笔下与爱相关。仅一句纤云弄巧便将有心人之柔情,爱恋之乐趣抒写得淋漓尽致。

二、在寻觅之后,爱与阑珊灯火有关。

辛弃疾在《青玉案.元夕》中的“众里寻他千百度,暮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让人懂得:爱是心动之后的上下求索,亦是众里寻觅之后的悸动。“众里寻他千百度”并不枉然,所有的艰辛追寻都在回望“那人”时的悸动里得到了回报。“蓦然回首”四字更是美得惊心动魄:只有极致的爱恋才能使两个人有如此默契:我回头,你就在,一人追寻千里、一人长相守候……在寻觅之后,相爱的彼此终奔赴对方,满心欢喜。

于是,原本寥落的灯火也为“那人”作了重逢时的滤镜,只教情人眼中的彼此更为夺目。在香艳的浮华之中,一对平凡璧人于阑珊灯火之下成了最美的风景。

三、在离别之际,爱与西风霜林有关。

王实甫在《长亭送别》里写“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原来爱并不总是甜蜜。相恋时有多刻情铭心,分别时就有多撕心裂肺。高低俯仰之间四野苍莽,是萧瑟秋景,又何尝不是离人的心境呢?“晓来谁染霜林醉?”,一个“晓”字暗示送别从早晨开始,更衬难舍难分。离愁愈是繁杂愈写爱之深沉。

于是,如烈火般娇美的枫叶因离人心醉而自醉,从秋日的一道风景线升华为无限调怅的载体,那是为离人之泪所祭奠的离愁。

爱语解密

苏州中学园区校高二(4)班李诗琪

诗词作家笔下的爱情,总不是莺歌燕舞的甜蜜,也不全是油米柴盐的辛酸。诗词里的爱,五味陈杂,爱而不得,但却兜兜转转仍是那个心上人。

一、眼前人到心上人

秦观的《鹊桥仙》中,情人相会“柔情似水,归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这难能可贵的一次相遇,短暂到如梦如幻,作者也格外地珍视并以一句“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来隐喻两人之间的情真意切,以达两人虽未长厢厮守却非貌合神离的至高爱情。

可惜,眼前人终成天上人。归期正在眼前,但在秦观笔下别离不是悲,也不是情意的斩断,那是“久长时”的爱情的又一轮保质期。真正不会消失的爱情,不贪图心上人能成为眼前人的欢愉,而是“又岂在朝朝暮暮”的长情。相爱之人痛别离,但在眼前人向天上人的转变里,秦观同时也将“人间无数”的爱升华到了“金风玉露”的至死不渝。

二、天上人到眼前人

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中,时间恰逢元宵佳节,焰火漫天,车水马龙,美人亦是络绎不绝。但这缤纷的节日之景却抓不回辛弃疾思念“天上人”的思绪。总是眼前是多么繁华,心中却仍执着着记忆里朦胧的一个TA。

因此,辛弃疾抛却游乐的欢快,“众里寻她千百度”。正如爱情,就是在那人头攒动的十字街口,我可以一眼望见心上人的魔力,就似“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没有你的佳节不是佳节,因为少了你的悲伤倒也无妨,只要最后你还能是眼前人。这大概就是辛弃疾的爱情又或者是人生观吧。

三、永恒的天上人

王实甫的《长亭送别》中,离人的泪水染红了深秋的经霜枫林。西风无论多紧,过了夜的霜又无论是多么厚实,因为思念天山人的泪总会冲破这层阻拦,或许是因为想让天上人看一眼自己的思念是多么深厚与真切。

相爱的人相爱无期,但彼此的爱意,却似乎永远在秋天。因为别离前是夏天,热烈又似永恒;但也永远不会是冬天,因为爱意永不降温。这就像在说:见不到你回不到上一个夏天,忘不掉你又去不到下一个冬天。仅有用泪水冲刷枫叶,炙热的红色好似心上人还在身边。

无法相见是悲伤,但爱语就是爱情永恒。王实甫笔下的爱情看不见甜蜜的踪迹,但对天上人的思念是永恒的蜜饯。

苏州中学园区校高二(4)班刘珊珊

写情,诗人大都一样,又大都不一样。一样的是要么寓情于景,要么就是直抒胸臆,不一样的那便是氛围感,便是境。诗人通过特别的境来暗示,来表达自己的情。情便就在这其中了。

《长亭送别》中,诗人便造了那么一幅画。画面中“碧云天,黄花地”蓝蓝的天上飘着几朵白云,凋零的菊花散满大地。天高云淡,菊花盛开,如丝绚丽的秋景衬托的却是悲苦的离别。诗人用强烈反差的画面冲击感来突出强调主人公离别的悲怆之情。“西风紧,北雁南飞”暗含离愁忧思。诗人刻划细节,与大背景产生矛盾。情就在每个细节中。最后“晓来谁染霜林醉?”突出刻画霜林的红,与蓝,黄一同给读者强烈的冲击感。但秋景虽美,枫叶虽红,因一“离人”,这一切便都萧索了。使人把情都藏在画的矛盾反差中,让读者觉得这乃好景,但心生悲怆。

《青玉案·元夕》中,诗人则营造了一个场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再繁华的街景,再热闹的人群,“我”一回首,你便在那儿,那这世界的喧嚣都跟“我”毫不相关。“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元夕美景,“宝马雕车香满路。一夜鱼龙舞”节日狂欢。诗人用最华丽的语言描写了一个元宵佳节通宵灯火的场景,场景越热闹,“回首”越突出。诗人用独特的场景,看似格格不入,但又包含深意。仿佛整个世界都静止了,仿佛这个世界只有“我”和你,只要可以,“我”希望这一眼便是万年。诗人将情都藏在这一场景中,都藏在这一回眸中,让读者“深”临其境。

《鹊桥仙》中,诗人则营造了一个空间。“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空间背景,暗含主人公的愁怨。“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诗人把这次珍贵的相会,放置于秋风白露的空间中,映衬出爱情的高尚纯洁和超凡脱俗。“忍顾鹊桥归路”刚刚“相逢”却就要分离,怎忍心看那鹊桥归路,蕴含无限惜别,无限心酸之情。佳期幽会,疑真疑假,似梦似幻,诗人造这一梦幻空间,讲自己的情都藏于其中,似有又似无。

境不同,情也就不同。情在境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