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林;今日是昨日之死

今日是昨日之死
刘晓林
 
九天居士认为时空的存在是宇宙间最神奇的事情。在时空的前提下来谈论其他只要你我足够的动脑筋,我想总会找得到能够说服自己的理由,当然不见的一定正确。如果我们能把时空的出现、形成等解释清楚了,世间最棘手的有无、始终等问题会不攻自破。
 
从理论上讲,一切事物最终都会从目前或原始状态解体。在事物的每一个变化中都蕴藏着死亡的因素,我们是否可以因此就称今日是昨日之死呢?从长远来看,有谁能够否定在事物的每一个变化中没有蕴藏着新生的因素呢?这样一来,今日就成为了昨日之生。(混沌的时空从何而来?向何而去呢?)
 
今日是昨日之死如果用来阐述事物(时空除外)的始终存在的必然性似乎可以讲得通。然而十分不幸的是在这里形成了极大的悖论,因为今日、昨日原本就属于时空。(时空会始终存在吗?)A的存在可以证明A的不存在吗?若可以完成这种证明,则需要A即非A。换言,生灭同体。生灭可以同体吗?可以。然而另一个问题又出现了:生灭同体作为“大局观”来言成立,而作为阶段性的具体到某一特定点的情况下是难以成立的。
说明如下:今日、明日,我们有理由将其视为某一特定点。因此今日是今日,明日是明日,今日与明日怎能相等?怎能同体呢?也就是说“今日是昨日之死”希冀以时空的局部来阐释整个时空,之如用精微来阐释宏大,这怎么可能完成呢?我的意思:“今日是昨日之死”正误参半。我把苏东坡的句作为对这原本就异常模糊的法理做个相对清晰的旁注:“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及得到来无一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旁证:
佛家讲“今日是昨日之死”。换言:当下是过去消失(“死亡”)的结果。乍思,如此的诠释可以行得通。换个角度来想,为什么当下不是过去的新生呢?
我之所以认为“今日是昨日之死”正误参半在于:当我们截取历史长河的某一段(有限)来看时,今日与昨日是清晰的“递死”关系——昨日“死亡”后迎来今日。当我们将历史长河当作无限看时,今日与昨日是混沌的“未知”关系——昨日的“死亡”与“新生”都可以迎来今日。这绝不仅是逻辑的推理,事实如此——事物的有限循环与无限循环是可以转换的,只要有足够的时空可以为你我所用!
 
选自九天居士《佛学研究》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