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篇丨内观疗愈
风随意吹动,你听见它的声音,却不知道它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01
一朋友跟我说,
一个正常人的一生当中,
至少会有三次以上的沦陷或抑郁。
12年前,他又一次卡住了。
像被软禁在一个精神的小黑屋。
他独自去了一趟印度,
还特意在鹿野苑呆了一天,
那是佛陀悟道出山后首次传法的地方。
“我坐在菩提树下,一身布衣,清风徐徐,
不晓得为什么,坐得心若止水泪流满面。”
他后来又去了不丹,
印象最深,是那里的人们眼睛似乎都在微笑。
出于好奇,
他在一家禅修中心跟着人家一起闭关:
在7天时间内,全程不允许说话,
每个人都呆在一个简陋的空间里打坐,
有护法的侍者会不定时送来全素食物:
1碗小米粥,3颗青枣,9颗剥皮花生。
慢慢吃45分钟,每一口认真咀嚼36次。
“感觉从未有过的香甜,没吃完就打嗝了。
整个闭关期间再没吃过别的东西,
可是精神抖擞,身轻如燕。”
他还说,
“我不是假装一切都很好,
而是想看看有没有其它可能?
有没有哪些东西是我根本不知道的?”
02
去一趟鹿野苑或是不丹,很不容易。
也有可能因缘际会,说去了就去了。
至于“断语”一周,只吃小米粥,青枣和花生。
而且每次吃45分钟,每一口慢慢咀嚼36次,
这是谁都可以尝试的。就怕你没那个耐心。
当一个人生活各领域都被剥夺得太厉害,
要什么就没什么,去哪里都去不了……
这就会逼得他慌不择路死抓住一个东西,
这个东西慢慢就会变成他生命的“假肢”。
就像演员演了“苦”角色,入戏太深出不来。
万一不幸遭遇,意识到自己入了险境,怎么办?
“前方施工,敬请绕行”好不好使?
就像小时候读寓言,
末了总不忘提醒你一下“意义”。
不提醒还好,一提醒,什么意义全没了。
多年以后回头再看那些寓言,
不管写得多美,也不过是人们的自欺或骗局。
总之是大家终于连寓言和意义一起忘掉了。
当一个人面对故事、传说、转述或是寓言,
若不幸只能听到外面而非内心的声音,
他的生命永远不可能具足真正的力量。
生命的成长是可以走捷径或绕行的吗?
刻意避免苦难,会不会才是更大的苦难?
练习的目的,不管你叫它“内观”还是什么,
乃是为了帮你清理往事对你的心理牵绊,
学习去看它此刻呈现在你眼前的面貌,
你或许才会明白,你对它的认知微乎其微。
03
某君说,他很同情那些经常换女朋友的男人。
为什么呢?
因为这种男人基本上没见过“好女人”。
一辈子没机会谈过哪怕一次真正高级的恋爱,
于是就觉得谁都可以做女朋友。
而那些经常换男朋友的女人,亦复如是。
因为她会觉得每个男人都差不多。
只有低品味或身心粗钝的人才会觉得都差不多,
一个真正高品位的人是遇强则强而向下不兼容的。
所以,有过真爱的人,会格外沉默和笃定。
在喧哗的世界,
朴素得起,安静得起,也寂寞得起。
……
如果一个人没有某种程度的亲身体会,
一下子听这样的话,会觉得难受,打击面好大。
但或许人家是由心而发,绝不是冲侵犯谁去的。
众所周知,像苏格拉底或耶稣这样的人,
为了自己生命的信仰和内心真正渴望的生活,
他们是可以去死的。
品味从来就不是普世化的东西,
它不是谁都可以站上去的天平。
相反,品味是一种很私人化的“执念”。
只爱一种人,只过那种人生,没什么好商量的。
很多年前,看过一个叫《商道》的韩剧,
故事情节差不多都忘记了,
但林尚沃对害死其父亲的仇人说过的那句话,
我到如今记忆犹新:
“总有一天,我会让你亲眼看到,
你的灵魂到底有多卑微。”
对于林尚沃而言,对方的人生不值得一过。
这是他的品味,更是他的“执念”。
这种“执念”不是为了讨谁欢喜,
这种品味会让某些人感到灵魂卑微。
04
一个小女孩问一行禅师,
“师父!我的小狗死了。我很难过。
要怎么样才可以不难过?”
一行禅师说,“这很难!”
不难过,比难过还要难。
你喜欢天上的一朵云,
忽然风起云散,你说它死了,你难过。
你到底是该难过云有没有死呢?
还是该难过你只会那样子看云?
一名法国健康医疗组织的老教授,
参加了由一行禅师主持的禅修活动。
他很不理解为什么每隔15分钟就要敲钟一次,
提醒大家将手中的事停下来。
他就跑去问一行禅师身边负责唱诵引领的女弟子,
“既然静心是通往正念和觉醒的道路,
那这些声音存在的目的是什么?
神圣的声音又指什么?”
女弟子微笑说,“静心也会爆发巨响。”
就像黑洞可以吸收所有颜色,
静心也可以吸收我们的声音。
神圣的声音是伟大的,
所以我们在练习中,要达到内心深处的静默。
包括所有感知、思维、习气,还有身体的静默。
这样就能体会到那种稳定性和合一性。
兼容是基础,其它声音就从此处出现。
如果我们一直混乱,左右摇摆,
那就成了噪音,不是神圣的声音。
当你迈出第一步,你跟自然母亲合一,
所有的东西就不再有界限。
那是一种很深沉的声音,这个声音没有界限。
从那种声音可以衍生出来一声唱诵,
一首诗,一个微笑,微笑也是美妙的声音。
不晓得教授听懂了没有。
懂,也没有界限。
懂,就意味着个体自我世界的消融。
懂,并不是关于往上看或往外看,
而是关于向内看。
当你往内看,你就会发现:
你就是那个“通缉犯”和“锦衣卫”,
你就是那个“天使”和“魔鬼”,
体认不到这一点,懂什么都是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