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河南篇):洛阳汉魏故城遗址
汉魏洛阳故城位于今河南省洛阳市市区以东15公里,洛阳市洛龙区与偃师市、孟津县相毗连的伊洛平原上。汉魏洛阳城始建于西周时期,此后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等朝代相继为都,至唐初废弃。前后延续长达1500多年,作为都城长达近600年。1961年被列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汉魏洛阳城平面接近方形,周长近14公里,东、西各修三门,南设四门,北建二门,即十二门。建武二年(26年),东汉光武帝迁都洛阳,改洛阳为“雒阳”。于城外东南侧建宗庙,于城外西南侧设社稷。随后又在城内北侧、城外以东,城外以南开金市、马市和南市等集市。宫城建筑最初只有南宫,汉明帝永平三年至八年(60年—65年)于南宫以北新筑北宫,从而形成了南北二宫城相互对应居于城中的格局。
汉献帝初平元年(190年),洛阳城为董卓焚毁破坏。曹魏时,洛阳为五都。城市建筑,除废弃南宫为闾里外,基本恢复东汉时期洛阳城之旧貌。北魏太和十七年(493年),北魏由平城(今山西省大同市)迁都洛阳后,魏孝文帝开始大规模增修并改造洛阳城,扩大市区面积,增加小市、四通市、大市等集市。
汉魏洛阳城的城市规模在北魏时达到最大,分为宫城、内城和外郭城三重城圈,面积100平方公里,是西汉长安城的2.6倍、隋唐长安城的1.5倍,比拜占庭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大9倍、比公元800年所建的巴格达城大8.2倍。遗址区地上、地下遗迹、遗物十分丰富 。重要遗迹主要有:宫城、内城、外郭城、金墉城、永宁寺塔基遗址、太学遗址、东汉灵台遗址和金村大墓等。
2013年,汉魏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获国家文物局批准。汉魏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依托汉魏故城遗址,以宫城区为核心,以“一轴一殿一环三门三点”为重点,即:以铜驼大街为中轴线,太极殿为北端点,向南延至洛河南岸灵台、明堂、太学礼制建筑区;以宫城为中心,连接西阳门、阊阖门、东阳门,形成东西轴线;以永宁寺、灵台、东周王陵为重要节点,构建考古遗址公园的基本框架。
“十三五”期间,拟实施汉魏洛阳故城内城区考古勘探与测绘、宫城太极殿、内城西阳门遗址、东城垣遗址保护展示工程、内城东西城垣近洛河段抢险加固工程、南部礼制区灵台遗址保护展示工程和汉魏故城遗址博物馆建设,计划投资近4亿元,基本建成汉魏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