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静蓉:京剧虚拟和写实相结合是中华文化寄托的最佳形式

京剧艺术最主要的特点就是虚拟和写实的表现手段相结合 ,以演员为舞台核心 ,凭借演技塑造人物形象。 梨园老工有云 ,看我非我 ,我看我 ,我也非我;装谁像谁 ,谁装谁 ,谁就像谁.正是此意。

这一点与西方自亚里士多德以来形成的、以叙事为主的戏剧观显然不同. 为此 ,不仅生、旦、净、丑各个角色的唱念做打要有细密的分工 ,各有各的表演程式 ,而且京剧还尤为讲究脸谱、服装、造型、舞台美工等戏外要求。

拿脸谱来说 ,它最初是在吸收徽、汉、京、昆、梆等地方剧的特点上加以变化 ,由面具演变而来. 随着京剧艺术的发展 ,脸谱的用色从黑、红、白三种对比强烈的颜色增加到今天的红、黑、白、紫、蓝、绿、黄、老红、瓦灰、金银等多种颜色 ,脸谱的功能也由适应观众的观看逐渐发展成为人物性格的寓意用色.在人物自然肤色的基础上施以夸张 ,并融合一定的道德评判: 一般说来 ,红代表赤胆忠心 ,黑代表忠直刚正 ,白代表奸诈狠毒 ,绿代表侠骨义肠 ,紫代表智勇刚毅 ,不一而足. 前辈戏剧家张庚先生就认为脸谱是一种中国戏曲独有的化妆造型艺术 ,它既是性格化的又是图案式的 ,它是以谱式的方法固定下来的 . 就像京剧的服饰一样 ,脸谱以象征为主要手法 ,结合重复、对称等装饰法则 ,造型凝练概括 ,富有强烈的装饰意味.眼睛和面部是人类心灵的窗户 ,因此脸谱与服饰所构成的人物外观成为观众的视觉中心 ,它不仅对观众造成了极其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而且使京剧人物的表演也先在地充满了浪漫精神。

设想 ,在传统京剧艺术的表演过程中 ,生旦净丑四大行当闪亮登场 ,化妆勾脸 ,身着彩装 ,在观众的屏息等待中 ,缓缓吐出一声或高亢或悠长或凄楚或欢欣的唱腔 ,小生的亮相潇洒自然 ,风流倜傥;旦角的演唱回旋委婉 ,绕梁三日;净角的叫板犹如黄钟大吕 ,振聋发聩;丑角的道白诙谐幽默 ,引人开怀 . 生旦净丑的手眼身法步 ,每一招一式都充满了韵味. 这种场景下的京剧与观众直面相对 ,它是令人反复回味的 ,并且极易唤起观众的情感共鸣。

在这样的情境下,京剧唱腔的慢条斯理和拖沓冗长正是其特点 ,它给了观众足够的时间去咀嚼、去感受 ,它与观众之间所形成的审美默契是牢固的、持久的。就像叶秀山所言及的 , 京剧京韵 , …自成一种艺术的音韵体系 , …体现了诗词讲究音韵格律并乾嘉以来人文精神的一个侧面 ,它融会在京剧的演唱中 ,给人以历史的典雅之感 , 讲究它 ,就能突出这种历史的精神 ,否则就显得粗糙一些。

在此韵味中 ,京剧浓缩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 ,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深深地扎下了根 , 使中国人 …在舞台上找到了寄托的最佳形式。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