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导演的喜剧
图片来源:《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
好莱坞“编剧之父”有一句经典名言:人的经验比知识宝贵,年轻的编剧头时间应该去开出租车、当水电工、做义工,关心世界、关心人类,保持愤怒,40岁就能写出杰作。印证着那句话,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1
朋友圈里有一个不常见面的哥们,三年前去了北京,有段时间我俩经常在手机上聊天。他告诉我,他进了一家剧本工作室,最近在改编东野圭吾的一本小说。我发语音问他,写剧本难吗?他告诉我,一个故事不断的重新推翻重新写,总有一天灵光乍现的。
于是我在网上买了几本姜伟的剧本,还有一本海岩的《五星饭店》和《玉观音》。挑挑拣拣看上几遍之后,发现写剧本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其实人不都这样,事实上不得不做的合情合理的选择,心底里总是渴望着荒谬和反常。我开始下载奥斯卡的获奖电影,每天晚上回到宿舍,跟做家庭作业一样,挨个看,挨个写心得体会,竟然把这个当成一种习惯了。
电影剧本是讲求套路的,一个顺丰顺水的高富帅爱上了一个来路不明的美女,然后这个美女带出了一串男甲、男乙、男丙,做出了很多超乎常理的事情,而高富帅也因为追求爱情,带进了深渊,后来美女得了不治之症,俩人备受生活的摧残远离幸福的生活。要是实在过意不去,把悲剧写成正剧或戏剧,也简单,观众不都喜欢美好的解决嘛,来个意外之财,来个遗产继承,俩人双宿双飞,远离世俗逍遥快活。
基本上,情节的套路往往远离生活,高出生活也罢,低于生活也罢。基本上和台词水与不水有很大关系。像葛优、舒淇这些影帝影后级的人物,据说他俩对台词很少NG,一遍足矣,现场照样掌声雷动,为毛?人家有生活嘛。咱天天闷在家里,孤芳自赏就是没有营造,没有生活。
人活的越宽敞,风格才越多元化,世界很大,保持好奇,每天都重新审视自己。
2
上学的时候,我和小谢是铁磁。十几年前上大学,除了谈恋爱、网吧打游戏,基本上没有什么娱乐活动。还有就是在宿舍通宵打牌,有次我俩把一个月的生活费全输光了,我们便守在宿舍门口,见到认识的人,掀开饭盒挖上一勺,就这样顽强的生活了一个月。萧伯纳说过,人生有两种悲剧,一种是万念俱灰,一种是踌躇满志。没钱吃饭的时候万念俱灰,挖饭的时候,踌躇满志。
生活有时候,把它当成喜剧过,还是蛮潇洒的。
以至于每次吃饭的时候,都不敢浪费。特别是点外卖的时候,经常控制不了量,剩下很多,身边的哥们总说,这一盒,在1942年,能救活半个村子。
我开始把生活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特别是穷开心的生活。后来想想,总是那么的睿智。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在每个东西上,都有一个日期,鱼子酱会过期,酱牛肉会过期,连一卷卫生纸都会过期。我开始怀疑这个世界上还有什么不会过期的?也包括人与人之间的回忆。每天都有数不清的人与你擦肩而过,也许你现在对他一无所知,也许有一天和他会成为知己,也许你俩现在生死绝交,说不定哪天又成为生死之交。
上次阿佑翻床底下的杂物包的时候,把我俩上高中时候传递的纸条给翻了出来,“AADD,DCAB,BBAB,CCDD,DACA。大题等一会!”上学时候的我俩做前后座,考试时候经常传递纸条,除了传答案,后来开始传悄悄话,从来没有被老师发现过。
现在想起来,那时候学的双曲线、函数、诱导公式,天文地理无所不通。回头看看现在,和高中时候比,跟一个不学无术的废物几乎没啥区别。
用九把刀小说《那些年》沈佳宜一句话来释义,人生本来很多事情就是徒劳无功的。
3
此刻活的开心,过的有意义,也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