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玉器大全(秦汉 南北朝)2

21、玉剑璏西汉前期高4.2 厘米 上宽4.3 厘米 下宽5厘米 中厚1.2 厘米1972 年湖北省云梦县大坟头1 号墓出土湖北省博物馆藏玉青色,略呈梯形,上端侧面有三个小圆孔,两面均阴刻几何形云纹。

22、玉剑璏西汉前期长4.6厘米 宽1.5厘米 高1.3厘米1972 年湖北省云梦县大坟头1号墓出土湖北省博物馆藏玉白色,器呈长方形,两端向下卷曲,表面饰三排勾连谷纹。

23、玉卧蚕纹璧西汉前期直径9.6厘米 孔径3.4 厘米 厚0.5厘米1982 年四川省涪陵县黄溪乡墓葬出土四川省博物馆藏玉青黄色,雕琢精细,两面均饰卧蚕纹。

24、玉蝉饰卮西汉前期通高4.7厘米 口径2.3厘米1951年安徽省芜湖市月牙山墓葬出土安徽省博物馆藏玉白色,局部有黄褐色沁斑。体圆,直身,平底。盖中部隐起,阴刻八花瓣,边有三穿孔。器周身饰隐起加阴线的云纹,上有凸雕的三蝉,蝉以极细的阴线刻出双翅和头部,十分生动。口沿上部和边各有一相通的穿孔,可与盖上穿孔吻合。此器造型别致,纹饰精美,琢磨细润,在玉制品中是十分罕见的。

25、 丝缕玉衣西汉前期通长 173厘米 肩宽 44厘米1983年广东省广州市象岗南越王赵眛墓出土广东省广州市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藏玉衣由头套、衣身、袖筒、手套、裤筒和鞋组成,共用玉片 2291片。外貌如人形,其中头套有鼻无耳,由头罩、面罩两部分扣合而成;上衣分前、后两片,为对襟式。整件玉衣的玉片,其形状和大小,根据人体各部位的不同形状而设计。头套、手套和鞋所用的玉片加工较细致,厚薄均匀,两面光滑润泽,边角有穿孔,以便丝线穿缀,里面再用丝绢衬贴加固。躯干部位所用玉片多为废料或边角料,厚薄不一,无孔,系粘贴在麻布衬里上,表面用窄的朱丝带作对角粘贴,组成菱形网格状的地纹,四边再以宽带粘贴成纵横方格,其图案显得规整华丽。同时各部位的边缘处都以丝织物缝合包边,做工十分讲究。

26、玉角形杯西汉前期长 18.4厘米 口径 5.8 厘米至6.7厘米 壁厚0.2 厘米至0.3 厘米1983 年广东省广州市象岗南越王赵眛墓出土广东省广州市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藏玉色青白,局部有赭斑。杯身断面椭圆,往下渐收束,底部向上转折成索形,回缠于器身下部。器内琢磨光滑,底部有管钻痕;器外浅浮雕一夔龙,尖嘴圆眼,独角竖耳,躯体修长,环绕满布于杯身。杯体上还浮雕卷云纹,隙地浅刻勾连涡纹。全器集圆雕、高浮雕、浅浮雕、阴刻等技法于一体,造型奇特,纹饰层次分明,布局巧妙,碾琢技艺精湛,是汉玉中难得的珍品。

27、铜承盘高足玉杯西汉前期通高17厘米玉杯高11.75厘米口径4.15厘米1983年广东省广州市象岗南越王赵味墓出土广东省广州市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藏全器由青玉杯、杯座、杯托、铜托架、承盘等组成。玉杯圆筒形,平底,杯身饰三区不同纹饰,上部为两组云纹间花瓣纹,中部饰勾连谷丁云纹,下部为五组花瓣纹,各以圈带纹隔开;座足饰花瓣纹,下呈喇叭形,足底内凹。杯身与座足连接处各有一双环形小孔,可用竹条插椰贯连;杯托是一花瓣形玉片,其孔径正好与玉杯下部吻合;托架为一扁圆铜圈,上嵌三条金头银身的龙,龙口各衔一片杯托上的小花瓣;托架平放在铜承盘上。出土时,盘内尚存有一块垫木,是用来填塞承盘与杯座之间的空隙的。全器由玉、金、银、铜、木等五种不同材料精制组合而成,设计奇巧新颖,突出了群龙拱托玉杯的气势,显得高贵神奇。

28、玉盒西汉前期通高7.7厘米 盖高3.55厘米 盒身高4.35厘米 口径9.8 厘米1983 年广东省广州市象岗南越王赵昧墓出土广东省广州市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藏青玉琢成,局部有褐斑。盒身与盖子母口扣合,盒圆底圈足;盖面隆起,顶有桥钮活环。盖面外沿分布四个小圆孔,纹饰分为三区,内区为八瓣浅浮雕柿蒂形纹,中区为凸起的谷丁勾连云纹,外区是四组勾连雷纹与四组花蒂形纹相间排列;盖里面单线勾勒双凤纹。盒身纹饰与盖面相似,中区为阴刻勾连云纹,近圈足处是一圈绚纹,盒内无纹饰。盒盖原破裂一角,其部位适在一对小孔旁,故加钻二孔以便于连缀。整器构图严谨,雕琢精细,打磨光洁。

29、玉兽首衔璧西汉前期通长 16.7厘米 宽 13.8厘米 厚0.7 厘米 璧径8.8 厘米孔径3.4厘米 厚0.5厘米1983年广东省广州市象岗南越王赵眛墓出土广东省广州市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藏玉色浅黄,大部分受沁呈鸡骨白色。整体由一兽首和一卧蚕纹璧组成,整玉雕成。兽首近方形,类似铺首,左侧透雕一直立状的螭虎,右侧无,形成不对称布局。兽鼻方桥形,上琢花瓣纹,中有崟,衔璧,可上下摆动。璧饰卧蚕纹。全器采用镂空、浅浮雕、线雕等技法,线纹流畅,雕琢精细。

30、玉游龙卧蚕纹璧西汉前期外径8.8厘米 内径 4.3厘米 厚0.4厘米1983年广东省广州市象岗南越王赵眛墓出土广东省广州市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藏青玉琢成,湖绿色,有白斑。两面浅刻卧蚕纹,中心透雕一游龙,昂首挺胸,张口卷尾,作奔腾状,肌肉遒劲,形态优美,内外沿有斜面凸棱。

31、玉重圈壁西汉前期直径9.6厘米 孔径4.4厘米 厚0.6厘米1983年广东省广州市象岗南越王赵眛墓出土广东省广州市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藏青玉琢成,呈湖绿色,有乳白色斑。造型别致,肉部透雕成两圈,外圈卧蚕纹,内圈饰三条双体龙纹,龙身互相缠绕,龙首口衔外圈,成为内外两圈的连接点。出南越王墓玉衣内,盖在墓主阴部位置处。

32、玉龙凤纹壁西汉前期直径 7.6厘米 孔径 3厘米 厚 0.3 厘米1983 年广东省广州市象岗南越王赵眛墓出土广东省广州市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藏玉青白色,部分受沁发灰,有褐斑。通体透雕对称的双龙双凤,相互缠绕,玲珑剔透,刚直有力。

33、 玉璧西汉前期直径33.4厘米 孔径9厘米 厚0.7厘米至1.1 厘米1983年广东省广州市象岗南越王赵眛墓出土广东省广州市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藏玉色深绿,有白斑。三区纹饰以三道编纹相隔,内区三组双身龙纹,每组之间饰双""S"交叉纹;中区为蒲格涡纹;外区七组双身龙纹,是该墓所出土龙纹璧中龙纹组数最多者。璧面厚薄不一,但琢工精细,表面有丝带痕。此器是目前所知出土玉璧中最大者。

34、玉璧西汉前期直径28.1 厘米 孔径6.2 厘米 厚0.6厘米至 0.8厘米1983 年广东省广州市象岗南越王赵眛墓出土广东省广州市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藏玉墨绿色,边缘微损。外区和内区均为双身龙纹,外区六组,内区三组,中区为蒲格涡纹,三区之间各以一道绚纹分开。两面纹饰相同,其中一面外区有一小块未抛光,琢痕清楚;抛光部分光亮夺目。

35、玉壁西汉前期直径30.3厘米 孔径4.75厘米 厚0.5厘米1983年广东省广州市象岗南越王赵眛墓出土广东省广州市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藏玉深绿色,有白斑。纹饰分为三区,各以一道绚纹隔开。内区浅刻三只凤鸟纹,中区饰涡纹,外区为五组双身龙纹。整器雕琢后未完全抛光,故琢痕清晰可见。

36、玉璧西汉前期直径 26.7厘米 孔径9厘米 厚0.7厘米1983年广东省广州市象岗南越王赵昧墓出土广东省广州市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藏玉深绿色,璧面有三道编纹,将纹饰分为二区,内区为卧蚕纹,外区为四组龙蛇合体纹,以双身龙纹为主体,龙身蜷曲,尾端为昂首张口的蛇形。琢痕清晰可见,似未完全抛光。

37、玉璧西汉前期直径 28.5厘米 孔径 9.6厘米 厚0.5 厘米至 0.7厘米1983 年广东省广州市象岗南越王赵眛墓出土广东省广州市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藏玉墨绿色,有黄褐斑,质温润有光泽。纹饰分为二区,以一圈细纹和一圈宽带纹相隔,内区为蒲格涡纹,外区为四龙和四牛头纹,牛头较小,圆眼竖耳,双角特别长大,纹饰颇为特别。璧的边缘微损。

38、玉璧西汉前期直径25.5厘米 孔径4.25厘米 厚0.6厘米至0.7厘米1983 年广东省广州市象岗南越王赵眛墓出土广东省广州市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藏玉深绿色,内区为蒲格涡纹,外区为双线勾勒的凤鸟纹,二区纹饰以绚纹为界。表面有丝带缠绕痕迹。

39、组玉佩西汉前期1983 年广东省广州市象岗南越王赵眛墓出土广东省广州市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藏由玉璧、玉璜、玉人和金、玉、玻璃、煤精珠饰等 32件不同质地的饰物组成,出土于墓主胸腹间的组玉璧之上。因穿系饰物的丝带、丝线已朽,故饰物的位置多已散乱,但上下层位基本保持未乱,经整理复原,整组佩饰长度约为60厘米。

40、玉双连璧西汉前期通宽12.4厘米 通高7.4 厘米 璧径6.2 厘米 孔径2 厘米 厚0.4厘米1983 年广东省广州市象岗南越王赵昧墓出土广东省广州市西汉南越王墓博物馆藏玉黄色,有白斑。形为两圆璧外切相连,中间的上下方均有对称的透雕卷云纹附饰,下方的卷云纹两边各雕一鹦鹉,展翅相对。两璧大小、纹饰相同,皆饰卧蚕纹,内外缘起斜面凸棱。两孔间有宽约2厘米的丝带痕迹。出土时置于玉衣双鞋的下方。

(0)

相关推荐

  •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11)广东广西福建海南澳门 部分2

    玉璧西汉 直径17.6.孔径6.7.厚0.5厘米 广东省广州市象岗南越王墓出土,现藏于广州西汉南越王博物馆. 青玉,湖绿色,有白色斑,半透明.两面饰较疏朗的蒲纹.内外缘有斜向凸棱.表面残留丝绢.麻布痕 ...

  • 中国出土玉器全集(11)广东广西福建海南澳门部分1

    玉琮 石峡文化 高13.8.射径7.2.上孔径5.下孔径4.7厘米 广东省韶关市马坝石峡遗址出土,现藏于广东省博物馆. 灰黑色,有灰色斑纹点.长方柱体,内圆外方,上大下小,四面平直,四角近直,分五节. ...

  • 不拿下汉玉这块高地 ,古玉收藏很难有大成就!

    汉朝整整四百年 安定富强 是古玉真真正正狂飙的年代 这也是为何汉代玉器众多 精品极品百出的原因 古玉收藏也是个有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过手的古玉不够多 是到不了一定境界的 先能把汉玉玩好 才能前摸摸商周 ...

  • 中国玉器大全(秦汉---南北朝)16

    294.玉盏 北燕 高3.3 厘米 口径8.6 厘米 1965 年辽宁省北票县西官营子冯素弗墓出土 辽宁省博物馆藏 玉灰黄色.形似浅碗,壁较薄,口沿饰弦纹一周.通体光滑,器壁有微瑕. 295. 玉剑首 ...

  • 中国玉器大全(秦汉---南北朝)15

    280. 玉龙凤形佩 六朝 高5.8厘米 厚0.4厘米 1951 年江苏省南京市邓府山 3号墓出土 南京博物院藏 玉淡黄色.透雕作环状,通体雕成龙凤纹.龙蜷曲成环形,首弯曲,尾稍残;背上栖一凤,作回首 ...

  • 中国玉器大全(秦汉---南北朝)14

    261.玉璜 东汉 长 10.5 厘米 宽2.7 厘米 厚0.3厘米 1969 年河北省定县(今定州市)43号汉墓出土 河北省定州市博物馆藏 玉青色,晶莹润泽.透雕左右对称的二龙相戏纹,龙体蜷曲,龙首 ...

  • 中国玉器大全(秦汉---南北朝)13

    241.玉璧 东汉 直径 18.5厘米 孔径 3.5厘米 1959年河北省定县(今定州市)北庄汉墓出土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藏 玉白色,温润有光泽.两面皆饰谷纹,内外缘各有阴刻弦纹一圈. 242.玉透雕蟠 ...

  • 中国玉器大全(秦汉---南北朝)12

    221.镂空蟠螭玉饰 西汉后期 长7 厘米 1984 年安徽省怀远县皇姑坟汉墓出土 安徽省怀远县文物管理所藏 玉青灰色,含赭黄色斑.器呈椭圆形,碾琢镂空三螭.三螭扭屈蟠蜷于一块平墩之上,互相嬉咬,生动 ...

  • 中国玉器大全(秦汉---南北朝)9

    159.玉贝 西汉后期 长1.9厘米 宽1.4厘米 厚0.25厘米 1982 年江苏省徐州市石桥村2 号墓出土 江苏省徐州博物馆藏 玉白色.背面平,正面凸弧,中有浅槽,两端各有一小孔. 160.玉璧 ...

  • 中国玉器大全(秦汉---南北朝)10

    181.玉鞢形佩 西汉 长10.8厘米 宽3.2厘米 1986年河南省永城县芒山镇僖山汉墓出土 河南省商丘博物馆藏 青玉琢成.中部为心形,上有一圆孔,两侧透雕对称凤鸟,一侧微残.以阴线刻饰凤鸟羽翅及流 ...

  • 中国玉器大全(秦汉---南北朝)8

    139.玉璧 西汉中期 直径 16.8厘米 厚0.5厘米 1975年湖南省长沙市咸家湖曹嬛墓出土 湖南省长沙市博物馆藏 玉青色.两面雕琢相同的纹饰.内区为蒲纹;外区为双线阴刻三凤纹,三凤大小相等,形状 ...

  • 中国玉器大全(秦汉---南北朝)7

    119.玉剑首 西汉中期 长6.5厘米 宽5厘米 厚1.6厘米 1977 年山东省巨野县红土山汉墓出土 山东省巨野县文物管理所藏 玉淡茶色.采用浮雕.透雕和线刻相结合的手法,雕出五只螭虎盘绕于云中,雕 ...

  • 中国玉器大全(秦汉---南北朝)6

    99.玉带钩 西汉中期 左∶长6厘米 厚1.3厘米 中∶ 长 4.2 厘米 厚0.6厘米 右∶ 长 5.8 厘米 厚1.8 厘米 1968 年河北省满城县陵山Ⅰ号墓出土 河北省博物馆藏 皆白玉琢成.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