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那么聪明,为啥大了就不行了呢?原因耐人寻味

各位朋友,我是涛声依旧。
我们都熟悉那句——“追求卓越,勇争第一”。作为口号,喊出来激荡人心、振奋精神。
但是,在家庭教育中,如果我们一直要求孩子“勇争第一”,甚至考第二都是失败,那么,会导致什么结果呢?
我初中时有一个同学,还真的就是这样。他有一位严厉的父亲,初中的时候,如果他考了第二名,父亲就会严厉地批评他,甚至会惩罚他。
本来学习非常有潜力的这位同学,到了高中,脱离了父亲的监控,尤其是高中优秀人才聚集(他在重点高中实验班),考第一几乎成了不可能,他开始变得消极厌学,最终只考上了一所专科院校,成为终生遗憾。
现实中这样的案例很多,有些孩子,小时候非常优秀,考双百,考第一,一直被老师、家长和亲友邻居追捧,成为“别人家的孩子”。
然而,等到了高中、大学,有些被普遍看好的孩子,却真的是泯然众人矣。更令人痛心的是,有的孩子竟然变得焦虑抑郁,甚至消极厌世。
这背后有着什么样的隐情?到底发生了什么,导致孩子变成了这样?下面的分析,可能会让家长们有所醒悟。
对于那些聪明的孩子,在其成长过程中,因为教育的原因以及所处环境和氛围的影响,会形成两类思维习惯。
一类是把自己的赢归结为自己本来就很聪明;
另一类是把自己的赢归结为主要是自己很努力。
我们经常听到有老师和家长会在孩子面前有意无意地高调赞扬——你真的非常聪明(你就是聪明)。
这样的赞扬听多了,有些孩子内心逐渐地就会得出一个结论——“我之所以能赢,就是因为我聪明,我有天赋,我本来就擅长。”
不可否认,有些孩子在某些方面确实有天赋,但是,这种思维习惯一旦形成,却会对孩子未来的发展带来隐忧。
没有人会对所有困难都能势如破竹、通通搞定。一旦那些自恃聪明的孩子遭遇了难度较大的挑战,他的内心会发生什么微妙的变化呢?
第一,他会格外担心“赢不了”会让自己变得不聪明了,害怕完美的形象被击碎;
第二,在可以选择的情况下,他会选择难度较小的事情去做;
第三,如果一时搞不定,他会变得格外急躁,会慌乱而无助。
第四,一旦失败,他会把自己当做一个失败者,从而变得沮丧消极,很难从失败中走出来,自信心会严重受损。
对这些孩子来说,自信心是那么脆弱而不堪一击;对他们来说,失败永远是一场灾难,而不是一个成长的机遇;获胜可以让他们成为赢家,但新的失败又会让他们成为败将。
很显然,这样的心理状态,会随着孩子遇到的挑战难度越来越大而愈演愈烈,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小学、初中还不错的孩子,到了高中、大学就会出现问题了。
那么,现在我们再来分析,在同样面对挑战的情况下,那些习惯于把自己的赢归结为主要是自己努力的孩子会怎样呢?
第一,如果这个挑战难度大,那么,他会认为,这需要自己付出更多的努力。
第二,他知道战胜困难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一时搞不定很正常,我只要再多努力、多钻研、多想办法就可以了。
第三,即使失败了,他也会总结经验教训,以后会加以学习和借鉴。
第四,他不会因为失败而过份伤心,也不会丧失自信,失败的痛苦会让他更加努力。
这样的孩子,成功可以带来自信,失败则会带来斗志;他们的格局很大,不会过分在意一城一地的得失;每次经历(成功或失败)都会让他们有所心得。
很显然,我们需要培养孩子后一种思维习惯。
那么,到底该如何让孩子养成这种思维习惯呢?
首先,如果孩子赢了,家长和老师应该这样鼓励孩子:
“你做得很好,说明你真的下了功夫,你表现很棒,我为你骄傲,继续加油。”
“你没有被困难吓倒,也没有逃避退缩,说明你有坚强的意志,谢谢你让我也从中受益。”
“你采用的这个方法真的是精妙绝伦,我们应该多钻研类似的方法,把它嫁接到其他事情上”
……
总之,我们赞赏钦佩的是孩子的努力,是他们努力过程中的方法措施,是他们的意志品质等等。
其次,如果孩子失败了,大人要这样和孩子交流:
“失败很正常,总结原因才最重要,如果你需要帮助,尽管告诉我。”
“失败不是一种身份,只是一种行为,我们并不是失败者,只有失败后彻底放弃努力才是失败者”。
“虽然失败了,但我们并非没有收获,想想我们可以总结出哪些教训呢?”
“从长远来说,失败对于我们的意义,可能比获得荣耀的意义更大,这需要我们好好总结。”
……
总之,失败之后,让孩子认识到没什么大不了的,并且引导孩子知道失败后最需要做的是什么。
古人早就明白了这一点,所以才有“不以成败论英雄”的古训。没有谁是完美的,这世上也没有什么常胜将军。只有我们朝着“让孩子把成功归结到自己努力”的方向引导,孩子才会在未来经受住风雨的吹打,变得越来越强大。
如果这些话打动了你,请点在看,让它去打动更多的人。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