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90后”“00后”都开始立遗嘱了?背后的原因到底是什么
前不久,关于“90后”“00后”立遗嘱的新闻震惊了网络,据中华遗嘱库近期发布的《2020中华遗嘱库白皮书》显示: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订立遗嘱。2017年,有55位90后在中华遗嘱库登记保管了遗嘱,截至2020年年底,这一群体人数合计已达553人。
在传统观念中,遗嘱似乎总是与死亡挂钩,因而不少人忌讳谈到这个话题。但事实上并非如此。遗嘱的本质是依据法律规定的方式,对个人身后财产或其他事务作出提前规划。随着这一观念被越来越多人所接受,一些年轻人加入立遗嘱的群体,并不太让人意外。
年轻人为什么会立遗嘱?
·理性看待生命中的不确定性
有专业人士指出:2020年比2019年立遗嘱的年轻人增长了2倍多,该数据暴涨,应与2020年暴发新冠肺炎疫情有一定关系。一些年轻人肩负着家庭、社会等巨大压力,疫情暴露的生活中的不确定性,使他们不得不思考及早订立遗嘱的事情。
此外,根据丁香医生《2020 国民健康调查报告》显示,有 53% 的人会担心自己突然猝死,其中更有 6% 的人经常担心甚至每天担心。
奇怪的是,年龄岁数较大的人对猝死的担心比例呈下降趋势,反而是 95 后、00 后担心自己猝死比例更高,分别占比 60%、58%。
(数据来源:丁香医生 2020 国民健康调查)
·与财产增多有关
据统计:目前立遗嘱的90后中,80%拥有独立住房。在这部分人中,其父母买房挂在子女名下的现象比较多见,还有些父母会将自己的部分股权挂在子女名下,所以为了“防止自己发生意外财产丢失”,一些年轻人就不得不提前立遗嘱。
过去,说到保留财产,似乎是老年人的专利,但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尤其是相当一部分年轻人很早就拥有自己的房产,年轻人个人财产的保护也会变得更重要。
此外,当下年轻人独立意识、风险意识增强,也提高了立遗嘱的动力。统计显示:与其他年龄段的立遗嘱人不同的是,90后的遗嘱中,“虚拟财产”的纳入和安排成为一个突出的特征。比如,社交账号、游戏账号都是90后遗嘱中常见的财产类型,其次还包括证券基金等。换言之,除了传统意义上的财产,现代年轻人对虚拟财产有了更多重视。
·情感寄托的行为
可以试着用心理学中的“社会情绪选择理论”解释这一现象。
“人对生存时间的知觉,是充足的还是有限的,影响着对目标进行选择的评估过程。时间知觉是人动机的组成部分,影响着人对社交目标的选择与追求。 ”
社会情绪选择理论告诉我们,当人们的未来时间知觉发生改变时,目标的优先次序也会发生改变。
当我们觉得未来还有无限长时,我们会把经历放在工作、个人成就、自我价值上;但是当我们觉得未来不长时,我们会把更多时间花在家人、快乐、情感奉献上。
因为感觉到自己可能会离开这个世界,过早的立下遗嘱也是为了把情感寄托在身边最亲近的人身上。他们更愿意关注与家人、快乐、情感等事情上。
有的人会觉得父母把自己养大成人,如果一不小心是自己先离开父母,那以后父母的老了谁来赡养呢?所以提前把自己的财产做好分配,很多父母可能并不知道孩子的资产到底有多少,如果一不小心自己先离开,也算是让父母临终能有金钱上的支持和关怀。
也有部分年轻人并没有什么财产,但他们也会选择立下遗嘱。他们会将自己的物品作为情感的延续,如最喜欢的书本、相机照片、手工做的小件用品等,在遗嘱上交代好给与到某人。这也是用一种“相互陪伴”的方式,让大家都会有个念想。
另外,也有一些人不太敢做的事情、不太敢讲的话、不太敢遇到的人,想做最后有一些交代,也算是对自己情感的释怀。会将最后要表达的话作为遗书的形式,传递给最重要的人。
他们都是通过以上种种行为,包括但不限于,来延续自己存在的意义。
设立“死亡教育课”的意义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死亡观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包括北京大学、山东大学、广州大学等在内的约20多所中国高校开设了死亡教育相关课程,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正视死亡、敬畏生命。
学生们在课堂上可以公开讨论死亡话题,如尊严死亡、安宁疗护、安乐死等,这门课让学生站在生命终点重新反思和规划自己的人生。以死观生,向死而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死亡观。
有专家表示,虽然中国约有20多所高校开设了死亡教育相关课程,但对比国内高校整体发展规模和在校大学生数量来看,这样的普及程度还远远不够。中国开展死亡教育的理论方法和实践模式有待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未来应面向全社会,覆盖小学、中学到大学全过程。
·审慎对待生死问题,决不轻言死
当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考虑订立遗嘱,死亡不再是神秘的事情。
在中国特定传统语境下,死亡问题曾经是一个很难触及的话题,某种意义上,死亡禁忌是极传统且权威的文化与心理因素,即便现在,也并非所有民众愿意谈及死亡。年轻人订立遗嘱的行为更多表明了一种姿态,一种尝试,一种他们敢突破传统的开放性思维取向。
值得关注的是,一些年轻人在社交平台上谈及订立遗嘱时,往往表达出消极心态,这是一种危险信号。
一般而言,在现代社会,订立遗嘱有两种:一种是立遗书,交待本人死后后事如何处理,以及财产如何分配等事项;二种是生前预嘱。这是特指针对个体因疾病陷入医疗困境时,需要或不需要某些医疗抢救措施等,趁自己理智清醒时立下遗嘱,表明自己的取舍,万一到了那一天,为医生及家属提供决策依据。
当遗嘱订立者抱着消极心态订立遗嘱,只怕其考虑的不是面临怎样死,而是生还是死的问题,这会造成生命价值与意义上的极度混乱,最后导致草率随意的生死态度,后果非常严重。
在认知上,由于人们认识到生命必死的本质属性,才不会因神秘无知而恐惧死亡,这是我们要达到的目的。但在态度取向上,我们发自内心地对死亡心存敬畏,从而在现实人生中审慎对待与处理生死问题,决不轻言死。这样看来,怕死并非坏事,此处即言敬畏,而对死亡心存敬畏自然就是对生命心存敬畏,这是我们一切伦理道德的底线。
立遗嘱绝不是一件可以随意跟风的事,虽然它不应该是一件沉重的事情,却绝对应该严肃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