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作文预测:“信息时代的媒介素养”主题演讲稿写作
作文题
要求:结合材料内容及含意完成写作任务;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 800 字。
【审题指导】
1.主题:信息时代的媒介素养。
3. 命题方向:科学精神之理性思维、批判质疑、勇于探究 ;学会学习之乐学善思、 信息意识 ;责任担当之社会责任 ;实践创新之问题解决、技术运用 。
2.角度
(1)获取资讯、展开学习、传播热点事件——态度:欢迎、喜爱、关注。
(2)沟通交流,传播文化、获取信息,发出声音——态度:辨别真伪,形成独立、正确的判断。
3.文体:发言稿。作为学生代表发言,面对的是中学生,因此文中必须有“我”,有“我们”,有现场感。内容方面,要求切近学生实际,具有感召性和感染力。 详见——
发言稿、辩论稿、倡议书.....这都怎么写?这十种高考热门写作应用文体,你肯定用得到!
5.要求:常规要求。
【名师下水示范】
正如《南方周末》所说:“慢慢的,你习惯了视线水平向下45度或更多,习惯了拇指上下左右5厘米距离的游走。”是的,对许多人而言,拇指在手机屏幕、鼠标在电脑屏幕游走的距离,也许超过双脚走过的路程。
给我一部手机,就能撬动世界。媒介的作用,可见一斑。信息时代,互联网、手机……深刻地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无论是在获取知识信息、沟通交流方面,还是传播思想文化,我们无不看到媒介巨大便捷的力量。
利用媒介,我们轻松便捷地获取海量的知识和信息,古人皓首仅能穷其一经,而我们鼠标一点,就能“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足不出户,洞悉天下事;小小手机,也嵌套着一个人完整的社会关系。电话、微信、钉钉、QQ……拉近彼此了距离。朋友圈里,一个笑脸,一个红包,一个点赞;温馨的鼓励,善意的转发,涓滴的众筹,热心的砍价……久未谋面的挚友、故人,不在身边,却在眼前,彼此心心相印。
信息时代,借助媒介传播,草根瞬间逆袭,站在镁光灯下。李子柒,借助媒介,氤氲醉美乡愁,讲好“中国故事”,成就了精彩纷呈的人生;甜野男孩丁真,借助媒介,他纯真的笑容,清澈的眼神,惊艳了雪域高原。信息时代,有无数的嘉言懿行、暖闻清流,从湮没无闻的市井里巷,抵达国人柔软的内心;也有微弱的呼声,经过媒介的传播发酵,汇聚成福祉民生的庙堂之音。
然而,正如科技是把双刃剑,各种媒介在传播正能量的同时,也难免泥沙俱下。从“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的无厘头疯传,到秦火火事件病毒式传播的“威力”,到最近的“民警凝视女子溺亡”的不实言论,我们看到了现代人媒介素养的缺失。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也是“数字原住民”的我们,该具有怎样的媒介素养呢?
学会学习思考。“外事不决问谷歌,内事不决问谷歌”,利用媒介获取海量知识和信息,但决不能成为别人思想的跑马场,学会独立思考,而不至于成为一个“移动硬盘”(王开岭语)。
遇事冷静理性。“放出眼光,运用脑髓”,审慎取舍。不围观,不起哄。我们都有一双“黑眼睛”,应该用来寻找光明,而不是用来“翻白眼”。人人直播,但请不要忘了责任和义务;事事可播,但要切记雷池不可越、底线不能破。网络媒介不是法外之地,而应成为责任领地、价值高地。我们依然需要克己慎独,恪守公序良俗。
学会沟通交流。适当放下手机,离开电脑,和父母促膝长谈,和朋友们谈笑风生。他们,不能只是在朋友圈里、通讯录里。
方寸屏幕之间,言行举止应有分寸。让大脑与电脑同行,具备良好的媒介素养,才能在巨变的信息时代,弄潮儿向涛头立。
END