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定认姑姑

忻府区西冯城村村民主要由三大姓组成。岳姓最多,杨姓次之,焦姓位居第三。解放前,有钱的地主老财多为杨姓,焦姓次之,岳姓虽然人数最多,但多为穷人。

村中首富非杨濂莫属,他是我们忻州有名的老财。他家买卖带庄户,村中有几百亩土地,还有数十家商铺分布在全国各地。是清代有名的晋商之一。

据传,杨濂的老祖宗并非富户,他家的发迹源于他爷爷杨定认姑姑。

杨定家上无片瓦根椽,下无立锥之地,是穷困潦倒的佃户。那年夏天,杨定为东家锄地回来,有一位村民对杨定说:“杨定,你的运气来了!”杨定正愁晌午还无米下锅呢,婆姨还等着他赊些小米回家做饭呢。心不在焉地说:“去!去!去!谁跟你开玩笑,我连锅都揭不开了,还有啥好运气?”那位村民认真地说:“真的,不骗你。柳林街停着一辆骡马轿车,说是来认杨氏祖道的。一上午没有人去认,你怕啥,还不快去捡这个便宜,认个有钱的姑姑,说不定还能沾点光呢。”杨定闻听此言,加快脚步向柳林街走去。

来到柳林街,果然柳荫下停着一辆骄车。

杨定擦了擦手,上前大声叫道:“姑!姑姑!哪位是我姑!”

一位穿着阔气的老太太迎上来说:“你是……”

“姑!我是您侄子杨定呀!快快回咱家吧!”

老太太问清杨定家中的情况后说:“侄子,那就别回去了。”

那老太命随从从车上搬下一个小桌子,桌子上摆满了各种杨定见都没有见过的食品,反客为主招待了杨定。杨定嘴巴甜甜地“姑姑、姑姑”的呼唤声,叫得老太太心花怒放。

临行前,老太太塞给杨定五个银元,并一再嘱咐杨定一定要常来樊野村看望姑姑。

原来,这老太太姓杨,婆家是忻州最有名的富户之一。老太太娘家原籍西冯城村,从老太太老爷爷那一代起就远离家乡漂泊在外做生意。这家几代单传,老太太无有兄弟姐妹就想来西冯城村认个娘家人。

过了一段时间,田地里的农活儿少了。杨定就张罗着去樊野村看望他新认的姑姑。

杨定到小铺赊了些点心之类的食品,并且和小铺老板说:“我姑是有名的大户,一定不会全留我的礼物,回来我还要退货。”老板同意了。

杨定步行了好几个小时来到姑姑家,顿时惊呆啦!哇!好大的气派,一进好几处院落,建筑气势恢宏,井然有序,屋里摆设考究,富丽堂皇。杨定觉得眼睛不够用了,简直是刘姥姥进了大观园。

姑姑盛情招待了杨定。临行前,姑姑把杨定所带一竹篮礼物留了个精光。说:“定子,拿来你的旱烟布袋,姑姑给你装一袋旱烟,你回家的路上抽。”杨定心想:“这大户人家也这么小气,把我的一竹篮点心全部留下,就给我装些旱烟。这欠账够我打好长时间了。”姑姑把旱烟布袋放进竹篮盖好,送杨定于门外。

杨定走到路上,迫不及待地打开烟袋一看,哪里是旱烟,原来姑姑给他装了满满一袋银元,足有二十几个。

后来,杨定每次去姑姑家,姑姑准会给他些银元,并嘱咐他,要用这些银元为资本做些小买卖。

杨定的生意越做越大,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终于成了富甲一方的富户。

山西文史交流平台

文史艺苑是山西文史研究者、爱好者联合创办的一个微信公众平台,广泛传承中华优秀文化,挖掘尘封的历史文化,让广大文史朋友加强交流。

本平台主要从史政发展、塞外文化、红色文化、名人、民俗以及非遗保护等方面进一步精研深挖,着重突破地域理念的局限性,互通有无,弥补省内各地文史典籍缺失,使灿烂而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闪耀昔日光芒。

欢迎省内外关心山西发展的朋友奉赐佳作,赐稿邮箱:scgsjzb@163.com  微信:sczb0972

注意事项:

1、文史来稿请以附件形式发送,并附上有关照片及作者简介和详细联系方式。

2、体裁、字数不限,自行斟酌。

3、稿件要求原创首发,切勿抄袭,文责自负。

史政发展、塞外文化、红色文化、民俗非遗等文化

对此感兴趣的朋友   请关注 文史艺苑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